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小升初衔接教育一

小升初衔接教育一

发布时间: 2020-12-01 03:13:34

① 面对小升初衔接,家长应该怎么做

面对小升初衔接家长做法建议:
1,小升初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版阶段,家长在保证孩子的营权养外,还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正常的学习。
2,要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尽快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主动去体察、关心、理解和尊重孩子,以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3,帮助孩子对小学的知识查漏补缺,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参加相关的中小学衔接辅导班,做好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从而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有着充分的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4,面对这些学习、生活上的巨大差异,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帮助孩子接纳变化,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5,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主动权,被父母关心和欣赏,这样的孩子更有信心,上中学后生活和学习态度更主动,也会越来越喜欢学校。

② 什么小升初衔接教材好

衔接教材么?呃,我是广州这边的。我个人认为,不需要衔接教材。广州这边的课本,专本身就与属小学的衔接较好。事实上,衔接呢,主要靠个人的适应能力。我是去年升上初中的,我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也希望你或您的孩子,能保持好成绩哦!
虽然布吉岛你问来干嘛,但是,希望能帮到你哦~呵呵~

③ 小升初衔接班重要吗

重要。小学与初中还是有所不同的,衔接班能让孩子自然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适应初中生活。100教育这边的衔接班还不错,你也可以听听看。

④ 您最关心哪些小升初教育衔接问题该怎么写

先关注孩子心理
小帆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然而,到了初中变得不喜欢学习,经常和同学出去玩,和家长唱反调,曾经家长眼里的好学生成了家里的难题。是什么让小帆改变如此之大?原来刚上初一不久,小帆和班主任老师请假没有批准,从此后小帆开始上课不听讲,后来老师找了家长,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严重了,以至于成绩急剧下滑。
小升初学生更多需要的是心理的关注,其次才是学习能力与知识的培养与学习,有着多年衔接教育经验的清大学堂的姜垣君老师说,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从“幼稚”逐渐“长大”的过程。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会有很多时间来管理学生,也让学生一直处于“被管理”状态。升入初中后,从家长到老师都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上,而且学习的课程一下子变化很大,学生在心理上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这个时候是比较敏感的,需要“被”关注和关心。所以,到了初中第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能够从心理上适应升学带来的各种变化,才能保证以后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习惯养成很重要
据青岛53中副校长高虹介绍,多数新生刚入校时都会表现出有些不适应。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而初一就增加了历史、地理 、生物、政治等学科,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初一的新生难以适应。
首先要主动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可能就不再重复。要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 、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想做到这一点有两个诀窍:一是预习,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听,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多请教,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介绍,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
其次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法。由于学习的难度加大,不能单凭死记、死学,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注意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法也有区别,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反思和调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
最后要学会与人交往。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彼此陌生,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想念过去的同学。要摆脱这种状态,就要积极主动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做事,比如帮老师发新书,值日表还没有排好时,主动去清扫卫生……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混”熟了,朋友多了起来,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⑤ 小学六年级需要报个小升初衔接补习班给孩子上吗

您好,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考虑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就是网上补习,相比线下的补专习班价格便属宜,仅为补习班三分之一都不到
而且方便易学,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小学初中所有科目都有教学,一次付费全年全科目畅享
在线教育不用孩子出门,为您省了接送时间也减少了孩子外出的风险
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追问,谢谢!

⑥ 小升初衔接教育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一个好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位好的父母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教育孩子的谈话都将成为空谈。”一个人的成长,关键只有几步,小学升初中就是其中一步。 “小升初衔接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 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师与生、教与学”中是双向的、相互的。这些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两极分化严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初一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中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由几门课增加到十几门课,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一部分同学落伍,走了弯路,成绩出现滑坡。

⑦ 小升初需要衔接教育么

您好,我是初一的学生:
数学应该提前补一补,有的老师讲的不全;专
英语最好找个老师补补,属最好是根据课本拓展知识点的那种补习班;
语文就不用补了,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多读课外书,我们这次期末考试就有关于课外的,建议读一下《童年》《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这里的教材是人教版的,课外阅读里规定让学生阅读的,还有几本就是老师暑假让读的,八年级要学到)
有时间的话还可以看看《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随时做好摘抄笔记,作文占50分的分值呢!
我个人认为,数学有点难度,有点跟不上。

希望采纳我的回答,谢谢。
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⑧ 如何做好小升初的衔接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孩子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小升初衔接。明确初中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初中也轻松学习。那么,语文学科的小升初衔接该如何做呢?以下五个方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给初中老师的“见面礼”:一手好字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不像英语,A是AB是B;一手好字在语文考试中的作用,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你懂的!”那还等什么,迟了,定型了,再要练,就难了。

书写时要注意字体工整,不要潦草,也不要太花俏。

书写时还要注意版面的整洁。改掉使用涂改液(带)的习惯(因为中考时不允许使用)。想好再落笔,尽量少涂改。写错的字、句,用一条斜线或横线轻轻划去即可,不要涂得黑黑的。回答问答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左边空一大块,右边却挤得要鼓一个“包”出去。

字如其人,认识一个人从字开始。一篇作文光按字的好坏来评分,大概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二、初中语文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看什么?阅读?作文?错!居然是背诵!

这看似最基本的要求,恰恰是初中语文考试中最大的失分点。初中课内要求背诵的内容主要指:

1、生字词的音(平翘舌、前后鼻韵、第几声以及多音字在哪个词中读什么音均为考点)、形(能正确书写、能分辨错别字)、义(主要为理解成语及四字短语的意思和运用)。

2、古诗词背诵默写(一句中错一处整句不得分)。

3、文言文(原文背诵默写,要求同古诗词;每个字的注释,严格按课下注解和老师课堂讲解背,有瑕疵均不得分;每一句的翻译,要逐字逐句,有瑕疵都酌情扣分;课文内容理解)。

4、文学常识。

5、课堂笔记。

同学们现在就得养成背诵严谨的好习惯,尽量做到读书题一分不丢。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作文一扣扣个10分是很常见的事,读书题再丢分,你就是初中老师说的“活的也不会,死的也不会”了。

背诵内容不熟练,考试时模棱两可,既花费许多考试时间,又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阅读理解。以初中语文单元考为例,45分钟内要完成5题以上的选择题,10题以上的默写题,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外加名著阅读、语言运用若干题。你想想,若不把该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你有时间把那篇要你阅读理解的现代文看上几遍吗?你匆匆忙忙看上一遍,阅读题能答得好吗?

让人深思的是,虽然初中老师一再强调背诵的重要,还是有很多学生就是每次都倒在这个枪口下。

记住:似读非读等于没有读!花了时间却只记个大概是最亏本的事,一到考试漏洞百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

三、最有用: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

跟同龄的人应该都曾有过不止一本的摘抄本,喜欢的诗歌、散文、歌词、名言警句等都一一摘录其中,无人时轻轻诵读,延续数年数十年,翻看时都能看出字体从稚嫩到老练的变化,有的内容至今还能脱口而出。语文学习靠积累,不仅指课内的,更重要的是课外的。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积累的东西,可以说就是你一辈子都能享用的东西。年纪太小,不理解,背的东西一段时间不重复就忘了;年纪大了,今天看明天忘,能留在脑子里的还是只有青少年时期积累的知识。

有专家建议:初中生要背300首古诗词、300篇古文(含成语典故)和300篇现代千字美文。你也许背不了这么多,那么就像你们的父母那样,遇到你喜欢的文字,抄一抄;兴致来时,读一读;特别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有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啊,为什么语文还是不好?有很多原因。有的看了很多书,但文学性不高,没“营养”;有的看太快,只重情节,没“吸收”。所以,看些什么书,家长还得帮忙把把关,有可能的话,陪孩子一起看,看完交流些看法,给孩子一些引导。

没有知识的积累,哪来能力的提升?

四、最无益:学而不思

“学而不思则罔”,“罔”就是迷惑,所以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很多孩子特别怕语文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经常觉得既看不懂文章,也看不懂题目,更不知从哪答起。一进入初中,文章篇幅更长、结构更复杂,“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叙述角度”“点评赏析”等术语满天飞,就更束手无策了。这就需要平时多思考多总结,每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写的时候就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写,老师设置的问答题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读的时候也按这个规律来读,当然,答题也有一定的规律。这规律,就要靠我们去思考、去总结。比如说,阅读中经常要你归纳事件,怎样归纳才能既概括主要事实又不会太啰嗦?再比如说,问你“喜欢文中哪个句子,为什么”,你思考过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样作答吗?

阅读能力老是提高不了的孩子,很多都是不善于思考、总结的,文章随随便便看上一两遍,到文中抄一两个句子做答案,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永远凭运气。

记住: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明天就少几个怎么办。

五、学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并学会有意识地写作

我们总有不需要考语基、阅读理解的一天,但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写作的能力,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惜,我发现有些孩子养成抄袭作文的坏习惯,老师一布置写作,他就上网搜索,有的不假思索一抄了事,有的略作修改敷衍应付。这样,永远锻炼不了自己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要坚持原创,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

初中生写作比较明显的缺陷有:

1、选材陈旧。动不动就是“雨中送伞”、“深夜背我上医院”等。

2、内容与题目脱节,详略不当。尤其是命题作文,总是铺垫过多,真正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内容反而一笔代过。

3、语言乏味,不擅描写,文章缺少亮点。

希望大家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做个“有心人”,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搜集一些“人无我有”的素材。写作前能有构思,想通过哪件事表达什么中心,详写安排在哪里。写完后要多读多修改,看看文章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文从字顺、详略得当,特别要多体会记叙与描写的不同,避免犯“脚踩西瓜皮”、“记账”、“挤牙膏”等毛病。

说了半天,也无非是些“老生常谈”,女儿一再交代不要把初中说得太可怕,我想以《为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用心、踏实,做什么都不怕。

最后,预祝同学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

孩子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小升初衔接。明确初中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初中也轻松学习。那么,语文学科的小升初衔接该如何做呢?以下7个学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把字写好是基础,多读、多背是关键。“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无点墨”怎能游刃有余?

2、静心看书是重点。能静下心来看懂一篇文章比走马观花地看一部名著要好得多,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学生不是看的书太少,而是看得不透。

3、每日练笔须坚持。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短文,甚至是一两句话,但必须是有感而发。

5、准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和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用文件夹建立美文收集库,收集自己看到的课外美文。

7、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自学《论语》的部分章节。

最后,预祝同学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

⑨ 小升初衔接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

1,小升初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在保证孩子的营养外专,还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属动,加强体育锻炼,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正常的学习。

2,要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尽快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主动去体察、关心、理解和尊重孩子,以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3,帮助孩子对小学的知识查漏补缺,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参加相关的中小学衔接辅导班,做好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从而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有着充分的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4,面对这些学习、生活上的巨大差异,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帮助孩子接纳变化,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5,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主动权,被父母关心和欣赏,这样的孩子更有信心,上中学后生活和学习态度更主动,也会越来越喜欢学校。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