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的答案
①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题
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
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
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和。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与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四个基本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B 6.D 7.C
8.C 9.A 10.B 11.D 12.A 13.C
二、填空题
14.高难度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15.生理解剖 可能性
16.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生产劳动
18.政治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
三、简答题
19.(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四、论述题
22.(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
(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
(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24.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26.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
A. B.
C. D.
27.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② 大一学前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专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体心理发展 2.知觉
3.自传体记忆 4.自我中心 5.社会性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 ------------。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
6.学前儿童的----------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 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 ,最后发展到------。
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和---------。 9.华生强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 强调对____。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简述依恋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
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行教育。
③ 李伯黍教育心理学思考题答案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教育学原理: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袁振国主编得《当代教育学》中外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编蓍的《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 李伯黍、燕国材 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冯中良、武新春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
④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看见”、“听到”、“想像”、“思考”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3.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4.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A.转折期 B.关键期 C.危机期 D.过渡期
8.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9.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 A.没有规律
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 C.大致相同
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10.“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1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 A.儿童个性发展上 B.儿童智力发展上
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D.儿童动作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