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发布时间: 2020-11-21 17:35:51

① 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② 如何理解教育目的中有关共性与个性的基本涵义

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郑渊洁或者马未都说过,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不好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所有的学生。

③ 了解和掌握个性特征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培养人的活动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生命基
础上的,离开了每个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就会失去
它的意识和价值.教育要想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处理好与人的个体生命之间的这种关系,同时,作为生命个体的人,要想实现自己生命的不断超越,追求自己生命的永恒意义,提升自己生命的精神向度展现自己生命的无限风采,就必须依靠教育对人的启迪和引导.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只有把自己的根基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的基础上,它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展开自己的活动,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若教育离开了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这一真实的存在,那么,它将永远是无限的,片面的,脱离实际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不断地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如果我们脱开了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识读,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生命律动的倾听,只是机械地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好的计划去从事教育工作的话,那么,这种教育“将意味着生命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⑴
由此可见,认真解读个体生命的意蕴,发现个体生命的价值,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倾听个体生命的律动是生命教育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和基础.因为生命教育建立在每个个体基础上的,而生命教育“要真正关注个人,就必须关注生命,因为生命不仅是个体的,而且是个人最可贵的.”⑵ 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发生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命对每个人仅有一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进而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和留恋呢?在深深的惋惜之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据有关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自杀高居榜首.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上海教科医院普教所得一项调查也发现,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或者不如死了好”的想法.究其自杀原因,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过高的期望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杀的无形杀手.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竞争的加剧,升学,就业的压力也就更为严重,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发展到极点.学生负担过重,父母期望过高,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求学的乐趣,还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心理压力过大,必然会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严重的
会致使人心理崩溃而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来寻求解脱.雨果说过,苛求等于毁灭.在教育中,父母切忌一味高标准严要求地要求孩子,在鼓励孩子向上、进去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客观地看待挫折与失败.其次,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使得孩子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由于独养的这种特殊环境,我们不难发现独生子女的共同特征;他们喜欢独处,不合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性情孤僻,言辞偏激,自私固执,爱穿名牌,喜好攀比,心理脆弱,抗打击能力差,一旦生活中遭遇到挫折,便会产生失意、孤寂、烦躁、抑郁等情绪,今儿早生行为上的失控.
另外,学校内部缺乏生命教育,不能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完善生命也是造成这一种悲剧的重要原因.生命教育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的生命观是形成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和条件.一个人只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才能形成奋发向上,积极有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珍惜生命,不畏惧死亡.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缺乏专门的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即使在有关课程中存在的对生命的讴歌和礼赞的相关内容也由于应试备考的原因被肢解,学生难以体味到其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其意义:“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达生命的气息”,印度诗人泰戈尔如是说.人文关怀才应该是教育的基点,正因为对生命的关怀成为盲点,正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席”,孩子们才不懂得尊重、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引进生命教育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意义,使学生思索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才是必须的.教育必须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必须是对生命浇灌和养护,必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带来的自由、快乐和幸福.否则,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就不难理解了

④ 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有什么区别

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有什么区别?规范统一没有个性的差异教育,可能就是说每个同学都是一样的吧,没有什么差异的,也没有什么有个性的,都是规范统一的那种。

⑤ 如何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面对孩子,要先谈心、观察孩子,移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心里所想。追根求源,分析孩子的思维方式,进行因势诱导,合理与孩子进行交流,从偏激的事件中分析孩子想法,进而,一步一步正确引导孩子向正常思路或者做法迈进。总之,心不能着急,慢慢来,用心换心,孩子其实最好沟通,很关键必须是建立在平等的层面上,互相心相通才行。古有教子【七不责】: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给孩子以尊严。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不要责备孩子了。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4、饮食不责:正吃 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即不在饭桌上教育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新《纲要》理念下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思想。关注幼儿,让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获得成功感。在培训观点碰撞中题目“对于班级顽皮、倔强、性格孤僻等特殊孩子,你是怎样引导的?
请举例说明”引起了教师们强烈共鸣,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有对特殊孩子的执拗、孤僻感到困惑而思绪万千,有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成功而激动不已。
确实,针对目前家庭经济条件的优越,家庭监护成员的充足,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但有时却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顽皮、自私、霸道、倔强等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又汇总了大家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的共同讨论,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真心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这句话真正将教师神圣职业的内涵具体化了。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针对班级的每一位孩子,我们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无私的爱,孩子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 关注孩子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
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促使每一位孩子获得成功。为此,教师要接纳班级的每一位孩子,不论是聪明活泼的,还是淘气顽皮的,教师都有责无旁贷的教育义务,
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个性特征,尤其是性格特殊的孩子,有的孩子喜欢听表扬的话来激励,有的需要教育的严肃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 想方设法,当好孩子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幼儿期的孩子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绝不能用划一的标准教育评价幼儿,要注意形式上的趣味化和多样性,要因人而教,教育的方法要变化多端,表扬、批评也是如此,寓于孩子接受,使得每一次的教育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只有教师用心去关怀,用情去感化,孩子的心理会获得健康地成长。
审视教育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找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为了使自己的教育获得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⑥ 怎么看待不同教育方式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人个性发现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以往经常讲到“知识改变命运”,但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膨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单凭知识已经不足以改变命运。成功往往对我们的情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谓是“性格决定命运”。
美国心理学家J.L霍兰对性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性格在职业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每种性格都有其相匹配的职业。由此可见性格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学生阶段生理、心理发展迅速,是性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其中后天的诸因素中尤其是学校教育在性格的形成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学校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形成学生世界观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学习系统的知识,了解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的不断丰富,见识的不断增长,促进了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优良的道德
观念的树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影响

正所谓“近诸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既可起到直接的知道作用,也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有精神氛围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三方面组成。精神方面是核心,例如价值观念,行为表现所影响。学校如果单纯强调应试教育,只认分数为导向,学生则会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性格上也会有所影响,不擅交往、不会沟通等现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自信、积极、乐观等诸多良好性格特征。行为层面包括教师的品德风范,学生的素质和日常行为表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品德风范回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典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这种影响对越小的学生影响会越大,小学生甚至会模仿老师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影响的方式会内在一些,象教师的价值取向,处理问题方式方法。对学生产生潜
移默化的影响。

物质层面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良好的环境、完善的教育设施回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性格良性发展。美国加州的一所知名大学与贫民区一墙之隔,经常有不良少年到学校骚扰、破坏,学校加高围墙、增加保安,但还是于事无补,而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后来有人提议将校园的围墙拆除,并且给贫民区的青年提供的阅读学习的机会。结果校园周边的环境大为改观。学校负责人面对记者时说:我们是从事工作,却忽略了教育的重要作用,那就是对人性格发展的影响。

二、教师的教育影响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学的基础。我们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谓育人,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做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崇高的敬业精神,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教师首先必须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爱与热诚之心,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欢乐”。能够愉快的心情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也愉快地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热爱学生,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教学。“
爱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如同学生的父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心去对待教学和学生,这样学生感受到被爱,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处处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教师自身的言行、自身的修养,就是学生明日言行修养的写照,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负责、认真的教师能够教出认真、刻苦的学生。相反,对工作不负责任、散慢的教师就会造成学生懒惰、散慢、随心所欲的学习作风。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要向教师吸取文化的养料。因此,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教学的必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要能够有“讲得出、讲得好”的本领。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往前迈,知识也更多样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不断学习,加强知识的积累。教师知识丰富,才能让学生信服。一名教师是否有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其教学的肯定。教师知识面广、教学能力强,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好吸收所学内容,很好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教师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不能多方面连贯的传授知识,让教学变得枯

⑦ 你有试着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吗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与定型化的结果,性格还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个性特征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性格。

4、良好的性格的培养方法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师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第一,性格与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就强;第三,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第四,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性格实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诗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能量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到的风貌。

⑧ 教育心理学因材施教 请简述如何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施教。

⑨ 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一、学生气质类型分析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的差异组合,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分类恰好相对应,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人的气质的生理基础。这两种类型相吻合,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我国学者曾利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我国城乡儿童的气质分布情况,发现我国儿童的气质除了上述四种型典型的气质类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混合气质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上述某一典型的气质类型当中。除一半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有一半人都偏向于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种质类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据《中国青少年气质分布与发展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数占一半稍多一点,而主要的混合型气质中以胆汁-多血质为最多,占12%-21%,多血-抑郁质为最少,占3%。
二、不同气质类型特征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行为色彩。这些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内容等的影响。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容易使人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也具有容易使人形成消极的性格特征的一面。
(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成了时代发展的自然要求,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气质优势,克服自己气质特征中消极的一面。
(三)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1、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同。这就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气质有可塑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气质中积极的一面,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组织协同工作时,教师要注意尽可能选择不同气质的人互相搭配。
苏联心理学家鲁萨洛夫(1982)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协同活动中,气质类型不同的两个人相配合比气质类型相同的两个人相配合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气质类型及教育措施
事实证明,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与策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
(一)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往往缺乏自制力,有顽强的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概括起来,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主要特征,整个心理活动充满着迅速而突变的色彩。
对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教育时,要注意加强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先讲明道理,然后耐心说服,态度要平静、安详、严格,使其多干细致的事,并用时间来约束,以便磨练和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要多进行检查和鼓励。及时提醒这部分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脾气,防止任性、粗暴。注意培养其沉着、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有自制力的品质。
(二)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思维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表情丰富、外向,易动感情且体验不深,往往不求甚解,华而不实,粗枝大叶为特征。
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加强在刻苦钻研、有始有终、严格要求,耐心细致等方面的心理修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其刻苦精神,使他们养成踏实、认真细心、有始有终的习惯,克服轻率、浮躁、华而不实的行为。做事时,先由简单的事做起,逐渐变为复杂,要求他们做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耐心细致地做完。要严格要求,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等。
(三)粘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安静、沉着、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不易转移注意。心平气和,不易冲动,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习惯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但易因循守旧,不易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坚韧、执拗、淡漠。概括起来,以稳重但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主要特征。
这种气质就象冬天一样,无艳丽色彩装点而“冰冷耐寒”缺乏生气,给人以“冷”的感觉,很象外凉内热的“热水瓶”。这种人容易形成勤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也可能发展为萎靡、迟钝、消极、怠惰等不良品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鼓励并诱导他们接受新事物,主动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引导他们与外界交往,带领他们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注意培养其敏锐的反应、办事果断的作风及集体合作的能力。
(四)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敏锐稳重,聪明而富于想象,自制力强,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流露,行动迟缓,胆小、孤僻,不善交往,生活比较单调,多愁善感,内向,谨慎小心,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有较强的敏感性,具有内倾性,容易体察到一般人不易觉察的事件,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具有这种气质的学生,平时敏感而多心,注意不要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她)们,且批评不可过于严厉,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以便增强适应能力,克服孤僻、敏感。多做户外活动和快乐的活动(游戏)。对待他们应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对他们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不可操之过急,使他们认识自己行为中对成长发展不利的一面。要多加关心和鼓励,培养其自信心。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也有发展成优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优势和不足,善于驾驭自己的气质,充分发挥气质的优势,克服消极的一面。教师只有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使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乐于学习、且学的轻松效率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依据学生气质类型对其实施学习指导
虽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相比,学生的气质位于次要地位,而且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但气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制定适宜的学习、复习、考试策略。
1、学新课指导
多血质、胆汁质不随意反应敏捷性高,接受新知识速度较快,尤其是多血质的学生反应速度快且灵活,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但易走神。因此,在他们兴趣低的课堂中要求他们40分钟内绝不走神是很困难的,教师不妨建议他们主动走神——当老师讲完一题或一部分知识时,主动给自己放松(如伸懒腰、活动手腕、按太阳穴等),而后再主动将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之中。
粘液质、抑郁质的学生不随意反应敏捷性较低,一旦进入听课状态后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不易走神。但他们反应速度慢,适应行为的可塑性差,因此大脑中的思维从旧的状态进入到新的状态需要较长的时候。如从下课的放松休闲状态进入上课的专心听课状态就比多血质、胆汁质的学生要慢。教师可以建议他们在打第一次上课铃之后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阅读相关的课本和笔记,给自己一些进入听课状态的时间。
2、复习指导
粘液质的学生感知觉的感受性低而对刺激的耐受性高,情绪兴奋性低,这一点表现在性格特征上则是有恒心有毅力,凡是他认定的事情会坚持下去,不易受到外界或其它事情的干扰,擅长制定并完成复习计划。但由于粘液质的反应速度迟缓,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速度往往不如专心学习时多血质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指导粘液质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根据他的实际能力制定,切不可纵容其好高骛远,一旦目标过高而无法完成反而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抑郁质的学生感知觉的感受性高,表现在性格特征上则是非常细心、情感细腻、考虑周全,在复习中注重细节、条理清晰、能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但过于细腻的情感和较高的情绪兴奋性会使抑郁质的学生在学习中易受外界无关事情的干扰,而且适应行为的可塑性差,因此抑郁质的学生往往会迷失于他们内心深沉的体验中,无法自拔;教师需要教会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使用利导思维,遇事尽量往积极的方面着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学习自信心。第二,抑郁质的学生对刺激的耐受性差,表现在学习上是易疲劳,需要多休息,尤其要注意考前的睡眠。抑郁质的人睡眠质量原本就远差于胆质汁的人,入睡速度慢、睡眠质量不高;而在四类学生中抑郁质的又是最容易考前焦虑的,考前的睡眠更值得关注。但如果抑郁质的学生羡慕并学习胆汁质的学生开夜车,既会严重影响至次日的学习效率,在开夜车时的学习效率也极其低下,受挫败之后还会加重其睡眠问题。只可谓得不偿失。因此教师更要引导抑郁质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长项和弱项,客观看待“得”与“失”,消除学习焦虑,学会放松,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教师既要引导他们学习粘液质、抑郁质学生的恒心和细心,又要经常提醒他们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比如多血质的学生在背书的时候,看了两三遍觉得很眼熟就以为自己背下了,进了考场后能很快作完选择题和判断题,但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他们只是看着眼熟却怎么也写不出来具体内容来,这是因为复习时没有进行深度记忆。教师须教会并提醒他们使用尝试记忆法——看过一次后要合上材料强迫自己回忆刚才的内容,能回忆起的时候才是真正记下来了。
而胆汁质的学生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敏捷性高,精力非常充沛,以至于可能连续开一个月的夜车也不会疲劳,但他们在复习时往往感到烦躁,心钻不进去。教师可建议此类学生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将体内过于旺盛的精力合理释放出去,如此更有利于静下心学习。但运动时间亦不可过长,否则学生可能会因玩过火了收不住心或者因过于疲劳而在晚自习时晕晕欲睡。
在自习中,一个小时复习同一个科目是适合粘液质、抑郁质学生,但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来说可能时间太长了,易使他们烦躁或分心;因此教师可以建议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缩短复习某一科的时间,40分钟甚至30分钟都可以,因为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反应速度快,复习不同学科需要转换的时间也不多,文理交叉复习的效果会更好。相反,如果粘液质、抑郁质学生自我感觉复习状态良好,他们甚至可以将同一科的复习时间延长至一个半小时。
3、考前指导
多血质、胆汁质的学生感知觉的感受性低而不随意反应敏捷性高,多血质的学生毛躁、胆汁质的学生草率,因此都易粗心。教师需要在平时学习中训练多血质、胆汁质的细心,在考前也要提醒他们。多血质的学生易在计算过程中发生代错数字之类的阴沟里翻船;胆汁质则要在审题时更细心,当心题目设置的陷井。
粘液质、抑郁质的学生反应速度慢,适应行为的可塑性差,教师需提醒他们在考前半个小时静下心来,让自己进入做题、思考等考试状态。尤其是考英语前默背课文,让大脑进入英语思维中,更有利于粘液质、抑郁质的学生找到语感、在听力中得分。另外,教师要叮嘱粘液质的学生自己带表进考场,而且要在考前规划好做题的时间,在考试中要快速且果断,不可因一时的优柔寡断而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考试中给予自己积极自我暗示,不要一遇到做不出的题就担心这次我可能会考不好。
总的来说,因多血质易骄傲而抑郁质易自卑。曾有一个多血质的男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因总被同班一男生总说数学不如他,考前有一点紧张,结果入学后第一次段考的数学考了个全年级第一!而往后三年的考试生涯中,他极少感到紧张。如果他的教师能在高考前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冷静而又有冲劲,那么他一定能超水平发挥。与之相反的是一个抑郁质女生,英语科成绩很不稳定,时而130多分时而不到90分,当一次月考后她向英语教师倾诉自己可能不及格时,教师淡淡回应她:“如果你能及格,及格的人就多了去。”一盆冷水泼得她两个星期心情都极其低落,根本不能安心于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多血质学生压力(批评、质疑或高要求)作为动力,而给予抑郁质学生鼓励、支持和安慰。
总之,气质不影响个人的智力水平,只是影响活动的效率。因此,只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都有可能促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三、依据学生气质类型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依据他们的气质类型采取恰当的批评方式。
1、胆汁质的学生适合用“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胆汁质的学生感受性低,若是批评的份量轻了他不在乎;若是用暗示的方式指出他的错误,他又粗心不易领悟。因此较适用直接而略显严厉的批评方式,但要有充分的说服力,简单刻板地批评、否定容易激怒他们,使其产生过激反应和逆反心理。
2、相比之下,抑郁质学生则切忌频繁使用直接严厉的批评,因为他们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因此他们承受不了严厉的批评,甚至会怀疑老师不喜欢自己了,从而引发消极情绪,产生自卑心理。只适合用“委婉暗示”法从关心的角度婉转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增强他们改正缺点的勇气。尤其要注意不能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批评他们,以维护他们极其强烈的自尊。
3、教育粘液质学生,切忌急噪心烦,操之过急,否则会使他们不知所措。因为粘液质反应敏捷性弱,固执的性情使需要较长的时间转弯,所以在批评这种学生之后,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考虑时间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4、多血质的学生反应速度快、灵活且耐受性高,所以能接受多种批评方式。但由于他们因其不随意反应敏捷性强,所以有时会重犯同样的错误,常常表现出“老师说了就改,说完又犯”的毛病。因此,对这种学生,需要适当地定期提醒他们。
四、 依据学生气质类型塑造其良好性格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影响,气质与性格特征联系起来比较、分析时,我们可以看到胆汁质的人既可以是热情、积极、朝气蓬勃的人,也可以是鲁莽、粗暴、爱发脾气的人;多血质的人既可以是活泼、热情、心直口快的人,也可以是轻率、浅薄、粗心大意的人;粘液质的人既可以是沉着、冷静、老成持重的人,也可以是懒惰、冷漠、萎靡不振的人;抑郁质的人既可以是情感深刻、处世谨慎的人,也可以是性情孤僻、郁郁寡欢的人。因此,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性格塑造时,也应因其气质施教。
1、对胆汁质的学生,要注意加强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先讲明道理,然后耐心说服,态度要平静、安详、严格,使其多干细致的事,并用时间来约束,以便磨练和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要多进行检查和鼓励。及时提醒这部分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脾气,防止任性、粗暴。注意培养其沉着、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有自制力的品质。
2、对多血质的学生,要加强在刻苦钻研、有始有终、严格要求,耐心细致等方面的心理修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其刻苦精神,使他们养成踏实、认真细心、有始有终的习惯,克服轻率、浮躁、华而不实的行为。做事时,先由简单的事做起,逐渐变为复杂,要求他们做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耐心细致地做完。要严格要求,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等。
3、对粘液质的学生,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鼓励并诱导他们接受新事物,主动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引导他们与外界交往,带领他们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注意培养其敏锐的反应、办事果断的作风及集体合作的能力。
4、对抑郁质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以便增强适应能力,克服孤僻、敏感。多做户外活动和快乐的活动。对待他们应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对他们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不可操之过急,使他们认识自己行为中对成长发展不利的一面。要多加关心和鼓励,引导他们遇事向积极的方向思考,培养其自信心。
因为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也有发展成优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优势和不足,善于驾驭自己的气质,充分发挥气质的优势,克服消极的一面。使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乐于学、轻松高效的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