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高级职称评定难吗
1. 中小学教师有哪些职称评职称要什么条件
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1、正高级教师:
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2、高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3、一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4、二级教师:
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5、三级教师:
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1)教育类高级职称评定难吗扩展阅读:
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
2、承担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部门领导的学术团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三次以上,并获得好评;
3、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不少于三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或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省级交流或推广,或因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受到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凡破格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专家答辩,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
2. 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什么
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3.身心健康。
(2)教育类高级职称评定难吗扩展阅读
高级教师为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县(市、区)教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中教师、教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取得的副高级职称。
2011年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3. 关于教育方面的评高级职称的期刊有哪些
教育类总类核心期刊表投稿指南
G4 教育类总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2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会,福建省教育学会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
3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030009)
4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武昌桂子山(430079)
5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人民大街138号(130024)
6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00875)
7教育与经济 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430070)
8外国教育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3)
9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100816)
10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11人民教育 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12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13山东教育科研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育学会济南市历山路53号(250013)
14现代教育论丛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广州市石牌华南师大教科所(510631)
15教育探索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150080)
1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G61 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委员会,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长沙市开福区荷花池11号长沙师范学校(410005)
2学前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3早期教育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210013)
4幼儿教育 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杭州市文二路西溪河下10-1号(310012)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100009)
2普教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教育学会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南大街85号(110031)
3学科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八层教育科学研究所(100875)
4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5北京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6天津教育 天津市教育局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
7中小学管理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德外黄寺大街甲24号北京教育学院北楼(100011)
8班主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100101)
9数学通报 中国数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10数学通讯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数学学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430070)
11高三数理化(改名为:高中数理化)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12中学语文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部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100037)
13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委员会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041004)
14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1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16物理教学 中国物理学会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内(200062)
17化学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18历史教学 天津历史教学社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51号(300074)
19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旧图书馆东四层(100875)
20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710062)
21生物学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22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G64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中国高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彗园北路10号(100088)
2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武汉市武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430074)
3上海高教研究(改名为: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研究所,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4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内(100816)
5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辽宁教育研究院,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大街85号(110031)
6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等北京理工大学内(100081)
7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教育研究协作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武汉市武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430074)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大学
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等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内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00875)
10江苏高教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南京市上海路207号(210024)
11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北京市海淀路163号北科研楼7层(100080)
12高教探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510080)
13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哈尔滨市会兴路50号哈师大(150080)
14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长春市湖园路14号(130022)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中国成人教育 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等济南市经10路76号(250014)
2父母必读 北京出版社北京市三环中路6号(100011)
3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教育部电教大楼312信箱(100081)
4现代远距离教 育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市和兴路93号(150080)
5教育与职业 中华职业教育社北京市永定门外安乐林路甲69号(100075)
6上海成人教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7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长春市凯旋路52号(130052)
8中国电大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100031)
9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安宁东路95号西北师范大学内(730070)
10农村成人教育 河南省教委等郑州市花园路3号(450003)
11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4. 中小学教师评审高级职称申报需要哪些条件
一、申报条件申报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三)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五)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教学或教研工作任务。(六)担任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级行政职务的,取得相应层次的校(园)长培训合格证书。(七)小学教师(不含厂、矿所属小学)申报小学高级教师及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并经审验合格。(八)学历和任职年限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在初中任教,担任中学二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2)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担任中学二级教师职务3年以上。2、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等师范学校(含中专)毕业,担任小学一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2)大学本、专科毕业,担任小学一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3、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在初中任教,担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3)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2年以上。4、小学高级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专科学历,担任小学高级教师职务10年以上;(2)大学本科学历,担任小学高级教师职务8年以上;(3)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小学高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二、评审条件(一)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1、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胜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能够指导所教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2)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等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任教师的1/2。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扎实,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传授正确完整,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法灵活,演示熟练,图示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分析透彻,教学效果良好(其中至少1年为优秀),符合评估标准要求。(3)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书育人,将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渗透于教学之中,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4)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能撰写有一定水平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改实验报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教研人员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牢固的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所研究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胜任一门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2)有计划地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完成规定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评估工作任务。积极承担培训、指导教师的任务。2、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业绩城市学校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条以上(破格申报人员具备4条以上),其中1、2、3条中须具备1条以上:(1)讲授过县、区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省、市属重点高中教师讲授过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2次以上。(2)在CN刊物上独立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交流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3)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成绩显著,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县、区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中获奖,同时本人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4)教师节期间,获得县、区以上政府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5)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某一方面成绩突出,受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6)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所带班级被评为县、区以上文明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农村学校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条以上(破格申报人员具备4条以上),其中1、2、3条中须具备1条以上:(1)中学教师讲授过县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小学教师讲授过乡、镇统一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2)在CN刊物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县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交流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3)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成绩显著,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县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中获奖,同时本人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4)教师节期间,获得县以上政府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5)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某一方面成绩突出,受到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6)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所带班级被评为乡、镇以上文明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5. 请问教育局评中高职称专业不对口怎么办
近日来听说从2011年起,小学各级职称评定对所学专业提出严格要求,也有很多老师因为专业问题没能及时晋升,对此我有几点想法和建议:一.小学是基础教育,不应该有严格的专业限制!1.小学教育的实践没有实现严格的专业对应。很多中专、大专、本科的毕业生到了小学后,从事的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往往是由学校根据需要自由分配的。在小学,学中文的不教语文、学数学的不教数学、学计算机的不教计算机、学英语的不教英语……比比皆是!同样教语文的不是中文专业、教数学的不是数学专业、教计算机的不是计算机专业、教英语的不是英语专业……,而在小学每一位老师除了一门专授课外往往还会同时兼授多门课程。如果从严格的专业对应还看,现在淮安有哪一所学校实现了严格的专业对应?相信教育局一定最了解!2.专业严格对应在小学是不合理的。A.有些学科无法找到严格对应的专业。如果小学真的专业对应严格的话,那么请问以下学科分别对应的又是哪一个专业?小学科学、小学品德、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健康与安全…….B.有专业以可以严格对应所有学科。这个最可笑,有一种专业叫小学教育,他可以对应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体育、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小学品德、综合实践、样本课程、健康与安全…….,总之能对应小学所有课程。那么请问,这说明了什么?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听说今年很多教师没能及时晋升是由于教育局执行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09〕14号》,而在此之前的要求是晋升高级职称只要达到本科文凭就行。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制度哪怕是法律,应该只对生效时间以后的人和事产生效力而本着善意的原则,不应该对之前的人和事产生不利于当事人的后果,就是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对于2009年之前已经取得本科文凭的老师和2009年之前已经入学本科在读的老师来说,因为你政策的改变和新政的实施,那必重新再学一本符合新政的文凭。他们可都是按照要求精心准备已经满足所有晋升条件的老师啊,而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必需再化三年的时间学一本所谓的文凭啊!知道那些老师有多少人吗?知道他们有多着急吗???三、职称事小和谐事大君不见论坛帖子何其多,多少诉说职称事!因为这件事,淮水里牢骚的帖子多了,老师不满的帖子也在增加,沉了又起起了又沉!学校以后的工作开展会遇到一些困难了,课务的安排会更难了!小学科教研活动一线老师参加的积极也会受到影响了!……真的得不偿失啊。四、建议:1.对2012年之前已经取得本科文凭(因本科文凭取得时间是3年,文件是2009年发的,所以要推迟疑3年)的老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只要求达到相应级别的学历,不对专业提出要求。2.对新文件和新要求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力争让每个位老师明确新政策以便提早做出准备。
6. 评高级教师需要哪些条件
评高级教师需要条件如下:
一、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3、身心健康。
二、具体标准条件:
1、工作能力突出:能对所教学生根据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教学成绩显著: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
4、积极发挥作用: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5、教育工作经历: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6)教育类高级职称评定难吗扩展阅读:
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一、个人申报。中小学教师竞聘相应岗位,要按照不低于国家和当地制定的评价标准条件,按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报。
二、考核推荐。学校对参加竞聘的教师,要结合其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经集体研究,由学校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拟聘人选参加评审。
三、专家评审。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学校推荐的拟聘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四、学校聘用。中小学根据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7. 教师评职称的条件是什么
申报条件:
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8. 中小学教师评审高级职称要什么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三)、取得相应教师资格。
(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五)、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教学或教研工作任务。
(六)、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承担五年以上副高职务工作。
2、教学成绩卓著。
3、发表、出版过有创建性的科学论文、著作或教科书,或有重大的创造发明。
4、在教学管理或科学研究管理方面具有组织领导能力。
(8)教育类高级职称评定难吗扩展阅读:
职称设置如下:
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9. 教育机构代评中高级职称可靠吗
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现在这一行业中大部分都是浑水摸鱼的
建议你在选择时选择口碑、信誉、实力好的
最好的有经历过的
我们公司去年申报的人就是,就是介绍的一家机构,才放心合作的
满意还请采纳,谢谢
10. 小学教师评副高职称有哪些条件
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3、身心健康。
具体标准条件: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4、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10)教育类高级职称评定难吗扩展阅读
评审标准
1、思想品德标准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知识水平标准
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学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3、专业能力标准
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创新性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4、业绩成果标准
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胜任中学各年级循环教学,教学业绩显著,教育艺术精湛,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积极发挥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作用,在本地区教师队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并承担完成本专业高层次的科研项目。
德育工作有明显成效,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起到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指导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有较明显的成绩;公开发表或出版本专业的论文、论著,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