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幼儿心理教育学判断题

幼儿心理教育学判断题

发布时间: 2021-01-18 05:19:58

❶ 关于幼师考试试题(心理学,教育学)

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分析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幼师证笔试考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

(1)幼儿心理教育学判断题扩展阅读: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笔试一般在每年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面试一般在每年5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教师资格证考试每年组织2次考试,分别是是每年3月和9月,其中,上半年报名时间一般为1月份,下半年报名时间一般为9月份。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部确定笔试合格线。笔试单科合格成绩两年有效。如上一考次有未通过课程的考生报名时只选择未通过课程即可。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方有资格参加面试报名。

❷ 2009年第二期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和试题的答案谁有啊!

一、选择题( 10 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 填空题( 10 分) 1、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图形_、图表、__符号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 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类法 _、排除法、解释法_、守恒法。 3、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 _四岁左右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 _直觉行动思维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 名词解释( 20 分) 1、 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 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 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 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 简答题(30分) 1、 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 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 3、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 论述( 30 分) 1、 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❸ 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

幼儿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幼儿心理的一门科学。幼儿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❹ 考教师资格证,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试题一样吗

应该是一样的,你可以登录下面这个网站:http://www.nje.cn/jszg/cjwt.asp 里面的第十五条就是你问的这个问题: 问题15:请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材在何处购买? 解答:目前,江苏省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统一考试采用两类教材:一为小学类(含幼儿园)《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为中学类(含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各新华书店有售,需要者可自行购买。 不过这个是针对江苏省的,其他省或许情况会不一样,但应该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你也可以登录当地的教育信息网查询一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❺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学前教育专业里有什么区别

学前心理学复:研究从出生制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采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❻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笔试 1、笔试科目:公共科目(教育学、心理学、时事政治、文史知识)和专业科目,笔试总分为100分(其中:公共科目成绩占笔试成绩40%,专业科目成绩占笔试成绩60%)。 2、笔试内容: 报考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考试内容为:公共科目为教育学、心理学、文史知识、时事政治;专业科目为所报考岗位专业要求相关知识(中考范围),计算机专业为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内容,英语专业为高考范围内容。 报考初中教师岗位,考试内容为:公共科目为教育学、心理学、文史知识、时事政治;专业科目为所报考岗位专业要求相关知识(高考范围)。 3、加分条件:凡达到或具备以下条件,经西湖区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在笔试成绩中可进行加分,并纳入笔试总成绩中进行排名,同时在网站、报名地点予以公示: (1)取得国家健将级运动员资格,加5分;(查看运动员证书原件) (2)在我区任教满三年并在我区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的外聘教师,在笔试成绩中加3分。(所在学校出据证明、公示材料,荣誉证书原件。) 4、岗位开考条件: 区属学校招聘岗位按招聘人数与报考人数1:5的比例开考,铁路第三小学、桃花镇学校招聘岗位按招聘人数与报考人数1:3的比例开考,报考人数达不到上述比例要求的,相应减少招聘岗位数或暂不开考。 (二)面试 (1)面试按照招聘岗位职数,报考人员以笔试成绩总分1:3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对象。(2)报考小学或初中教师岗位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专业面试形式为说课,按照抽取课题说课13—15分钟,内容为所报专业的课程内容。 (3)报考小学教师岗位中,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专业面试形式主要考核专业技能,其中说课时间8—10分钟。 详情到http://..com/question/58816782.html?si=1察看

❼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简答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❽ 2015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9岁 B.0-3岁 C.0-6岁 D.O-13、14岁 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3.一般认为,婴儿从( D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4.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B )进行思考。 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 5.( A )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6.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B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D )。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8.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 A ) A。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9.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 C )。 A.1岁 B.2-3岁 C.4岁 D.7岁 10.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1.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 √ ) 1 2.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 √ ) 1 3.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 ) 1 4.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 √ ) 1 5.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 1 6.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 √ ) 17.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 × ) 18.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 ×) 19.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 √ ) 20.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 × ) 21.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 √ ) 22.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 ) 23.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 √) 24.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 √ ) 25.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 ( √ ) 26.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 × ) 2 7.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 ( × ) 28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 √ ) 29.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 ( × ) 30.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 ×) 三、问答题(第31、32题各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2.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 (1)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2)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 (3)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 (4)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 (5)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33.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交往、探索、有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四、分析题(20分) 34.材料: 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他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和和教育措施,并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1)指出类型:气质属于胆汁。(4分) (2)研究儿童气质类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2分) 首先明确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4分) (3)具体做法: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6分) (4)胆汁质的儿童的教育措施: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4分)

❾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的问题,儿童的知觉特征是什么求解答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1、方位知觉: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五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六岁幼儿虽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来判断左、右时仍有困难。许多研究认为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要到七八岁后方能掌握。 2、距离知觉:幼儿对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地可以区分出远近。对于比较遥远的空间距离则不能正确认识。 3、形状知觉:幼儿的形状知觉逐年发展着。一般地说,小班幼儿已能正确地辨别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班和大班幼儿除以上四种图形外,可以进一步掌握梯形、半圆形、菱形、椭圆形等其他平面图形和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4、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儿童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如他们理解的“早晨”,就是指起床的时候,“下午”就是指妈妈来接的时候。他们对于一些带有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如“昨天”、“今天”、“明天”,就难以正确掌握。一般地说,他们只懂得现在,不理解过去和将来。 幼儿中期儿童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晚上”等词,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还不能了解。 幼儿晚期儿童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等一些时间观念。也开始能辨别“大前天”、“前天”、“后天”、“大后天”,分清上午、下午,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知道春、夏、秋、冬。但对更短的或更远的时间观念就难以分清。 5、社会知觉:幼儿对他人的知觉,首先表现在对集体的知觉。 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幼儿前期就已经开始发展,进入幼儿期后继续发展。幼儿喜欢得到成人的赞扬、尊重,不喜欢受批评。幼儿受到赞扬便感到愉快,受到批评便感到羞愧,但这种感受往往并不持久存在,容易平息,而且容易忘记,因而不容易自觉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幼儿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也逐渐发展。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