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教师
❶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具有以下角色:
①环境的提供者
②示范者
③观察者
④支持者和资源者
❷ 谈谈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教具与练习,这个环境被称为是养育儿童的场所,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构所设计,在这个环境中儿童的人格及成长模式也会显露出来。也就是说,儿童在活动时,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是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
这个环境不仅要含有具备儿童成长所需要的一切事物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要排除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蒙台梭利的教室环境中有六个主要的构成因素:自由的观念、结构与秩序、真实与自然、美感与气氛、蒙台梭利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教室环境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呢?
一、个性化发展与个性化教育的涵义
个性化发展是指个体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健康个性。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满足需要;二是发展兴趣;三是实现潜能。
个性化教育是相对于一致化教育而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它旨在创设最有利于使每个幼儿得到最好发展的环境,针对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其主要特征是:教育对象的个别性和教育方法、形式的差异性。
与个性化教育相反,一致化教育是指不分教育对象进行要求统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的教育,表现为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育妨碍了幼儿个别性的发展,甚至会泯灭幼儿的个性。因此,要实现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就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
二、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
1、对于胆小缺乏自信的孩子
缺乏自信是一种因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因为对自己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多愁善感。他们最大的行为特点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往后退缩,不敢甚至不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不善于与人沟通,瞻前顾后,无安全感。活动时,因担心自己出错,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同时由于缺乏交往技巧而不敢放开手脚积极探索、与人合作。因此对什么工作都缺乏自信,对某些工作虽然有好奇心想做而不敢做,总是怕自己弄不好。
芳芳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从小由奶奶带大,什么事情都有奶奶帮忙,造成了芳芳现在的样子——4岁了连剪子都没拿过,动手能力很弱。于是我在生活中观察她、了解她,发现她特别得爱美,总喜欢照镜子,还时常对着镜子在头上带一些装饰,于是我根据她的兴趣和爱好,在美工区投放了串项链的工作,并在工作前用温和的态度去激励她,邀请她来做这个工作,起初她紧张的不肯做。
我说:“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吗?”
“喜欢。”她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
“你是不是担心不会剪线啊?”
她连忙冲我点点头。
我把她搂在怀里小声的对她说:“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咱们俩一起做。”
听到我说这话,她立刻放松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一天来的第一个工作,我耐心地给她做示范,演示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她聚精会神地看着我,还不时地帮我的忙,给我递珠子。
等到穿完后,我说:“你发现我串的珠子有什么特点吗?”
她看了看说:“是按照两个红的、两个黄的顺序穿的。”
“你真棒,你穿一个和老师的不一样好吗?”
她高兴的答应了。当她与材料融合后,我马上退出了她的视线,在不影响她的地方观察她的一举一动,让她专注其中。她在这样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环境中探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并符合她发展特点的事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她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她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过了一会,只见她一手拿着穿好珠子的绳,一手拿着剪刀在那里发愣,过一会只见她拿着剪刀在线的一端比了一下,觉得不合适又放下了,过了好久她仍然没有剪,可也没离开桌子一步,总坐在那里发呆。
于是我走过去问:“怎么了?需要老师帮忙吗?”
“我不知道从哪剪了,”
“项链是戴在脖子上的,怎么才能知道用多长呢?可以试试啊。”
“哦!我知道了。”
只见她将穿好珠子的绳套在脖子上,找好了项链的长度,用剪刀将绳剪断了,我帮她系上扣,她高兴的将项链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因成功而产生的喜悦是任何东西所替代不了的。通过这件事,芳芳的自信心增强了,工作的热情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教师对孩子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每个孩子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学习内容与方式都基于孩子原有的发展水平之上,是教师通过对孩子的观察、了解所得出来的,教师不对孩子进行横向的比较。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之上,他们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提高,也会为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他发现自己和他人一样行时,会在集体面前将自己的经验大胆地展现出来,使之逐渐从胆小、不自信的阴影中走出来。幼儿在工作中,开始总会遇到困难,但作为教师不应该随便打扰孩子,给他们一点时间让她们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如果发现他们没有好的办法了,教师要立刻抓住时机,适当地协助他们完成一项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对于不能自律、粗心大意的孩子。
蒙台梭利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尊重和自由”,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也就是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充分的发展空间,以及自由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里所谓的自由,不是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重视幼儿,满足幼儿的需求,幼儿通过反复工作获得满足,形成自发性的纪律。
自律就是幼儿有自我约束和遵守纪律的能力。蒙台梭利教育是真正从幼儿出发的教育,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个别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自律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考虑幼儿为什么不能自律。
代英杰小朋友在工作时总是打扰别人的工作,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对别人的工作非常感兴趣,在观看别人工作时发现小朋友不能正确操作时,会提出指正,但是这样恰好干扰了别人。他自己也不能很好的进行丁作,工作时不专注。有时学具摆放杂乱,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工作一会就东张西望;有时会不自主的随意乱走,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其小朋友,影响别人的工作;有时则会踩到别人的工作毯,虽然大多时候都不是有意的,而是因为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造成的。根据代英杰的这种情况,我知道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对制作食品的程序性工作很感兴趣,经常会在生活区观看别的小朋友制作蛋糕,我总觉得他没有很好的秩序感,动作也不是很协调,就一直不敢给他展示这个工作。
今天他又来到生活区,眼睛直直地望着那些制作蛋糕所需要的材料,看到这,我心里咯噔一下,要不要给他展示这个工作呢?他能做好吗?我想了想决定试试看,于是我拉着他的手说:“我们来做烤蛋糕的工作吧。”他听了我的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连忙点着头说:“好。”我开始为他展示这个工作,没想到以前看展示总是漫不经心的他居然目不转睛的看完了我所有的工作程序,还迫不及待的要求自己试一试。更出乎我的意料,他在做这个工作时显得很有耐性,动作也比以前稳重了很多,起初我在旁边反复叮嘱他,没想到他对我说:“老师你放心,我会做。”说完他不再理我,而是专心做起了工作,一步一步的动作比我想象的要精细得多。
当松软的蛋糕放在我的面前时,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品尝觉得更加香甜。吃着他做的蛋糕,我想:如果我一味地不相信他的能力,想必真的会扼杀他成长的机会。一连几天我发现他总是第一个去做这个工作,专注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不会去打扰别人的工作了。看到他的工作状态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蒙氏教室里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但要注重自己本身教育的观念变化,更应该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在教室里除了给幼儿创设自由、轻松、有序的教室环境,更应该给幼儿提供独立尝试的机会和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有序的环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果我们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时,自我约束能力也因而逐步形成。所以蒙氏教师要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和独立工作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我们要把幼儿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的意志和选择,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让幼儿自然的成长。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他们独立、进取、坚持、自信、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使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❸ 蒙氏教育教师资格证
还有这个教师资格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❹ 蒙氏教师是什么意思
蒙氏教师,全称蒙台梭利教师(或译成蒙特梭利教师)。是依照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教学原则,以蒙氏独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教具,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
蒙氏利教育(简称蒙氏教育),是由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开创的,它是以儿童为中心,在把握孩子敏感期的前提下,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教具而开展的开放式教育活动。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老师为中心。所以教师就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他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
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教师应称之为"导师"更恰当。
❺ 怎样上好蒙氏教育课
1.给孩子自由
“自由”是蒙氏“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
展不会健全。
杭州王氏教育结合蒙氏教育理念,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 ○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 ○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因此,对孩子应该以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自由的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的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二、实施特点
蒙台梭利课程的实施中,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指导。可以在下面的几点特点当中体现出来。
(一)让自己做,也就是所谓的“不教的 ”
蒙台梭利反对以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已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说:
“我听到了,
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
(二)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发现敏感期对早年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论已被近代研究所证实的观察。对来说,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蒙台梭利环境运用了这些事实,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 何时开始?
虽然入学的年龄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通常,小孩是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入蒙台梭利教室,这完全依他在教室的环境中,是否感到快乐和舒适而定。他将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且最简单的活动开始;而他在三、四岁所使用的教材,将帮助他发展集中力、协调力,以及他在五、六岁时,将从事的一些较难的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习惯。这整个的学习计划是很有系统的,因此,若一个小孩错过了整个计划的头几年,或在他尚未完成这里所提的一些基本课程之前,就已退出这个,那么他就无法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蒙台梭利教室并非托儿所,也不是提供给孩子的一个玩耍的地方。这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用孩童在两岁半至六岁这段敏感年龄,能从丰富的环境中吸收讯息的特性而设计出来的。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已自然的方式,获得阅读和算术等基本技巧,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因为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很早便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
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三)扮演导师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称之为导师,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在儿童操作教具,即儿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现实水平的目标,制订每个儿童通过活动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示范者和观察者,而应该是儿童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指导者。因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因此,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应当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感知觉的训练,从而达到发展的心智的目的。同时如果缺乏教学目标,完全依赖儿童自己操作,儿童的自动发展是不可能的。
(四)完全人格的培养
完全人格的培养是蒙台梭利课程所追求的目标。者头脑中应该具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想形象——具有完全人格的儿童。
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试图通过一个一个孤立的感觉训练达到儿童的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五)混龄
所谓混龄,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混龄教育更强调尊重儿童成长步调,最大限度的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蒙台梭利说:“适度的教育只有一种,那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速度的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色,就是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混龄教育形式,因不同年龄段心理和生理发展明显的差异性,更加要求在的过程中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的情况,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简言之,蒙氏教学方法的根本精神就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成长变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其心智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们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六)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这是蒙台梭利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儿,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儿童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因此,根据每个的特征,蒙台梭利都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具,可见教具的丰富性。
评述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的自我发展,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蒙台梭利方案毕竟是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一) 孤立的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官。她设计的每一感官教具均是针对一个特定感官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世界上仅具一种特征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在认知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官训练也许适合那些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合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二) 对创造力的忽视
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这十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在蒙式教室中,虽然孩子也使用艺术教具,但已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创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的做法,这也反映出蒙式对创造力的忽视。
(三) 过于强调读,写,算 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蒙式的课程组织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 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但多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想。关键问题可能在于: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至于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实现。这固然是蒙台梭利自身的矛盾,但部分后来者机械地搬用蒙台梭利的形式,而未能真正领会其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将蒙台梭利教育由原先的面向贫苦家庭的儿童变为面向社会上层的高收费,恐怕也是创始者本人始料未及的。
❻ 蒙台梭利老师有什么要求
对蒙台梭利老师的要求,跟其他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程老师是专门学幼教,后来又接受了蒙台梭利的训练,您能不能谈区别在哪儿? 程丽霞: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是特殊儿童教育。而我自己作为一个妈妈而言,有的时候现在回过去想,接受了蒙台梭利的培训以后,我觉得我们之前,包括我们的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其实对孩子的误解挺深、挺大的。 一个蒙台梭利的老师要会观察孩子,其实我个人的感觉,会观察孩子有一个前提,他要了解和理解孩子。 常常在一般的体系下,大部分老师会用“我的要求”——我是一个老师,我要求你不能大声说话,我要求你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是从我的标准出发的。作为一个蒙台梭利老师,可能更多会去想孩子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刚才张老师会讲他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他出现一些矛盾、争执,老师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你干什么要打他,你干什么要抢他的东西”,马上把两个人拆开,然后做一个惩罚,这是大部分的幼儿园的老师做的方法。 可是对于蒙台梭利的老师,像张老师自己说的你先想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解决不了,我再帮你找一个澄清的方法,比如把他弄哭了,你怎么样让他不哭了,这个孩子怎么样真正体会到“是因为我错了,我伤害他了,我把他弄疼了”,他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下一次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很多幼儿园老师,首先是维持我教室的秩序,觉得教室是老师的,但是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教室是孩子的。 张岳平:蒙台梭利的老师一定要受过严格的蒙台梭利教育的培训,他要懂得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思想,还要懂得展示教具,蒙台梭利老师是蒙台梭利环境的布置者,是材料的供应者,他要供应孩子使用的材料,每天用的纸张、铅笔,各种各样的材料要保持干净,既是环境的布置者,又是材料的供应者,还是纪律的制定者、示范者和遵守者。 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虽然非常的自由,因为他允许孩子走来走去,自己选择工作,还可以走来走去观察别人的工作,不停搬运材料,这都是孩子的情况。但是孩子的自由仍然有限制,孩子要学会遵守各种必要的纪律。老师是纪律的制定者,还是纪律的执行者,定了纪律老师也是要执行的。 你要求孩子要坐在凳子上,尽管孩子桌子很低,你也不能一下子坐在桌子上;你要求孩子在教室里轻轻的走路,你也得很优雅在教室里走路,这就是蒙台梭利对老师的要求。另外你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你自己也是孩子的环境,甚至在教室外面也会在商店里碰到孩子,如果你大声吵架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你能够成为蒙台梭利的老师,你自己品质会提升,而且还会改变你的人生。 搜狐母婴:更重要的是整个人作为一个老师的形象,应该是优雅、安静的,符合蒙氏教育要求的对孩子的影响,要求真是非常高。 程丽霞:我自己体会非常深的,我之前的性格非常急,很急躁的,包括我孩子一出现什么状况,马上压制不住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学完蒙台梭利之后,我会发现之前包括我对我自己的孩子都会有误解。蒙台梭利会给你一套怎么样跟孩子讲话,你希望他教室里轻声走路,都不会说“你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要告诉孩子“请你轻轻走路”,不会告诉你一个原则,让自己琢磨怎么做,而会很清晰地告诉你,非常严格,非常细。 所有教育的方法也好,技巧也好,包括跟孩子交往的原则或者规定,背后都是一个很大的原则——你去了解孩子,你要爱这些孩子。我学完之后对我家人,对我自己的接纳,你就会觉得很好的,喜欢看别人的优点,你的心胸变得很宽广,你就会变得很平和。 搜狐母婴:对一个人的价值观的改变。 程丽霞:包括对世界的理解,世界观、人生观,让你充满了善良的智慧。
❼ 蒙氏证书怎么考
国际蒙台梭利证书也就是AMI证书蒙氏有一个专门的培训机构的,是专门为一些想内学习蒙氏教育的老师组容办的一个学习班 ,让老师具备讲解蒙氏教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合格会发给 蒙氏教育初级或中级讲师的一个证书,来证明你可以独立上一节正规的蒙氏课。蒙氏教育是一位名叫蒙台梭利的老师发明的教育法。
幼儿园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习这个,因为蒙氏教育讲求的是动手操作为主,对婴幼儿的智力开发和潜能启发都是有利的,现在幼儿园也是希望孩子多操作多动手学习,享受游戏的乐趣。
蒙氏证书一般不是教委颁发的,只有幼师证、园长证、保育员证是教委颁发,因为蒙氏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所以一般是教育类的大学及培训机构颁发证书。每年中国蒙台梭利协会都会招生进行培训,并且请国际上专业的蒙台梭利老师进行指导。
1报名:到教育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蒙氏资格证考试。
2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3考试内容; 笔试;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还有要考试讲;还有五项全能(唱歌、跳舞、讲故事、画画、弹钢琴)
4每个地区情况不同,以当地通知为准
❽ 求蒙氏老师上课的流程
蒙氏教育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具的使用(工作毯啦,走线啦……),最为重要的是要理解蒙台专梭利对属于儿童 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就是她的教育哲学。这些都浓缩在《吸收性心智》和《童年的秘密》里。
自己认为关键的几条如下:
1、孩子是有自己学习的能力的(吸收性的心智),能自主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营养。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可能表现为游戏,但蒙氏认为这是孩子在“工作”。
2、follow the child 要求教育者要“跟随着儿童”……和卢梭、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是一脉相承的
具体可以参见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刘晓东的著作,特别是儿童教育新论。
另外刘晶波老师是蒙氏的专家,可以搜一搜请教她~
❾ 在普通幼儿园上班和蒙氏教育幼儿园上班当老师,哪个更好
当然是蒙台梭利幼儿园好
因为蒙氏教育理念比较先进,一般私立幼儿园才会学习,私立虽然严格,但能让你学上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
作为将来想好好搞幼教工作的年轻人,还是要多学知识,多多实践
况且私立毕竟收入也比普通幼儿园高一些。
❿ 什么是蒙氏教师资格证
蒙氏教师资格证是蒙氏培训证书。学员培训合格由中国国际蒙特梭利教学研究会、中国国际幼儿教育研究院联合颁发证书。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国际化程度很高,教育理念和教具操作有严格的标准。
专业蒙式教师是要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并获得蒙式资格证,蒙式资格证有0-3岁、2.5-6对和6-12岁三个阶段,蒙式资格培训机构有很多,含金量比较高,普遍被行业认可的有三个,分别是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AMS(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和MTPI(MontessoriTeacherPreparation
International),这三个证书获得者均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
(10)蒙氏教育教师扩展阅读:
蒙台梭利教育的特点
1、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2、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3、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只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