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❶ 教育学考研的院校推荐
教育学专业作为国家的统考专业,在分数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对于一些自主划线的院校,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类似的这样的院校,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虽然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但是还是比较不容易考取的。下面,笔者为你推荐15所性价比 比较高的院校,这些院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这些院校的教育学专业比较广泛,且专业上也比较好; 二是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录取时走的是国家线;
三是避开了竞争比较激烈的热门地区,竞争上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激烈。首先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的院校,虽然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这个比较热门的地区,但是相对于北京的其他一些院校,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比较难考的院校,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容易考的院校。一、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七。复试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及各学院的课程教学论学科均参加全国教育学统考。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的考研应该说是明显简单于北大和北师,因为首都师范大学执行国家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分数要求,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线,所以考生们可以踊跃报名。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北京市还是比较认可首师大的毕业生的,而且北京市80%的中小学教师是由首都师范大学输送的,同时教育学专业不一定都要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可以是适当的拓宽自己的就业面,所以首都师范大学也是一个让你进入高学府学习的机会。因为执行国家线,所以你的英语水平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难度较报考北师和北大小一些。同时专业课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专业课可能卡你的线。当然也不要以为首都师范大学非常好考,随着近几年报考者的增多,也存在这刷掉很多考生的情况,所以要慎重选择,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而且符合自己的能力的学校。二、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比较有实力的师范院校,特别是比较教育学、小学教育等专业,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从上面的版名人数作为参考来看,竞争不是很激烈,还是有很大的考取概率的,特别是鉴于其综合实力,所以这所学校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应该是比较稳的学校,而对于一些一般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特别在比较教育学这个比较优秀的专业报考人数也不是很多,所以也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再一个就是上海师范大学复试分数执行国家线,所以也是一个优势,这样就是要求分数符合基本上的要求,是对一般的要求,所以也是很容易达到的。上海上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比较多,而且地处上海这样一个发达的城市,所以也会是很好的发展和就业的机会,所以总体上来说选择上海师范大学时一所比较好的考研选择院校。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2007—2009年全国学科排名榜,81个一级学科中,华中师范大学9个一级学科位于前十强。其中教育学排于第4名。从这可以看出华中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报考这所院校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复试分数线执行国家线,并且专业招生如果生源很足的话,不接受外校调剂,所以报考这所院校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的,因为只要你过线就会有复试的资格,所以对于取得复试的资格应该不会太难。报考这所院校重点要考虑的就是这所学校报考的人数和考生自身的实力,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华中师范大学也是一所“211”高校,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对于一些复习水平很差的考生,还是辅导一下,因为从华中师范大学复试的一些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出,复试时侧重于综合素质的,所以不能仅仅凭借笔试的优势就沾沾自喜。而相对于成绩比较好、综合素质比价高的考生,还是建议报考这所院校的,因为这所院校的综合实力不差,而且复试的机会比较大,所以建议水平比较好的考生报考这所院校。综合上述的理由,所以考生在选择学校时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也要很好的权衡要报考学校的实力,以寻找自己和某所学校的最佳契合点,争取不辜负一年的辛苦和奋斗,实现自己的目标,进入高校区继续历练和学习。要是真想考的话,还是去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勤思教育进行综合性的辅导。四、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4月,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王璟副教授、校长高玉葆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是一所不错的教育学专业的报考学校,同时又属于师范类院校,而且执行国家线,所以总体上来说是一所可以选择的比较好的院校。但是并不是说大家都应该报考,因为从历年的报考人数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所院校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报考的人数也是比较多的,特别是教育学原理和比较教育学这两个专业,所以即使这所院校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也要避免撞车,不要很多人去挤一个专业,那样会损失很大,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这所学校的时候要权衡相关专业的受欢迎度。五、浙江师范大学学院拥有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1个;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育评论研究中心、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校级重点研究机构,还有电视传播技术研究所、实验积极心理学研究基地、教育文本分析中心等院级研究机构。从上面可以看出,浙江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的培养实力是比较强的,综合性价比也是比较高的,从历年报考人数来说也是比较受广大同学的欢迎的,虽然这所院校也是执行国家线,但是由于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也会成为竞争的一个瓶颈,所以建议大家谨慎报考,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等几个专业,是每一年的报考人数都是不少的。但是也不是说不能报考,如果自己的综合素质都比较高的话,可以报考这所院校,因为执行国家线,所以英语水平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难度较报考北师和北大小一些,当然不是说英语水平高就不好了,那样会更有把握。同时专业课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专业课可能卡线。当然也不要以为浙江师范大学非常好考,随着这几年报考者的增多,也存在这刷掉很多学生的情况,所以要慎重选择。六、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211”院校,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3个博士点,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 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从这里可以看出湖南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所以报考这所院校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复试分数线执行国家线,从历年报考这所院校的人数的统计来看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受学生欢迎的院校,但是学校收取考生的人数是一定的,所以考这所院校重点要考虑的就是这所学校报考的人数和考生自身的实力,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湖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211”高校,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对于一些复习水平很差的考生,还是建议三思而后行,因为从湖南师范大学复试的一些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出,复试时侧重于综合素质的,所以不能仅仅凭借笔试的优势就沾沾自喜。而相对于成绩比较好、综合素质比价高的考生,还是建议报考这所院校的,在一个就是如果你的综合素质比较好,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相对于北师大这样的学校,陕西师范大学还是比较容易考的,因为北师是自主划线,而陕西师范大学是走的国家线。而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学专业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优势专业,所以在报考此专业的相关研方向时要认真考虑,谨慎权衡自己的切实实力,因为这个专业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虽然相对于北师来说,可能陕师会差一些,但是从实力上讲,陕师比一般的师范类学校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的,所以在报考陕师时也不要盲目。如果你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就是说你的英语口语和笔试都能很好的发挥,而且你的专业课业很好的话,你可以尝试报考这所学校,但是如果你的实力都是一般水平的话,建议你不要报考,因为陕西师范大学是陕西的很有声誉的学校,所以陕西省内的考生也会很多,所以建议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不要报考陕西师范大学。但建议你也可以报一个勤思辅导班,勤思考,勤问答,勤学习,也可以报的。八、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其前身山东师范学院成立于1950年10月,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81年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的排头兵,进入全国师范院校的先进行列。相对于北师大这样的学校,山东师范大学还是比较容易考的,因为北师是自主划线,而山东师范大学是走的国家线。而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原理专业是山东师范大学的优势专业,所以在报考此专业的相关研方向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权衡自己的切实实力。虽然相对于北师来说,可能山师会差一些,但是从实力上讲,山师比一般的师范类学校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的,所以在报考山师时也不要盲目。如果你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你的英语口语和笔试都能很好的发挥,而且你的专业课业很好的话,你可以尝试报考这所学校,因为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的很有声誉的学校,所以山东省内的考生也会很多,而且山东的考生普遍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硬拼,可能外省的学生会输,所以建议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不要报考山东师范大学。九、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的一所比较好的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可以看出福建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的实力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同时福建师范大学也没有高的门槛,所以比较容易考取,而且从招生的简章也可以看出来招生的人数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所以也有很大的报考空间,所以建议大家报考福建师范大学。而对于跨专业的及综合实力比较好的学生,而且特别喜欢这几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成功的系数应该是比较高,院校的招生门槛也不会太高的。十、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是比较好的,特别是教育学原理专业,是辽宁省的重点专业。辽宁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还是比较不错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辽宁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的相关专业是比较广泛的,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且在招生的专业目录里我们也知道每年的招生人数还是不少的。综合上面的诸多因素,建议考生报考,但是如果要报考教育学原理专业,则要认真权衡自己的实力了,因为诸多的人都想报考这个专业。再一个要考虑的就是报考人数增多的诸多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考生自身的实力,所以如果你的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都挺好的话,报考这所院校成功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同时因为执行国家线,所以你的英语水平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难度较报考北师和北大小一些,当然不是说英语水平高就不好了,那样会更有把握。同时专业课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专业课可能卡你的线。所以要慎重选择,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而且符合自己的能力的学校。十一、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是比较好的,虽然位于B区,但是这所院校也有优越的地理条件。高等教育学专业历年录取率比最高的院校是四川师范大学,每年的报考人数都比较低,不超过20人,相对来说竞争比较小,从三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四川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报考四川师范大学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第一是会有很多的考生选择这所学校,因为被这所学校的实力和很好的口碑所吸引,所以很多人去抢这个机会,竞争就会很激烈;如果报的人多了,分数线就会往上调,这样也会刷下去一部分,虽然四川师范大学不是自主划线的学校,但是如果报考的人多,所以会刷人也会很厉害,这就面临着高分也不一定会通过,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考研的严峻性。对于四川师大,有一定实力的同学可以去碰碰,比如专业课基础很扎实,可以预见在以后的考研前期复习中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英语成绩一定要是拔尖的,因为四川师这样的学校,对英语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需要很好的英语水平才能到的标准,而且在复试的过程中也有英语口语的展示,所以对于英语差的考生,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即使过了四六级也是不可在复习中太过轻率。十二、云南师范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3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5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239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资料262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系统云南省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云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还是比较好的师范院校,同时云南师范大学也没有高的门槛,且位于C区,所以应该说还是比较容易考取的,且从招生的简章可以看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招生的人数还是相对比较多的,这也使得考生有了很大的报考空间,所以建议大家报考云南师范大学。且对于跨专业的及综合实力比较好的考生,而且特别喜欢这几个专业的考生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成功的系数应该是比较高的。相对于北师、山师这些院校,这所学校可能会简单一些。对于就业的问题,因为教育学是全国统考,教育水平是全国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也是全国通用的,所以不要因为这点而否定报考这所院校,而去报考实力比较强的院校,那样的话成功的几率会比较小。十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 年,是一所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二;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四。所以可以看出华南师范大学的综合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同时教育学专业的实力也比较高,所以在报考华南师范大学时教育技术学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要谨慎权衡。报考华南师范大学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因为这所学校的实力和口碑,会有很多的考生选择这所学校,很多人去抢这个机会,竞争就会很激烈;虽然华南师范大学不是自主划线的学校,但是如果报考的人多,所以会刷人也会很厉害,这就面临着高分也不一定会通过复试,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考研的严峻性。对于华南师大的高门槛,有一定实力的同学可以去碰碰,比如专业课基础很扎实,同时英语成绩一定要是拔尖的,因为北京的学校,特别是华南师大这样的学校,对英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很好的英语水平才可以达到的标准,且在复试的过程中也有英语口语的展示,所以即使过了四六级也是不可在复习中太过轻率。而对于专业课平时学习的就不扎实,而且英语成绩一塌糊涂的考生在此时更要有自知的智慧,这里不是要否定,而只是实事求是的去分析你的能力,如果认为自己的潜力可以在考研时得到很好的发挥,那么假如愿意挑战,也未尝不可,只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坚强,而如果选择了一所比较有把握的学校,适合自己能力的学校,那时就会收获喜悦。十四、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师范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六十余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形成了“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还是比较好的师范院校,同时西华师范大学也没有高的门槛,且位于B区,且从招生的简章也可以看出来招生的人数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所以也有很大的报考空间,所以建议大家报考西华师范大学。另外对于就业的问题,因为教育学考研是全国统考,所以你的教育水平是全国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也是全国通用的。而且如果去报考实力比较强的院校,那样的话成功的几率会比较小。十五、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又是典型的师范类专业,综合实力在师范类院校里还是比较好的,只是位于C区,所以位置差了些,但是这所院校的实力还是比较诱人的。对于这所院校,综合素质比较高的考生,而且比较向往这所学校的考生,这所学校会成为你很合适的选择,而且你考取的成功率也会比较高,会很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对于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也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所院校不会太难考,与一般考生的水平比较匹配,所以建议大家报考这所院校,这样的成功率会比较高。与此同时,因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专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这样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虽然相对于北师、山师这些院校,这所学校可能会简单一些,但是也会存在风险,因为大家每年都不能确定到底这所院校报考多少考生,关键还是自己的实力,所以考取这所学校还是需要很大的付出的。
❷ 师范生为什么要学现代教育技术学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的进一步普及,人类也正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信息”、“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时刻都在影响着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并在逐渐改变着人的思维、道德、情感等心理因素。人们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除了要具备“现代人”自身的生存能力外,还应具备其“职业”需求方面的能力,即具备培养自己的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当今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1.关于对“素养”的理解
“素养”一词,我国《辞海》中指“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这种解释偏重素养的获得过程,指明素养是长期“修习”的结果。英语对素养(Literacy)的解释则偏重于结果,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有学识、有教养,多用于学者;另一层是指能够阅读、书写,有文化,对象是普通大众。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果看,二者对素养的解释都有动态发展的观点。因此,关于素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素养是可以通过后天养成的,素养的养成更多地将取决于环境与教育;(二)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以适应社会进步与自身发展的需求;(三)素养是多层面的,相互联系的;(四)素养的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
基于上述的理解,我们认为,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应从“生存”和“职业”两个方面来分析。
2.从信息社会人的生存层面界定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他指出:“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学会和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到了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又作了如下定义:“要想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就更加丰富了。在我国诸多专家的论述中,南京师范大学张义兵、李艺二位专家的观点,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他们指出:从技术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从心理学视野看,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能力。
3.从师范生未来的职业要求界定信息素养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对教育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送和接受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绩效,是合格小学教师理应具备的素养。众所周知,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不是某单一学科任课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课任教师及学校的系统工程,所以,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将渗透在所有学科的“整合”之中。这样,对于师范生来说,信息素养又多出了“教育、教学”和“整合”这两个方面任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针对于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中,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此外,不同的学校还分别根据自己的条件等具体情况,开设了许多围绕着信息素养的选修课,及组织了许多相关的学生社团等。但从笔者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来看,“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学始终是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具体理由如下。
1.从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来看
笔者自198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从事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师范生“信息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见证人。最早期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名称为“电化教育基础”或“实用电教基础”等,因为,当时我国学校“教育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还大多是传统教育媒体和电教常规媒体。后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也在不停的更新。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教材内容也紧跟“信息素养”培养的需求,在作不断的更新。二十多年来,笔者先后参与了五本“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2004年又参与了由教育部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小教“现代教育技术”最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信息素养”这一中心内容的再次“提升”。该教材由东北师大王洪录教授主编、刘茂森教授主审,北京师大李芒等专家和全国部分一线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完成。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注重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同时,还注重师范生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操作,突出地展现了以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发展为本这一中心理念。
2.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层面来看
随着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方案的逐步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下简称为“整合”)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研的突出主题。我们通过对近几年《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和《中小学电教》等刊物发表的“整合”方面的论文分析,不难看出,“整合”不仅是提高小学各科教学绩效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一条对小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实践渠道。在师范院校里,“整合”又恰恰是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内容之一。具体表现在:各种教育媒体的分析;教学设计的学习;学习资源的建设;网络信息的运用;以及“整合”的绩效评价等。因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这些内容,为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和理论依据。
三、对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问题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课作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阵地,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然而,就笔者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关于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问题,还有诸如以下多方面的内容值得思考。
1.信息素养是师范生将来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前提
终身教育是信息社会的崭新教育理念,信息素养则是师范生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具备了信息素养的人,才能更好的知道信息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寻找并利用信息,如何去学习。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美国威斯康星学院图书馆信息素养委员会在1998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复杂而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高等教育必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信息素养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并能利用信息在个人生活、工作和学院学习中作出正确选择。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评价、组织、综合和利用。信息素养要求人们始终进行学习,并不断地对信息作出评价,只有这样终身学习才成为可能。”
2.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师范生教育的系统工程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只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学科的事情,而是关乎师范生将来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教育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学校应该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总目标,按“整分合”原理,分解为部门、年级与学科便于操作的子目标来实施完成,以便于运用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iques)进行评价。要建立以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龙头,以“信息资料检索”、“信息技术应用选讲”等选修课为拓展,以“网络技术协会”、“计算机应用协会”等社团活动为基地,以数字化校园为依托的,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培养环境。让师范生的“信息素养”随时随地的得到发展。
3.建立等级考核制度和分层次培养的模式
“建立等级考核制度和分层次培养的模式”是源于我们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中师理科多媒体教学研究(该项目荣获省教育科学研究首届树勋奖)的五年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其理由是:一是师范生入学前由于生源地的不同,他们原有的“信息素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即使是同生源地的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我们除了在“前置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补差外,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建立等级考核制度和分层次培养的模式。等级考核可分为合格、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多次申请参与考核,考核的次数不限,考核成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合格为最低线。信息素养的考核可分为基础理论的笔试,基本技能的操作,应用能力的成果展示等多元化方式综合评定。分层次培养模式是指,骨干分子的提高,大众的普及和缺陷的补差。平时,强调以骨干分子为核心,采取“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并将协作的结果纳入对骨干分子的评价之中,以便奖励优秀者。
4.建立信息素养培养的网络平台
以数字化校园为依托,建立信息素养培养的网络平台,是全方位建设信息素养环境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当今师范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部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专长,去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实践证明,利用网络平台,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去主动建构。我们较成功的做法是,在校园网上对师范生除了进行网络化学习管理外,还建立了与信息素养相关的“助学网”和“信息素养论坛”。“助学网”通常由相关的课任教师轮流值班在线,力求做到适时解答和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而“信息素养论坛”的各个板块,则由师范生中的信息素养骨干分子按其专长来分工担任版主,课任教师不定期地再加以指导。除此以外,课任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专题E-mail,以便与学生进行多渠道的交流。
5.建立师范毕业生跟踪教育的网络体系
在对数省、市小学进行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压力,那就是在市场经济运作的今天,师范院校作为师范生培养的工作母机,对其毕业生进行跟踪教育应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Internet网的普及和广大小学“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实现,将使师范院校对其毕业生进行跟踪教育这一必然现象成为可能。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将不断地需要提升。师范院校通过网络和已经建立的网络培养体系,完全可以将其毕业生纳入“售后服务”的体系。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学校领导的“现代大教育”的发展意识问题。这也是我们将申报的下一个省级重点课题,欢迎专家指导及同行参与。
❸ 浙江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是非全日制的么
现代教育技术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可浏览浙江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就业去向:在电子产品、信息处理、工业控制、声像技术、汽车电子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生产、管理、服务部门从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
就业去向:从事信息安全产品销售与推广、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政务安全设计、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测试等工作。
总结:这位同学,我猜你可能要报考专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描述上也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学校的主页上都会有相关专业的介绍的,你可以再具体去了解清楚。祝你成功。
❹ 陕西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学考研都考些什么内容不考数学、C语音之类的吧
1、陕西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专硕的初试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4现代教育技术。
2、学校指定参考书目:
333: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04: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傅钢善: 《现代教育技术》(第四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❺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考研在西北民大和西北师大那个比较好考
正常年份应该是西北民大好考。
西北师大是教育技术的老牌重镇,早就有博士点了,已逾90的南先生更是教育技术界的一面旗帜,所以声望要比西北民大高的多。自然也难考。
❻ 现代教育技术考研科目有什么就业怎么样
考研科目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招生目录: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2教育综合、④923教育技术学基础。
复试科目:
1、教育信息技术综合知识(笔试):包括计算机基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基础,教育学基础知识)。
2、计算机应用能力综合测试(上机操作)。
3、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口试)。
4、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招生院校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65)天津师范大学、(10075)河北大学、(10094)河北师范大学、(10118)山西师范大学、(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10165)辽宁师范大学、(10166)沈阳师范大学、(10167)渤海大学、(10200)东北师范大学、(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319)南京师范大学、(10320)江苏师范大学、(11117)扬州大学、(10346)杭州师范大学、(11646)宁波大学、(10370)安徽师范大学、(10394)福建师范大学、(10403)南昌大学、(10414)江西师范大学、(10445)山东师范大学、(10446)曲阜师范大学、(10447)聊城大学、(10475)河南大学、(10476)河南师范大学、(10487)华中科技大学、(10511)华中师范大学、(10514)黄冈师范学院、(10533)中南大学、(10534)湖南科技大学、(10542)湖南师范大学、(10558)中山大学、(10574)华南师范大学、(10590)深圳大学、(10602)广西师范大学、(10603)广西师范学院、(10635)西南大学、(10637)重庆师范大学、(10636)四川师范大学、(10638)西华师范大学、(10663)贵州师范大学、(10673)云南大学、(10681)云南师范大学、(10718)陕西师范大学、(10736)西北师范大学、(10749)宁夏大学。
就业前景
现代教育技术考研后就业不错,专业性比较强,所以不用愁工作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生毕业后一般可以去学校的电教、网络部门工作,教育管理一般去各地教师培训机构从事校长培训工作最对口。就业面教育技术专业会更广泛些。
❼ 师范类现代教育技术算不算计算机专业
不是,计算机专业属于工学,而师范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属于教育学,有的学校【综合性大学】把这个专业放在理学上,一般授予学位是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如果是理学学士可以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❽ 我想考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生,请问,我应该看些什么书呢
这个相关信息网上就能查到,不过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陕西师大的教育技术还是不错的,也已经有了博士点,张文兰、傅钢善都是业内还能排上的专家,都是博导......学校整体实力较好,所以报考的人也比较多,好像近两年都有过线没法录取寻求调剂的考生......13年的科目如下:
43教育技术学(含教学设计):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第四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43计算机网络(含程序设计):
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蔡皖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建议考生及时登陆陕西师范大学学校官方网站关注有关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技术学考研参考书目的最新考研资讯。
❾ 西北师大 现代教育技术 与云南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哪个更好应该去哪个
论城市 昆明肯定比兰州好,而且云大环境甩师大十条街 但论专业 毕竟西北师大是师范专业类学校 肯定是比云大好
❿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优缺点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名称不同在于现代教育技术加上了“现代”二字,要弄清它的概念,我们必须先弄清“现代”的含义。中文关于“现代”的解释是:现在这个时代。英文解释有两种:一是“Modern”,译为:(1)近代的,现代的;(2)现代风格的,新式的,现行的,时髦的。二是“Contemporary”,译为:(1)发生,存在; 生存或产生于同一时期;(2)同一瞬间发生的;(3)自始至终同时存在的;源出同一时代的;(4)当代的或仿佛当代的,现时的。可见, 由于对“现代”这个词的理解不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指现在新出现的教育技术,与之对应的是传统教育技术,这种理解强调对传统的革新;另一种指现在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它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出现的教育技术。由于第二种提法的范围比第一种广泛,本文把第一种称为狭义理解,把第二种称为广义理解。我们所指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从广义上理解呢,还是狭义理解呢?对此,我国专家作出了如下解释:
解释1: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 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
(2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
(3)优化教育、 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解释2:教育技术涉及范围比较广泛, 几乎包括教育系统的所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仅涉及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有关的内容。
解释3: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相比较, 现代教育技术学更注重探讨那些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关联的课题。具体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学习资源是最近一二十年问世的信息、传递、处理手段和认识工具,如先进的电声、电视、电脑系统及其教学软件,而这些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又是与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指导分不开的。
解释4: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
解释5:所谓现代教育技术, 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上述5个解释,尽管表述不同, 但它们都强调利用新技术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第1、2种解释对现代教育媒体的理解一般基于电化教育概念中的解释,即现代教育媒体指电子技术媒体,可见它们是从狭义角度解释“现代”的;第3、4种解释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是近几十年新出现的技术;第5 种解释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提出的,并未给现代信息技术作更多的说明,但1998年李克东教授在给华南师大电教系研究生关于《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专题讲座中指出,应用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
(1)模拟音像技术;(2)数字音像技术;(3)卫星广播电视技术;(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5 )人工智能技术;(6)互联网通讯技术;(7)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可见,解释5 仍然把重点放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