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311统考辅导书
我是刚考完的
我是去年10月才准备的
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准备 就先把教材买好 教材网上搜下 5个部分各买一本就差不多了 看上个1.2遍
然后去买习题做 自己去书店比较 我就不推荐了 一来我自己买的习题不怎么样 二来避推销之嫌
11年的大纲解析会在9月才出来 之前就对着10年的看好了 不会有大的变化的
新的大纲解析出来了再去买
考这个专业 实在是考记忆力 你多看几遍就没问题了
过程会觉得看得。。想吐,不要放弃 坚持下去 就算想吐 也要看下去!
加油
祝福你
2010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 这个是厦门大学出版社的 很厚
我10年考研就用的这个 我是跨专业考的
还蛮好 里面有标识哪些的重点 并配有一些习题
不过厦门大学的模拟试卷 绿色的 就别买了 我考的时候买了 巨贵 还很垃圾 题目很多错的
另外 其实一本大纲解析不够 我当时还买了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 比较薄 也比较好用的
英语就做真题好了 不要乱买模拟题 很多和考研的难度相差太大 误导人!
政治先买红宝书 到9月才出来 你现在可以先用10年的 和11年的不会有变化的
不过现在还不需要准备政治 习题不要买杂了 比如你买任汝芬的就从序列一到序列四都买 不要又去买徐之明或者陈先奎的
对了 如果买任汝芬的序列 就不用买红宝书
你也是跨考 先搞专业课 等暑假再开始准备政治
为本人原创!拒绝复制转载!!!
祝福你
⑵ 考研教育学333和311专业课有什么区别,区别大吗
1、培养方向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型):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版侧重培养实践权型人才 。
2、考试方式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型):2007年开始全国统考,2013年开始统考和自主命题并存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硕士):2010年开始全国联考 。
3、考试科目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型):政治、外国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其中,政治、英语满分都是10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满分30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般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
⑶ 教育学考研如果只看考试大纲解析可以吗有哪些联系辅导书是比较不错的。谢谢
政治:建议看任汝芬的非常好
英语:历年真题<反复看,并且作笔记>
专业:争取弄版到你考那个学权校专业笔记,和历年真题
琢磨琢磨她们的出题方向
因为有些导师在上课的时候侧重将自己研究的方向表现在笔记上
很有用处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⑷ 求教育学考研学校排名、参考书、辅导书籍
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回国主编答
《教育学》 王道俊 王汉澜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奇、刘汝德 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教育心理学》 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 冯中良、武新春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白皮的,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叶澜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导书籍: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指南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习题精编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详解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⑸ 考研教育学311需要买那五本书还是找个辅导机构/名师的书看看
我也是跨专业考源生!你还蛮任性的,就自己看!
311教育学统考参考书目: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啊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可以结合qin思讲义,自己梳理框架!因为书很厚,自己做笔记得准备到什么时候去呀!跨专业,也看不懂呀!现在大环境哪里有不报班的呢!
政治,可以选择阮晔老师的,他的课非常好!每次上课都有种想哭的冲动!
英语,可以参考赵敏教授!很有趣!祝好!
⑹ 311考研教育学专业教材及辅导用书求推荐,求考过的学长解答下
读思研《考研教育学基础综合习题精编及历年真题解析》上下册 徐乐乐,世界图书出版社 (历年考过学长推荐必读)
本书能帮助考生迅速了解把握出题形势和答题方法,考点明确、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有完整的的历年真题及其详尽解析,让考生熟练掌握考试点。为了让考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本书练习题和真题答案解析不同程度回顾相关知识背景和知识链条,帮助考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本书配有作者全程讲课视频)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三版(学长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学长推荐选读)
中外教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学长推荐必读)
孙培青老师这本书是目前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这一本就足够了。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学长推荐必读)
吴式颖老师的这本书是目前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在外国教育史这个科目上,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学长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学长推荐必读)
裴娣娜老师的教研教材写得很好,与311大纲略有不同,但是是目前我们能使用的最好的教研参考书。缺点是理论介绍深刻,案例有点少,理解不易。优点:知识介绍全面,深刻,几乎覆盖我们考试的所有考点。
辅导用书加教程都给你罗列出了,希望能帮到到你,望采纳!
祝你考研成功!
⑺ 有学长或学姐能够指导一下311教育学专业课要怎么开始学习吗拿到书懵了不知该从何开始
311教育学考研备考的话属于教育学统考了
怎么备考建议如下【参考书是必须要看的 讲义视频的话配套使用更好,把给学员的建议分享给你】:
19考研同学如何打好基础:网页链接
一、时间规划
从现在的时间节点上来看,很多同学还没有把考研的规划提上日程,考研还不是一个主流。大家可能刚忙完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可能正忙完期中考试。接下来,又要忙四六级考试、期末考试。再后来,可能就要放寒假,要开始玩耍、过年了。然后紧接着,就开学了。。。
不过,到那个时候,就已经是18年的三四月份了。按照惯例,那是大家开始准备考研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大家想想,如果你都是和别人一样开始,还不一定比人家的方法更正确、更加努力,你怎么就敢说自己一定能PK掉竞争对手,一举考上呢?
是滴,现实很残酷!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是看着你们的学姐学长,也就是现在刚刚参加完现场确认,即将在12月23/24日步入考场的同学们,从一开始豪情万丈的准备考研,到艰难打基础、走强化、拼冲刺的。
这一路走来,经过了基础阶段的散漫、经历过强化阶段背诵的痛苦折磨,也经历过报考阶段的纠结、焦虑,更有前面几天现场确认的内心挣扎。
不能说大家复习的都不好,毕竟还是有很多的学员,是复习的非常好的。但是,可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同学,特别是很多非学员,早就已经没了刚开始考研时候的壮志雄心,现在就是想着,别说什么好学校了,B区的能考上就不错了。
更有甚者,现在一直担心自己,可能连国家线都上不了。。。
还有一些因为复习的不好,压力过大,中途要放弃今年考研,要办理课程服务延期的。。。
你问他们复习不好的原因,无外乎就那么几种——
第一:因为贪玩,前期不认真复习,后期拼命突击的。
这样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现在都会很后悔,内心饱受折磨,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付出,更对不起一直殷切期望自己的父母。虽然急切的想弥补之前落下的学习进度,但是发现,自己的压力山大,坚持吧,感觉很绝望,放弃吧,又有各种不甘心,追悔莫及。。。
第二:一开始就死抠政英,不重视专业课,后知后觉的。
这样的学生,现在想回头抓专业课,呵呵,不好意思,有点晚了。
只要是咨询过老师,不管是学员也好,还是非学员也好。咱们的老师,无一例外,都会强调“300分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们苦口婆心劝,还是有些同学,就是不听,非得死抠政英。到最后才发现,政英费了好大劲,根本提高不了几分,而且也和其他同学拉不开分数。
当他们回头再看专业课的时候,好像并不是自己当初以为的那样,也不像某些政英课程辅导机构老师宣传的那样:“文科的东西,不就是背一背么,背会了,就能打高分了,现在不用复习专业课,还早呢。。。最重要的,还是政治、英语。。。”
殊不知,大多数的同学,政英再怎么复习,也都是会在60多分左右,打70、80分很难。即便70多又怎么样,专业课不过200分,总分肯定不够,想考上就难上加难。。。
第三:前期复习不抓紧,后期因实习、学校审核等事件影响复习规划的。
本来复习时间就不是很多,如果你早就知道有实习,有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就更需要早点开始了。但你就是拖拖拉拉,前松后紧,最后无力回天。
一开始就不知道怎么复习,也知道自己困难多,报班能提高效率,但死活要自己摸索的。
如果你舍不得现在投资一点点来为自己更好的考上助力,将来就必定会花另外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以及更大的精力、心理和经济投入成本,为自己的“因小失大”买单。
到底孰轻孰重,大家即便不是立刻,基本的数学题还是会算的,希望你们好好衡量。
其实每当看到这些情况,咱们老师心里都有一句想说但没忍心说出口的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所以,现在趁时间不晚,一开始就劝大家早点开始准备,希望大家真的能听进去!
综上所述,时间观念和时间规划,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
1、搞清楚几个时间点
1)报名:
考研正式报名,是在明年的10月份,具体是10月10号到31号(应届生预报名是在9月份)。
因此,不管你是想考专硕,还是想考学硕,现在都是可以先复习起来了,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定下具体的院校和专业过度纠结和踌躇不前。
因为对于专硕来说,除了首师大、河南大学等一些少数的院校,考的很特殊外,其他多数的院校,专业课1的考试范围,基本都是一致的。因此说,至少你是可以先把专业课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33复习起来的。专业课2我们后期再定不迟。
对于学硕来说,本来就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是统考311,即便是自命题,那么特殊的也很少,多数院校,即便是自命题,也不过是在统考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两本书,其主体要考的内容,还都是我们常见的那五个科目。
此外,即便你现在就确定要考某一个学校,比如北师大,但是到明年真正报名的时候,大家是有可能变动的。因为最终考哪个大学,关键看实力,没那个实力,大多数同学是不会去冒险的。
因此,前期的时候,先定下来一个院校,或者先按照统考复习,是非常务实和关键的。
2)初试
今年是12月23号和24号,明年也是年末,跨年前的一个周六日。
3)复试
19年3月10号到月末的这段时间
4)录取
3/4/5月份一般就知道自己是否录取了,会发各种类型的录取通知;6月份及以后,会正式陆续发放纸质的录取通知书。
5)开学
19年的9月份。
2、定好整体的时间段
虽然时间段是老生常谈的,但是真正能重视的同学不多。
19考生其实有几部分组成,当然最多的是本科应届生;也有专升本、自考本考研的;也有在职,边工作边考研的;也有刚毕业,先不找工作,准备考研的;也有毕业了,也就是往届生,不工作,全职考研的。。。
总之,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基础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复习进度不一样,要求不一样等等。
考研呢,不像我们高考,上高中那会,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学三年,都是有老师看着,天天严格要求,有上课时间表,帮你规划,督促你复习,给你提供现成的参考资料,给你讲课,督促你考试。。。
大多数的同学,上了大学以后,就完全放开了。想想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英语水平,是不是逐年在下降,是不是四级考了好几次才勉强飘过。。。
又或者,你是不是天天都在忙工作,忙到焦头烂额,下班回家还得逼迫自己看一点考研书,但此时,其实你已经看不下去任何一个概念,满脑子只有一个念想,即想上床睡觉。。。
再或者,是不是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工作或读研了,自己还在苦逼的复习考研,也会对自己的决定有纠结和怀疑?是不是更会因为自己现在没有挣钱,仍然花家里的钱而自责?
综上,我们考研的这些同学,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真的是要比高中那时的我们大的太多了。。。考研不说比高考还难,也堪比高考,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本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规划、自制能力等就下降了,也没有老师帮助,更没有成体系的资料和课程辅助,没有辅导员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有些同学,还是坚信“天道酬勤”,要一直自己“摸索复习”,那么好,如果你自信你的勤奋真能帮你把考研复习,达到和其他竞争对手,特别是学员一样的水平和要求也是可以的。
不过呢,自己复习,对你个人的要求就更高了。
首先,你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有效的复习规划,你要非常清晰每个阶段要做的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并且能严格按照上面去执行。如果你都能制定出来,并且都能做到,那么,你才有成功的可能。
1)入门阶段
现在毕竟还处于18年4月份之前,这段时间,可以作为入门阶段,是非常宝贵的一段时间。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主动”的阶段,是一个“功利性”最弱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要了解你要学的教育学内容都有哪些,研究生阶段,都要学习什么内容,甚至是你以后要从事的行业是什么。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想清楚了,不但有利于你的学习,更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和规划。
一般来说,入门阶段,是从现在到18年的4月份前。
表面上来说,好像时间还很长,不过呢,就像前面和大家说的,除去你各种考试、考证、休息放假等时间,根本没有剩多少了,很容易就会失去。
这段时间呢,整体上来说,是看第一轮书的时间。先了解这门科目,是在讲什么。把一些自己理解不好的、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
2)基础阶段
一般是指18年的5月到7月,是属于第二轮统筹看书阶段。因此此阶段开始,学员已经开始配备辅导员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第一轮复习遇到的苦难再进行梳理,通过辅导员的帮助和监督,进一步把相关基础知识理解和消化好,打好坚实的基础。
3)强化阶段
主要分一轮背诵和二轮背诵,时间大约为8/9/10/11几个月。8月和9月是我们开始依据讲义,开始慢慢背诵的阶段,虽然很痛苦,但确是一个从量变开始逐渐到质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10月到11月是二轮背诵。
11月末到12月是三轮背诵。
4)冲刺阶段
12月。
3、每天可以投入的具体时间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很多同学会听某某学姐或学长说,不要准备“太早”,那样的话,“战线拉太长”。。。后面复习就没有后劲了。。。果真如此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战线”,就是你已经开始投入到“备战”状态了,非常紧张。每天早起晚睡,可能6点多钟就起来开始背作文、背专业课了,全天候的投入考研的各个科目的复习。。。下自习不回宿舍、寒暑假不回家,全面复习,全身心投入考研,基本没有其他事情。。。
那么大家看看,你现在开始复习,你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么?这可是咱们这些到了冲刺最后阶段的学员才会出现的状态呀,你们刚刚开始复习,怎么可能。。。
说到底,大家是混淆了“基础阶段入门复习”和“全面备战冲刺”的概念。误以为好像从一开始就得“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
先不说你自己主观上能不能做到,客观上看,你平时的课业、考试、考证等其他事情还是会占去你大部分时间,你想去投入,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也没有必要。
前期入门打基础,更是不能操之过急的,需要一点点来,慢慢积累。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平时“过多”的刷手机、玩游戏、看电影等休闲娱乐的时间,适当的缩减,每天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考研,争取能每天坚持,慢慢入门、过渡到考研状态即可。去跟着课程、讲义去了解、培养自己的兴趣。并没有谁让你从现在就开始高强度学习,大家请一定注意!
误区二:各种借口和困难,现在真的不能开始复习,那么你要等到何时开始呢?
老师,我要考教师资格证、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证、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论文开题。。。。。。所以,所以我不能开始复习呀。。。
大家看到了么,这就是大多数同学现在的状态,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给自己找很多的借口,怎么都行,就是不想开始复习。好像你考个资格证,考个四六级,就占去了你所有的时间精力,果真是这样么?等到你最后回天无力,被竞争对手淘汰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自己有多悔恨自己当初找的那些所谓的各种不开始复习的借口。。。
上面讲到“战线太长”这个误区的时候就说了,你把你休闲娱乐的时间缩减一点吧,你的考研入门复习就已经足够啦!!!
另外,每个人的动机强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是一定要考上,为了考上,不管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愿意,而又的同学,就是have a try ,考上考不上都可以呀,父母可以给安排工作。当然了,对于咱们的学员,对于很多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同学来说,都是想考上的。
因此,我们要保证不间断的学习,哪怕每天只看三页书,看一节课,也是好的。总比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强。因为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看似是细节,但非常重要。成功之人,都会有非常良好的学习规划和学习习惯,一定不是拖拖沓沓的。
不管你之前是否认真学习,也不管你的底子到底怎么样,考研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和你之前挂钩的地方不多。现在认认真真的开始学习,方法正确,好好利用咱们的资源,你的复习成效不会差!
⑻ 川大教育学考研的历年分数线和辅导书难考吗详细点
你好川师的教抄育技术学全国有袭名,其他的教育学类一般,在师范类排名和曲阜师大一个级别,算中等师范大学,很好考。
历年分数线,基本上上线就可以了。
川大作为一个综合院校,教育学只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即高等教育学,很冷门,比较好考,但是录取人数非常少,大概是2个,毕竟是个研究院。虽然是自主划线,但是分数还是比较低,不过英语和政治的线要高些,50多分吧,大概这样。
教育学不难考,只要看书就能考上,不看书一定考不上。
教育学是全国统考,有统一的书籍,你可以简单就搜到。不过我要说的是,一定要有大纲解析,考点来源于这里,而不是书上,书只是作为只是扩充。
如果你要奔川大名气就考川大,如果要到一个教育学实力比较强的学校,就读川师。
⑼ 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辅导用书推荐,求考过的学长解答下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表着它由教育部统一给出试卷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一版张卷权子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考试的基本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几个部分。
具体分值如下: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题15愤怒,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我之前考的就是311教育学,用的下面几本书,觉得还不错,推荐给你看看。希望对你考试复习有帮助!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抄安
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袭社 刘儒德、陈琦
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推荐)百、《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复习资料:读思研《考研教育学基础综合习题精编及历年真题解析》
以上是我去年考试复习经验,已经成功上岸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