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
① 西南大学 柴雅琴 导师简介
柴雅琴:女;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2年11月;籍贯:吉林省,吉林市;学历:博士;职务:重庆市高中学生化学奥赛委员会副主委;1980.9-1984.7在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9-1987.9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理学硕士学位;1987.7-1994.3在辽阳化纤工学院基础部工作;1992~1993在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俞汝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小组进修;1999.8在香港城市大学化学及生物系作研究员。1999.10- 今 在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2001.9-2004.6在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学习,并获理学博士学位。
不过网上有人投诉她论文抄袭,所以还是严谨些
教育部第五巡视组、国务院学位办、中纪委驻教育部工作组:
本人是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我院教授柴雅琴(女,吉林人,1962年11月出生,硕士生导师,博士)其2004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有机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学号:2001B130)有很大部分抄袭其同门硕士许文菊2003年硕士毕业(女,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的论文“杂环金属配合物及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两篇文章指导教授都是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导师、院长袁若,并且两篇论文在研究内容、文字叙述、实验数据(如条件实验、线性范围和样品测定等)90%相同,柴雅琴的博士论文比许文菊的硕士论文少研究一个铜配合物。
具体情况举例如下:
1.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博士论文 p63表4.1与硕士论文p21表1数据相同,
且博士论文比硕士论文少铜配合物的研究;
2. 电极电位响应:博士论文p65图4.3与硕士论文p25图4,博士论文表4.2与
硕士论文p25表2数据相同,博士论文比硕士论文少铜配合物的研究;
3.电极选择性:博士论文p66表4.3与硕士论文p27表5实验数据完全相同;
4.电极的响应机理研究:博士论文p67的图4.5与硕士论文p29的图7,博士
论文p68图4.6与硕士论文p30图8,博士论文p69图4.7与硕士论文p27图5完全相同;
5.实际样品的分析:博士论文p69表4.4与许的p31表6数据一样。
总之,柴雅琴博士论文中第四章(p62-p71) 基本上就是抄袭许文菊硕士论文的第二章(p18-p31)。 此外,博士论文第一章绪言p14-p23 与硕士论文第一章综述的p8-p17大部分内容一样,只是做了少量删减和顺序调整。
柴雅琴教授、袁若教授,我作为博士生,用电子邮件把两篇论文发给你和袁院长的时候,多么希望这一切是假的。可是,时至今日你们还装着没事一样,人前人后当教授,招收研究生,你们真的问心无愧吗?
袁若院长,就因为柴雅琴教授是你的妻子,纸就可以包住火?一家人,包括你的儿子,你帮他撒谎、改大学成绩、帮他发表论文到英文杂志上、写虚假的推荐信,让他骗取到美国重点大学的化学专业全额奖学金博士录取,你不觉得你们这一家人是极端无耻么?
西南大学党委的黄蓉生书记,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西南大学副校长李明,我写邮件给你们举报,你们非得要求实名。明明剽窃抄袭的事情是真的,有这么不讲道理的吗?
黄书记、张校长、李明副校长,求求你们睁大眼睛瞧瞧西南大学都让你们祸害成什么样子了?当在网络上打上 西南大学 四个字的时候 系统自动联想出来的就是 领导受贿 要不就是什么公款旅游 伪造公文 ......真的不知道你们有何颜面去面对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西南大学的教授就是这种职业道德水准?你们和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区别?用手中的权、用手中的力为这种腐败势力充当保护伞,这就是黄书记和张校长口中的奋进、求实的西南大学吗?
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库都可以把两篇论文直接下载下来,不用再多说了,自己看。
教育部管管吧。
西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11月7日
②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研究生导师
这些信息去学校网站查看!
就业一般是食品厂、酿造厂、饮料厂、检验检疫机构,医药行业的一些实验员、检测员岗位也可胜任;公务员也是一个选择,博士学历的话做教师的也有,做研发的也有
娃哈哈/汇源等饮料公司
五粮/茅台/洋河等造酒公司
中粮/玛氏等
双汇/雨润/金锣等肉制品公司
蒙牛等乳品企业
统一等方便面公司
湖南金健/益海嘉里/鲁花等粮油公司
------------- 食品类的企业还是很多的,不过行业利润较低,待遇相对重工业还是差了一大截的
微生物更好一些,进酿制厂的比较多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99)
1 江南大学 A +
2 中国农业大学 A +
3 华南理工大学 A +
4 华中农业大学 A +
5 南京农业大学 A +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7 南昌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中国海洋大学 A
10 江苏大学 A
11 东北农业大学 A
12 华南农业大学 A
13 河南工业大学 A
14 天津科技大学 A
15 沈阳农业大学 A
16 福建农林大学 A
17 山东农业大学 A
18 合肥工业大学 A
19 浙江工商大学 A
20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上海交大、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的食品也挺好的
名单仅供参考,各校不通方向上的实力排名也不一样,建议优先考虑211/985大学的食品;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 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一般食品专业实力和师资都还不错
转行吧,食品那么差的行业,没前途的,自己去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看看上海食品、国内知名食品企业2012在江南大学招收食品类研究生开的待遇吧,普遍是3000 --3900,3000多的工资在物价和消费相对很高的上海,这样的收入也就是要饭吧,何况还是号称食品很强的江南大学的硕士,只能说明这个行业跟狗屎一样臭,烂!
我本人211本硕连读的食品硕士,毕业也做过食品行业,很多同学也考过南农、江大、南昌大学、中国农大、中国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硕士,现在都参加工作了,总体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个字形容:
惨!
食品的名校硕士毕业后,起薪不如一些好行业本科生的起薪,比她们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这就是行业差别,血淋淋的现实
可以告诉你中国大陆食品是非常没有前途的行业,政府重视的是重工业发展,是高精尖技术,食品这样的传统行业是被忽视的!! 我建议你尽快转行,可以超医药方面发展,会不错的!
那么多高薪的好专业,选什么不好呢,干嘛总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人选择食品类专业呢?!!食品专业找分工作还不算难的,不过发展什么的,比其好的工科行业就差远了;
食品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这块不错;上海海洋、华南理工、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这块也挺不错;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业容易起薪挺低
食品行业确实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读博后爬到教授级的那批,还有茅台董事长等这类做食品企业高管的这批,都是出类拔萃;不过这样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跻身到这波很难,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无法代表和代替现状和大局;我们必须要看多数人的情况,这多数人情况才能代表行业;
一定要选对专业,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的!不同行业毕业生收入、发展、前途等差别实在太大太大了,计算机、通信、医学影像、轮机、机械、建筑等工科就业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
拜托网上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就不要乱说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毁了他们前途了!!我们十年寒窗容易么?我们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的学费来的容易么?不能错误选择一个黯淡的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们,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你们对该专业的博士就业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烦还是不要掺和说我是愤青什么的吧!以一个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国排名60以内,硕士)身份告诉你们一些所见所闻!
高校众多专业中,食品和生物专业转行的最多,只因就业困难、起薪非常低,工作相当辛苦!
食品专业和生物专业在国内是臭名昭著的烂专业了!说句难听话,在中国,这些专业就是一坨烂泥巴;除非你读到名校的博士或许运气好能进一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做教师;
一般情况,即便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京农大、华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无一幸免不景气的就业和狭窄的发展空间,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说应该挺强了,可就业呢?一样无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学有江南大学、中国农大、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硕士毕业,他们实验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硕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线城市这让人怎么生存??!
学食品当下最好出路无非考公务员去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或者读个食品名校博士毕业进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较差(极个别挤入玛氏的不错起薪10K,中粮起薪5K,还有益海嘉里等这类企业待遇也好一些,不过十分难进,每年全国也就招那么几个,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专业的,锁定的基本是北大之类的前20的院校);
更多品类毕业生不得不为生产和独立而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食品、饮料、药物等企业,不得不选择没日没夜的加班、轮班、生物钟紊乱、生活无规律、紧张的节奏、高度的精神压力、疲惫的身心...........,按说如此辛苦应该高薪才对,错!大错特错!!这不是金融业、不是船舶业.......食品,这个道貌岸然的专业,不仅辛苦,而且低薪,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业属于快速消费行业,劳动强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门槛普遍不高;且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惜血本做研发,大环境决定的,你不昧着良心做你就倒闭,你就OUT,这就是恶心的大环境;自己去查查大陆食品企业还剩几个有实力的? 康师傅比较强了吧,别搞错了,她属于台湾人,不是大陆;徐福记有点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购!我们曾经应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乐、银鹭、小肥羊、全兴集团、味事达等多家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均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跨国公司收购或并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土食品经济相继倒戈.........令人堪忧!!
食品第一学府江南大学,食品研究生毕业也才3500左右,更多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这样的待遇就连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等优势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访调查过吉林大学、北大等院校的IT类本科就业起薪基本在4000 ---6000!这样的行业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觉得公平么?你觉得为之付出值得么?
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睁开一只眼吧!!! 否则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彻底的全军覆没! 关注下国人的健康吧!!!!!!这些年来,我们回忆下: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问题,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行业内幕、前途和被重视程度了;在中国,你想吃没毒的东西,很难很难,除非你是领导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学食品的同仁们,所有准备投身食品的潜在食品人们,放弃食品吧,离开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业吧!!让我们不辜负美好未来,另辟蹊径,为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③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有哪些有个叫李方远的导师么
我也不清楚诶 我没有在本部上课的 不好意思哈
④ 西南财经大学09研究生导师
我只晓得2个,冯用富是财大有名的股神,据说他炒股已经挣了几千万了,你说厉害不,刚刚由信用管理系调到证券学院了。
这是他的资料:
冯用富,男,1962年9月,金融学博士,教授。198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力学专业,获工科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统计系计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经济学(金融学)博士。主要担任《国际金融》、《跨国公司金融与财务》、《汇率经济学》等的教学工作。
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其代表性的成果有:专著:《汇率理论:基本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交易商制度与中国二板市场》、《金融理论的经济学基础》等。
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和两项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
还有一个是贺国生,本科是清华的,很牛逼的。也搞证券。承担项目
2004年校管重点课题“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计算的理论与实践”,主持;
2004年校博士基金课题“利率风险的度量与管理”,主持;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大开发资金渠道问题研究”(03BJY108),主研;
2001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金融工程框架体系研究:内涵、理论结构与运用策略”,参研;
2000年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2000ZDXM790017),参研;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货币金融学〉,独立编写其中的两章,合作编写其中的两章。
⑤ 西南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生导师
查看他们网站的招生简章
⑥ 请问西南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导师情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有:民族心理学
心理学部有:1.认知发展
2.社会性发展
3.教学心理
4.学习心理
5.心理健康教育
导师:黄希庭,1937年生,现任西南大学资深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州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张进辅,男,1951年生,四川西充人,汉族。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现承担有全国教育科学失误规划重点课题和重庆市“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⑦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研究生导师哪些比较好
首选当然是蒋刚老师了,学术、人品、研究方向、敬业精神、实验室条件、发版展规划等,都非权常非常不错的,我们一些到重点院校的师兄说很多重点院校的也比不上的。
一般很难选上,选他的人早在几个月前就排满了,如果你没有过人之处,估计没什么希望。
而且,蒋老师会选人,一般来说,贪玩好耍、混文凭的、没追求的、不思进取的基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被淘汰。如果你只想混个文凭,那别来了,被淘汰了丢人着呢,我们也不屑与你为伍,毕业的师兄们都发展得很好。说实在话,我们都以成为蒋老师的学生自豪!这是个精英团队!
不过,希望你能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
⑧ 西南大学的研究生和导师的比例
一、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否为最终录取人数?
由于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在招生前一年的六、七月份编制,而招生计划要在招生当年年初才由教育部下达,因此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是一个相对参考数据,各专业、方向的实际招生人数视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指标及报名、考试情况而定。
二、招生单位招生指标中的国家计划、委托培养、自筹经费是什么意思?贵校每年国家计划的比例大约是多少?录取时如何确定?
教育部下达给每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指标(总规模)由国家计划内(含统分、定向培养两种培养方式,不需要学员或送培单位缴培养费)、自筹经费(需要学员向招生单位缴培养费)、委托培养(需要送培单位向招生单位缴培养费)组成,他们都属于国家计划招生,都须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核和选拔。
从历年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指标来看,我校国家计划约占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从2004年开始国家已进行研究生教育缴费的试点工作,随着研究生教育经费分担制的逐步实施,研究生实行缴费上学终将成为必然。
录取时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及面试等情况,确定考生的录取类别。
三、贵校可否向考生提供专业目录中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和往年的考研试题?
在专业目录中我们向考生提供了由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提供的参考书目,考生可按此目录到书店购买,也可向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咨询。参考书目仅供考生复习时参考,不是考试范围。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可向考生提供前一年的考研专业试题,需要的考生可与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联系。考生也可直接从我校研招网上下载2006年的专业试题。
四、贵校是否开办考研复习班?
目前我校不举办各类考研辅导班。
五、贵校的录取分数线与教育部所划的复试最低控制线分数有何不同?
到目前为此,我校执行教育部划定的复试最低控制线。各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可根据本单位、本专业的报考情况,在不低于教育部最低控制线的情况下制定自己的实际复试、录取线。
六、贵校复试时按多大比例进行淘汰?历年的研究生录取比例是多少?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总体上约按120%的比例进行复试,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根据报名、考试情况的不同而略微有所差别。
随着近几年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大增加,每年的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录取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
七、如何办理调剂手续?
考生在进行调剂之前需认真阅读、学习招生当年关于调剂复试的有关规定。考生应首先与第一志愿的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联系,看能否参加复试。若不能,考生应积极主动地与符合调剂要求的、本人欲调进的招生学院(研究所、中心)联系,介绍自己的学习及考试情况。在调入单位同意接收后,由调入单位向第一志愿单位发调档函,调阅考试材料。同时考生于4月中旬(具体时间复试时确定)登录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填报调剂志愿。4月20日,研招办从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下载调剂生报考信息及照片。因考生未及时、准确填报调剂志愿而不能下载和录取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根据前几年的情况,调剂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有:(1)不能跨学科调剂,简单地讲就是所调入的专业代码前四位与原报考专业代码的前四位应是相同的;(2)调入专业应是与原报考专业统考科目相同的同一或相近专业,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单位的复试基本要求,自主划线的招生单位和教育部统一划线的招生单位考生之间的调剂执行全国统一的调剂规定;(3)未达到统考、“MBA联考”及“法硕联考”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和单考生不能调剂到其他招生单位,未被本专业录取的上线“MBA联考”、“法硕联考”考生不能转到其它学科专业录取,其它学科专业的单考生、统考生也不能转到这两个专业录取。
八、在贵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每年应缴多少学费(培养费)?学制为几年?
录取为自费、委托培养的非艺术专业的培养费约为7000元/年•生,艺术专业(音乐学、美术学)约为12000元/年•生。
目前我校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九、贵校研究生的住宿条件如何?每年住宿费是多少?
我校研究生宿舍每2-3名研究生住一间寝室,室内有卫生间、电风扇、生活阳台,有书桌、书柜、校园网联接端口等,住宿条件与国内大多数院校相比是相当好的。每年的住宿费约为1200元/生。
十、可否为在读研究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的机会?
我校可按国家及重庆市政府的规定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助学贷款,也可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机会。
十一、贵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是多少?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如何?
历年我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都很高(96%以上),除极个别特殊原因外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反映也较好。我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区。
十二、报考贵校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学历、学位、年龄有何要求?
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院(所)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被录取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按本科学历报考的自考生在报名前首先按要求进行资格自审,在报名时不需提供毕业证而在复试时必须提供本人的自考本科毕业证原件,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查。
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本科学历考生均不要求具有学士学位。
报考我校国家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注:部分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在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上公布了复试时专业课笔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的两门基本笔试科目,没有公布的由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在复试时确定。
十三、大学三年级学生可以报考贵校硕士研究生吗?
大学三年级学生不能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十四、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还需要所在单位的介绍信吗?定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吗?有什么要求?
教育部教学[2003]17号文件规定:从招收2004年博士研究生起,取消考生报考研究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的规定,但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生,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从2004年起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定向本科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报考研究生,但须与原定向单位就劳动合同等事宜进行协商,并经原定向单位同意攻读研究生后才能被录取。否则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与招生单位、报考点无关。
十五、贵报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何优惠政策?
按教育部规定,我校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供考生参考和选择:
(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招生计划
请参阅后面的“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说明”
(二)“双少生”优惠政策
截止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为止,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其参加复试的最低要求明显低于其它考生。2003年为外语、政治不低于30分,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低于45分,总分不低于255分(不分专业)。2004年为外语、政治不低于32分,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低于48分,总分不低于260分(不分专业)。2005年为外语、政治不低于30分,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低于45分,总分不低于265分(不分专业)。2006年为外语、政治不低于35分,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低于53分,总分不低于270分(不分专业)。但享受此政策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研究生毕业后原则上在重庆市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十六、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考生有何区别?
以前在职考生(非应届毕业生考生)的复试最低控制线略低于应届毕业生考生,现在这两类考生将采用相同的复试基本要求。
十七、全日制学历教育研究生有哪些报考、培养方式?我在报名时应如何选择?
全日制学历教育研究生有推荐免试、全国统考、单考三种方式。推荐免试是指有推免权的本科培养单位按规定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而直接由拟接收的研究生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报考方式;全国统考是指考生参加由全国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的考试方式,参加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参见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单考是指由少部分研究生招生单位单独组织命题、阅卷、划线的考试方式,参加我校单考的报考条件参见我校《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全日制学历教育研究生培养方式有统分、定向培养、自费、委托培养四种方式。统分是指由国家下拔培养经费、毕业后在就业政策的指导下另行择业的培养方式,攻读期间需转人事档案、组织关系、工资关系等到培养单位。定向培养是指由国家下拔培养经费、毕业后回原定向单位就业的培养方式,攻读期间可不转各种关系和材料。自费是指培养经费由学员承担、毕业后在就业政策的指导下另行择业的培养方式,攻读期间需转人事档案、组织关系、工资关系等到培养单位。委托培养是指培养经费由委培单位承担,毕业后到原送培单位就业的培养方式,攻读期间可不转各种关系和材料。
考生选择哪种报考、培养方式按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就业单位的协商结果和招生学院(研究所、中心)的录取意见而定。
十八、贵校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外语听力测试如何进行?
按教育部规定,今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外语听力测试调整到复试阶段。我校听力测试方式由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具体负责组织。
十九、贵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有何要求?如何办理?
我校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业务要求制定各自的推免生接收条件,学校不作统一要求。欲到我校就读的推免生必须是由具备推免资格的本科培养学校推荐出来的、具有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推免生首先查阅我校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选择欲就读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和研究方向。选择好后向相应的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提出申请,申请时须提供本人本科培养学校教务部门(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我校由教务部门提供)出具的“推免资格证明”、《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推荐免试生专用)》。
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在收到推免生的就读申请、《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推荐免试生专用)》和其本科培养单位教务部门(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出具的“推免资格证明”后,首先应对该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查。
若该生符合本单位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再通知考生体检和复试。复试按我校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复试时应对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专业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复试结束后要给出复试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和录取意见,并将复试成绩、《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推荐免试生专用)》、录取意见于10月15日前(暂定)交我校研招办,同时将复试结果通知考生。
若该生不符合本单位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或经复试不合格,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应立即告知考生不予接收。
各院(所)对推免生的接收和复试工作、推免生体检于10月15日前(暂定)结束。
10月31日前,被接收的推免生通过http://yz.chsi.com.cn进行网报,网报时报考单位、院(系、所)、专业选择被接收的培养单位、院(系、所)、专业,考试方式选择“22推荐免试”。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参加统考(或联考)。
11月10日——14日,被接收的推免生凭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到网报时选择的现场报名点进行现场摄像、信息确认和缴费,未报名的不能录取。本校推免生只能选择我校作为现场报名点。
二十、今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方式、时间及考试时间有何规定?
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考试首先在网报时间内登录http://yz.chsi.com.cn网录入自己的报考信息,并记住自己的网报号和密码。在现场报名时间内到自己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缴费、确认信息、进行电子照相,并在报名点打印出来的《报考信息表》上签字。
今年报名时不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招生单位在复试时进行。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及学历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网报时间可能在2006年10月份,现场报名时间可能是2006年11月10-14日,初试时间约在2007年春节前10天左右,复试时间约在2007年4月下旬,具本时间在得到教育部通知后由各招生学院(研究所、中心)确定并通知考生。
二十一、现役军人报考地方院校及军队院校招收地方考生有何要求?
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及军队系统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二十二、除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之外,贵校还有哪些形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除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之外,我校还提供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高等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多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形式。详细信息请参阅我校研生招生信息网址:http://yanzhao.swu.e.cn
注:以上内容的解释权归我校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⑨ 西南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导师最厉害的是谁
厉害不厉害看以什么标准评价了,要是泛泛而谈的话当然是靳玉乐了,学问做得好,情商也够高,副校长地位也摆在这里。
但是哪些博导其实都挺厉害的。
⑩ 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报考条件与报抄考时间按袭我校公布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执行。
根据学校关于博士生导师招生的有关规定和学部的招生计划,学部有部分博士生导师可以招普通考生和少民骨干,部分导师只招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只招少民骨干计划的导师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民骨干计划考生。请各位考生报考前务必和导师取得联系,以便了解导师招生范围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