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飞琴教育
A. 本人五一在东莞乐博琴行购买一台珠江118m教学琴9100不知贵吗
肯定便宜了啊,我一个朋友在南京买的。比这个价格贵了不少呢
B. 南京的文化特色
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夫子庙建于景佑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这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迭经沧桑,几番兴废,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后,又在日军侵入时遭破坏。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保护历史文物,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政府连年拨款,精心维修,使之成为秦淮河畔的标志性建筑。 夫子庙的建筑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秦淮河南岸的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高大雄伟,全长1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与全国各地孔庙显著不同的,它以秦淮何自然河流为泮池。池之北岸石栏则是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庙的第一道门为棂星门,是石结构六柱三门,造型优美,其间镶饰牡丹浮雕图案。 进入棂星门,迎面便是大成门。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此门因名"大成"。门前石狮雄踞,门左右辟角门。门内两侧分列四块古碑:《孔子问礼图碑》,一说为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遗物;《集庆孔子庙碑》,元至顺元年(1330年)刻成;《封至圣夫人碑》,元至顺二年(1331年)刻成;《封四氏碑》元至顺二年刻成。 大成门内为中心庙院,院内植有银杏八棵,古灯对称有致,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竖立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两旁石阶有每尊高1.80米的孔子弟子颜回、子路等十二贤人汉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巍峨庄严的大成殿,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龙吻脊中有双楷戏珠立雕,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竖匾上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是姬鹏飞的手书。 大成殿是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殿内陈设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定期进行古曲、雅乐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礼仪的大型明代祭孔乐舞,使观众听到春秋时代的"钟鼓之乐"、"琴瑟之声",展现二千多年前另古乐风貌。大殿四周是孔子业绩图壁画,形神并具。 庙院被两庑碑廊环抱,墙上镶有三十块由赵朴初、林散之、沈鹏、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撰写的墨宝真迹碑刻。碑廊里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览。大成殿内也经常筹办其他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这里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自1984年复建以来接待游客60多万人。在这里,春有金陵灯会;夏有民俗文化庙会和"秦淮之夏"纳凉晚会;秋有美食节、文化节、祭孔活动和菊展。 古老的夫子庙大成殿作为秦淮风光带的中心景点,正以崭新的面貌和一流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巍峨辉煌的大成殿作为夫子庙的核心景区,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因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贡献而得名,布局为前庙后学宫。门前古狮雄踞,门左右辟角门。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边进出。 进入门内,映入眼帘是一座汉白玉卧碑,正面是古代名书法家题的“南京夫子庙”,北面镌刻详细记载了重建夫子庙的经过。进入中心庙院,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坍墀,坍墀正中竖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吨,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甬通两旁每尊高1.8米的孔子弟子中八位贤人汉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庙院被两庑碑廊环抱,墙壁上镶有30块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真迹碑刻,碑廊里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南京特产雨花石精品展览,色彩缤纷,玲珑剔透。巍峨庄严的大成殿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重檐飞翘, 斗拱交错。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米,宽3.15米, 两侧有四亚圣颜回、曾参、孔仍、孟轲的汉白玉雕像,四周墙壁展出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巨幅彩石镶嵌壁画。从大成殿后门走出,即进入学宫参观区。学宫是科举时代本省学子读书的最高学府,为使士子接受教化,渐知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所以学宫总是和孔庙建在一起。作为江苏古代文教中心的学宫位于大成殿后,以明德堂、尊经阁为主体,“东南第一学”门匾由清末状元秦大士题写 现在的夫子庙有许多商业街十分繁华。
C. 谈中国近代钢琴音乐的发展史
钢琴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相当于晚浪漫主义时期。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程。1949 年前,中国钢琴曲创作数量很少。现代音乐流派非常多,1949 年到1966 年,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民歌加和声”的思维模式,1966 年到1978 年,只有由“样板戏”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才能生存,直到80 年代,中国钢琴创作的风格才真正开始走向多样化。
1.西方的钢琴来到陌生的东方古国
公元1601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朝见明朝皇帝,在他贡献的礼物中,有一件乐器,中国史书上称为“七十二弦琴”,实际上就是钢琴的前身,古钢琴的一种,根据对它的形状和发音原理的记载,应当是古钢琴中的击弦古钢琴。皇帝想听听,于是命四名太监向与利玛窦同来的西班牙传教士学了一个月的弹奏法,这四名太监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古钢琴学生。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少数对西方科技、文化感兴趣的帝王之一,而且还有亲身学习西方音乐的实际行动。1673 年,经人推荐,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应召,担任康熙的音乐教师,教授皇帝西方乐理和古钢琴。皇帝学习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史料记载,1703 年,也就是师从徐日升的30 年后,他还能在古钢琴上演奏中国古琴曲《普奄咒》,将中国乐曲在西方键盘乐器上再现出来,这表明他相当水平的弹奏技巧。康熙在位的时间是1662—1722 年,相当于欧洲巴洛克音乐靠后的时期。康熙个人爱好西方音乐,但并未颁布御旨广泛推进,普及巴洛克音乐。
有确切记载的钢琴(不是古钢琴的传入),是1842 年(已经是肖邦的时代)中英签了《南京条约》后,英国商人认为中国是个广大市场,一个钢琴商行运来大批钢琴到中国,但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实际并不存在他们想象的钢琴市场,这批钢琴后来也就下落不明了。
到了19 世纪、20 世纪之交,也就是欧洲浪漫音乐进入末期之时,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教会学校,才开始有民间的钢琴教学活动,但仍然人数较少,影响力也不大。
钢琴真正在中国大地站住脚,取得社会性的地位,是在本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运动当中实现的。“学堂乐歌”是将某些日本、欧美歌曲的曲调,填上具有反封建思想、要求富国强兵内容歌词的歌曲。这些与传统音乐大有差别的新音调、新的音调,中国固有的乐器难以为它伴奏,于是钢琴、风琴参加进来。这说明一种乐器、一种艺术形式,只有当它符合某种社会性的需要时,才能在这个社会里存活下来。
2.中国人的钢琴演奏才能
新的乐器来了,首先要学会使用它,钢琴教学活动也同时出现了。最初的教会学校已经有了最早的钢琴教学。到了1919 后,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许多音乐社团,其中大都有钢琴教学。与此同时,在一些高等院校内也有了更系统、更正规的钢琴教学,如“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高师音乐科”、“北京艺专音乐科”等。
1927 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中国的钢琴教育进入了更专业化的高水平时期。
在中国人学习钢琴的早期,很自然地主要由外国人担任教师。但中国优秀学生掌握钢琴技巧的能力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的。例如,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任教的萨哈罗夫,原来是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在欧洲也是一流的演奏家,当著名的中国音乐教育家萧友梅请他留在上海任教时,他曾表示,在中国有什么可教的呢?只是在萧友梅一再挽留下,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了他的授课。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后,就立刻喜欢上了聪明的中国青年,直到去世也没有离开中国。我国第一代钢琴家李献敏、李翠贞、丁善德等,都是他的学生。还有意大利人梅百业也教钢琴,著名钢琴家朱工一、傅聪等人就是他的学生。
50 年代,原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钢琴家、钢琴教授与中国钢琴界往来频繁,对提高中国的钢琴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后中国钢琴水平迅速提高,仅1951—1964 年间,就有13 名我国钢琴家在20 次不同的国际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傅聪、顾圣英、刘诗昆、殷承宗、李名强等人。而我国的钢琴教授丁善德、朱工一、周广仁、吴乐懿、李其芳等又都应聘担任过各种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
“WG”过后,特别是80 年代,在中外音乐的广泛交流中,新一代钢琴家成长起来。例如李坚、韦丹文、许裴平、孔祥东等等,都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同时,在普及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进入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之中,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几乎都卷入到了“钢琴热”之中。
3.中国的钢琴曲
当今,中国人不仅能弹好钢琴,而且还能制造达到相当水平的钢琴。然而,钢琴来到中国的最重要的意义还不限于此,而是由此产生出来的中国的钢琴曲的创作,这段历史已有90 年之久。
20 世纪最初的20 年里,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可以以赵元任为代表。赵元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作曲家,大约1913年,他还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时,曾为风琴改变一首乐曲《花八板与湘江浪》。
钢琴是立体、多声的乐器,当我们在钢琴上弹出一条中国曲调时,立刻就遇到一个如何处理多声结合的问题,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主要是单声的,欧洲虽然已经有了多声音乐的系统技术体系,但却往往不适合中国的曲调。本世纪初的20 年间,中国作曲家都在探索如何克服这一难题。1915 年赵元任又写了一首《和平进行曲》,这是正式发表的第一首中国钢琴曲。30 年代,对中国钢琴曲创作来说,一件大事是“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创作比赛。1934 年,游历中国的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深深地迷上了中国音乐。为了在世界各地演奏中国音乐,由他发起、出资,上海音专协助,组织了这次比赛。获得这次比赛第一名的作品就是著名中国作曲家、当年上海音专学生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除此之外,他还在30 年代写了《晚会》《怀念》《小曲》。这些钢琴曲都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精致的笔法,其中《晚会》是经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
40 年代,丁善德教授最负盛名。他自幼学习民间音乐,1928 年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琵琶,后改学钢琴,师从萨哈罗夫。1935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录制了第一张唱片。后在天津、北京、上海从事教学、演奏活动。1945 年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钢琴曲《春之旅》组曲。1947 年赴法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巴黎写了两部钢琴曲《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此外比较有名的还有瞿维的《花鼓》,江文的《小奏鸣曲》、《钢琴叙事诗“浔阳月夜”》和《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
50 年代及60 年代,丁善德创作了《第一新疆舞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陈培勋写了四首以广东民间音乐为主体的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和《“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桑桐创作了《内蒙钢琴曲》等等。
70 年代末,杜鸣心改编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周广仁改编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储望华改编的《二泉映月》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80 年代,随着WG结束,改编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渐趋完结,中国钢琴曲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最重要特点就是多样化。汪立三1982 年发表《东山魁夷画艺》,还有《他山集》。80 年代是一个多产的时期。
4、中国钢琴作品
解放后,钢琴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的十几年里,钢琴作品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创作的钢琴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追求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大都具有明朗的意境和蓬勃的生气。其次在和声、复调方面都用得比较大胆。第三,留学生的作品受俄罗斯———苏联乐派的影响,在技巧上比较工整,结构上比较严谨。
70 年代以来,中国音乐创作在艺术风格和技巧上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少作曲家对如何将民间歌曲及传统的或现代的民族器乐进行钢琴化的处理,并取得很大成就。 本论文范文来源于专业提供教育论文发表等服务的中国毕业论文网,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分隔线---------------------------- 上一篇:基于声谱图相似度浅析波形音乐检索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论文发表 浅谈中国的钢琴音乐 基于声谱图相似度浅析波形音乐检索 浅析我国现代音乐流派的分类方法 探析基于内容的中文音乐自动分类技术 小论音乐课程改革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 论文分类 文学、新闻、艺术类论文发表 科技、计算机、工程、建筑类论文发表 法律、社科类论文发表 经济、管理、会计、金融类论文发表 医学类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类论文发表 农业、交通等其它类论文发表 学报类论文发表 代写毕业论文 代写职称论文 代写教育论文 代写医学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论文格式 代写论文范文 代写论文提纲 推荐内容 浅谈中国的钢琴音乐 一、钢琴的构造、原理及发展史 1、钢琴的构造、发音原理 钢琴,是1709 年在意大利的佛...基于声谱图相似度浅析波形音乐检索 l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音乐也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四。...浅析我国现代音乐流派的分类方法 在自动流派分类系统中,需要判定一酋歌曲的流派特征。针对这个问题,许多系统将一首歌...探析基于内容的中文音乐自动分类技术 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量 音乐 数据可以在网上流通,多媒体数据库中的...小论音乐课程改革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实施,这其中也包括音乐课程改革。 有些地方...钢琴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相当于晚浪漫主义时期。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程。1949 年前,中国钢琴曲创作数量很少。现代音乐流派非常多,1949 年到1966 年,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民歌加和声”的思维模式,1966 年到1978 年,只有由“样板戏”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才能生存,直到80 年代,中国钢琴创作的风格才真正开始走向多样化。
1.西方的钢琴来到陌生的东方古国
公元1601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朝见明朝皇帝,在他贡献的礼物中,有一件乐器,中国史书上称为“七十二弦琴”,实际上就是钢琴的前身,古钢琴的一种,根据对它的形状和发音原理的记载,应当是古钢琴中的击弦古钢琴。皇帝想听听,于是命四名太监向与利玛窦同来的西班牙传教士学了一个月的弹奏法,这四名太监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古钢琴学生。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少数对西方科技、文化感兴趣的帝王之一,而且还有亲身学习西方音乐的实际行动。1673 年,经人推荐,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应召,担任康熙的音乐教师,教授皇帝西方乐理和古钢琴。皇帝学习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史料记载,1703 年,也就是师从徐日升的30 年后,他还能在古钢琴上演奏中国古琴曲《普奄咒》,将中国乐曲在西方键盘乐器上再现出来,这表明他相当水平的弹奏技巧。康熙在位的时间是1662—1722 年,相当于欧洲巴洛克音乐靠后的时期。康熙个人爱好西方音乐,但并未颁布御旨广泛推进,普及巴洛克音乐。
有确切记载的钢琴(不是古钢琴的传入),是1842 年(已经是肖邦的时代)中英签了《南京条约》后,英国商人认为中国是个广大市场,一个钢琴商行运来大批钢琴到中国,但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实际并不存在他们想象的钢琴市场,这批钢琴后来也就下落不明了。
到了19 世纪、20 世纪之交,也就是欧洲浪漫音乐进入末期之时,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教会学校,才开始有民间的钢琴教学活动,但仍然人数较少,影响力也不大。
钢琴真正在中国大地站住脚,取得社会性的地位,是在本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运动当中实现的。“学堂乐歌”是将某些日本、欧美歌曲的曲调,填上具有反封建思想、要求富国强兵内容歌词的歌曲。这些与传统音乐大有差别的新音调、新的音调,中国固有的乐器难以为它伴奏,于是钢琴、风琴参加进来。这说明一种乐器、一种艺术形式,只有当它符合某种社会性的需要时,才能在这个社会里存活下来。
2.中国人的钢琴演奏才能
新的乐器来了,首先要学会使用它,钢琴教学活动也同时出现了。最初的教会学校已经有了最早的钢琴教学。到了1919 后,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许多音乐社团,其中大都有钢琴教学。与此同时,在一些高等院校内也有了更系统、更正规的钢琴教学,如“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高师音乐科”、“北京艺专音乐科”等。
1927 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中国的钢琴教育进入了更专业化的高水平时期。
在中国人学习钢琴的早期,很自然地主要由外国人担任教师。但中国优秀学生掌握钢琴技巧的能力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的。例如,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任教的萨哈罗夫,原来是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在欧洲也是一流的演奏家,当著名的中国音乐教育家萧友梅请他留在上海任教时,他曾表示,在中国有什么可教的呢?只是在萧友梅一再挽留下,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了他的授课。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后,就立刻喜欢上了聪明的中国青年,直到去世也没有离开中国。我国第一代钢琴家李献敏、李翠贞、丁善德等,都是他的学生。还有意大利人梅百业也教钢琴,著名钢琴家朱工一、傅聪等人就是他的学生。
50 年代,原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钢琴家、钢琴教授与中国钢琴界往来频繁,对提高中国的钢琴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后中国钢琴水平迅速提高,仅1951—1964 年间,就有13 名我国钢琴家在20 次不同的国际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傅聪、顾圣英、刘诗昆、殷承宗、李名强等人。而我国的钢琴教授丁善德、朱工一、周广仁、吴乐懿、李其芳等又都应聘担任过各种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
“WG”过后,特别是80 年代,在中外音乐的广泛交流中,新一代钢琴家成长起来。例如李坚、韦丹文、许裴平、孔祥东等等,都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同时,在普及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进入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之中,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几乎都卷入到了“钢琴热”之中。
3.中国的钢琴曲
当今,中国人不仅能弹好钢琴,而且还能制造达到相当水平的钢琴。然而,钢琴来到中国的最重要的意义还不限于此,而是由此产生出来的中国的钢琴曲的创作,这段历史已有90 年之久。
20 世纪最初的20 年里,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可以以赵元任为代表。赵元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作曲家,大约1913年,他还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时,曾为风琴改变一首乐曲《花八板与湘江浪》。
钢琴是立体、多声的乐器,当我们在钢琴上弹出一条中国曲调时,立刻就遇到一个如何处理多声结合的问题,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主要是单声的,欧洲虽然已经有了多声音乐的系统技术体系,但却往往不适合中国的曲调。本世纪初的20 年间,中国作曲家都在探索如何克服这一难题。1915 年赵元任又写了一首《和平进行曲》,这是正式发表的第一首中国钢琴曲。30 年代,对中国钢琴曲创作来说,一件大事是“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创作比赛。1934 年,游历中国的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深深地迷上了中国音乐。为了在世界各地演奏中国音乐,由他发起、出资,上海音专协助,组织了这次比赛。获得这次比赛第一名的作品就是著名中国作曲家、当年上海音专学生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除此之外,他还在30 年代写了《晚会》《怀念》《小曲》。这些钢琴曲都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精致的笔法,其中《晚会》是经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
40 年代,丁善德教授最负盛名。他自幼学习民间音乐,1928 年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琵琶,后改学钢琴,师从萨哈罗夫。1935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录制了第一张唱片。后在天津、北京、上海从事教学、演奏活动。1945 年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钢琴曲《春之旅》组曲。1947 年赴法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巴黎写了两部钢琴曲《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此外比较有名的还有瞿维的《花鼓》,江文的《小奏鸣曲》、《钢琴叙事诗“浔阳月夜”》和《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
50 年代及60 年代,丁善德创作了《第一新疆舞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陈培勋写了四首以广东民间音乐为主体的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和《“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桑桐创作了《内蒙钢琴曲》等等。
70 年代末,杜鸣心改编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周广仁改编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储望华改编的《二泉映月》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80 年代,随着WG结束,改编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渐趋完结,中国钢琴曲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最重要特点就是多样化。汪立三1982 年发表《东山魁夷画艺》,还有《他山集》。80 年代是一个多产的时期。
4、中国钢琴作品
解放后,钢琴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的十几年里,钢琴作品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创作的钢琴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追求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大都具有明朗的意境和蓬勃的生气。其次在和声、复调方面都用得比较大胆。第三,留学生的作品受俄罗斯———苏联乐派的影响,在技巧上比较工整,结构上比较严谨。
70 年代以来,中国音乐创作在艺术风格和技巧上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少作曲家对如何将民间歌曲及传统的或现代的民族器乐进行钢琴化的处理,并取得很大成就。
D. 南京有什么比较放心可靠的艺术培训中心吗
新街口有个小青藤艺术培训好像听说还不错 我有个朋友上的 据说原来是北京那边的 比较专业吧 当然了 这种培训机构还是看楼主自己选择啦 要为自己负责 艺考这条路还是蛮辛苦的
E. 南京私塾有吗
你好,有的。目前南京仅此一家:
南京私塾
南京私塾由南京中央家教首创,专业为南京及全江苏富豪们的孩子提供至尊家庭教育服务!!
师资:全部为历年高考状元,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如:北大,清华,南京,上海交大,东大等)学生的指导老师和授课老师!全部十年以上教龄,精选30-45岁的全江苏最好的教师!外语类全部是精选外国名师!长期和南京各大高校合作,具有南京各大名校的外教资源: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俄国,朝鲜.......长期为想学外语口语的学生及家长提供方便,一个电话就可预约上门!
主打课程:
小三~小六:语文,数学,英语,奥数,新课程提前上,学习兴趣培养。
初一~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高一~高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2009中考失利,系统复习备战2010年中考!精选初三一线名师上门!有效沟通,心里输导!
2009高考失利,系统复习备战2010年高考!精选高三一线名师上门!有效沟通,心里输导!
艺术类:乐理、器乐、舞蹈、书法、绘画…一线名师上门!
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各科上门辅导!
收费情况:
小三~小六:10000元/月起,
初一~初三:16800元/月起,
高一~高三:19800元/月起,
成人高考,自学考试:15800元/月起。
顶级名师,至尊服务!保送相关名校!
咨询电话:025-8168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