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职业教育发展形容

职业教育发展形容

发布时间: 2020-11-25 16:40:43

1.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 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必须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是必要的,今后仍应这样做。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同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 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近些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看,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峰即将到来。如果只有高中和大学这一条“独木桥”,不仅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很难缓解,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 中国的职业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条道路却走得越来越艰难,技工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和职业教育培养水平偏低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改革和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1.院校现状
一是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呈减少趋势。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是1.19万所,比2013年减少384所,比2008年减少了近3000所。二是职业技术院校体系复杂。行政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一些地区按照不同类别分别归属于教育、人社、卫生等部门,院校之间缺乏衔接。三是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和重复办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整体办学效益低下。四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和师资素质普遍偏低,实验实训条件不足,专业教师缺乏,很多教师只在学术层面上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脱离生产实际,不能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
2.生源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逐渐减少,再加上“两高扩招”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生源数量急剧下降的严峻考验。生源数量的减少,导致了招生成本不断增加,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生源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影响生源质量。这其中虽然不乏热爱学习和钻研技能的学生,但因教育体制和上述背景等原因,大多数是被认为厌恶学习、表现不好、成绩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犹如沙子一样被普通教育筛选淘汰下来,从而流入了职业教育的大河。所以有人形容职业技术院校是升学无望者的收容所也不为过。此外,一些院校的生源渠道比较杂乱,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可为在读或者毕业的初中及高中学生,抑或通过“分流”的方式招生;缺乏统一正规的招生考试,招生门槛极低,只需通过报名入学,甚至不经考查,可谓来者不拒。
3.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失业人数剧增,企业用工乏力,所提供的职业岗位有限,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不断涌进城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高校扩招的拉动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大批高学历人才涌向就业市场,“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企业用人过多地考虑学历因素,使得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职校向市场输送人才质量不高也影响就业率。其一,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教学质量低下,致使毕业生质量无法达到企业生产需要,往往需要企业的二次培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其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凭靠主观办学,不能准确有效地做好市场定位,按需培养技术型人才,学生就业后职业稳定性较差,换行业者居多。
4.观念现状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不被看好,职校往往作为学习道路上的最后选择,这与我国传统的人才观念是分不开的。传统人才观是培养“君子”型的人才,君子为“劳心者”,而职业技术教育为培养“劳力者”,自然会遭受排斥。再者,许多家长把普通教育看成是正规教育,而把职业教育看成非正规教育。认为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会学到真东西、真本事,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能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体力劳动多,工作任务重,一辈子地位低、收入少。

3. 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有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4. 阐述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学生眼界变得越来越开阔,很多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下脱离传统教育体系,寻找符合自己兴趣的教育方式和职业。所以专业性、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就变成一个越来越抢手的选项。

5. 简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200字左右)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今后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人才仍然大量短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必须大力发展、不断提高。

6.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7. 简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00字左右)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8. 简述我国大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

2、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率提升

失业问题各国均有,这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如果就业率的提高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增长,就易滋生社会的不稳定,从而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可见就业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新型工业化的重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人才。

4、职业教育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巨大推动力量,就必然会引起人口由农村向第二、第三产业比较集中的城镇流动和聚集。

(8)职业教育发展形容扩展阅读

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满足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会为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与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变化和发展。

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扎实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农村学生只有经过技能培训,才能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实现转移就业。

9. 形容职业教育的词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语出《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一树百获:语出《管子.权修》.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桃李满天下:语出《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身教重于言教: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言来教育人更重要。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