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工程师职称继续教育
Ⅰ 工程师职称不参加继续教育,会不会被取消
不会。
Ⅱ 建筑中级工程师职称的继续教育有什么用
建筑中级工程师职称的继续教育作用是注册执业资格时需要继续教育满足一定学时。
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专业科目和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由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施教机构和用人单位具体实施。公共科目由人社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开展。
继续教育每年总学时,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72学时,公共科目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继续教育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继续教育是否合格以市人社局年度审验合格为准。
18年湖南建筑中级称KAO试BM177+7318-*1955成效元老师
Ⅲ 工程师职称需要继续教育吗
不需要,那些职业证书才需要,比如检测工程师就需要了
Ⅳ 工程师职称需要继续教育吗
需要的,要求在评审当年前连续三年的继续在教育。
Ⅳ 请问大家:评高级工程师职称,继续教育需要多少学时.
职称学时,官方称“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教育学时”,它是申报中高级职称必备的一个条件。在每年送材料的时候,里面需要有一张由单位注册地人社局打印出来并且盖章的学时审验单,它代表着你所评等级的职称阶段性继续教育圆满完成了。这是职称学时的基本概念,以下针对学时我给大家再普及一些相关的知识:
中级需要160个学时:公共课20个,专业课140个
中级需要360个学时:公共课20个,专业课340个
学时不需要按规定每年修一点,可以一次性修完
很多人错以为继续教育学时是按规定:中级需要每年修40个,高级需要每年修72个,不能多修,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不是这样的,继续教育学时是可以一次性修满修完的,不需要每年修一点,这样既麻烦又耽误时间!更多了解继续教育
修学时第一步该做什么
当你决定评职称时,你一定要在每年职称申报结束前修好中级160个学时,高级360个学时。那么修学时第一步你需要注册下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的账号密码,它是官方修学时的必须要注册的系统,如果你找熊老师代修的话,只需要你把这个系统账号密码给我就行,不用上课和自己操心什么,学时修好数量会显示在系统里面,然后你评职称之前我们帮忙送审学时,你只要去单位注册地人社局打印学时审验单就好了,就省的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基地修学时,最重要的是豆腐网的价格比基地还便宜!!!
可以代拿学时审验单
如果学时修满了,送审学时后单位注册地人社局也审核通过了,需要去拿学时审验单一定非要本人去吗?不是的,可以代拿。因为作为工程师,很多人都是常年在外出差,根本没有空去拿,这时候可以委托别人代拿。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委托人身份证原件、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委托书。
Ⅵ 建筑中级工程师职称的继续教育由什么用
不是验证真伪。你以后要申报高级职称的话,必须是中级职称有一定课时的继续教育证书才能有资格申报高级职称。
Ⅶ 申报工程师职称,继续教育学时又增加了吗
一年申报一次,需要继续教育学时证明,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版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权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45分钟为1学时)。在继续教育年度内,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现已实行学分制的行业部门,学分与学时的转换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每年中、高级职称人员至少需要完成72学时,其中公需学时至少24学时,专业课时至少48学时。
Ⅷ 工程师职称评审,继续教育学时怎么处理
1、满足要求的课时。申报中级任职资格,审验近四年的继续教育学时,总学时须累计达到288学时,内容含公需课和专业课。
公需课需完成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审验年限内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在继续教育审验年限期间中取得比所要求的学历高一级或第二学历的教育,可视为接受继续教育。
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分为公需科目培训和专业科目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学术交流、主题研讨、技术考察和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
公需科目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国情市情、现代信息技术、职业道德、知识产权等方面;专业科目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节能环保工程研究等方面。
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实行学时制和学分制管理。
凡具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得少于86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6学时;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得少于74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52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2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
4、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后,须参加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考试。
按照百分制,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单科成绩分别达60分以上,才能确定为合格。合格后,将颁发省人社厅统一制式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Ⅸ 工程师职称怎么上继续教育学时课
可以咨询当地的人事机构,一般情况下在网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