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继续教育
1. 赣南医学院好不好
赣南医学院简称“赣医”,坐落在江西省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西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建立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赣南医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41年3月16日,经江西省政府决议,创立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4月筹办,7月招生,8月1日正式开学。1944年12月,日军占领赣州前夕,学校被迫宁都县云田乡布头村,租用民房办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赣州,并保留了宁都分校继续办学。并与当年在上饶建立分校。1946年,因省教育厅政策,宁都、上饶分校开始独立办学。1947年9月,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更名为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2. 我是学护理的,成考报什么学校比较好。
中国医科大学
高校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总计20287人,其中博士生818人,硕士生1543人,研究生课程班885人,普通本科生5985人,专科生1781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4504人,成人本、专科生4004人,中专生673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94人。
重要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传染病)、 内科学(呼吸系病)、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内科学(消化系病)、 内科学(心血管病)、 儿科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骨外)、 外科学(泌尿外)、 外科学(普外) 、 外科学(神外)、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口腔临床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药理学、 内科学(肾病)、 内科学(血液病)
成人教育建议选择奥鹏远程教育
3. 赣州市一共有几所高校
1江西来理工大学
2江西理工自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3赣南师范学院
4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5赣州教育学院
6江西应用技术学院
7江西环境工程技术学院
8赣南医学院
9江西理工继续教育学院
10赣州卫校(有大专班)
4. 赣南医学院怎么样
赣南医学院为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西医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西南部、京九铁路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为名誉院长。赣南医学院创办于1941年,先后经历了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江西省赣州护士助产学校、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等时期;1958年8月建立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5月改名为赣南医学院,1962年8月恢复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4月升格为赣南医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7年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良成绩。2001年和2006年分别与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与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等人才2万余人,校友遍布海内外。赣南医学院占地面积759821.99平方米,其中新校区占地679403平方米,老校区占地80418.99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30695.49平方米,其中老校区教学行政用房40782.74平方米,新校区89912.7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5亿元;图书馆藏书180万册。现有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工程、康复、国际教育、护理学等16个学院和军事体育、医学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等3个教学研究部,院部下设临床医学、眼耳鼻喉科学、麻醉学等8个系;65个教研室,4个研究室(中心),4个综合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7所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和一批实践教学基地。赣南医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787人,其中校本部696人,专任教师480人;教授66人、副教授9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近3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省级模范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0人,获省青年科学家提名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3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0人。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0人,涵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现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41人,毕业7人。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院士和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赣南医学院现有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16个。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目前开办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英语等本科专业和4个相关的专科专业,并获相应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临床医学、麻醉学)、省级特色专业3个(临床医学、麻醉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外科学)、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学科5个(药理学、生理学、眼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省级优质课程8门(生理学、外科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眼科学、超声诊断学、人体解剖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赣州市医学领先专业4个(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眼科、骨科)、赣州市医学领先专业建设对象4个(神经外科、麻醉科、心脏介入学、超声诊断学)。全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96人,专科生1090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3604人,外国留学生215人。赣南医学院为教学型高等医学院校,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3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近300项,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近5年来,获各级科研、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62篇,编写著作(教材)107部,新发现3个人芽囊原虫基因被GenBank收录;注重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形成了“双弧形截囊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研究”、“经腹海尔氏附加胃底固定抗反流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绕颈圈数”和“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等一批标志性新技术成果,填补了省内空白,并在赣南、闽西、粤北等地医院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赣南医学院学报》,协办《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和《求实》等杂志。一代代赣医人在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人品质的过程中,铸就了赣医人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形成了“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精神,凝练了“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1985年以来,赣南医学院先后多次荣获省、地、市三级绿化先进单位、园林化单位;1989以来连续10届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赣南医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200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选派骨干教师赴美、英、澳等国深造和研修,百余人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美、日、澳、港等国家和地区知名院士、博士生导师到校讲学。学校与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日本中医学院等进行了广泛合作与学术交流。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新技术推广学习班,与澳大利亚合作完成了“中澳白内障防盲项目”,主办了一批如赣粤闽浙现代神经科学研讨会、李嘉诚扶贫医疗培训班等服务基层、辐射周边的项目。学校为江西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江西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理论和临床基地,并在江西省率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直接服务基层医疗单位,为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赣南医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方针;秉承“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精神和“文明、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建校以来,为江西及周边地区,特别是赣南老区输送了大批扎根基层、救死扶伤、深受群众信赖的医药卫生和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个人认为赣南医学院在江西还是比较好~~~~~~~
5. 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要三年规培吗
赣南医学来院临床医学是需自要三年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占据了医学终生教育的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
规范化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基本做法:
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求住院医师在二个阶段分别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课程学分。
培训的方法是临床实践以在岗培训为主,由科室集体指导。外语及专业必修课主要通过自学完成,部分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则通过业余办班面授完成,也可通过自学、参加该课水平测试获得学分。
对工作满5年,学分符合要求者,经临床能力考核合格,发给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为部分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所需,对从事临床工作3年以上,完成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规范培训并通过考核者,可发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6. 我想知道赣南医学院的大概情况.
赣南医学院位于千年宋城——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回学本科答院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家中医药资源研究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省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2013年10月通过了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8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3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7. 赣南医学院有几个校区
有两个校区。
学校占地总面积2231.25亩(含直属附属医院),设黄金、章贡两个回校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答23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部级优势专业4个;有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53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26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2800余人。
赣南医学院占地面积759821.99平方米,其中新校区占地679403平方米,老校区占地80418.99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30695.49平方米,其中老校区教学行政用房40782.74平方米,新校区89912.75平方米。
8. 2019赣南医学院会专科单招吗
赣南医学院2019年不会专科专业的单独招生,赣南医学院专科专业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面向内福建、河南、容安徽、江西、四川、浙江、重庆7个省招生。
赣南医学院,简称“赣医”,坐落在江西省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
单招,即为单独招生简称。概括而言,就是高职高专层次学校的自主招生。它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生。
但是普通高中生很少参加,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
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
9. 2019年赣南医学院 往年专科临床医学录取线。谢谢。
2018年
省份 科类 录取专业 录取人数 批次 平均分 省控线
安徽 理工 临床医学 10 专科 419.9823 200
福建 理工 临床医学 10 专科 383.4193 258
河南 理科综合 临床医学 2专科 428.1016 200
江西 理工 临床医学 75 专科 410.8701 160
四川 理工 临床医学 3 专科 470.4262 180
浙江 综合改革 临床医学 10 专科 522.9 344
重庆 理工类 临床医学 5 专科 280.2883 140
赣南医学院位于千年宋城——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设置专科建制的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赣南医学院,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内涵与外延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内涵的提升,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学科为主,理学、工学、社会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办学特色和优势较为突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现有本科专业29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临床医学和麻醉学),江西省一流专业6个(临床医学、应用心理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有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临床医学),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有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部级项目5项;有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20余项。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家中医药资源研究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省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培育),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市院士工作站各1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学校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10月通过了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8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3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新靶标和新技术及胸痛卒中急救、干细胞研究与临床转化、油茶全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免疫与炎症、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脉管性疾病的诊疗技术、泌尿外科微创技术、赣南特色中草药的研究与开发、遗传性疾病精准医学研究、针刺镇痛、骨与关节退化性疾病、稀土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论文在国际顶尖刊物《Cell》《European Ur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迄今,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级卫生健康人才6万余人,77.6%毕业生服务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并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成为百姓的“健康守护人”,为国家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2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在美国林肯纪念大学建立了师生培训基地,与德国心脏中心(柏林)成为协作单位。200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毕业生中85%获得执业资格,培养质量得到生源国的好评。2007年开始向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毕业生。主办了中德医院管理论坛、国际血管瘤论坛、梅奥医院管理论坛、全国儿童肿瘤研讨会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研讨会等项目。
迈入新时代,学校将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传统,恪守“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秉承“教学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着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提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校园环境改善五大工程,为造就德技双馨的良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不懈奋斗。(数据截至201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