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优点教育
Ⅰ 重庆的高考生政策有啥优势
一般城市都会对本地考生有优惠政策,重庆是直辖市,和北京天津一样,本地考生考本地大学要分少
Ⅱ 重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在于特色,山、水、桥、雾
缺点在于空间的缺乏,想找一块大的平地都要到远离主城的地方
Ⅲ 重庆的地理优势在哪
重庆的地理优势:
1、气候优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2、地形优势:重庆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著称于世。特别是美丽迷人的"山城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
3、区位优势: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 是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Ⅳ 重庆的优点有哪些
昨天的优点有很多,就比如说他们的食物,重庆的火锅非常的好,也非常的正宗,所以说如果想去重庆的话,一定要吃火锅,并且那里的食物都非常的辣,喜欢吃辣的人一定要去一趟重庆,还有就是重庆的景物非常好,看她属于南方,不会特别冷,也不会很热。
Ⅳ 重庆高考优势
我其实遇到过和你一样的问题,只是我那个时候没选择,户口不能迁到四川去,就去重庆考试了,但是我其实觉得重庆高考要好些,因为四川的题确实要比重庆的题难,就这两年来看,重庆的高考题都比较简单,我是这么认为的!!
Ⅵ 重庆巴南新鸥鹏教育城优劣势
新鸥鹏拉菲公馆位于轻轨三号线金竹站旁,项目总占地面积:6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0平方米;绿化率:35%;【项目优势】1、交通优势:紧邻2号线鱼洞站、3号线鱼洞站,公交:192/162可换乘至重庆各个区域,自驾方便;2、医疗配套:巴南区中医院、巴南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化龙路分院 、重庆和睦佳医院;3、教育配套:自带巴川中学,巴川小学指标,教育资源优质;4、周边配套:小区内部自带6万方商业,自带娱乐场、运动场、健身场所,还有新世纪百货、永辉、重百生活配套齐全;【项目劣势】目前周边有部分厂区,距离核心区域较远;
Ⅶ 重庆的经济优势在那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七大优势:
1.地域独特,政策扶持。
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西南工业、商业的重镇,产业基础雄厚。国家不断对重庆的支持,为重庆市提供高起点的政策支撑。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
交通四通八达
重庆具备区位优势,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承东启西、南北沟通的结合部,是撬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战略支点。
重庆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7条跨省公路连接周边。作为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9条铁路将重庆联入中国铁路网;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130多条国内外航线,2010年将成为旅客吞吐2000万人次,货物吞吐30万吨的西部空港口岸;作为长江上游最大港口,三峡工程完工,通航能力提升,重庆可利用黄金水道直接通江达海
2.基础设施功能完备。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 重庆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
3.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外贸大幅增长
作为西南最大的贸易口岸,重庆辐射着西南、西北和华中10多个省区,开建寸滩港等大型基础设施。2007年,重庆进出口总额为7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8%。截至去年底,重庆外贸经营企业超过2400家,比1996年增长了约20倍。
4.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
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34所高等院校,60多万科技人员。
5.规划明确,整体上市。
目前,重庆市正在考虑从30多个国有控股集团中选择8家优质的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其中包括金融类资产,如西南证券和商业银行;工商产业类资产,如商社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机电控股、仪器仪表集团;基础设施类如能源集团和水务集团。
6.“四个一批”。
市委、市政府专项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目标:改造一批———力争今后每年规范完成40家左右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储备一批———建立上市公司储备库,争取每年有15家左右达到上市的条件;上市一批———力争每年有10家左右企业通过IPO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做强一批———力争在3年左右时间通过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培育5~10家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大型蓝筹上市公司。
7.超越深圳模式。
如今,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享有特殊政策,它的意义可媲美甚至超过当年的深圳、浦东、渤海新区。
市场潜力巨大。重庆人口众多,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工矿搬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都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重庆八大优势包括:一是我国处于重化工发展重要阶段,重庆的产业优势与此正相吻合;二是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将有8条铁路和8条高速公路通过重庆辐射全国,这在中国尚属惟一,重庆还是长江上游航运枢纽;三是劳动力成本具有相对优势;四是金融匹配能力较好,中国的商业银行都在重庆设立了分支机构,便于融资;五是拥有大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六是在中国东部地区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重庆的土地和电力等资源拥有相对优势,重庆市政府对外来投资工业者承诺,不拉闸限电;七是高校科研机构众多,科研和人才优势突出;八是拥有西部开发、库区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系列优惠政策等,还有与深圳、浦东开发区类似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即工业所得税率为15%,而不是其他众多地区的33%,适宜工业的强劲发展。
Ⅷ 重庆有哪些优势成为直辖市
国务委员李贵鲜《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的说明》(1997年3月)
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样做的考虑是:
第一,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市作为特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川东地区以至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市与西南各省和长江上游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以重庆市为中心,川、黔、滇三省部分地、市参加的重庆经济协作区多年来的工作,促进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设立重庆直辖市,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它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第二,有利于加快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四川省由于所辖人口过多和行政区域过大,给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设立重庆直辖市,有利于四川省集中精力抓好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第三,有利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库区移民的统一规划、安排、管理。现在的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的移民任务,占三峡库区的2/3以上。设立重庆直辖市,将移民工作统一管起来,有利于国家对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政策的落实、资金的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把移民工作做得更好,促进三峡工程建设。
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与海外经济往来的重要内河口岸,经济基础比较好。
第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
第三,重庆市是计划单列市,各项经济、财务指标容易与四川省划开,不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199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已将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委托重庆市代管。为了解决其管理农村人口多、面积大、移民任务重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已增设了移民、扶贫、农业和农村工作机构。从实践看,运行情况良好。
Ⅸ 重庆为什么会繁华有什么资源优势吗
重庆长久以来就是重要的贸易,军工业城市,北碚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五大优势:
——区位条件优越。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
——基础设施功能完备。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34所高等院校,60多万科技人员。
——市场潜力巨大。重庆人口众多,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工矿搬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都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抓住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重庆将按照建设 "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对外窗口和经济辐射作用,推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
截止1998年底,重庆市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达2915.57亿元,加工增值可达万亿元以上。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在l00亿元以上的有:煤1031.01亿元;岩盐706.55亿元;石膏441.97亿元;水泥灰岩301亿元;天然气160.02亿元,5种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合计达2640.53亿元,占全市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总值的90%。
(二)旅游资源
我市山川秀美,历史文化厚重,自然景观奇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种类齐全,个性鲜明,地方特色浓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市之一。在整个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旅游景点300余处,旅游景区45处。既有闻名遐迹的山水画廊--长江三峡,又有蜚声中外的大足石刻,享誉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三峡文化、三国文化、山城都市文化荟萃一炉,异彩纷呈,赋予了重庆旅游资源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知名度。目前,长江三峡、江津四面山、缙云山、南川金佛山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巫山龙骨坡古猿人遗址、大足石刻、涪陵白鹤梁水文碑林、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歌乐山烈士陵园、合川钓鱼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两大类型旅游资源构成了重庆市旅游资源的主体,它们的区域分布及空间组合构成了重庆市一个中心、一条 主线、八大旅游特色区的旅游资源分布格局。
(三)水能资源
我市水资源较丰富。据统计,地表水资源总量达53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149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总量4005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重庆的水电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分析表明,除三峡电站外,重庆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8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76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可达650万千瓦,占可开采水能资源总量的85.5%。全市已建大小水电站1000余座,装机容量61.9万千瓦,占全市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总量的8.14%,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我市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长寿、合川、江律、英江、钢梁等县(市),水能资源为278.69万千瓦。其次为彭水、武隆、酉阳、秀山、丰都、万州、奉节、巫溪水能资源41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289.35万千瓦。重庆水能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走电矿结合的产业化道路,对重庆的经济振兴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生物资源
我市生物(包括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名、优、特品种多,优势较突出,开发利用潜力大,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竞争力。除种植植物4000多种和养殖动物40多种外,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面广,在不到全国国土面积1%的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达500种左右,水生动物达100多种,占陆生脊推动物种类的17%。在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约50种。另外,还有毛皮草羽用动物、药用动物和其他有益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的动物。野生植物繁多,有60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级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63种、特有和模式标本植物达47种,食用、药用、工业用等植物达2200多种。缙云山、四面山等国家、市级自然保护区从生物多样性看,堪称物种基因库,建设“天保工程”势在必行。
重庆的交通优势,目前重庆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航空、水路、高速公路、铁路、城市交通等发展建设迅猛。
大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大,辐射周边广阔地区和3亿多人口。
产业配套完善,行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比较完善。
生产要素成本低而且保障有力。重庆有丰富的资源,煤炭、天然气、水等充足,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仅是东部地区的50—60%。
重庆金融配套能力强大,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票据结算中心,票据市场、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中西部地区最活跃。
科教资源丰富,每年向社会输送人才达12万,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工人约20万。
直辖体制高效,行政成本低,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
扶持政策优惠,是国家政策、西部政策、三峡库区政策、实验区政策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