成语基础知识
Ⅰ 形容基础知识打好后的取得好成绩的成语有哪些
厚积薄发、跬步千里、蓄势待发、天道酬勤
先难后获、先苦后甜、功到自成、日积月累
Ⅱ 求小学语文常考基础知识成语填空
成语常考题型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 )后( ) 七( )八( )
三( )两( ) 推( )出( )
同( )共( ) 无足( )( )
水( )石( ) 舍( )为( )
危在( )( ) 半( )半( )
( )倒( )歪 ( )顾( )盼
有( )不( ) ( )( )顿挫
能( )能( ) 坐观(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 )死( )伤 ( )机( )算
( )谋( )计 高( )远( )
( )峰( )石 ( )古( )青
鬼( )神( ) ( )风( )雨
千( )万( ) 左( )右( )
东( )西( ) ( )花( )草
无( )无( ) ( )功( )绩
( )途( )路 ( )( )失措
( )身( )骨 自( )自( )
日( )月( ) ( )( )无路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出四个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4)描写自然景物的:
(5)描写人物神态的:
(6)描写建筑物的:
(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8)形容知识丰富的:
(9)含有动物名称的: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
AABC式:
ABCC式: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
夸张手法:
拟人手法: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二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各一个)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 ) 初出茅庐( )
入木三分( ) 三顾茅庐( )
望梅止渴( ) 图穷匕见(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煮豆燃萁( ) 破釜沉舟( )
望梅止渴( ) 图穷匕见( )
指鹿为马( ) 围魏救赵( )
草船借箭( ) 完璧归赵( )
卧薪尝胆( ) 负荆请罪( )
毛遂自荐( ) 闻鸡起舞( )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
形容医术高明: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形容十分喜爱: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 )言( )语
2说了很多的话:( )言( )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言( )语
4豪迈雄壮的话:( )言( )语
5像蜜糖似的话:( )言( )语
6随口乱说的话:( )言( )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 )言( )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 )言( )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 )言( )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 )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然大物()然大悟
()然泪下()然大怒
()然无存()然若失
()然起敬()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一筹莫展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垂头丧气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举世闻名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想法设法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交头接耳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海底捞针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
()-()
()-()
()-()
反义成语
()-()
()-()
()-()
()-()
九、成语填空。
春意()然有备无()
日月如()瓜熟()落
勤能补()观者如()
跋山()水()拳擦掌
()犊之情艰苦()绝
披星()月根深()固
一()风顺()阳似火
目不()接鱼()而入
倾()而出()天大厦
运()帷幄沧海一()
星罗()布()息万变
有()无恐出类拔()
力()纸背义无反()
雷()风行披荆()棘
烟波浩()()驴技穷
郑人买()()苗助长
发人深()羊()小道
花团锦()永()不朽
水()不通晶莹()透
憨态可()相得益()
名列前()满腹经()
()古通今同舟共()
开卷有()循规()矩
天道()勤()塞顿开
才华横()鞠躬尽()
斩钉()铁声色俱()
含辛()苦眼花()乱
()名而来闪()其词
惊涛()浪()才是举
革故()新身()其境
()然而止迫不()待
()然大波()竽充数
()流不息无()之谈
安然无()()篇巨制
家()四壁化为()有
脍()人口哀()遍野
()而走险高()远瞩
气宇()昂处之()然
()经风霜扶老()幼
化险为()惊涛()浪
心()诚服所向披()
()然开朗高深()测
拾人牙()()波斩浪
不()思索积水成()
浓()淡抹银()素裹
负()顽抗悲愤欲()
与世长()()然泪下
()费心血顶礼()拜
众星()月()雀无声
()立鸡群心急如()
广()无垠艰苦()绝
颠()流离()泊不定
()息万变相()相成
回()荡气硕大无()
风卷()云()谋已久
万()俱寂同仇敌()
()不及防如火如()
()羞成怒明()秋毫
顾名思()匪()所思
时光荏()白驹过()
莫()一是()往如来
窗明()净()大精深
苦心孤()()者如斯
轻举()动螳臂()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
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
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
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
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
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
十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响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1)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2)教师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赛跑、游戏。(请写出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答案
一、
前(俯)后(仰 ) 七( 上 )八(下 )
三(言 )两(语) 推( 陈)出( 新 )
同(甘)共(苦) 无足(轻 )( 重 )
水(落 )石(出) 舍(己 )为( 人 )
危在( 旦)(夕) 半(信)半( 疑 )
(东)倒(西)歪 (左 )顾( 右)盼
有(恃)不(恐) (抑 )(扬 )顿挫
能(屈 )能(伸) 坐观(成 )(败 )
二、
(救 )死(扶 )伤 (神 )机(妙 )算
( 阴)谋( 诡 )计 高(瞻 )远(瞩)
(奇)峰(异 )石 (万 )古( 长)青
鬼(斧 )神(工 ) (呼 )风( 唤)雨
千(磨)万(击 ) 左(顾 )右( 盼)
东(张 )西( 望) (奇 )花(异)草
无(边)无(际) (丰)功( 伟)绩
( 穷)途(末)路 (惊)( 慌 )失措
(粉)身(碎)骨 自(言)自(语 )
日(新)月(异) (走)( 投)无路
三、1、
(1)来源于寓言的成语:
惊弓之鸟 拔苗助长 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完璧归赵
(4)描写自然景物的:
万古长青 姹紫嫣红 崇山峻岭 花红柳绿
(5)描写人物神态的:
呆若木鸡 目不转睛 目瞪口呆 聚精会神
(6)描写建筑物的:
高楼大厦 拔地而起 平地而起 高大挺拔
(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 为国捐躯 舍己为人
(8)形容知识丰富的:
博览群书 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博学多才
(9)含有动物名称的:
牛刀小试 羊肠小道 胆小如鼠 呆若木鸡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ABAC式:无边无际 无缘无故 半信半疑 任劳任怨
AABC式:蒸蒸日上 碌碌无为 滔滔不绝 历历在目
ABCC式:千里迢迢 大名鼎鼎 小心翼翼 白发苍苍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左邻右舍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南腔北调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化敌为友 贪生怕死 瞻前顾后 声东击西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避重就轻 此起彼伏 前因后果 凌强扶弱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天经地义 左思右想 东张西望 东倒西歪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街头巷尾 谈古论今 摇头摆尾 博古通今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生死存亡 阴晴圆缺 轻重缓急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视死如归 守口如瓶 呆若木鸡 挥金如土
夸张手法:逃去如飞 大步流星 狼吞虎咽 挥汗如雨
拟人手法:呆若木鸡 龙争虎斗 百花争艳 闭月羞花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
二字:杞忧
三字:东道主
五字:八九不离十
六字:百闻不如一见
七字:不管三七二十一
八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项羽 ) 初出茅庐( 诸葛亮 )
入木三分(王羲之) 三顾茅庐( 刘备 )
望梅止渴(曹操) 图穷匕见(荆轲)
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 )
煮豆燃萁(曹植) 破釜沉舟(项羽)
望梅止渴(曹操) 图穷匕见( 荆轲)
指鹿为马(赵高) 围魏救赵(孙膑)
草船借箭(诸葛亮) 完璧归赵(蔺相如 )
卧薪尝胆(勾践) 负荆请罪(廉颇)
毛遂自荐(毛遂) 闻鸡起舞(祖逖)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得心应手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三言两语
2说了很多的话:千言万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自言自语
4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5像蜜糖似的话:甜言蜜语
6随口乱说的话:胡言乱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冷言冷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闲言秽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流言蜚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庞)然大物(恍)然大悟
(潸)然泪下(勃)然大怒
(荡)然无存(怅)然若失
(肃)然起敬(嫣)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一筹莫展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垂头丧气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举世闻名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想法设法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交头接耳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海底捞针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安然无恙)-(相安无事)
(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
反义成语:
(欢天喜地)-(愁眉苦脸)
(将信将疑)-(坚定不移)
(千方百计)-(一筹莫展)
(垂头丧气) -(神气活现)
九、成语填空。
春意(盎)然有备无(患)
日月如(梭)瓜熟(蒂)落
勤能补(拙)观者如(市)
跋山(涉)水(摩)拳擦掌
(舔)犊之情艰苦(卓)绝
披星(戴)月根深(蒂)固
一(帆)风顺(骄)阳似火
目不(暇)接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摩)天大厦
运(筹)帷幄沧海一(粟)
星罗(棋)布(瞬)息万变
有(惊)无恐出类拔(萃)
力(透)纸背义无反(顾)
雷(厉)风行披荆(斩)棘
烟波浩(缈)(黔)驴技穷
郑人买(履)(拔)苗助长
发人深(省)羊(肠)小道
花团锦(簇)永(垂)不朽
水(泄)不通晶莹(剔)透
憨态可(居)相得益(彰)
名列前(茅)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同舟共(济)
开卷有(益)循规(蹈)矩
天道(酬)勤(茅)塞顿开
才华横(溢)鞠躬尽(瘁)
斩钉(截)铁声色俱(厉)
含辛(茹)苦眼花(缭)乱
(慕)名而来闪(烁)其词
惊涛(骇)浪(唯)才是举
革故(鼎)新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迫不(及)待
(轩)然大波(滥)竽充数
(川)流不息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化为(乌)有
脍(炙)人口哀(鸿)遍野
(铤)而走险高(瞻)远瞩
气宇(轩)昂处之(泰)然
(饱)经风霜扶老(携)幼
化险为(夷)惊涛(骇)浪
心(悦)诚服所向披(靡)
(豁)然开朗高深(莫)测
拾人牙(慧)(劈)波斩浪
不(假)思索积水成(渊)
浓(妆)淡抹银(装)素裹
负(隅)顽抗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潸)然泪下
(枉)费心血顶礼(膜)拜
众星(拱)月(鸦)雀无声
(鹤)立鸡群心急如(焚)
广(阔)无垠艰苦(卓)绝
颠(沛)流离(漂)泊不定
(瞬)息万变相(辅)相成
回(肠)荡气硕大无(朋)
风卷(残)云(蓄)谋已久
万(籁)俱寂同仇敌(忾)
(猝)不及防如火如(茶)
(恼)羞成怒明(察)秋毫
顾名思(义)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莫(衷)一是(鉴)往如来
窗明(几)净(博)大精深
苦心孤(诣)(逝)者如斯
轻举(妄)动螳臂(当)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成千上万)→(万国来朝)→(朝闻夕死)→(死缠硬磨)
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人高马大)→(大材小用)→(用兵如神)→(神出鬼没)
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望洋兴叹)→(叹为观止)→(止步不前)→(前仆后继)
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全心全意)→(意味心长)→(长生不老)→(老当益壮)
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下为家)→(家破人亡)→(亡羊补牢)
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行云流水)→(水性扬花)→(花前月下)→(下里巴人)
十一、
(1)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百花齐放 春意盎然
(2)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3)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热闹非凡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热火朝天
Ⅲ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成语运用
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考查成语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所选成语一般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成语。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关键是对其意思的理解。应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先理解其原始意义,再试着揣摩它的比喻义、引申义,吃透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复习策略
为了在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首先应做个有心人,建立常用成语正误档案,把课内学到的、课外看到的常用成语进行正误归类,有时间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强化积累。其次,应理解成语误用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
⑴褒贬不当。成语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
①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很难做出成绩的。
②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解析】“好高骛远”意思是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含有贬义。“死得其所”意思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含有褒义。这两个成语用在句中,色彩均不当。
⑵不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形容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运用错误。如:
①小徐是我童年时代青梅竹马的朋友,当年我们如亲兄弟一般天天在一起玩。
②翘首西望,海面上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青梅竹马”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只能用于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感情,不能用于小男孩之间或小女孩之间。“巧夺天工”指人工制作的精巧胜过天然。“苍山”“洱海”是自然景观。不是人工景观,故不能用。
⑶不明词义。成语的意思具有整体性,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思与句子语义相悖。如:
①有的同学写得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从中吸取教训。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足为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不值得作为典范和规则。训,典范、规则。
不明词义的结果,就会望文生义,导致答题失误。
⑷谦敬错位。有些成语上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误用。如:
①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②李校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纷纷对教改畅所欲言。
【解析】“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使自己非常荣幸。本是谦辞,在句中当敬辞用了。“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在句中当成敬辞用了。
⑸不合逻辑。指由于运用成语时,不能前后兼顾,造成语义重复或前后矛盾。如:
①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②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解析】“难言之隐”意思是难以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与“苦衷”语意有重复。“讳莫如深”意思是紧紧隐瞒,与“道出”相矛盾。
⑹形似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字形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①“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 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②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解析】“不容置喙”是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的意思,却容易被误解为“不容置疑”(不允许怀疑)。“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多含轻视意)的意思,却容易被误解为“不以为意”(不放在心里)。
【典型例题】
(2005 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解析】本题选D. A句的“夸夸其谈”是贬义,色彩不当。B句的“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句中属不辨对象。C句的“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用在句中语意重复。
(2006 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陈水扁公然宣布中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无疑是玩火自焚。
C.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D.泰州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解析】本题选B. A句的“别有用心”是贬义,色彩不当,可用“别有用心”。 C句的“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D 句“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在句中都属于不辨对象。
(2007 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太户蓝藻治理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无锡,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D.取缔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眼前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加大执法力度。
【解析】本题选C. A句“下车伊始”旧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用在句中属不明词义。B句“随波逐流”含贬义,色彩不当。D句的“当务之急”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事,用在句中与“眼前”“任务”重复。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配套习题
链接中考
1、(2007 南通)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南通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2、(2007 扬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在刚刚结束的第49届世乒赛中,中国军团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B.这次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由于气候变暖,夏季气温特别高,各大商场的空调销售络绎不绝。
D.他的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2007 成都)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处于豆蔻年华的我们对异性产生倾慕之心是生理和心理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B.有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是“缘”把我们连在一起;我说只有“志”才能让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我们“志道”相同,所以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追求事业,成就自我。
C.作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写下生命的美好,令人向往;画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勾勒生命的美好,如诗如画;音乐家们会用歌声歌唱出生命的美好,幽雅动人。
D.溪水西流,你要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东前进,你要看东方之神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
4、(2007 杭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楼,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5、(2007 佛山)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他终于梦寐以求,考上了北京大学。
B.2007年春节晚会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
C.他是这个辖区的管段民警,对这个小区的情况了如指掌。
D.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着手兴建许多新的体育馆,真是百废待兴啊。
6、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和李浩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
B.人民组织起来和杀人放火、惨绝人寰的日寇英勇斗争。
C.他妈妈一进来,我们全寝室的人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7、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谈起国家大事,这个中学生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8、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运动会上,他借的一伸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让人见笑。
B.这次举行的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然对“法人”“行政处罚”等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C.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9、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始终未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于他的嘱托。
B.关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C.日本厚生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公然声称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如此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D.这项水利工程耗资巨大,影响甚远,因此市委市政府希望在座的各位略尽绵薄之力。
10、(2007 盐城)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吕秀莲之流不断散步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参考答案
本题选D。“今非昔比”的意思是: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来指“巨大成就”属于不辨对象。
本题选A。B项“凤毛麟角”应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用在句中色彩不当。C项“络绎不绝”应指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这里使用对象不恰当。D项“抑扬顿挫”形容音乐或语调高低曲折,和谐优美。这里形容小说情节不恰当。
本题选B。“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不好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
本题选A。B 项“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心情,这里用来形容游客对“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楼”的心情,不恰当。C项“随机应变”意思是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用在句中色彩不当。D项“鹤立鸡群”是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用在句中属于不辨对象。
本题选C。A项“梦寐以求”形容迫切地希望着,此处用“如愿以偿”较为妥当。B项“销声匿迹”意思是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此处用“落下帷幕”较妥。D项“百废待兴”意思是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用在句中不恰当。
本题选A。B项“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极点,句中用来形容“日寇”不恰当,可用“惨无人道”。 C项“不谋而合”意思是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此处应用“不约而同”。 D项“情不自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主语是人,句中以“身子”为主语,应用“不由自主”。
本题选B。A项“讳莫如深”意思是“紧紧隐瞒”,用在句中与“道出”相矛盾。C项“吹毛求疵”是贬义,应用“精益求精”。 D项“左右逢源”是用来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或办事圆滑,句中充作“说”的补语,不恰当。
本题选D。A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项“素昧平生”意思是一向不认识,用于人与人之间。C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含贬义。
本题选C。A项“耿耿于怀”意思是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遣,用在句中明显不当。B项“想入非非”意思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用来限制“神话和传说”,不恰当。D项“绵薄之力”是指自己薄弱的能力,是谦辞,用在句中谦敬不当。
10、本题选D。A项“老气横秋”形容人自以为了不起或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C项“一挥而就”指文章很快,D项“危言危行”指正确的语言行为。
附录: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一色彩易错
重整旗鼓: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只作褒义,不能用作贬义。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多用于贬义。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含贬义。
狗尾续貂: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中性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易误用为贬义词。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
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正当的利益,贬义。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词,常被错用于表示人多的情景。
上行下效:上面的或上辈的怎么做,下面的或下辈的就学着怎么做(多指干坏事)。含贬义
义无返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
溢美之词:过于赞美的言辞。常误用作褒义。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用于中性的互相庆贺。
面目全费:贬义,指事物的样子变得更糟糕。
振振有辞: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大,权势大。多含贬义
半斤八两: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贬义词。
二望文生义导致误用
哀兵必胜:哀兵。悲愤的军队,不能理解为“悲伤的额军队”
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精当,无懈可击。“刊”,不能误解为“刊发”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差强人意: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典范和规则,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训,典范、规则。
学而不厌:厌,满足,而不是“厌倦”。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常被误解为衣服不合身。
三歉敬易错
鼎力相助:大力帮助,只能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谦辞,指自己微薄的能力。
抛砖引玉: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用于自歉。
虚怀若谷:敬辞,形容非常谦虚,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可以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只能对他人。
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出自自己之口。
四不明成语使用对象而误用
相敬如宾:指夫妻相互尊敬,不能用于其他方面。
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该成语适用对象不能用于某一个。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该成语适用范围要注意一是用于两人之间,二是要处于困境中。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能凡美好的事物皆用。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用来形容人文景观,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赏心悦目、叹为观止:主语是人,主语是物,用加上“令人”二字。
五不合逻辑而错
遍体鳞伤:包含了“浑身”的意思,前面添加“浑身”就属累赘。
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前面不可再加“被人”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不可充作“讲”的补语
燃眉之急:指非常紧迫的事情,不做定语,常充当宾语。
六形近导致误用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可用“不翼而飞”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认真对待应用“不以为意”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混
深孚众望: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解为“不负众望”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易于“无可厚非”相混淆。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易于“无微不至”相混。
信口雌黄: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易混为“信口开河”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易混。
Ⅳ 形容知识没有从基础学起,而去学习一些杂七杂八的知识的成语有那些
好高骛远,妄自尊大,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好大喜功。
Ⅳ 形容基础知识打好后的好成绩的成语
1.厚积薄发
【解释】: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2.跬步千里
【解释】: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出自】:《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Ⅵ 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是什么成语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略知皮毛回 比喻答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略识之无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略知一二 指稍微知道一些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Ⅶ 只考基本常识(打一成语) 答案:全力以赴
谜语题目:只考基本常识(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考”扣“测”,“基本常识”意为“平常浅行易懂的知识”即“不深”,成语为“深不可测”。本词意思: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谜语答案:全力以赴
Ⅷ 公共基础常识之成语中的生物学常识
以事业单位考试为例,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之成语中的生物学常识,如:
飞蛾扑火——生物的应激性
昆虫对光发生的反应,叫昆虫的趋光性。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望梅止渴——生物的条件反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
相依为命——生物的共生
动物和植物间也存在着这种微妙关系,生物学上称此为共生现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捕食
作茧自缚——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某些特征就会变得不适应了,这是适应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