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安全教育试题
㈠ 关于2014年9月教师“一岗双责”安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题。如下:
学校应付主要责任
第一,庞某在上课期间被赶出教室(违反第九响规定)是造成这次残剧的原因
第二,学生梁某和庞某第七节课未来上课,学校没有联系家长寻找孩子教师失职(违反第11条规定)
总之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应该在职责范围内管理好学生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㈡ 2014大学生安全与教育题库
2014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作者: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来源:www.sdsgwy.com 发布时间:2013-12-22 09:35:00
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选择题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B)起施行。
A.2008年5月1日B. 2009年5月1日C. 2010年5月1日
2. 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B)。
A.防患于未然 B.预防结合,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及时营救
3. 任何单位和(A)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成年人 B、男性公民
4.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B)。
A、鼓励 B、表彰和奖励
5. 《消防法》规定,禁止非法携带(A)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易燃易爆危险品 B、火种
7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B)。
A、报警 B、阻拦报警
8.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收费吗?
A、不收 B、应当适当收取
9. 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情节严重者处(B)拘留。
A、七日以下 B、五日以下
10、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B)拘留,可以并处五佰元以下罚款。
A、十日以下 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以(A)公布的。
A、国家主席令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20. (A)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
A、国务院 B、公安部
21.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B)、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消防环境 B消防设施
27. (A)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公安部消防局
36、收看电视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C)。
A 雷雨天气利用室外天线收看电视 B 把电视机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C可以长时间收看电视
37、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应用(A)照明。
A 手电筒 B 油灯 C 蜡烛
38、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C)。
A 群防群治 B 遏制重特大火灾 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9、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C)逃生。
A 着火相反的方向 B 人员多的方向 C 安全出口的方向
40、在相对封闭的房间里发生火灾时(A)。
A 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 只能开窗 C 只能开门
41、扑救烟灰缸里的杂物、废纸篓里的废纸片等初起小火时,正确的做法是(BC)
A 用手拍灭 B 用水或灭火器扑灭 C 用湿毛巾覆盖
42、学校公共场合最常用的灭火器有(A B C)
A 干粉 B 二氧化碳 C BC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43、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A B D)
A切断电源 B灭火 C泼水 D报警。
44、灭火器使用时的安全距离约(B)米合适。
A1-1.5米 B3米 C5米
45、高层楼上发生火灾时,我们不应该(A C)。
A乘坐电梯 B从楼梯逃生 C从窗户跳出 D到窗户呼救
46、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是(A B C)。
A蔓延快 B逃生困难C扑救困难D容易灭火
47、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A B C D)灭火方法灭火。
A隔离 B窒息 C冷却 D化学抑制
48、目前我国通用的火灾报警电话是号码(C)。
A110 B120 C119 D122
50、可以用水扑灭的火灾是下列(D)物质。
A油类起火 B酒精起火C电器起火 D棉被起火。
51、学生宿舍不能乱拉电线、乱接电源、违章使用电器、生火做饭、乱扔烟头,主要目的是切断着火的什么条件?(C)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着火源 D易燃物
52、采取恰当措施,是燃烧因缺氧气而停止,这种方法叫(B)。
A隔离法 B窒息法 C冷却法 D抑制法
53、带电物体火灾时,不能选用下列哪种灭火器?(B)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清水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1211灭火器。
54、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应注意以下哪几条?(A B C D)
A不在宿舍使用“热得快” B不在宿舍使用酒精炉
C不躺卧吸烟和乱扔烟头,最好不在宿舍抽烟 D离开宿舍时拔下电源插头
55、报火警时,应注意以下哪几条?(A B C D)
A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 B讲清火险所处的楼号、楼层
C尽可能讲清着火物质 D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
56、遭遇火险正确脱险方法有下面的哪几条?(A B C D)
A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从安全通道匍匐前进
B披上浸湿的衣物,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C用床单、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从楼上小心滑下
D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57、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以下哪几点?(A C)
A站在上风方向灭火 B站在下风方向灭火
C对准燃烧点根部喷射 D对准燃烧点上部喷射
58、使用ABC类干粉灭火器可以扑灭以下哪几类火灾?(A B C D )
A含碳固体火灾 B可燃液体火灾 C可燃气体火灾 D金属火灾
59、电褥子是用电热线和普通棉纺织布做成的,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哪几个环节?(A B C D)
A不可长期通电使用 B不可折叠使用
C不可用水洗 D不可在弹性和伸缩性较大的床上使用。
60、下列( A )物质是点火源?
A电火花 B纸 C空气
㈢ 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1)②晶状体;④视网膜;Ⅲ;视觉中枢;(2)6耳蜗;(3)A白质;d传出神经.
㈣ 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
(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当通过人行横道看到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②]晶状体的调节(折射),刺激[④]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⑤]视神经传递到[Ⅲ]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当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要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急救车的“鸣笛声”首先刺激[4]鼓膜产生振动,振动经传达到[6]耳蜗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Ⅱ]听觉神经形成听觉.
故答案为:(1)②;晶状体;④;视网膜;⑤;视神经;Ⅲ;视觉中枢
(2)4;鼓膜;6;耳蜗;Ⅱ;听觉中枢
㈤ 2014年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为了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某校举行了一次“安全知
(1)根据题意得:49÷49%=100(人),
则本次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00人;
(2)根据题意得:1-(5%+36%+49%)=10%,10%×360°=36°,
则扇形统计图中C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
(3)C的人数为100-(49+36+5)=1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根据题意得:1500×(49%+36%)=1275(人),
则估计在此次安全知识竞赛中,达到A级和B级的学生共约有1275人.
故答案为:(2)36°
㈥ GB30871-2014中提到的作业人员应进行哪些安全教育培训
1、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2、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3、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4、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等知识;
5、相关案例和经验、教训。
㈦ 2014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几月几日
3月31日。
1、1996年3月,国家7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决定自1996年起,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并决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规定所有中小学校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
2、而设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各项演练,并以此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7)2014年度安全教育试题扩展阅读:
2014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关于做好第十九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指针,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做好学校师生安全教育,综合整治校园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以保障学校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2014年3月31日是全国第19个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其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校将围绕主题及有关安全 的热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集中开展一个月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 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31日——4月20日
四、活动主题: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五、活动安排:
(一)组织动员
3月31日(周一)升国旗仪式,校长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二)全体动员
全体教师利用周一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有关校园安全知识条例并签署安全责任状。
(三)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1、3月31日,向全体师生、家长发放一份“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倡议书,号召广大师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争做学校安全人。
2、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重点加强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教育以及交通事故等教育。
3、4月1日班队活动课全校在教室观看《小学生民防安全知识》动画片。
4、4月2日举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5、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深化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与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的落实,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6、4月3日发放一份“安全知识测试卷”,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班主任批改。
7、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对学校教室、仪器室、微机室、阅览室等重要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8、各班要对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作业,主题是“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班主任筛选出“学校安全隐患”于3月30日上报学校。
9、4月4日举行一次对乘坐公交车上下学与横穿马路学生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10、4月5日中午召开各班安全委员会议。
六、活动要求:
1、根据要求,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墙报等教育阵地,开展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活动。
3、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做好总结。
5、学校结合安全教育月活动,加强自查自纠,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整改的措施。
㈧ 2014年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学校为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了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安全知
解答:
答:该校容安全意识不强的学生约有336人.
㈨ 2014-2015年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网络教育试题
黑龙江省2014-2015年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网络教育试题及答案_网络文库
http://wenku..com/link?url=G-6Q__15-Ikn621G5ODzvvOfdJLr3srp-TvP3NIW2xoFmMOxyivNPvrvy
你可以去看一下是不是你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