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2015年四川省教育公共知识真题

2015年四川省教育公共知识真题

发布时间: 2020-11-19 15:48:04

⑴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的题型有那几类,如选择填空这种

你是指《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吧?

  1. 根据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版础笔试和复习权大纲中得知,《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从历年真题来看,四川教师招考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分为四大类:判断题、单选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

  2. 题型、题量及分值(以2015年4月教招考试为例):判断题40个,每个1分,共40分;单选题40个,每个1分,共40分;判断简析题3大道。一共给出三句话或三段小材料,每句话或每段材料后面跟随两道题,即先判断再简析。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般第一问是判断,第二问是不定项选择。一共是6道题,3个判断,每个1分,另外3个不定项选择题,每个2分。一共9分。案例分析题4大道,考察形式类似判断简析,同样是给出四段材料或小案例,每一段案例后面跟随两道题,每道题都是不定项选择,每个2分,共8道题,共16分。总计100分。

⑵ 2015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科目

考试不只有两个科目,2015年的可能会有所出入。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包含: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综合能力应用ABCD及其他专业技能考试,各地会根据招聘的岗位不同而不一样。

拓展资料

一:公共基础知识介绍

1.什么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公务员、村干部、事业单位、军转干等考试中常考、必学知识,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行政、公文写作等。

2.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科目有哪些?

目前来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核的科目主要包含政治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

3.公共基础知识答题技巧:

(1):客观排除法

在解答公共基础知识的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能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

(2):去同存异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互相比较法

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考生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的时政知识。

5.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介绍

1.什么是行测?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的简称,它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进入事业单位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同时也是其中难度较大的一项。

2.行测考试题型有哪些?

行测考试的题型主要包含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个方面:

(1):言语理解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三:申论介绍

1.什么是申论?

申论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

2.申论考试题型有哪些?

申论题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写文章反映的问题或背景,分两点或三点,或根据材料;

(2):根据反映出的问题找到原因,要和上题一一对应;

(3):根据上题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也要和原因顺序一致;(要提到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统筹全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等国家相关政策。)

(4):给定题目写文章或自拟题目写文章

《申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考查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公务员身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试题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四:综合能力应用介绍

1.什么是综合应用能力测试?

《综合应用能力测试》题型为主观性题,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但比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2.综合应用能力(A类)

《综合应用能力(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

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支持与配合。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

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结构

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性试题。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

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综合应用能力(B类)

《综合应用能力(B类)》是针对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B类)试卷结构

试卷由主观性试题组成,主要题型包括概念分析题、校阅改错题、论证评价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用。

3.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试性质和目标

《综合应用能力(C类)》是针对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自然科学文献中的数据、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数据加工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评价,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

综合应用能力(C类)试卷结构

试卷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题型包括科技文献阅读题、论证评价题、科技实务题、材料作文题等。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用。

综合应用能力(C类)考试时间

上午9:30—11:30《综合应用能力(C类)》

下午14:00—15:3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

4.综合应用能力(D类)考试性质和目标

《综合应用能力(D类)》是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D类)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和教师自主发展能力。

师德与职业认知: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正确认知,能够按照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依法施教。

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组织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

教师自主发展能力:能够主动学习和反思,自主进行专业发展规划,能够在各种压力情境下积极进行心理调适。

综合应用能力(D类)试卷结构

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主要题型包括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教育方案设计题等。

综合应用能力(D类)考试时间设置

上午9:30—11:30《综合应用能力(D类)》

下午14:00—15:3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

⑶ 2012年7月以后的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型及其每题分值 谢谢!

各个县市区是不一样的,但主要分单选,多选,简答和案例分析几类。有的地方还有填空题。

⑷ 2015年4月26日,四川全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答案解析。

判断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判断题
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
答案:错
解析: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答案:错
解析: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作用下降,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减少。
答案:错
解析: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作用不会下降
上课听讲,师傅带徒,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答案:错
解析:上课听讲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弟是广义的教育中的社会教育,母鸡带小鸡不是教育现象。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风民俗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答案:对
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显得很重要,因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已成定论的知识教给学生。
答案:错
解析: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知识。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答案:对
解析:题干就是复式教学的定义
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全都变坏了。”由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
答案:对
解析:卢梭认为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答案:错
解析:班级管理是保证班集体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并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答案:错
解析: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专门职业
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
答案:对
不同的学生受同一个老师教育,心理反映各不相同,说明人的心理想象是先天固有的。
答案:错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三大领域。
答案:错
解析: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认知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答案:错
解析:学习是指由个体由于练习或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的变化。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答案:错
解析:“我是谁”是初中生经常思考的问题
学习困难学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学生。
答案:错
解析:学习困难学生有可能是因为智能 ,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学习困难。
场依存的学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答案:对
解析:场依存的学生更多依赖外部学习环境,所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学生学会在听课和看书时如何做笔记属于策略性知识。
答案:对
解析:学会学习是属于策略性知识
动作技能与肌肉运动有关,与大脑无关。
答案:错
解析:动作技能与大脑有关,要先在大脑当中形成关于动作技能的内部的动作意向,以作为实际执行行动时的参照
处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老师,家长等权威。
答案: 错
解析:依赖老师,家长等的权威是属于前习俗阶段
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模仿。
答案:错
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是:行为是由于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模仿是班都拉社会学习的观点
“上行下效”,“耳濡目染”,这是班杜拉所强调的观察学习的具体体现。
答案:对
解析:班都拉的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在教育行政执法中,违法者必须服从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作出的处置决定。
答案:错
解析:除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均可由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依法作出处置决定,违法者必须服从。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可收杂费。
答案:错
解析: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杂费
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答案:错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发=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
教育法律救济以侵权损害事实为前提。
答案:对
学生申诉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答案:对
解析:《学生申诉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申诉受理条件,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且书面形式符合本办法要求。
学校通过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可以逐渐改变社会风气。
答案:错
解析:因果倒错。学生的品德形成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并不是学生的品德改变社会风气。
“终身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内容。
答案:对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认知。
答案:错
解析:最重要的是教师道德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识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柯勒 D.瓦。根舍因
答案:B
解析: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最有效的形式是发现学习。
某教师对学生说:“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这种教师属于()
仁慈专断型 B.放任自流型
C.民主型 D.强硬专断型
答案:D
解析:强硬专断型也是权威型教师强调学生服从教师的一切要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诸于()
《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答案:C
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
实用主义教学是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赫尔巴特教育学
答案:D
解析: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
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
神本位与人本位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
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
答案:B
解析: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它是显性知识
可以被明确地传授
可以用词语表达
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
答案:D
解析:缄默知识指教师的隐性知识,指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
利用校园的花坛、草坪影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说服教育法
答案:C
解析: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情感陶冶法
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教师的素养 B.学校的管理
C.国家的政策 D.学生的认识
答案:A
在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处理好的关系是()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传统教育学认为教育学有两个基础:一是心理学,二是()
哲学 B.伦理学
C.人类学 D.社会学
答案:B
解析: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一般发展 B.全面发展
C.情感发展 D.自我实现
答案:D
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论观点,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教师仅仅起促进作用。
古代学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一致性原则 B.正面引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严格要求原则
答案:C
解析: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放在最优先位置。
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A
解析:
上历史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博物馆观看文物,这种教学方法是()
模型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答案:B
解析:观看历史实物进行学习是实物直观
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体现的是()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教学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结合
答案: C
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不包括()
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者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学生自我完善的辅导者
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答案:A
针对当时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雷沛鸿 B.晏阳初
C.陶行知 D.梁淑琪
答案:B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是()
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能力与结果 D.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案:C
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答案:D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的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从众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马太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B
20.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的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 从众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马太效应 D晕轮效应
21.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 下位学习 B同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学习
答案C
22.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试时的仪态,仪表、眼神及如何和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待给面试管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 )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答案:C
23.按照信息心理加工学的观点,的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
A.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 默会知识
答案:A
24.教师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在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
A 共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实质训练说
答案:A
25.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 内部 不稳定 可控的
B 外部 稳定 不可控的
C 内部 稳定 可控的
D外部 不稳定 不可控的
答案:B
26.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刺激的( )
A 适应 B 对比 C 泛化D 分化
答案:B
27.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 ”,“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的阶段
答案:B
28.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29.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
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 计划策略 B反馈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30.学生小敏在近端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种行为表明他有( ) 倾向
A焦虑 B 过敏 C 强迫 D 怀疑
答案:D
3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
A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B诊治学生的心理疾病
C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D帮助学生树立有问题时的求助意识
答案:B
32.萌萌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萌萌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是( )学习
A言语信息 B态度 C智慧技能 D认知策略
答案B
33.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新旧知识是否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B 学习是否主动学习,反复练习
C 要学习主要内容是教师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答案:A
34.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
A学习定势 B学习迁移 C学习兴趣 D学习习惯
答案:B
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最低的是()
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单行法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答案:D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实行()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只能教育,不能惩罚 D.严厉惩罚,并从学校开除
答案:A
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了人的()
创造性和自主性 B.能动性和发展性
C.能动性和自主性 D.能动性和创造性
答案:C
在教育权利中最基本的教育权利是( )
家长的教育权利 B.国家的教育权利
C.学校的教育权利 D.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答案:D
下列属于最严重的行政处罚的是( )。
财产罚 B.申诫罚
C.人身罚 C.行为罚
答案:C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 )。
财产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姓名权
答案:B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权利是()
学术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获取报酬权 D.参与学校管理权
答案:B
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
行政渠道 B.司法渠道
C.仲裁渠道 D.调节渠道
答案:A
师德的灵魂是()
关爱学生 B.加强修养
C.认真教学 D.提高业务水平
答案:A
李老师在教师节收了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盆盆栽,李老师的行为所违背的教师师德规范是()
依法执教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廉洁从教
答案:D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的方法属于()
宣传演讲法 B.榜样教育法
C.自我修养法 D.对话教育法
答案:C
判断简析题(共6小题,1、3、5题每题1分,2、4、6题每题2分,先判断,正确的选“√”,错误的选“×”,然后选择支撑你观点的选项。2、4、6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
【资料】鉴于班级授课制忽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我国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重新回归到个别教学。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错误
为什么?
我国人口众多,目前还不能广泛采用个别教学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回归个别教学
我国人均教育资源并不丰富,班级授课制能节约教育资源
个别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
班级授课制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答案:ACE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3、4题。
【资料】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所以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错误
为什么?
从事较容易的学习活动时,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好
从事高难度的学习活动时,动机太强,学习效果反而差
学习动机越强,期望值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因个体及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学习材料之间呈现U形曲线
答案:ABD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5、6题。
【资料】某校学生成功,性格内向,一次教学考试不及格,班主任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你还‘成功’呢,你干脆改名叫‘失败’吧,叫‘失败’多好,还是‘成功之母’。”
王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答案:错误
为什么?
王老师的语言诙谐幽默
王老师的言语有失规范
王老师不尊重学生,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
王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对的
答案:BCD
四、案例分析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
【资料】某小学语文老师教《瑞雪图》,是这样教学的:在背景音乐声中,屏幕上显示大雪纷飞的图景......,导入课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设问:“雪花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观察。”随即将雪花投影在屏幕上。接着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并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雪景的词语和句子,教师作解析,对写雪景的段落,点了几个学生来读,都读得声情并茂,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最后全班齐读,教师总结归纳。
在讲解词语时,教师为了对比形近字,采用不同的颜色,如“析”和“拆”,“析”是白底黑字,“拆”字特地用了白底红字。
在分析课文时,教师问:“同学们,冬天和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呢?”甲同学回答:“冬天的树叶子全掉光了,春天来了树叶又长出来了。”教师点头说该同学观察仔细,又点了乙同学起来回答,乙同学说:“我们四川冬天很多树不掉叶子,反倒是春天里落叶。”教师说:“这是你个人的看法,我不这样认为。”教师又问下一个问题:“瑞雪为什么是丰年的预兆?”学生纷纷举手,几个学生的回答都差不多,教师都予以肯定。乙同学也举了手,但直到下课也没机会。课后,乙同学说,他不但看了《大网络全书》,还上网搜索了相关信息,觉得瑞雪兆丰年还有其他解释......
关于该教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将学生置于虚拟的雪景中,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对比形近字时,“拆”字白底红字,清晰突出,更能引起注意
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雪花形状,是启发式教学
该教师对待乙同学的方法,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体现了教学机智
被点到的几个学生都回答得很好,说明该老师善于因材施教
答案:AB
解析:观察雪花形状,是直观性教学,所以选项C错误;老师直接反驳乙同学的观点,上海学生自尊心,做法不可取,所以选项D错误;老师提问简单,且直接忽视、打击不同意见,违背因材施教原则,所以选项E错误。
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网络时代,学生知道的或许教师不知道,师和生的角色不是绝对的
该教师采用了自读、默读、范读、齐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课堂上不同地区冬春天树木落叶的争论,说明新课改倡导的三级课程体系确有必要
乙同学对“瑞雪兆丰年”的探究,说明他的求异思维能力比较强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个裁判,否则学生无所适从
答案:ACD
解析:教学中虽有多种读的方式,但都是老师预设的,并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性,所以选项B错误;老师在教学中是个引导者,不一定当场判断,可以存疑,因此选项E错误。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3、4题。
【资料】数学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道难题。突然,一声喜悦——“想出来了”打破了教室的寂静,大家顿时笑了起来。教师一看,原来是比较腼数学成绩并突出的张彬,立即批评他扰乱了课堂......,受到批评的张彬马上趴在桌上默不作声。
对于该教师的做法,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
教师批评张彬、维持课堂纪律的方式是正确的
教师打破了活跃愉快地课堂气氛
教师的批评挫伤了张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做法是对的,张彬的叫喊扰乱了其他同学的思维
教师批评教育张彬的方式不当
答案:BCE
解析:老师的批评方式不对,伤害了张彬的自尊心,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C、E正确。张斌的叫喊虽然会影响到部分同学答题,但老师的批评过于简单粗暴,方式不对,所以选项D错误。
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
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护需要教育机智
维持课堂纪律不能以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
纪律只是手段,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才是目的
教师权威比课堂气氛、学生心灵更重要
答案:ABCD
解析: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灵成长更重要,而非教师权威,因此选项E错误。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5、6题。
【资料】某初三学生住校,睡上铺,一天晚上熄灯以后,违反学校规定和宿舍同学一起看流星雨,不小心跌下床,摔成植物人......家长和学校为了巨额医疗费发生了争执,双方协商不成,学生家长将学校告上法庭。法院调查发现学生床的护栏高度只有16.5厘米,不符合国家不低于20厘米的标准。法院最终判决学校负主要责任。学校对该生的班主任也作了承担部分医疗费的处理。
针对以上案例,学校的做法错误的是( )。
学校购买的床不符合国家标准,要追求采购人员的责任
班主任对学生管理教育不力,承担学生治疗费用30%
给予同宿舍其他同学纪律处分
加强对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把不符合标准的床护栏全部换掉
答案:ABC
关于这起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学校在这起事故中有过错,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B. 学生不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自己应当承担一定责任
C. 学生床不符合国家标准,学校可以向生产厂商索赔
D. 班主任对学生管理不到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E. 班主任在该事件中没有直接过错,学校的处理不恰当
答案:ABCE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7、8题。
【资料】小飞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⑸ 关于四川省事业单位教育基础知识题型

成都地区的教育基础知识没有主观题,只有客观题哈。是单选题40分,多选题40分,是非题20分。
其中内容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知识等。
如果你要找原题,估计是不可能的。每次考完就收卷子,而且市面上也没有专门针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试卷哈。
当然上述情况金牛区除外,他们全部考的是主观题。但目前为止,也只有这个区有主观题。
成都以外的地区我就不大清楚了。

⑹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答案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7月27日四川教招笔试真题解析参考答案请及时查看!

面试包括结构化面试、专业面试、讲课、实际操作等科目。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笔试成绩×50%+专业知识笔试成绩×50%+政策性加分。

建议您根据考试内容、历年考题范围选择备考教材、真题、模拟题、预测题、专项指导等复习资料。制定备考计划、掌握考试技巧!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⑺ 四川凉山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建议您查看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回公共基础笔试答和复习大纲!

2014年四川凉山教育局事业单位考试网络报名时间为2014年7月7日至7月9日24:00时,报名入口是考生之家。笔试公共科目时间为2014年7月27日,笔试公共科目为《教育公共基础》。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于8月12日前公布,公共科目笔试岗位排名成绩查询时间:8月15日前,面试人员名单于8月20日前公布。

备考建议:根据近年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夯实基础;勤练真题,把握考核知识范围;练习预测题,熟悉考试模式、巩固知识点。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⑻ 请问四川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型是哪些

你是要考教师资格证么?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就是30个选择题 30分 填空和名词解释交叉出现 每年考一种大约15到20分 然后就是简答题 20来分 然后就是论述题了20分左右 最后就是案例分析题。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2015年四川成都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历年模考题

点此查看》》》2015年四川成都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历年模考题

笔试科目分类设置。A类为公共行业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B类为卫生医务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医学基础知识》;C类为教育教学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范围见《成都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提纲》

笔试成绩按照两科成绩各占50%计算(职业能力倾向测验×50%+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50%),满分为100分。

⑽ 2016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哪些内容

《教育copy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四川教师公招的必考科目,其考察内容比较稳定,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四大版块。
每一部分在笔试中的考查比重有所不同,结合历年试卷分析,大致的平均比重如下:教育学40%、教育心理学30%、教育法学20%、职业道德5%。除上述内容以外,每年的题目中还会有5%的基本教育常识内容,一般融合在多选、案例分析等题型中进行考查。所以大家应知晓各部分的考查比重以更有针对性地去复习。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