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
⑴ 4-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内容
世纪50-90年代其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主要有:家庭访问、来园接待、家园联系册以及家长会。在90年代的时候,随着家庭教育指导的法规日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逐步建立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提高工作,这几种形式的使用频率都已经低于前几个时期。幼儿园开始采用各种多姿多彩的指导形式,如家园信息窗与联系箱、家庭教育学报、班级家庭教育黑板报与墙报等。 进入21世纪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会朝着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相适应、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与学前教育的一体化相适应这三方面发展。21世纪上海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也在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常用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主要有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两类。个别指导形式包括:访问家庭、在校接待、单独咨询、电话联系、信件来往、家校联系册和电子信箱等;集体性指导形式包括:家长会、讲座与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教育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且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家庭教育专业报刊杂志,自编小报,墙报与黑板报和电影、电视、广播、自摄录像、网络查询等大众传媒的宣传普及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生活中网络的普及,家长和教师可以方便快速的通过网络交流、传递信息。这已经成为最便捷的指导形式了。还有一种是亲子活动,它是现在上海的幼儿园普遍都有的一种形式。
⑵ 如何更合理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价
更合理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价,这就是看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有的孩子非常懂事儿,也就是孩子就不太懂事,这就是家庭教育直接结果。
⑶ 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他自己就会主动版、积极地权去学习。刚开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讲讲书中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书中找到乐趣,引导孩子主动去学习。如有孩子不懂的地方,可引导孩子寻找答案,不可直接告诉孩子怎样解决或给与正确的答案。
二、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明白完成家庭作业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努力去完成,努力去做好,使孩子有一种责任感。养成自觉学习,自觉收拾自己的学具、书和书包,准备明天的课上要使用的东西等等,刚上学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做,家长应给与帮助和指导案。
三、要注意挖掘孩子的潜力,寻找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尝试成功的喜悦。可根据孩子的好奇、好胜心里,给孩子获取成功的机会,孩子都喜欢被肯定和表扬,多采用赏识法,但在用赏识时要注意原则。多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促使孩子自发的、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和从中获得成功感。
四、家长应注意在家庭学习教育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易,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特点,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对孩子不得期望过高或只是注意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
⑷ 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孩子的家庭教育,靠的不是口头说教,
靠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
口头的或者书面的教导,是无力的,没有什么效果的,
父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单亲家庭,留守子女的教育会出问题,他们其实并不缺少各种口头教导,
但他们缺少了父母在身边,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正面影响,没有一个健全的良好的家庭氛围。
⑸ 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内容要点
专题1 帮助幼儿度过入园适应期
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入园初期多数幼儿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焦虑、害怕、厌恶甚至反抗等状况,严重影响到该阶段幼儿的正常生活;家长则会感到不习惯、不放心,从而造成消极影响, 更延长了幼儿的适应过程。
幼儿出现不适应是一种常见现象。解决不好孩子入园适应期,将影响他们此阶段的身心发展;而适应时间的长短则往往与家长的行为态度密切相关。
家长需在幼儿入园前一段时期有意识地减少幼儿对家人的依恋,让幼儿多融入同龄人的活动;入园后要随时关注幼儿在家中的情绪、胃口、睡眠等情况;当幼儿出现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不采用骂、压、恐吓等方法,需通过不断的情感交流来稳定幼儿的情绪;要经常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适应情况,寻找原因并共同商讨和采用恰当对策。
专题2 家庭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体质发展
当前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心肺功能、腿部力量的弱化问题比较突出。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机会;电视和游戏机的普及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家长包办代替的做法减少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以及不太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等影响了幼儿的体质发展。
促进幼儿体质发展是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的首要任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方便易行的家庭体育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增强幼儿体质的手段。
家长确保幼儿每天有1-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幼儿多在阳光下玩耍、多呼吸新鲜空气;节假日带幼儿外出活动,在自然环境中锻炼幼儿的体质;可利用民间的传统游戏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全家一起参与;并定期(如半年)对幼儿的体质发展情况进行检查。
⑹ 简述早期儿童教育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与指导方式有哪些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作用
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人在七岁前,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得不好,健全人格就难以建立。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虽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父母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却包括很多方面。在儿童的身体健康方面,父母需要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穿衣、刷牙、洗脸、饭前洗手、午间睡觉、吃饭定时定量等等。还要让孩子玩游戏、锻炼身体,并创造条件让他们画图、剪图、穿珠、浇花、玩沙(泥)等,绝不能恐吓或随便打骂。
在品德教育方面,陈先生指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
2、教育孩子有同情心
3、教育孩子对人有礼貌
4、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
5、教育孩子要诚实
6、教育孩子不可强横霸道
7、教育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8、教育孩子爱父母、爱别人
在智育方面,陈鹤琴不主张让孩子过早的读书写字,而是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条件,增长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丰富其生活常识,开阔眼界,激发求知欲望等,并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丰富孩子的生活常识,增进生活经验。
2、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支持孩子的探索。
3、鼓励孩子的好问精神,激发求知欲望。
4、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和环境,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家庭教育的原则
1、正面教育
要对孩子多鼓励,多夸奖,少责骂或殴打。
2、以身作则
儿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3、及早施教
幼儿的可塑性很大,及早给予良好的教育,可使孩子受益终身,反之则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
4、严格要求
父母可以爱孩子,但不能溺爱、迁就和放任。
5、教养态度一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教育态度要一致,应该制定一个教育规划,双方共同实施。
6、宽严适度
过于严格和过于宽容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应认真把握合适的尺度。
7、责罚慎重
孩子有过失,父母可以对其进行责罚。但必须弄清原由。尤其是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责罚孩子。不要在早上或晚上责罚孩子,不要迁怒于孩子。最好不要打骂孩子。
⑺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进行更合理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交谈的质量,跟交谈的艺术有密切关系。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
⑻ 学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有什么感想
这本书大约有300页,我一直把它放在家里,也没去翻它.记得这是我读幼师的时候学校发的,是一门专修课.后来毕业后,一直就没理它.最近整理房间时发现了这本已被灰尘覆盖了很久的书.轻轻地弹去它身上的灰,随意的翻了几页.咦?不错嘛,好像挺好的.于是就坐了下来,开始一页一页的翻,一张一张的看.
看了几页,不由得让我回想起当初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讲解,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书,重新了解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不仅有人口生产的功能,为社会提供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还有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社会的人.在儿童从生物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指出的那样:“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
书的第一章告诉我们,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是不一样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亲情性和感染性、针对性和随机性、连续性和一贯性、权威性和专制性等特点;然后从儿童机休的正常生长发育、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审美才能的提高、未来发展的走向等方面说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接着阐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孩子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从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最后论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理智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等,以及运用各条原则时的注意事项.此外,还阐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环境熏陶法、兴趣诱导法、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榜样示范法等.这些等等,让我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新进行了了解,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