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评价论述题
❶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任何东西都可以用PDCA的循环方法来做事情
P是计划,D是实施,C是验证,A是总结和持续改进
没有经过3个阶段就进去第四阶段总结阶段,存在哪些问题应该不难看出了吧。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美国第一次月球飞升就是靠此方法管理上万种零部件,取得成功,后来转为民用,流行于全球企业
PDCA循环理论存在于所有领域,既包括人们的专业工作,也包括日常生活,它被人们持续地、正式或非正式地、有意识或下意识地使用于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和每项活动。
2.PDCA循环的主要步骤
1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2确定改进的目标;
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6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7正式采纳更改;
8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其中,1234即P——策划;5即 D——实施;6即C——检查;78即A——处置。
应当指出,PDCA循环中的A是关键环节。若没有此环节,已取得的成果无法巩固(防止问题再发生),人们的质量意识可能没有明显提高,也提不出上一个PDCA循环的遗留问题或新的质量问题。所以,应特别关注A阶段。
3.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它可以在组织的每一个过程中层开,也可以在整个过程的系统中展开。它与产品实现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和持续改进有密切的关系。
就这么多了
❷ 论述题论学前教育法规的特点与作用
一、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首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政府职能,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办园行为,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入公办园难”和“入民办园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全市学前教育实现较快发展。截至2013年底为止,全市共有幼儿园1024所,在园幼儿达到22.43万人,较2010年增加239所、5.86万人,分别增长了30.44%和35.37%。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4.87%,较2010年提高了6.24个百分点。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当前全市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短板,普惠性资源短缺、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保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未来几年,随着全市出生人口的持续增长,全面普及有质量的学前三年教育是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市学前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发展,初步构建起布局基本合理、资源相对充足、师资日趋精良、质量稳步提升、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具体目标如下:
(一)形成覆盖城乡、满足需求的学前教育布局。到2016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比例达到80%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以上,努力满足人口集中、入园矛盾突出地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及“三类”(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入园需求。
(二)形成按编定员、持证上岗的师资队伍配置机制。到2016年,全市幼儿园按照标准补足配齐教职工并持证上岗。幼儿园8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培养一批名园长和名师。
(三)形成追求品质、注重内涵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积极创建省级学前教育示范区。到2016年,100所以上幼儿园达到省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全市三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占比逐年提高。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
1.继续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着力解决人口集中、入园矛盾突出地区儿童、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入园问题,努力增加“三类”残疾儿童入园机会,在保障广大适龄儿童“有园上”的同时,更加关注“好入园”、“入好园”。
2.强化城镇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武政规〔2012〕1号),重点对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举办及回收、补建等全过程实行督办。从2015年起,每年由各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进行集中清理检查。
3.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有1所公办标准化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中心幼儿园分园(分部)、教学点、联村办园等模式,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举办幼儿园,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向下延伸至行政村。严禁以各种形式将农村集体(村办)幼儿园承包或者转租给其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2016年秋季开学前,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学前班)完成向独立的三年制幼儿园过渡。
❸ 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论述题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1、早期教育是奠基工程,不仅仅是孩子上小学的“预科”,而是对人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基础打得好,会终生受益。
2、早期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养成多方面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些东西,表面看来,似乎跟掌握知识、做学问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其实,关系十分密切,不能忽视。
3、根基牢固才会蓬勃发展。早期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奠基工程。“基础者,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也。”
4、早期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类似于建筑物的“跟脚”,不仅仅是为孩子上小学打基础,而是孩子整个人生发展打基础。基础打得是否坚实、牢固,影响孩子未来能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甚至决定发展到多高的水平。
5、孩子发展的“跟脚”太浅,不坚实,不牢固,就会缺乏发展、提高的后劲,发展水平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孩子发展的“跟脚”打得是否“宽厚”,也是影响甚至决定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3)学前教育评价论述题扩展阅读:
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常数目的成长比喻人的成长。常言说:“根深叶茂”或“根深枝茂”。其实,“基础”也像是建筑物的“跟脚”。“跟脚”的作用、功能是承载负荷,打得牢固,所承载的负荷才不会动摇、变形、走样;作为建筑物的起点必须要坚固、端正,建筑的房屋才会坚固、端正。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学习和活动的内容要尽量丰富,广泛发展孩子多种兴趣爱好,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最好不要给孩子过早地定向。过早定向一定会以牺牲全面发展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
把基础打得尽量“宽广”一些,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就会更加广泛,可以有更多选择,成功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一些。把基础尽量打得“厚实”一些,就会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❹ 特殊学前教育的论述题的答题方法
其论述题和简答题的答题思路是:要先主后次,先字面后含义,先内容后理解,还是那句话,多总结。总结什么东西?总结答题的框架、角度、技巧以及积累一些素材。所谓框架,比如:1.先破题——即“是什么”;然后分析,分析可以包括意义、原因、影响、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然后是联系实际:可以联系历史典故、社会事件、自己的过往经历、自己今后以此为鉴怎么做、以及对社会事件的建议等等。2.例如人际关系题,可以按照:先说总体原则,然后分析原因,然后说做法。3.可以原因+对策逐条作答。4.对哲理类可以就理解的不同角度分类作答、对人际关系题的前提分类作答等等。以上均为“大框架”,即涉及的每个部分不一定都有,只是建立一个大框架,你想用哪个用哪个,哪个好用用哪个。同时,我提供的这些思路并不是所有,你可以在准备过程中自行总结。所谓角度,比如:1.回答原因,可以从制度、管理、投入等等方面思考,对策同理,比如可以为穷人提供哪些援助,可以有物质、维权、情感、后续跟踪等等。2.对事件的看法,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也可以正反之后折中。3.可以从同一事件的不同当事人角度回答,例如某癌症病人跪在企业门前求助,这一事件,涉及病人、企业和媒体,甚至政府四个方面。多总结答题思考角度,有利于你在有限紧张的时间内迅速理清思路。
❺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由于教育活动所涉及的多是精神产品,教育评价大多数时候要将不可直接观内察的事物转化为可观察事物容的一种替代物,然后才能进行评价。由于指标和我们真正要评价的属性并非必然一致,因此就必然存在评价的效度问题,往往是评价并没有得到真正想评价的东西,而我们得到的并非我们想要评价的。目前,教育评价既存在着由于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而导致的评价的信度、效度不高这一现象,同时也存在有些评价内容由于人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直接测量这种信息量的科学方法,从而使人们回避对这些因素的测评,加之评价指标过于抽象、操作性差,造成评价结论的主观性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有的幼儿园从各方面的资料得到了量化的评价体系,但其中有许多不适合本幼儿园的标准,而教师又不知如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对其进行具体的修订,保证评价工作在幼儿园得以开展。有的幼儿园虽然建立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但评价指标较粗,内容简单
❻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如何看待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
1、热爱幼儿,尊重幼儿。
2、为人师表,堪为人师。
3、尊重家长,廉洁从教。
4、团结协作,豁达大度。
❼ 请问学前教育历年试题里面的论述题和简答题的答题思路是怎么样的
其论述题和简答题的答题思路是:要先主后次,先字面后含义,先内容后理解,还是那句话,多总结。总结什么东西?总结答题的框架、角度、技巧以及积累一些素材。
所谓框架,比如:1.先破题——即“是什么”;然后分析,分析可以包括意义、原因、影响、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然后是联系实际:可以联系历史典故、社会事件、自己的过往经历、自己今后以此为鉴怎么做、以及对社会事件的建议等等。2.例如人际关系题,可以按照:先说总体原则,然后分析原因,然后说做法。3.可以原因+对策逐条作答。4.对哲理类可以就理解的不同角度分类作答、对人际关系题的前提分类作答等等。以上均为“大框架”,即涉及的每个部分不一定都有,只是建立一个大框架,你想用哪个用哪个,哪个好用用哪个。同时,我提供的这些思路并不是所有,你可以在准备过程中自行总结。
所谓角度,比如:1.回答原因,可以从制度、管理、投入等等方面思考,对策同理,比如可以为穷人提供哪些援助,可以有物质、维权、情感、后续跟踪等等。2.对事件的看法,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也可以正反之后折中。3.可以从同一事件的不同当事人角度回答,例如某癌症病人跪在企业门前求助,这一事件,涉及病人、企业和媒体,甚至政府四个方面。多总结答题思考角度,有利于你在有限紧张的时间内迅速理清思路。
❽ 学前教育评价试题 在对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需注意什么
一、评价原则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比较微观、比较真体的评价,与教师联系更密切,对教师影响更直接。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直接参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讨论改进的办法,不断提高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评价的深人性和全面性,避免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对立现象。
客观性原则。实施教育活动评价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的情感色彩。
2.全面性原则。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评价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
二、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行为的评价。
1.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①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②这些任务是由具体活动目标直接转化而来的。
③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见解情况。
④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