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远程教育史
㈠ 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1994年底,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承建。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1998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2000年12月前完成CERNET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
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范围扩大到31所,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31所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
2000年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001年7月,教育部继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的试点范围,从38所院校扩至的45所。
2012年,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已有68所。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强调,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各地和有关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扎实工作、共同努力,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务必在2013年春季开学前,把2012年实施建设的所有教学点设备配置安装到位,并在春季开学后逐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让教学点有资源、开齐课、开好课。同时,要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按时取得明显进展,使广大基层学校与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㈡ 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
远程教育是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国际远程教育风起云涌的发展潮流中,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风雨兼程,独树一帜。
历史上中国远程教育有几次大的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黑白电视刚刚出现在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电视大学的建立,开创了国际上应用电视媒体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一代先河。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才奇缺,但微波传输的彩色电视网已在全国初步形成,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发展战略蓝图中一枚重要棋子,邓小平高瞻远瞩,亲自批准成立了面向全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使我国远程教育抓住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为国家培养了数百万合格人才,也为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为第二代(阶段)国际远程教育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次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进入“盛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政府抓住机会实施了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内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教育部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值此前后,还在资源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平台建设、质量管理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全面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0年4月,教育部在长沙召开“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在交流总结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构建的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技术平台,重点支持一批著名高校进行网络教育学院建设,开展远程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指出,这次会议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具有标志性重要意义的会议。会后颁布了教育部(2000,10号)文件,全面启动试点。现在试点院校已增至68所,针对试点规模和质量等问题,教育部2000年4月召开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管理研讨会, 7月召开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协作组会议,标志着教育部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入手,加大了对远程教育试点宏观调控和指导的力度,促进这一新事物规范、科学的发展。
㈢ 被世界公认为远程教育史上里程碑的是哪所学校
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的创建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远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㈣ 哪些学校(国内远程教育)是受到国家教育部认可的
一、经教育部批准的69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北 京 18所
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 海 8所
上海交通大学(含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东 北 7所
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四 川 6所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湖 北 5所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陕 西 4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广 东 3所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江 苏 3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
福 建 2所
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湖 南 2所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山 东 2所
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 津 2所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重 庆 2所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安 徽 1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甘 肃 1所
兰州大学
河 南 1所
郑州大学
浙 江 1所
浙江大学
二、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㈤ 国内远程教育的发展时间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1994年底,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承建。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1998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2000年12月前完成CERNET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
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范围扩大到31所,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31所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
2000年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001年7月,教育部继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的试点范围,从原有38所院校扩至目前的45所
㈥ 中国远程教育经历了几代
中国的远程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在建国之后,广播电视大学进行远程点播教育之后开始的,从最初的受益人群、接收设备上来看,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实施的高等教育机构。
按照教育设备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代:
一.(单项信息传播阶段)
a,广播时代,学员通过收音机学习
b,电视时代,学员通过接收电视视频学习
二. (双向互动)
互联网出现后,远程教育可以进行双向的实时视频交流,类似远程视频会议
至于具体分几代,现在有专门的人在研究,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㈦ 远程教育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3)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1994年底,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承建。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1998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2000年12月前完成CERNET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
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范围扩大到31所,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31所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2000年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001年7月,教育部继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的试点范围,从38所院校扩至的45所。
(7)国内远程教育史扩展阅读:
远程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远程学习以自学为主,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与教师、同学是分离的,没有教室,更没有课堂的氛围,这些特点会使得许多刚刚开始远程学习的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或有些不习惯。因此远程学习要求学习者首先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始终保持自发的学习动力。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成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各式各样,但不外乎提高学历、增加技能、在职充电、扩展职业范围等。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在以后长达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能否保持住由此产生的学习动力是决定其学习成败的关键。
主动探索的精神。成人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确定在学习上投入多少时间,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并逐渐适应一种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这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问题,积极的学习者不会只接受一个答案,或是等待老师告诉你该持什么样观点或立场;也不会只局限于到某本书或教材的某章某节上去寻找答案。积极的学习者会主动尝试多种解决方法,建立自己的想法,经过主动探索后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㈧ 在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如何
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网络教育的发展道路虽然曲折,前景却非常广阔。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网络教育是各发展中国家迅速普及高等教育,借此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高效途径。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全球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大学生人数将呈爆炸性增长,资金投入将增长一倍以上。网络教育涉及的范围,也将从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格、认证考试培训(如:英语、计算机、会计等)、向高层次的教育(如:专科、本科、研究生)方向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由教育部批准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院校已经达到了66所。在美国的4000余所大学中,有将近2000所已开设了网上课程,或是利用网络增进校园课程。约有200万美国学生报名参加了高等学校开设的网上课程,这一数字在2006年膨胀至500万,另一方面,远程教育的表现形式也将日趋多样化,课件中会大量的引进了新的技术,如flash \media player\smil等多媒体技术,不在是以前的纯文本性的资料堆积,使得学员不仅能从文字资料中获取知识,而且能直接看到老师讲课的图像,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使得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网络远程教育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网络教育一定会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可以说整个教育市场的前景就是网络教育的前景,也正是强大的教育市场赋予了网络教育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我在网上查的,对于更多资料!还不很了解,我继续帮你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