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
『壹』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一. 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答:小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具体表现在:直观操作性,指导模仿性,基础再现性. 中学生学习特点为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3)学生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二.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内部主观因素1)智力2)年龄3)知识经验的精炼程度和概括水平4)学习的心向和定势5)学习者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二)外部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征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3)教师的指导
三. 技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基本特点如下: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的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性动作.
四. 试举出几种认知策略,说说它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答(一)复述策略,主要用于记住和保持学习材料于头脑中.
(二)精细加工策略,主要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和生成性学习,对于复杂的学习,精细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这样使学生所学信息意义更丰富更有利于记忆.
(三)组织策略,主要包含列提纲,利用图形和利用表格.,这样能够直观的表述所写的东西,有利于记忆.
五.态度和品德的关系如何?
答:态度和品德的实质基本相同但是二者也有区别.第一,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殊能力?
答:组织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的能力,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
七.论述—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答:为了达到课堂管理的目标,教师需要切实抓住学生心理,依据教学内容,应用教学策略.良好的课堂管理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让教师工作的更轻松,使课堂环境更加丰富而有趣。让教师拥有更多时间进行教学而不是管理学生。
(一) 增加参与,维持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作为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教学,同时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灵活应用讨论式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法,但同时注意提问一个学生的时间不要太长。
(二) 保持教学的流畅性;教师应当在上课之前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避免发生课堂纪律问题。
(三) 避免打断课堂教学;对于诸如做鬼脸,打架等偶发事件,教师应尽可能不要再课堂上处理,课下再找其做相应教育和惩罚。
(四) 管理好过渡期;过渡期是管理的缝隙,课堂秩序罪容易打乱。为此,教师应做到:平时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课铃一响,马上安静听讲。课堂要求小组讨论,立即组成小组,在过渡时还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
(五) 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地评价,尽可能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六) 发动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规则;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容易遵守规则,并对课堂规则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达到自我管理的层次。
八.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答: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中小学教育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定的原则:素质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预防,发展和矫治的原则。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
(一) 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全员参与;1)设心理健康课2)开展心理咨询服务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4)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指导
(二) 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使之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德情趣等基本要求.
(三) 发展优先.防重于治;学校教育工作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是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心理除了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
『贰』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的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基本不会出现大题,考的都是一些细碎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的总结,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五要素、三过程
五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内容
三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布鲁纳1960年提出“课程改革论”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其中实验室试验对条件控制最严格
(2)观察法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3)调查法
(4)个案研究法
(5)测验法
(6)教育经验总结法
(7)产品分析法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基本就这么多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要是考招教可以买山香的试卷做做
『叁』 教育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施晶晖主编 急!
这个网上应该没有正确答案的。
教育心理学一般涉及的知识点都是识记性质,比如迁移理论,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发展史等等,可以对着书找下答案。
知识点的考察常和发展心理学组合来考察。
『肆』 求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辨析题及答案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正确)2.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错误)因为学习不仅有认知领域的学习,还有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认知结构是指教材的逻辑结构。(错误)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不同于教材的逻辑结构。4.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正确5.为当三好生而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错误)这是一种外部学习动机,因为学习者追求的是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6.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正确)7.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一种学习迁移现象。(正确)8.为了便于记忆,将的值1.41421……记作“意思意思而已……”,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错误)这不是有意义学习,因为学习材料本身没有逻辑意义,只是为了便于记忆的目的,采用记忆术,人为地赋予它一种意义。9.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错误)研究事实是: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10..教学实验表明:发现学习的效果优于接受学习。(错误)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各有利弊。11.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概念在外延上与习得的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相对应。(正确)12.学习联结理论重视对学习的外部过程和外部条件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13.在学习了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错误)这样的学习属于并列结合学习。14.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都包含陈述性知识学习的阶段。(正确)15.最早用实验方法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和武德沃斯。(错误)最早用实验方法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是詹姆斯。16.一位历史老师指导学生把明朝迁都北京的年份1421年,记作“一事二益”,这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错误)在要学习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故这种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组织策略。17.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18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19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20.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实事求是,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错,归因时尽是归结为努力不够,不要归结为能力不足。23考到的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24、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中等强度学习动机学习效果较好。2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错误,学生的成绩不仅与教师的期望有关,还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归因水平、自我意识等因素有关。
『伍』 教育心理学试题求答案
21211 14133 32312 12134 24332 32231
『陆』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你这问题又是不清不楚的,难怪你在网络上都搜不到。你用教育心理学、考研、题目这三个关键词去网络网页搜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