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副司长分别是谁
科技司领导介绍
司 长:王延觉
副司长:雷朝滋
副司长: 娄 晶
副巡视员: 高润生
2. 有人有教育部人事司人才与专家处处长方永生简历吗譬如哪里人曾在哪里任何职
简历是属于一个人的隐私,一般的人都不会透露自己的隐私,所以不建议去网上搜别人的简历,这个属于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
3. 教育部人事司民师93年被辞退中央有83年的文件92年的文件应执行那年的
2015年没有相关文件,查到2011年相关文件如下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代课教师问题,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代课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许多代课教师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待遇较低,长期使用代课教师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教师用人制度和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地方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解决好代课教师问题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根据《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以下简称代课教师)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采取多种举措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着眼长远、以人为本,建立机制,通过择优招聘、转岗使用、辞退补偿、纳入社保、就业培训等多种有效途径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1、择优招聘为公教师。对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应纳入教师公开招聘范围。在组织公开招聘时,要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和实际水平,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代课年限较长、表现良好、教学质量较高的代课教师,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对于被评为地市劳动模范的代课教师,可以直接考核招聘为公教师2、多途径转岗使用。结合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各地在增设寄宿制学校工勤和生活服务岗位以及农村公益事业岗位时,要优先选聘在岗代课教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管理3、妥善做好辞退补偿。辞退未被招聘使用的代课教师,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等精神,按照本人实际代课时间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的最低补偿标准由各地参考当地社会成员最低生活费用、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代课时间按代课教师本人在公中小学代课的实际年限合并计算,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4、依法依规纳入社保。解决被辞退代课教师社会保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举措,要按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实际贡献,根据不同情况,将其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医疗救助待遇5、积极开展就业培训二、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6、保障教师正常补充需求7、加强临时聘用教师管理,对因教师脱产进修、产假、病假以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增加等原因,出现教师临时短缺,应首先由学校主管部门在现在教师中调剂交流解决,难以调剂的,可以临时聘用教师。对临时聘用教师,要严格规范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帮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关管理法另行制订8、妥善解决民教师遗留问题,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公厅关于解决民教师问题的通知》(国发19973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社会保障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将被辞退的原民教师纳入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根据国发199732号文件被辞退的民教师,当时未按规定给予一次补贴的,地方政府应予以落实,对离岗、退养的老病残民教师,要采取切实措施,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三、确保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各项举措落实到位9、地方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紧部署,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实施法和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政策,保障经费,落实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各地要把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评价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对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坚决追究责任,严肃处理10、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关联度高、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各地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舆论引导,坚持多做少说,避免炒作,防止形成社会热点,要深入细致的做好代课教师及相关群体的思想工作和政策解释,确保平稳顺利实施对代课教师特别是被辞退的代课教师要给予关怀,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好后顾之忧。
4. 教育部司长和副司长姓名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杜玉波: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鲁内昕:教育部副部长、党容组成员
王立英: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杜占元: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郝平: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刘利民: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林蕙青: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陈舜: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望采纳
5. 教育部学生司研招处李强处长简介
教育学专业考研备战技巧
教育学学位点情况介绍与目标院校的选择
教育学专业的考生包括参加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所覆盖的所有二级学科各专业考试的学生。具体涉及: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部分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生。凡事必讲究方法和策略,教育学专业的考生要达到自己的考研目标,在考前准备问题上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备战常识和技巧。
截至2006年8月,全国教育学学位授权单位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拥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可招生);教育学原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68个;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86个;教育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34个;比较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4个;学前教育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2个;高等教育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90个;成人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39个;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48个;特殊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30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79个。此外,还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107个。(详情参见本书附后的教育学学位点名录)当然,有些院校虽拥有硕士点一级学科,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师资方面的原因,个别专业可能暂时不招生,报考时务必注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后划至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按理说今年不需参与统考,但个别学校出于专业联系上的考虑,也可能安排统考,报考时也应特别关注。
面对如此多的高校,究竟报考哪一所,考生可能比较迷茫,但是凭感觉、随大流绝不可取,这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专业兴趣及准确的信息来把握选择中意的大学。选择报考的目标院校可参考下列原则:
(1)声望优先的原则。研究生招生工作分为第一批录取和第二批录取,第一批的高校一般为部属重点和“985”工程学校,算是名校,如果感觉自己的成绩能够超过国家线20分以上的话,就可以报考这些学校。报考第一批录取的学校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其面试较二批次院校早半个月左右,万一考试失利或面试失败,可以提前行动着手调剂,掌握先机;而且在调剂工作中,有不少院校喜欢优先录取报考一批未第的考生。如果自己实力不错,除报考名校外,还可以考虑报考名校的强势专业和名导师。这样及第之后也显得光彩,将来能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工作,成名成家比较容易。当然,如果你觉得名校压力较大,或者有名校不名的判定,那么还是选择有真才实学的学校为好。
(2)工作为重的原则。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也就是地理位置问题。现在中国有三个经济中心: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及其附近地区机会较多。想要在哪里谋求发展,最好就报考哪里的学校。因为毕业后在异地找工作相对困难,一方面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经济、信息、交通、成本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地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用人单位受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地倾向于来自大城市来的应聘者,要么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当然,如果你想更多地感受异样风情的话,那么,不妨选择地理位置稍偏、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辅导全书00教育学专业考研备战技巧00
(3)持续发展的原则。每个人对人生的规划不尽相同,对待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兴趣浓郁,想持续读书,一直读完学位,完成学业,那是最好的。我国的学位制度分为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如果你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应选择学位授予权完整的学校或研究机构,最好选择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的导师。因为,在这里不仅有推荐连读的可能性,而且熟悉导师,容易考中。当然,如果你想形成一个多样化的知识结构,确实不愿跟一个导师学到底,那么就先读完硕士再说。
(5)稳妥最佳的原则。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学校。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常把学校按地域分为三区,一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18省(市);二区为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三区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学校所在地域不同,分数有差异。如果你成绩一般,最好还是放低身价报考一区中的一般学校或干脆报考三类地区的学校,待考博士时,再行努力。当然,相对而言,考研比高考要容易,考研的题目比较灵活,临场
6. 教育部人事司系统,已上报人事司,会批复吗
一般来说的话要3个月左右的!因为一步一步的往上级发送!然后等领导看到之后!决定调动令的诗句!然后在一步一步往下发!
7. 教育部这四个司局,哪个好一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介;不知道你要的是那个司长!反正很多!仅供参考!
8. 教育部教育司司长是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
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介;
不知道你要的是那个司长!反正很多!仅供参考!
9. 国家教育部内设多少个司处
1、办公厅:
2、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
3、发展规划司:
4、人事司:
5、财务司:
6、基础教育司:
7、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8、高等教育司:
9、民族教育司:
10、师范教育司:
11、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12、思想政治工作司:
13、社会科学司:
14、直属高校工作司:
15、高校学生司:
16、科学技术司:
17、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18、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19、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20、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21、直属机关党委:
22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23、离退休干部局:
24、纪检组、监察局:
10. 中国教育部人事司的部门领导
司长:管培俊
副司长:魏士强
副司长:廖舒力
副司长:吕 杰
副巡视员:谢志敏
副巡视员:赵丹龄
副巡视员:殷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