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技术教育考试
Ⅰ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局电话是多少
0939-8212206
Ⅱ 甘肃陇南普通话考试报名时间
畅言网普通话学习网址,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测试及在线学习系统。
普通话在线学习
考生安装客户端后,登陆网站,点击进入在线学习页面,即可进行在线学习服务。
畅言网提供了六种学习方式:“基础语音学习”、“对比语音学习”、“综合学习”、“大纲短文学习”、“听辨音训练”和“我的课程”,每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如下:
◆ 基础语音学习
按照声母、韵母、调型三种类型对普通话发音进行划分,提供用户全面、成体系的普通话学习方式。适用于想要全面学习普通话语音的用户,也提供了用户迅速查找某项发音进行学习的入口。该学习方式提供单字和词语两种学习题型。
◆ 对比语音学习
列举各方言区容易混淆的发音项,生成相应的课程,便于用户进行对比训练和学习,更容易把握这些关键的发音项。该学习方式提供单字、词语、句子三种学习题型。
◆ 综合学习
以用户的发音特点为依据(仅限于有模拟测试记录的用户),生成包括单字、词语、短文三种题型的课程,方便考生有一定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 大纲短文学习
专项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60篇短文,用户有全文学习和逐句学习两种方式。
◆ 听辨音训练
通过读音、汉字、拼音的辨别来训练和强化对标准普通话读音的掌握。
◆ 我的课程
系统根据用户的模拟测试诊断报告,为用户量身定制出“一揽子”的针对性训练方案,其中包括经过定制后的“基础语音训练”、“对比语音训练”和“综合学习”几种方式。
打电话问陇南语委办考试报名时间等问题。现在有很多省份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考试,机测可以畅言网模拟测试。
Ⅲ 2020甘肃陇南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流程
报名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每名考生限报一个岗位,报名网站为西北人才网(http://www.xbrc.com.cn)。报名时间定于2020年7月27日至7月31日。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名申请
报名前,应聘人员须仔细阅读招聘公告及《岗位计划简表》,按规定时间登录西北人才网在公告中点击“我要报名”端口,注册登录账户(该账号是应聘人员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需妥善保存)。登录后,仔细阅读报名须知,签署《应聘人员诚信承诺书》,逐项填写信息并上传附件,提交后等待资格初审。提交报名申请截止时间为2020年 7月31日17:00 。
2.资格初审
根据公告要求,教育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市教育局负责,卫生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市卫健委负责,县(区)党群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县(区)委组织部负责,县(区)政府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县(区)人社局负责。应聘人员可于提交申请后3日内登录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初审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5日17:00。
3.缴费
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登录甘肃政务服务网(http://www.gszwfw.gov.cn),先进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再进入非税缴费界面,填写缴款识别码(缴款识别码届时发送至本人报名时提供的手机号码,务必保证通讯畅通)进行缴费。按照有关规定报名费为150元,缴费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7日17:00。未按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打印准考证
应聘人员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打印中遇到的问题,拨打报名技术咨询电话联系解决,准考证打印时间另行通知。
5.注意事项
报名申请提交并通过审查后,不可更改,应聘人员须慎重选择应聘岗位,认真填写报名信息。报名申请中的相关信息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报考条件,否则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Ⅳ 甘肃陇南报考中小学教师考试需要考哪些科目
那要看你报考什么类型,主要考专业知识,你是学中文的,一般内容就是专科类中文知识,如果你是中等师范毕业的,就是中师类语文和数学。
Ⅳ 甘肃省陇南市事业单位招考考试题型
行测和公共基础知识全部选择题
Ⅵ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教育网几月份考教师资格证
下半年有呢,和自考同时间,这是考教心学成绩的时间哦!还要申请教师资格呢,在网上,陇南教育网上公布,大概在10月,11月底考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Ⅶ 2019甘肃陇南公务员考试报考流程是什么
2019甘肃陇南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根据历年甘肃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得知,2019甘肃陇南公告预计于2019年3月发布,报名时间预计在3月中下旬。对于首次想要报考2019甘肃陇南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甘肃陇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是什么?该怎么报考2019甘肃省考呢?为此甘肃中公教育根据2018年甘肃陇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做了详细的整理,望各位考生及时查看,仅供参考。
2018年甘肃陇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1.提交报考申请
报考人员在2018年3月16日08∶00至3月23日18∶00登录全国人事考试服务平台,或通过甘肃省人社厅网站提供的“甘肃省2018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报名系统入口”,先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经“人事考试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审核并自动生成的照片。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和《报考指南》等附件,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选报职位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一经发现,即取消报考资格,按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人社部令第30号)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对职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需要咨询时,请直接与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直接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
网上资格审查由职位所在的市州和省直招录单位负责,时间为2018年3月16日08∶00至3月24日18∶00。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人员于2018年3月17日至3月23日期间登录省人社厅网站,查询本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18年3月23日18∶00以后,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职位,本人自负责任。
4.报名缴费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务必于2018年3月16日08∶00至3月25日18∶00登录全国人事考试服务平台,或通过甘肃省人社厅网站提供的“甘肃省2018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报名系统入口”,进行缴费。根据《关于调整公务员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3〕800号),报考人员缴纳报名考试费150元。未按规定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户家庭和残疾人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这三类报考人员只上传照片,不进行网上缴费。农村特困户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扶贫办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城市低保户家庭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原件)和低保证(原件、复印件)、残疾人凭相关证件(复印件),经省、市州考录办审核确认后,现场办理减免费用手续。其中,报考省直单位(包括垂直管理系统)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省考录办办理费用减免手续;报考市州及以下单位的,在报考职位所在市州考录办办理费用减免手续。
5.报名信息修改
为确保考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经报考人员申请仅可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省直单位(包括垂直管理系统)及其直属单位报考人员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审核、修改,市州以下单位报考人员到市州考录办提交申请,市州考录办汇总后及时上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进行审核、修改。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25日16:00,逾期不予受理。
6.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在报名确认和缴费成功后,于2018年4月17日09∶00至4月21日14∶30期间,登录全国人事考试服务平台或省人社厅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以备后续各环节使用。笔试、面试、体能测评、体检等各环节无本人《准考证》的,视为自动放弃。
以下为2018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情况,仅供参考。
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日程
报名时间 2018年3月16日08:00至3月23日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2018年3月16日08:00至3月24日18:00
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 2018年3月16日09:00至3月25日16:00
网上打印准考证 2018年4月18日09:00至4月21日08:00
公共科目笔试的时间 2018年4月21日
成绩查询 2018年5月31日前
Ⅷ 甘肃陇南事件是怎么回事
要深思传言何以酿成甘肃陇南事件
甘肃省委对事件定性非常清楚,这起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因酝酿中的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而引发。 2006年,陇南市提出在武都区东江镇建设东江新区,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征地拆迁。但是,从2008年3月开始,有消息说陇南行政中心将迁往成县。
行政中心的搬离,极有可能带来工商业中心的变迁、城市基础设施的降温、公务员等强势消费人群的流失,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武都来说,不可能不考虑这样的影响。还有一个更为敏感的问题在于, 2006年才开始上马的东江新区建设将何去何从。一旦地级市的行政中心迁离武都,所谓新区前无机关云集的盼头,后有丧失投资支撑的忧虑,此前所规划的蓝图能否落实自然让人不踏实。那些尚未落实回迁房的居民,其寝食难安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但是,说到底,所谓的行政中心搬迁只是一个 “酝酿中”的传言。搬还是不搬,未有定案,冲突本无发生的理由。
在传言与冲突之间,有大半年的缓冲时间。当地政府若真有搬迁行政中心的意向,那么如此重大的决策项目,理应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征求各界的意见。必须向民众尤其是利益有可能受损的武都居民讲清楚,搬迁的必要性何在,搬迁之后的利益塌陷将如何填平。
“尚未批准”,凭什么先斩后奏?
在相关报道中,有一段文字:省委、省政府和陇南市委、市政府认为,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的问题国家尚未批准,群众有意见和想法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绝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尤其不能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挑唆。
如果记者的表述准确无误,那么 “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国家尚未批准”,是指该工程实际上至今并未通过立项程序,或许连征地手续也未必办齐全。既然如此,相关部门凭什么先斩后奏,要求数十户居民集体拆迁?对拆迁户提出的住房、土地,以及今后的生活等问题,当地信访部门又怎么可能作出明确答复?
在 “国家尚未批准”的情况下,陇南市政府拟开建行政中心,与众多拆迁户发生利益冲突,与行政无据、违法拆迁,恐怕不无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试想,如果市行政中心搬迁项目已获正式批准,而且,事先就拆迁户的住房、土地等问题,经过充分沟通、协商,都作出了合理安排,那么,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即使再有能耐,又怎敢与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较劲,乃至挑起这场扰乱社会秩序的官民对决事件?
陇南事件:暴力必须谴责,思维更需革命
但凡群体性事件,常常夹杂暴力的阴霾。无论暴力的拳脚带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都将因对法律的漠视、公共秩序的损害而带有无法推脱的 “原罪”。
与 “谴责暴力”相提并论,甚至尤显重要的是执政者思维的改进。
在甘肃陇南市政府新闻办的一纸信息说明里,事件经过以一种线性、单向、混沌的特征显现在公众面前,公众看到的是 “群众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总是 “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冲击”,总是 “政府和执法人员”的忍辱负重,最后给世人总是一种印象——群体性事件上升为一种近似过去政治领域中的 “敌我矛盾”。
此种信息的表达方式,归根结底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与此前很多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思维惊人相似,贵州瓮安事件曾有过,云南孟连事件曾有过,这种动辄就把群体性事件简单定性、模糊定性的思维,正是传统专政思维的某种延续。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现状。
正是有上述这般简单定性、模糊定性的思维作祟,很多群体性事件不是在一种公平的、及时的、妥协的、宽容的状态下得到处置,反而是在一种简单的、固化的、迟滞的乃至粗暴的方式下得到处置,结果不仅不利于群体性事件的妥善解决,反而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酿成悲剧。
对陇南上访人员冲击市委的反思和建议
首先需要厘清一些疑问。
上访的只有30多人,但后来怎么一下子有了2000人聚集市委?其间的形势逆转又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因何发生的?陇南市委、市政府的接访是否及时、是否有足够诚意呢?如果接访及时,又有诚意倾听上访群众意见,又怎么会演变成一场形同流血冲突的群体骚乱?
对此次群体性事件的 “定性”,人们再次看到了惯用的“少数别有用心的人”、 “不法分子”、 “教唆”、 “煽动”等极富“对立”色彩的词汇。姑且抛开这次事件是否真的是上访群众被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的这个问题——如果真是这样,对不法分子当然要打击。但问题是,在此之前先不要给上访者扣上 “帽子”,而且如此定性有转移焦点、混淆视听之嫌。再说,陇南市委、市政府作为矛盾纠结甚至冲突的一方,其间在接访、处置等方面是否存在某些过失已然存疑的状况下,贸然给事件 “定性”未必恰当,也难以服众。
30多人集体上访,最终酿成2000人冲击市委机关,时间从早上9点多扰攘到次日凌晨2点,这表明事态的演变、激化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在这期间,陇南市委、市政府究竟做了哪些具有诚意的疏导工作以平复群众情绪,从而化解或消弥矛盾冲突、控制事态发展?其应对措施是否恰当?人们看到的事实是,矛盾在一步一步恶化,事态不断恶化,最终演变成了冲突悲剧。最后通报所说的 “执法部门果断处置”,又是如何果断处置,采取何种手段?
为何 “劝说、疏导”比不上 “教唆、煽动”?
但凡群体性冲突的背后往往都有深层次的成因,此次群体性事件恐怕也难例外。上访及围观的群众,为何对政府的劝告疏导置若罔闻?为何政府的劝说疏导就比不上 “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的教唆、煽动呢?政府的号召力、公信力哪里去了?还有,当地的干群关系为何如此紧张,以致到了一经 “教唆”、“煽动”就一触即发?而且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冲击市委机关?在这背后究竟隐含怎样的政治生态和民生疾苦?……所有这些,恐怕难以寄望于陇南市委、市政府来给出客观答案了。
从这宗严重的上访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激化来看,陇南市委、市政府的应对、处置可以讲是完全失败的,令人质疑其能否处理好事件的善后工作。
因此,对于此次事件,建议由更高层次的领导,如甘肃省乃至中央特派调查组来主导处理,这样才有可能较好地做好善后工作。
另外,此次群体性事件也亟需更全面的、更具细节的信息披露,不能全由陇南单方面自说自话了,否则事件的核心真相难免被遮蔽或者不完整,从而无法还原和呈现事件的真实全貌。
这次陇南群体事件也再次警示,当前部分地方因群众利益受侵害、干群对立等因素造成的社会矛盾,已经尖锐、严重已到了接近爆炸边缘,以至于影响局部社会稳定的严峻现实。
Ⅸ 甘肃省陇南市三支一扶考试的报考条件
成人教育大专不能报考,要求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招募对象是省内普通高校和本省生源外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和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基本条件是: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全日制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