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十大教育新闻
❶ 215年中国10大教育新闻
1、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问题成焦点
事件回顾:2015年6月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了举世震惊的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事件。近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被称为“流动儿童”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随迁子女,以及他们留在农村家中的孩子——“留守儿童”。后者相对前者“能见度”更低,近一两年才引起广泛关注。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7岁以下流动儿童为3581万,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这两个群体总数约一亿人。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流动儿童1277.1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126.75万人,合计为3403.9万人。民间组织发布的相关调查显示,按照留守儿童的总数测算,全国约有1793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约有921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毕节事件之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对此及其呈相互转化关系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
获选理由: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意义远远超过了自然灾害和一般的突发事件,也远远超过了毕节市和贵州省;它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令人不安的悲催缩影,是整体性社会治理失灵的一个爆点。它揭示的,是我国儿童权益保护的缺位,是乡村教育、乡村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失败;需要通过调查、研讨、政策倡导、实际干预等多样化的社会参与,持续地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并探讨其解决之道。
2、 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事件回顾: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完善机制、城乡一体;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二是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三是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四是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获选理由:首次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钱随人走”预计将惠及1300多万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此外,3000万以上寄宿制学生、1200万左右民办学校就读学生、500万左右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特殊教育学生也将受益。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启动
事件回顾: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计划》明确抓好8方面举措: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四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五是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六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七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获选理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近年来引发关注,师资建设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教师老化、难以更新补充,许多村小、教学点处于教育质量低下、难以为继的困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备受期待,能否实现“底部攻坚”还有待实践验证。
4、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推进
事件回顾: 9月,甘肃省公布《关于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全免学费政策;河南省也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对全省各类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此外,海南省等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15年起对公办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全面实施免学费政策。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获选理由:尽管关于中职教育的办学效益与免费政策的效果,近年一直存在着质疑和争议,其免费范围与力度仍在不断扩大,今年部分省市进一步推出全面免除学费新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加大财政投入是为达到该政策目标的基本保障;但也亟需提高中职办学质量,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加强监管评价,解决当前职业学校布局混乱、办学质量低下、校企合作薄弱等诸多问题。
5、校园暴力事件
事件回顾:2015年,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尤其是女生暴力事件频频曝光。3月,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洛杉矶遭同伴绑架被围殴事件震惊华人圈;5月,江西景德镇市乐平市十里岗中学多名女生殴打一女生,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一女生遭多名女生剥光衣服殴打并拍照上网;6月,江西省永新县吉安永新初中一群初中女生暴力殴打一女生视频又在网上广为流传;11月,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一起女生因太邋遢被宿舍5名室友打成十级伤残案件,同月,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8年级女生6分钟被同级同学打38记耳光……
获选理由:校园暴力事件虽非一时一地之事,可能是随着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扩展、方式多样化而曝光更为频繁,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就不需要解决。除对校园暴力问题及其趋势需进行深入研究外,家庭、学校及至社会所付的责任不能缺位,法律干预也有待完善。
6、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负担问题引关
事件回顾:9月,吉林一名复读女孩因成绩不理想跳楼。11月,河南南阳市一个15岁的初中生竟然猝死课堂。据悉其头天晚上写作业写到12点多,早上6点20分起床。同月,河南鹤壁市山城区一个13岁女孩疑因学习成绩差被亲妈打死。《中国教育报》后续关于孩子睡眠时间的调查讨论显示,6-12岁学生睡眠不足率为74.2%,13-17岁为81.1%,18岁及以上为16.2%;作业成主要“睡眠杀手”。相呼应的是,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号封面报道了“硅谷自杀事件”,称硅谷中心的巴洛阿图从去年10月至今年春天,已有4名高中学生自杀,其中3名是华裔。这些学生成绩优异,有的拿了全A。据该刊记者调查,自杀主要因素是压力:来自父母、老师以及他们自己的压力,不仅要学习成绩优异,在其他一系列活动中也要表现优异;种种压力让这些孩子感到非常劳累、难以胜任、极其孤独。
获选理由:实施“素质教育”、“新教育”……已有相当年头,倡导减负力度也不小,然而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负担却一直仍是问题。为何减负始终难以实现,学生因学业而猝死、自杀的现象依旧不断,值得我们反思。
7、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事件回顾:9月,人保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获选理由:此次改革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针对现有职称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教师评聘合一的改革,有助于职位和贡献对等,调动优秀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职级制改革,则是“去行政化”的改革,可以使校长更加关注学校和学生,有利于校长的专业发展。目前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相对处于弱势,此次的职称评定改革也提出要向农村教师倾斜。
8、高校腐败与治理问题惹争议
事件回顾:12月初,教育部党组召开视频会,通报近期查处的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院长王次炤为其女违规操办婚宴问题,北京邮电大学虚列支出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亚和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汤谷良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11月,中国传媒大学从党委书记到副科长8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规用车、办公“超标”等问题被“连锅端”式处分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河南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十八大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就有50多起;而今年以来,中纪委共通报涉嫌违纪的高校领导干部32名。从招生录取到后勤基建,从物资采购到科研经费,从校办企业到学术诚信等领域,高校腐败问题和治理失灵的现象不断。6月北大清华两大名校抢生源的闹剧、复旦签确认书而失信未录高考状元,5月复旦大学新版官方宣传片被指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7月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被质疑“撞脸”人大等等新闻均折射出此类问题。
获选理由:作为教书育人的最高学府,“象牙塔”中腐败难禁、治理问题频发。然而我们不能见怪不怪,不以为然,而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这些事件作为深入改革的契机,将教育腐败和出现问题的重灾区转变为率先改革的实验区,亡羊补牢,开展实质性的制度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教育腐败和治理问题,重建教育的公信力。
9、民间教育创新蓬勃发展
事件回顾:4月,由民间组织自行发起的“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上,众多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案例集中亮相、相互交流。该平台分享了历经一年多调研、专家筛选的来自基层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政府、企业和公益机构的教育创新案例,包括实施“低控制下的学习”深度学科整合的泉源高中实验班,在农村地区尝试通过“半天授课制”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山西省新绛中学,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进行全课程改革并实现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12月,新校长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北京师范大学等主办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也陆续举行。
获选理由:在中国,无论是从国家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层面,还是自下而上的局部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创新和探索层面,教育改革创新正在进入一个非凡的活跃时期。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为生活重塑教育。民间教育创新的勃发让我们看到新的希望。
10、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
事件回顾:2015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改变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职能和部署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正式上路。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无锡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厅、青岛市教育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成都市教育局、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沈阳市教育局、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西北大学为单项试点单位。
获选理由: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但如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如何将教育管办评分离从纸上蓝图变为现实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来自21世纪教育研究院)
❷ 江苏淮安在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
汉
韩信——兴汉三杰、汉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典故“一饭千金”“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十面埋伏”
枚乘——汉赋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著《七发》
枚皋——汉赋家、枚乘之子,典故“枚速马迟”
臧旻——东汉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军事家
臧洪——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臧旻之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
陈琳——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步骘——政治家、三国吴国丞相
陈骞——政治家、三国魏大司马
陈登——政治家,三国名人、广陵太守
鲍照——南朝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著《鲍参军集》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鲍照之妹
唐
李珏——晚唐宰相,典故“辕门斩子”
赵嘏——唐代诗人,名篇《长安秋望》
刘采春——唐代女诗人,名篇《望夫曲》
吉中孚——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刘仁赡——五代南唐名将,典故“辕门斩子”
宋
李之仪——北宋著名词人,名篇《卜算子》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廉布——北宋著名山水画家
徐积——北宋文学家、诗人,有宋一代大孝子
卫朴——北宋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著《奉元历》
刘承规——北宋,制订权衡法
杨介——宋代医学家,著《四时伤寒总病论》
梁红玉——南宋著名抗金女将,四大巾帼英雄
龚开——南宋画家、诗人,作品《中山出游图》、《瘦马图》
元
汤垕——艺术鉴赏家,著《画鉴》
潘思诚——元代名医,人称古逸先生
明
吴承恩——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
王鸣鹤——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著《登坛必究》
沈坤——嘉靖状元,抗倭名士,民间称武状元
瞿佑——小说家,著《剪灯新话》
蔡昂——政治家、礼部尚书
金濂——政治家、户部尚书
丁士美——诗文家,襄校《永乐大典》
叶淇——政治家、户部尚书
仲云鸾——女诗人,著《保世楼集》
清
关天培——清朝虎门销烟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王瑶卿——京剧一代宗师、教育家,艺名通天教主
刘鹗——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
阎若璩——朴学大师、清代汉学研究的先导
吴玉搢——朴学家、金石学家
边寿民——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陆立民——著名画家
周采名——著名画家
吴鞠通——著名医学家,《温病条辨》为中国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山阳医派宗师
汪廷珍——清代协办大学士、道光皇帝老师
李宗坊——清代大学士、汪廷珍学生,江浙学政
骆腾凤——著名数学家、著《开方释例》,被誉为“学开方者之金锁钥”
刘金方——晚清名医
潘德舆——文学家
鲁一同——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古文大师、诗人、画家
张养重——著名诗人、被誉为清初诗坛魁首
黄钧宰——晚清文学家
丁晏——清经学家文学家
邱心如——女弹词家,《笔生花》为清代“弹词三大”之一
汪藕裳——女弹词作家,著《子虚记》
程袖芙——女诗人,著《旧红蚕馆诗存》
陈云贞——女诗人,著《寄外书》、《寄外诗》
梁魏今——围棋四大家之首,山阳棋派开创人
杨士骧——晚清名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丁宝铨——晚清名臣、山西巡抚
裴荫森——晚清名臣、船政大臣
秦焕——晚清名臣、广西按察使
近代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罗振玉——近代著名学者、甲骨学的奠基者之一
李公朴——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
周作民——近代银行家,金城银行创办人
谈荔孙——近代银行家,大陆银行创办人、太平保险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朱虞生——近代银行家,盐业银行创办人
周信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麒麟童
陈白尘——当代著名戏剧家
滑田友——雕塑艺术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谢铁骊——中国著名导演
吴 强——著名作家,《红日》的作者
顾祝同——国民党军“五虎上将”
安守仁——黄埔军校十五期
现代
程莘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专家
周泰冲——兽医病毒学家
陈鉴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工业界先驱
经福谦——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
温济泽——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科普作家
黄志千——(1914-1965),原名黄永埙,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长
许嘉璐——副委员长
张贤亮——现代著名作家
邱健——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冠军
郎静山——摄影大师
谢冰岩——中国著名书法家
戚庆隆——中国著名书法家
陈士桂——中国著名画家
宋长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❸ 淮安历史名人
淮安历史名人有韩信、陈琳、鲍照、周恩来、华春莹等。
1、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射阳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
2、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3、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4、鲍照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
5、华春莹
华春莹(1970.04-),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同年11月,担任外交部发言人。
❹ 2018十大教育新闻
吉林大学相关信息抄,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或所报专业之二级学院官网通知公告专栏查看。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❺ 江苏淮安十大历史名人
1、周恩来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
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后来是党的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2、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 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3、梁红玉
梁红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伎。
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4、鲍照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5、刘承规
刘承规(949年—1012年),自宋初当宦官,历事三朝,深所倚信。他掌管内藏三十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太宗实录》及《册府元龟》等史籍的编修,就有刘承规的一份心血。另外还曾参与封查府库,平定土民-,防备契丹等事件。刘承规是宋代宦官中较有作为的人物。他的一些事迹,值得人们重视。
6、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历时7年,在晚年时写就经典著作《西游记》,后贫老以终。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射阳集》、《春秋列传序》等。
7、陈婴
陈 婴(?—公元前183年),秦末东阳县(主体在今金湖县境内 )人,初任县令史,为人诚实而谨慎。为反-秦统治,东阳少年杀县令,打算立陈婴为王。陈婴之母阻止作罢。后率众投奔项梁,共立熊心为楚怀王,陈婴任上柱国,封五县;后投靠刘邦,封堂邑侯。
8、周渭
周渭,字兆师,唐代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先后于公元779年、780年获进士榜榜眼和武举第一名。周渭是为数不多的涉足文武双科举的进士之一。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己未科王储榜进士第二人(即为榜眼)。该科进士20 人。知贡举:礼部侍郎潘炎。试题为《寅宾出日赋》和《花发上林苑诗》。周渭答卷《寅宾出日赋》今存于《文苑英华》。
9、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清朝将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积功提升,曾任苏凇镇总兵,署江南提督。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训练水师,加强海防,屡挫英国侵略军的挑衅。
1841年2月,英舰攻虎门,遂率部死守横档、永安、靖远诸炮台,25日,英军从横档登陆。他在靖远炮台奋力抗敌,血透衣襟,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有《筹海初集》。
10、步骘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最初避难江东,孙权统事后,召步骘为主记。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
孙权称帝,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又都督西陵。赤乌九年(246年)代陆逊为丞相,次年去世。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是表现得十分恭敬。
❻ 淮安有哪些名人
韩 信——[汉] 兴汉三杰、汉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军事理论家,
枚 乘——[汉] 汉赋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著《七发》
吴承恩——[明] 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
关天培——[清] 清朝虎门销烟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❼ 十大教育新闻和教育十大新闻区别
第一个是指十个有关教育的新闻第二个是是教育内部十个大新闻,范围还是不一样
❽ 淮安史上教育家有哪些
10.淮安名人
汉
韩 信——[汉] 兴汉三杰、汉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典故“一饭千金”“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十面埋伏”
枚 乘——[汉] 汉赋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著《七发》
枚 皋——[汉] 汉赋家、枚乘之子,典故“枚速马迟”
臧 旻——[东汉] 东汉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军事家
臧 洪——[东汉]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臧旻之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
陈 琳——[三国] 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步 骘——[三国] 政治家、三国吴国丞相
陈 骞——[三国] 政治家、三国魏大司马
陈 登——[三国] 政治家,三国名人、广陵太守
鲍 照——[南朝] 南朝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著《鲍参军集》
鲍令晖——[南朝] 南朝女文学家,鲍照之妹
唐
李 珏——[唐] 晚唐宰相,典故“辕门斩子”
赵 嘏——[唐] 唐代诗人,名篇《长安秋望》
刘采春——[唐] 唐代女诗人,名篇《望夫曲》
吉中孚——[唐] 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刘仁赡——[五代] 南唐名将,典故“辕门斩子”
宋
李之仪——[北宋] 北宋著名词人,名篇《卜算子》
张 耒——[北宋]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廉 布——[北宋] 著名山水画家
徐 积——[北宋] 文学家、诗人,有宋一代大孝子
卫 朴——[北宋] 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著《奉元历》
刘承规——[北宋] 制订权衡法
杨 介——[北宋] 宋代医学家,著《四时伤寒总病论》
梁红玉——[南宋] 南宋著名抗金女将,四大巾帼英雄
龚 开——[南宋] 画家、诗人,作品《中山出游图》、《瘦马图》
元
汤 垕——[元] 艺术鉴赏家、著《画鉴》
潘思诚——[元] 元代名医,人称古逸先生
明
吴承恩——[明] 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
王鸣鹤——[明]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著《登坛必究》
沈 坤——[明] 嘉靖状元,抗倭名士,民间称武状元
瞿 佑——[明] 小说家,著《剪灯新话》
蔡 昂——[明] 政治家、礼部尚书
金 濂——[明] 政治家、户部尚书
丁士美——[明] 诗文家,襄校《永乐大典》
叶 淇——[明] 政治家、户部尚书
仲云鸾——[明] 女诗人,著《保世楼集》
清
关天培——[清] 清朝虎门销烟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左宝贵——[清] 清朝甲午战争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陈白尘——当代著名戏剧家
王瑶卿——[清] 京剧一代宗师、教育家,艺名通天教主
刘 鹗——[清] 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
阎若璩——[清] 朴学大师、清代汉学研究的先导。
吴玉搢——[清] 朴学家、金石学家
边寿民——[清] 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陆立民——[清] 著名画家
周采名——[清] 著名画家
吴鞠通——[清] 著名医学家,《温病条辨》为我国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山阳医派宗师
汪廷珍——[清] 清代协办大学士、道光皇帝老师
李宗坊——[清] 清代大学士、汪廷珍学生,江浙学政
骆腾凤——[清] 著名数学家、著《开方释例》,被誉为“学开方者之金锁钥”
刘金方——[清] 晚清名医
潘德舆——[清] 文学家。
鲁一同——[清] 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古文大师、诗人、画家
张养重——[清] 著名诗人、被誉为清初诗坛魁首
黄钧宰——[清] 晚清文学家
丁 晏——[清] 清经学家文学家
邱心如——[清] 女弹词家,《笔生花》为清代“弹词三大”之一
汪藕裳——[清] 女弹词作家,著《子虚记》
程袖芙——[清] 女诗人,著《旧红蚕馆诗存》
陈云贞——[清] 女诗人,著《寄外书》、《寄外诗》
梁魏今——[清] 围棋四大家之首,山阳棋派开创人
杨士骧——[清] 晚清名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丁宝铨——[清] 晚清名臣、山西巡抚
裴荫森——[清] 晚清名臣、船政大臣
秦 焕——[清] 晚清名臣、广西按察使
近代
周恩来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罗振玉——近代著名学者、甲骨学的奠基者之一
李公朴——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
周作民——近代银行家,金城银行创办人
谈荔孙——近代银行家,大陆银行创办人、太平保险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朱虞生——近代银行家,盐业银行创办人
周信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麒麟童
滑田友——雕塑艺术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陈登科——当代著名作家
谢铁骊——中国著名导演
张贤亮——现代著名作家
吴 强——著名作家,《红日》的作者
邱 健——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冠军
郎静山——摄影大师,台湾
米有教育家
❾ 第八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公开课小学生观后感怎么写(500字)急!!!
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 网络搜索借鉴《春天的课堂-第八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公开课》观后感有哪些;
网络搜索参考春天的课堂-第八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公开课首播观后感3篇;
网络搜索参考《春天的课堂-第八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公开课》观后感精选六篇。
注意事项:勤学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