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科目
华南师范大学自考心理健康教育(独立本科段)专业计划
专业代码:B040110
专业名称:心理健康教育(独立本科段)
主考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开考方式:面向社会
报考范围:全省
课程设置:必考课13门62学分;选考课4门28学分;加考课5门30学分。
说明:
1、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2、本专业专科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本专业。教育、医学类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3三门课程。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5五门课程。
3、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❷ 心理健康教育专科自考科目有哪些
考试课程各个主考院校开考课程有所不同,具体查看各个院校的该专业的考试计划。提供几个主考院校的考试计划供参考:
1、华东师范大学
❸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科目学习顺序
我也在学 顺序如下
认知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5615)。
心理学
心理生物学基础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实践)
心理学史
心理治疗(一
心理治疗(一)(实践)
社会心理学(二)
变态心理学(一
职业辅导
青少年心理学
团体咨询
❹ 心理健康课程有哪些内容
心理健康课程有哪些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健康课程当中的各项出现的各项活动的契机。
❺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考本科有哪些科目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考本科考试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内基本原理概论
心理的生容物学基础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心理治疗(一)
心理治疗(一)(实践考核)
变态心理学(一)
职业辅导
团体咨询
心理测评技术与档案建立
人格心理学
心理与教育统计
学习心理与辅导
毕业论文
主考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就业方向:
第一、担任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
第二、公安系统招收心理学研究生从事公务员工作: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
第三、在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市场调查、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在幼教、中小学的心理咨询部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和心理学教师以及研究人员。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
第六、在取得行医执照后,可以前往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
❻ 【自考】请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都考哪些科目等3个问题。
具体科目每个省都不一样,建议去当地的自考办网站查询。
心理健康教育适合学校老师,如果有兴趣还是学心理学。
❼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本科要考哪些课程
08年浙江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本科)专业新旧考试计划顶替表
2008-2-24
专业名称:心理健康教育(1040110)
主考院校:浙江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015 英语(二) 14
4 06056 心理学史 6
5 06057 生理心理学 6
6 02047 社会心理学(二) 6
7 00643 公关心理学 4
8 06058 学校心理学 6
9 06059 心理学研究方法 7
10 06060 个性心理学 6
11 0 医学心理学 4
12 06061 心理治疗 8
13 2104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加考课1 02109 心理测量 4
02110 心理统计 4
06051 心理卫生 6
加考课2 06049 心理学导论 5
加考课3 02108 实验心理学 6
00018/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 4(含实2)
00471 认知心理学 4
总计学分 73
说明:
1、本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师范类非本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加考课1”。
3、非师范类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加考课1”和“加考课2”。
4、“00015英语(二)”课程须参加我省教育考试机构组织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或以上笔试。35周岁以上考生可免考英语(二),但须加考“加考课3”,或在其他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中选考不低于14学分的若干专业课程。免考英语(二)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❽ 问一下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怎么选
有的,只是笔试阶段不需要考科目三学科专业知识,笔试阶段报考公共科目内就可以了,面试再选容择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41号)文件要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 以上三个新增学科的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小学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 ”“小学全科”学科。请有意报考上述学科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在笔试报考时选择相应的公共科目(201、202或301、302)报考 。
❾ 什么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人和事物,遇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保证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