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的故事250字左右
⑴ 演讲《英雄人物》故事作文250字
三国里的英雄人物很多,有人喜欢万人迷赵云,有人喜欢忠义无双的关羽,还有人喜欢军师诸葛亮,当然了这些人都非常的棒。
但是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是北海太史慈,太史慈不仅长得好看,武功高强,和江东小霸王孙策打成了平手,而且讲信用,知礼仪,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孝顺。
⑵ 红色革命故事200字
1、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3、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4、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5、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⑶ 英语描述一个济南抗日英雄名人人物150字至250字左右,谢谢。
Zhang Zhizhong
He
led the team night attack Wall xifengkou sword hero , but also for "
Linyi victory ", " northern Hubei victory " exploits , and finally to
surround and annihilate the Japanese , the killed pumpkin shop , find
their place to serve the country killed .
Mukden
Incident , China, Japan and the actual state of war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mong the first to rise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Volunteer
Ma Chan-shan , and then there is "a 28th" Songhu of the war, re- opening
of the war of the Great Wall are seven seven prelude to a comprehensive anti-Japanese war front . In
this prelude to battle a few games , the most prominent victories , the
most brilliant , the most important Wall xifengkou victory . This
is the nine hundred and eighteen years, the Japanese have suffered the
most serious blow to the enemy 's own admission , is the largest
encountered since the invasion of failure and shame. At
that time twenty-nine Army thirty-third division, the division
commander , led thousands Zhangzizhong sword death squads, forced march
and night rushed to the front line, with machetes , grenades as a
weapon, in a dark and stormy night , take the enemy unprepared, wiped
out the Japanese Infantry two wings, one cavalry brigade , bloody xifengkou , resulting in an unprecedented victory, shocked the world . Zhang
Zhizhong was awarded the Kuomintang Central medal , so the heroes of
Wal-Mart,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 including women and children .
General
Zhang Zhizhong Linqing , born in 1891 , xifengkou battle after the
armistice signed the Sino-Japanese Tanggu , Tianjin and has served as
governor of Chahar long .
All
along, the Japanese wanted to draw Zhang Zhizhong ,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 the life he left behind Peking central Bong deal with the
enemy , the purpose is to come onto the central army reinforcements . Later
Peking, Tianjin rapid fall, Zhangzizhong seeing big has to go, no
longer necessary to stay in Peking , were designed out of danger. He went out cycling Tianjin , Qing, and then multiply by the British steamer flew to Jinan . Zhang Zhizhong to Qing , and then take the train to Jinan . Along
the way, he was in danger , but also condemned to bear the humiliation ,
because the fall from Beijing , the national media focus fire on him,
that he is the number one traitor in North China , the newspaper called
him "Zhang inverse Zihjhong " .
Zhangzizhong later arrived in Nanjing , was central also to the innocent . Chiang
Kai-shek met him , he said : "When you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 I
order you to return forces, you have the chance to serve the country ,
back to the front to see your superiors , colleagues and subordinates ."
Zhang Zhizhong was deeply moved.
1938
spring and centrally appointed Zhang Zhizhong was fifty-nine army,
troops returned that day , he Tribes declared: "Today, back to the army ,
in addition to common enemy reported abroad , and all of them are
looking for a place killed ." all officials and people passionate ailing , broke down in tears .
Fifty-nine
army composed shortly after the war until Xuzhou periphery, the
Japanese side attack Linyi Zhang Zhizhong was ordered Huibing forward
reinforcements , and shortly elite troops repulsed the enemy , the
Japanese withdrew in panic when forced Zhangzizhong continue to collect ,
destroy enemy remnants , causing war in the history of the famous " Linyi victory ." After this incident , Zhang Zhizhong reputed foreign , no man that he was a traitor . At that time the central explicitly awards in October rose to the thirty-three army commander .
March
1939 , the Japanese attack in western Hubei , attack with the county ,
Zaoyang , Zhangzizhong again personally led two Army crossing against
the big break the Japanese , killing wounded enemy more than thirteen
thousand people, and then write down the history of war of the " northern Hubei victory ." The following year in May , the Japanese army and build massive recidivism Xiangfan . Command
team to cross the river against Zhangzizhong was outnumbered , but
desperate adventure Zhangzizhong attack , led his army across the river
after intestate , the two sides in terms of troops and weapons are all
very poor, but he did not flinch , commanding troops courageously
attack. Nine days
the two armies fighting day and night , the enemy suffered heavy
casualties, can not understand why this Chinese troops so hard to beat. We
later learned that a leader is Zhang Zhizhong , immediate
reinforcements counterattack, vowing to hunt down Zhangzizhong
compounded Qianchou .
Zhang
Zhizhong led his troops surrounded the last shop in pumpkin miles long
hill , the enemy with artillery bombardment by aircraft , bombs rain
down . May
16 , Zhang Zhizhong guards casualties and exhausted, his body in six
rounds, repeatedly getting up rush ahead , ask him about his
subordinates breakout escape , Zhang Zhizhong stick does not permit , to
the guards to the left when dying , said: "Today I died, ask yourself report
on the state of the leaders may deserved , you should strive to fight
the enemy, not disappoint my ambition . " generation Army Ares finally
died pumpkin shop.
Japanese
admire the heroism Zhang Zhizhong , after he died , to bury the remains
Zhuanglian good , grave still stuck wooden sign that reads: " Huajun
thirty-third army commander of the Imperial Army killed by the tomb of
Zhang Zhizhong . " Remains buried , the Japanese soldiers together to salute Zhangzizhong OK . Soon, Chinese reinforcements arrived , re- re- burial coffin over the dress .
When the coffin through Yichang , the city's half-mast to mourn the people who go to more than 100,000 people . When
the coffin arrived in Chongqing , Chiang Ying Ling special memorial
service in person and handwritten " Everlasting Glory " pull plaque ,
for the purpose of praise.
Zhang
Zhizhong martyred , the age of five years old, his wife Limin Hui Wen
consuming grief hunger strike died on the 7th , the couple were buried
in Chongqing plum foothills.
⑷ 袁隆平的主要贡献和事迹(200字左右)
南袁”,即:袁隆平 (1930.9.1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毕业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袁隆平 (1930.9.1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发现很多人不理解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没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设世界上有100个人,而粮食只够90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50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40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
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粮食够110-120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
【英文简述】
Yuan Longping (born September 7, 1930) is a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tist and ecator, known for developing the
first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 the 1970s. His "hybrid rice" has since been grown in dozens of countries in Africa, America,
and Asia —providing a robust food source in high famine risk areas.
Mr. Yuan won the State Preemin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of China in 2000, the Wolf Prize in agriculture
and the World Food Prize in 2004. He is currently is DirectorGeneral of the 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D Center and
has been appointed as Professor a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e i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foreign associate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and the 2006 CPPCC.
Mr. Yuan was born in Beijing, China. He loves playing Majong and the Erhu (Chinese violin), swimming and motorcycling.
[编辑本段]【荣誉一览】
1.2007年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
2.国家特等发明奖
3.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之“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编辑本段]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是首次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奖金500万元。
[编辑本段]2、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据悉,袁隆平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惟一当选者。
美国科学院有着14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顶级的科学院。每年美国科学院在世界各国评选出在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科学院外籍院士。本年度全世界有18位顶级科学家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白春礼先生共同当选。
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编辑本段]3、其他国际荣誉
(1)1985.10,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下同)
(2)1987.11,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1988.3,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
(4)1993.4,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5)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6) 1994,何梁何利基金奖
(7)1996.5,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
(8)1997.8,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墨西哥
(9) 1998.11,越光国际水稻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
(10)2001.8,拉蒙•麦格赛赛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11)2004.5,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12) 2002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13)2004.10,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14) 2008.03.30 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颁“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
奖”。
⑸ 以革命英雄为题的250字作文
缅怀革命先烈 感恩幸福生活
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曾经,这里刻下了红军屹立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谱写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⑹ 关于爱国人物的故事(250-300)字
一、爱国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二、爱国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x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三、爱国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6)英雄人物的故事250字左右扩展阅读
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⑺ 抗日战争的小故事,大约200字左右,要快哦!
您自己挑一个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1942年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争中被炮弹击中身亡。他本人也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官。
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岁。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天!!!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
⑻ 我喜爱的影视片的作文,要英雄人物的,250字
假期时间里看了几部电影,被电影里的一些人深深感动了,觉得里热乎乎的,或多或少带来了些温暖和感动的力量.首先要说的是《天下无贼》,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虽然是第二次看,但心绪依然被主人公紧紧牵动着,感动比起第一次来也是有增无减.其中最让我,估计也是大多数人印象深刻的应当是由王宝强饰演的傻根儿和由刘德华饰演的小偷.尤其是傻根儿这个角色让人找到了人之初的淳朴和善良,是未经尘世污染的最干净最原始最纯粹的人.他说:我在草原上和狼做朋友,狼都不会伤害我,我就不信人还能必那狼还坏.单纯、朴实的想法让他活得快乐,因为还不了解人世的可怕与肮脏,他可以活在一个自己幻想虚构出来的充满真善美的世界里.简单的想法却是一种奢望.他的工作是修庙,他说是祖上传吓得手艺,他应该修了许多座庙,有一座可能就他心里.还有我最喜欢的黑人演员主演的《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片子是俺所看过的电影中最令俺感动的.感动于面对困苦的不屈与向上,感动于对幸福的执着的追求,感动与一位伟大父亲的深沉而温柔的爱.最触动人心的是在地铁里的一段.威尔身无分文,没有工作,没有住所,拥有的只是几件跟随他东奔西走的行李,还有他最爱的董事可爱的儿子.面对空无一人的地铁站,面对前景迷茫的未来,威尔显得不知所措了,困难的生活压得她穿不过起来,一心想追求幸福生活的他却被不幸无情的一脚踢开,与他的梦想渐行渐远,他的眼中浮起了一层雾,儿子的一声“爸爸”让他回过神来,威尔假装与孩子玩游戏把儿子骗进他口中的洞穴,实际上是个厕所,他反锁了厕所的门,躺在厕所里思考,儿子躺在他的大腿上睡着了,这是他最疼爱的儿子,胜过爱他自己,但现在威尔只能让他睡在厕所里,他睡不着,被自责缠的眉头紧锁.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威尔一边害怕的抱紧儿子,一边死死地抵住门,人终于走了,但是威尔再也忍不住的哭了起来,苦的很安静,但很震撼人心,眼泪里夹杂他多的复杂情绪,我的阅历很浅,不能完全体会他的感受,但当看到他第二天振奋精神去为一份工作机会奋斗的时候,很佩服他的坚强、乐观.当然最终威尔凭借不屈的毅力,勤奋努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得到了幸福,这是他应得的,也是所有像他一样的执着追求幸福的人应得的.
⑼ 求1个300字的我身边的法律故事可以少不能多250-----300
2011年copy3月7日晚,连南一名刚满15岁的少年孟某因害怕母亲向父亲告发其偷偷抽烟之事, 于是决定当晚将母亲杀死。
3月8日凌晨5时许,孟某悄悄从三楼的卧室床上爬起,来到二楼厨房拿起一把菜刀,走到四楼母亲的卧室,乘母亲熟睡之机,残忍将母亲杀害,伪造成入室抢劫的假象,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据了解,孟某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对他期望很高,管教特别严厉,只要孟某犯了错就罚跪搓衣板或者扇巴掌。升入初中后,孟某成绩有些退步,父亲曾就此事多次打骂过他。2011年3月初,被告人孟某偷偷抽烟被母亲陈某发现了,害怕母亲将抽烟之事告诉父亲后会遭到严厉的打骂,便产生了杀死母亲的念头。
⑽ 中国英雄人物的事迹200字左右。
1、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