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国内,由于很多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
不过,真正的定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国内外对于职业教育的称谓看,职业教育概念中涉及三个关键词,即“职业(vocation)”“技术(technology)”“教育(eca-tion)”或“训练(training)”。因此,要想理解职业教育必须从职业教育关涉的这三个核心概念来看。较为笼统的就是这几个关键词的中文、英文的真正内涵和这几个词包含的社会意义。
⑵ 如何处理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如何处理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数年来,教育的国内外争论都围绕着同样的话题。教育应该着重培养通才,还是我们需要高级专家?我们应该强调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我们应该着眼于知识还是操作能力?是在学习中学习还是在实践中学习?教育在价值上应该是文化的还是政治的,或者是为了维持生计?
这些话题已经不再真切和有意义,尽管它们仍然被热议。今天的知识分子需要接受通识教育;在专业领域内,他既是一位高级专家,同时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接受通识教育。他既要学习人文科学也要学习自然科学——他需要学习人文科学的一门系统课程,需要科学领域的人文主义方法,需要理解科学上的哲学基础、逻辑和价值观。他需要系统知识,这种知识只有通过系统学习才能够获得。但他也需要很高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践——也就是“做”——才能够获得。
的确,他既要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要通过在工作中做出实际贡献来维持生计。
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争议通常作为学科上的一种讨论来进行的。学科本身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专业的。例如,没有什么比盎格鲁萨克逊语法更专业的了;而电流学则是一门融合了大量的物理、技术、数学、逻辑、认知理论和信息理论的非常综合的学科。不过,前者通常被归类到通识教育,而后者却被当作专业或技术培训。问题不在于是综合学科还是专业学科,而是如何来教授这门学科。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非在教授专门学科的同时不顾及综合学科。我们仍然把它们作为技能而非知识来教授,强调曾经的解决之道而非未来面临的问题,仅仅以第一份工作——而非从第一份工作到最后一份工作的全过程——为目标。我们越来越重新认识中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和教师圣·波拿文都拉(St.Bonaventura)在700年前展现出的智慧,他说,每一种知识?每一门学问都来自对终极真理的认识和热爱,并最终回到终极真理。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传统的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争论就不再有意义。我们既需要实践型的、促进个人效率的通识教育,也需要普遍性的、促进个人成长、发展和责任感的专业教育。
⑶ 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专业教育是指教学活动中,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和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相并列。
创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三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
⑷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
中等职业 教 育教 学 除集中 授课外,还 要组 织专 业实 践 性 教 学 ,开展专 业 实习 实训。而 普 通 高中教 育 一 般 不组 织专业 实 践 教 学。
⑸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什么不同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
第一成熟的培训体系。国内职业教育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水平,不再像以前那么混乱。在经过国家的整改和行业洗礼之后,现存的职业教育机构在品牌、资金、师资和就业方面都有雄厚的实力,培训细分化、精准化、专业化
第二学习时间短。职业教育一般只有1年的强化学习时间,以实战教学为导向,强化训练符合社会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所以它的学习成本是很低的,而且见效快,可以快速解决就业、待业等问题
第三投资回报高。一年的时间成本、1到2万的资金投入。如果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收回成本。比如动漫游戏,人才网的薪资数据显示国内动漫游戏类人才的平均薪资在6235元每月,年薪在6万以上的人占了45.4%的比例
第四技能+学历+就业。职业教育采用的是“技能+学历+就业”的套读模式,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套读自考或者成教学历,技能和学历两不误,也为想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的同学提供了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简称“普通高校”。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学生也叫“统招生”,是指按照规定的设置标准序批准举办“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国硕士统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考)、各省级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普通专升本)等正式考试入读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学生。
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有:全日制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实施专科(高职高专)层次教育。
普通教育是和成人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教育对象和学习形式的不同。普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采取全日制教学形式;成人教育的对象顾名思义是成年人,一般实行非全日制教学。普通教育的任务通常由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称为普教性学校)承担,普通教育学校分为普通基础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均实行全日制教学。
普通基础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其中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青年的特殊教育和非常生的工读教育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职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是与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相对而言的。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通过高考入学。成人高等教育是招收“在职”职工边工作、边学习的函授、夜大、职工大学等。通过成人高考入学。
普通高校这个名称主要用来区别于成人高校,也就是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对象多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成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备案的以实施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分为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
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名称为“××大学”或“××学院”,如复旦大学,上海建桥学院等,独立学院名称为母体学校校名加独立学院院名,名称为“××大学(学院)××学院”,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等。
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名称为“××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如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
⑹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有哪些
一般认为,普通教育与 职业 教育有着明确的区别。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即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但若从最广的意义上来说,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化的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一)生源渠道上的区别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 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生,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三)与经济发展 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高职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内在的价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是其根本性要求。
(四)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再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有人形象地说,以系列产品和职业证书来构建课程体系,达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
(五)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而职业教育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⑺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如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用于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
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为主,一般用于学生的社会就业,职业技能和就业岗位针对性很强。如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介绍:
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普通教育的任务通常由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称为普教性学校)承担,普通教育学校分为普通基础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均实行全日制教学。普通基础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其中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青年的特殊教育和非常生的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职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是与招收在职职工边工作、边学习的函授、夜大、职工大学等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相对而言的。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职业教育的对口就业性很强,另外对学历和基础知识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大学教育也要选择专业的,其实,也是针对就业取向。
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同之处
一般认为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明确的区别。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既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新技能的训练。但若从最广大意义上来说,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既培养“社会化的人”。
职业教育和欧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1、生源渠道上的区别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校,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
2、培养目标上的不同
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人才以及设计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3、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高职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4、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是更具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体系。
5、培训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虽说也有试验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而职业教育则是着眼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热别大。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培养点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里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⑼ 职业技术教育是什么意思呢与职业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国内,由于很多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
不过,真正的定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国内外对于职业教育的称谓看,职业教育概念中涉及三个关键词,即“职业(vocation)”“技术(technology)”“教育(eca-tion)”或“训练(training)”。因此,要想理解职业教育必须从职业教育关涉的这三个核心概念来看。较为笼统的就是这几个关键词的中文、英文的真正内涵和这几个词包含的社会意义。
换句话说,<职业技术教育>是与人的发展过程相关联的<职业>、<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是人的价值性成长,是人的生长、生成和发展相关联的意义系统。其具有<职业>、<技术>具有价值的生成性、意义的现实性、内容的情境化、结论的个人性四个方面的内涵。
而<职业教育>中的人具有生成性,是追求价值和意义的人,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系统。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为,<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和<技术>知识为中介的、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
归结起来,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能力的提升结果,而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技术教育核心能力>提升结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