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德加教育

德加教育

发布时间: 2020-11-22 04:12:17

A. 董仲舒道德教育原则有何现实意义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姜碧纯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06-10-27
(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234)

摘要: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从德育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出发,对于德育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设定,对于德育方法提出了极富见解的意见。其丰富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德育思想;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姜碧纯(1983-),男, 江苏南通人,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先秦儒学改造为汉代新儒学,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教育思想来说,其核心是道德教育。因此,对董仲舒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从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三个方面试做探析,以求对我们今天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

德育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活动指向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目的是要使其接受所施加的道德影响。进行德育的根据在于:对于人的外在教化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而对于外在教化可能性、必然性的论证则是指向于对与人性的探讨,因此,对于人性的探讨便成为各种德育理论的逻辑起点。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首先看到了人性的内涵,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他们从各自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德育理论。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人性论进行了扬弃,他糅合性善、性恶说,认为人性是有善恶品等的,提出了性三品说。从而为自己的德育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我们看他是如何从性三品说出发进行论证的。

董仲舒认为人性可以分为三种,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最上等的是圣人之性,“圣人过善”,其性“不可以名性”,圣人凭借生来而具的过善之性,“承天意”、“法天”从而教化万民。在人性的形成和教育的关系上,对于天子是无关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圣人之性的解释,董仲舒持人性不变的观点。在圣人那里,善不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而是一种已经实现了的现实人格。因而,外在的教化是多余的。

“性三品”中最下等的是“斗筲之性”。董仲舒视之为“又不可以名性”而低于“万民之性”的下品之性,是纯恶之性。“他国不讨贼者,诸斗筲之民何足数哉,弗系人数而已。”(《尧舜不擅移》)在他看来,“斗筲之民”作为恶的化身,不具有任何成圣的可能,属不可教育的纯恶之徒,对待他们只有采取外在的刑法加以强制。

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和“斗筲之民”之外,占多数的乃是“中民之性”。“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实性》)“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号》)因此,
董仲舒对于人性和教育的关系探讨,只是针对“中民之性”的人而言的。
他认为“中民”在生来的本性中既有善质又有情欲。“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仁贪之气两在身”。(同上)民性中同时存在着贪仁两性,但是它们都是潜在的,“仁之气”虽不是现成的善,只是善的基因,但可以培养成善,因而是一种肯定性的潜能,规定了主体向善的人格发展。情欲乃“贪之气”,任其成长即表现为恶,因而是一种否定性的潜能,抑制了善的走向。正是人性中所包含的否定性的潜能,使善的德性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主体自身的能力,还应借助主体之外的力量,“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而若“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实性》)总之,先天的潜能只有和后天教化相结合,才能成善、成人。

由此,董仲舒扬弃了孟、荀二者之弊,以其性善情恶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了人性发展的先天性潜质,通过对外在教化可能性、必要性的强调,奠定了他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必须指出的是,性三品说作为一种抽象的人性论是错误的,董仲舒不懂得人性是活动于现实中的人的特有的规定性,善、恶作为道德评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不懂得人性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历史而发展变化的道理。但是,他对为什么要对人要实施道德教育,人能不能获得善性的问题,做了合乎逻辑的回答。肯定了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对于我们今天充分认识德育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德育内容

对于德育内容的设定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董仲舒为维护汉王朝封建等级制度而施行的道德教化对其内容也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阐述。张岱年先生说:“封建时代的基本道德原则是由董仲舒确定的。”〔1〕这个基本道德原则就是“三纲五常”。

先秦儒家曾在宗法社会关系复杂的人伦关系中概括出五种基本关系,即所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则把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伦绝对化、神圣化,归结为“王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且以他的“天人感应”
和“阴阳五行”说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故臣兼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 王道之三纲,可求与天。”(《基义》)

在阐述“王道三纲”的同时,董仲舒又详细说明了与之相应的是“五常”,说:“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汉书·董仲舒传》)以仁、义、礼、智、信五种恒常的道德观念配合“三纲”。

董仲舒讲述五常之道,在先秦儒家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新的发挥。他发挥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阐述了“仁”的思想,在《仁义法》中,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义。”因而统治者们不能“以仁自裕”,而应该“博爱而亡私,布德实仁以厚之”。(《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仁”的思想即是要求积极培养人民的仁德,教导人们真正地力行爱人,特别是要敬上爱君。

在教导人们“以仁义安人”的同时,他又随之提出了“义”的道德观念及其行为规范,他说:“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仁义法》)这就是说要纠正不宜的行为,使之归之于宜,而纠正行为首先应该由自己开始。对于义利关系,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身之养莫重于义》)这就明白地阐述了物质利益的利和精神追求的义对人的重要性。但他仍然继承着以义制利的儒学传统,主张“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利之于人小而义之于人大”。(同上)
为了切实和具体的维护封建之道,董仲舒提出了“礼”的规定与要求,“
礼”就是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和生活规范。他在向汉武帝的对策中说:“王者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又说:“礼者 ……
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汉书·董仲舒传》)在礼的教育上,他还强调礼的实践意义。他一方面要求汉王朝百官贵族严行封建等级之礼,要“成之以礼乐”而为君子,做到“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天道施》)另一方面,要求“节民于礼”,“使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强调实行礼教而防民乱的作用。
董仲舒在五常之道中还特别强调了“智”。他解释了“智”的含义,
“何谓之智?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其规是者,其所以为得,其所以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身故利而无患,福及子孙,德加于民,汤、武是也。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绝世无复,残类灭宗,亡国是也。故曰,莫急于智。”(《必仁且智》)在这里,智表现为理性,董仲舒认识到“智”的指导对于行为的积极意义,高扬了理性精神。

“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信念,也是“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发挥了孔子“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的思想,阐述《春秋》大义,说:“《春秋》尊礼而重信,信重于地,礼尊于身。”(《楚庄王》)又说:“《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为人臣者 ……委身致命,事无专制,所以致养也;竭愚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忠也”,
(《天地之行》)要“至忠厚信以事其君”。(《五行相生》)“信”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其实质是要求人民信从其剥削和奴役。

“三纲”与“五常”作为封建时代的基本道德原则,包含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积极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批判的加以继承。“三纲”是适应封建专制体制的需要而确立的,是对人伦关系的绝对化,是消极腐朽的,随着封建社会的消失,而失去合理性,被人们所抛弃。而“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心民意,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对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其内涵发生着变化,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异化,但其中包含的基本精神却有普遍的意义,广泛的适应性,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三、德育方法
(一)“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义”作为德育的两种基本方法,
董仲舒区分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君子求仁义之别,以纪人我之间,然后辨乎内外之分,而著于顺逆之处也。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仁义法》)“仁之法”旨在爱人,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同上)又说“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必仁且智》)从中可以看出“仁”强调的是爱人。

而义之“宜”在于“正我”,他说:“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仁义法》)这是教导人们修己待人的态度,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为善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身先示范,“自攻其恶”,“躬自厚而薄责于外”。(同上)从思想实质来看,无论是“仁之法”还是“义之法”都是为了调解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而提出的。但作为道德原则符合德育规律,对于广大的德育工作者来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是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
(二)“明道重志,行道养志”

董仲舒强调“明道”,他说:“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即是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任何现实的功利得失都不会影响和动摇自己的人生追求。董仲舒所强调的“明道”,实际上成为了封建统治阶层的统治工具,它将纲常伦理视为人之本性,片面的强调理性的生活,压抑了人的真实自然属性,使德育成了人性的枷锁,异化为教育人去容忍专制统治的教条。我们今天的德育就要走出这个误区,在重视人社会属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人的自然属性。“现代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因为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询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2〕
董仲舒也十分立志的重要性,说:“《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 ……
礼之所重者在其志。”(《玉杯第二》)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养成坚强的意志,做到“至诚遗物而不与变,躬宽无争而不与俗推”。(《天道施》)同时他要求人们的道德修养并不只是停留在认识上,更应积极行动,在行道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他提出的“进善去恶”、“改过迁善”、“反道以除咎”、“积善累德”等思想,揭示出了德育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必仁且智”
从孔子开始,仁与智的统一,便构成了儒家人格境界的一种基本思路。
董仲舒继承了这一思路,他说:“不仁而有勇力才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佞给,则迷而乘良马也。不仁不智有才能,将以其材能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
……
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必仁且智》)在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仁智统一是以仁为体,以智为用,智从属于仁,其作用是行仁。比较辨证地看到了德育和智育的辨证关系。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学科兴起。人文教育的弱化,重智育而轻德育的倾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科技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舒适的同时,也由于非人道的使用,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各种社会问题以及人类精神领域的种种危机也日益凸现。这些都警示着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严重偏向科学、忽视人文的畸形教育。因此,当代德育的建构应重视人文精神,正确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矛盾,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剔除仁智的封建性,董仲舒德智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仍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总之,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道德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继承和发掘董仲舒德育思想中的精髓,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全人类的文明进步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B.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油画是什么样的

在西方各大艺术展览馆中,油画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美国的大都会艺博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从相关材料中看,全指向是德加油画《舞蹈教室》。

德加是法国印象派初创时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但他和劳德累克,与其他印象派画家在表现题材和风格上都截然不同。最大区别是,他人多乐于关注与表现户外的光色变化;他与劳德累克则更多关注的是人物在室内环境中的故事

这是著名画家鲁本斯为其和妻子海伦佛尔曼、儿子绘制的油画。鲁本斯在诸多助手帮助下现存世有大量作品,其中最多的是宗教题材油画。但这也是问题,由于当年许多作品多有助手参与,使得留画布上的手法与技巧特征差异颇大,这就为现今赝品制造者留下了许多可以寻觅的“空隙”。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实在太大,在里面一天也只能看到部分展品。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去参观,而此处篇幅所限只能仅举数例以分享诸位。

C.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一、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主要内容

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将兴趣分成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方法,行为,并根据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方式:专心和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他指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一个井然有序的,都经历四个阶段:

明了:兴趣对直观事物产生注意,教师进行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

联合:新旧知识发生结合,但是混乱;

系统:使联合有序起来,获得新概念;

方法:以作业为主,使知识巩固、强化

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意义

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最突出贡献是在严格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都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建立了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教学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是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实践的意义。因此,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对世界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受到来自个方面的批判。

(3)德加教育扩展阅读: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而又指导教学实践,与教学实践成辩证关系。

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戚勒( T.Ziller,1817---1882 )及其弟子莱因( W.Rein , 1847---1929 ) (四阶段)补充与修正→五阶段(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

→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德国、苏联、日本、中国;“五段教学法”

→心理取向的教学理论:发轫于德国莱比锡大学与耶拿大学的德加尔谟( C.Degarmo1849---1934 )的《方法要素》( 1889 )和麦克默里( C.F.Mcmurry )兄弟的《一般方法要素》( 1892 )的发表,把美国对赫尔巴特思想研究推向高潮,形成了赫尔巴特运动。

后经杜威等人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继承、批判与改造,导致教学论的心理学化,并随心理学派别的分歧和论争,相应地产生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

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D. 我家在住在杭州西湖区南都德加西区,有没有离得比较近的辅导班推荐(步行20分钟以内的)

儒林教育学校。(香樟公寓里面的),步行大概10分钟吧。我现在也在那里上课,相信我吧。

E. 有谁能够介绍几本关于印象派德加的书籍和画册

书名:大艺术家系列-德加
图书编号:1664784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定价:9.9
ISBN:780664175
作者:(英)史彭斯
出版日期:2001-05-01
版次:1
开本:
简介:
德加所处时代,世界有何不同?当时的社会与艺术如何影响他的创作?·德加的亲人和相知对他的艺术有何影响?从他的作品中追寻爱情、生活和死亡的线索。·展示绘画的真正内涵,理解画作讲述的德加的情况,了解他的绘画方法。·了解德加在世时人们对其作品的评价,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目录:
艺术家及其时代-德加的世界-影响与早期作品-德加所处时代的艺术艺术家的生平-家人、朋友与其他-远方的亲戚-浪荡子艺术家的眼光-著名的画作-画作说些什么?-无形的观察者-焦点里的舞者-画作是如何创作的?艺术家的影响-观众与批评家-持久的影响术语汇编索引

书名: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加
ISBN:754343141
作者:何政广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定价:48
页数:0
出版日期:2003-1-1
版次:
开本:32开
包装:
简介:一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从东方艺术及摄影技巧中,德加学会如何表现不对称的效果,营造瞬间的动感。德加运用他喜爱的粉彩,描绘舞台布景的丰富层次及舞者透明优雅的舞衣。人物、灯光、背景皆能各得其所,发挥极致的色彩效果。本书将德加艺术生涯的阶段及特色,以生动的文字配合精彩画作,完整地呈现出来。无论是《赛马场》、《芭蕾舞》、《洗衣妇》、《浴女》系列作品还是雕塑,都传达出一种旁观者的觉醒,一种冷眼看人生的态度,让我们进入德加的绘画世界中,体会他苦乐参半的人生真谛。 <
书名:德加 14
图书编号:1698906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定价:15.0
ISBN:753861154
作者:德加
出版日期:2001-03-01
版次:1
开本:8开
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西洋美术家德加作品的书。德加出生于富有的家庭,但后来他不得不为了偿还父亲留下的债务卖掉了自己的房屋和很多财产。出生于大家族的德加在一生中并没有享受到持久的浪漫。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德加、艺术家生涯、灵感与孤独、风格与技巧、对素描的热情、名作特写、彩排作品选解、贝列利一家、新奥尔良棉化公司、伦向赛马场、苦艾酒、费尔南德马戏团的拉拉姑娘、世界著名美术馆、巴雷尔收藏馆。

书名:德加(舞影烂漫)
ISBN:753273257
作者:卢瓦雷泰/吴静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5
页数:203
出版日期:2004-5-1
版次:
开本:32开
包装:
简介:亨利·卢瓦雷泰 ,巴黎奥塞美术馆长。1995~1997年间于法国艺术院罗马院从事研究。曾出版多种关于19世纪艺术著作的论述。1984年,策划“德加与意大利”画展。1988年,任巴黎大展览馆德加回顾展法国部分主办人 。
本书系《发现之旅》丛书之一。与同期出版的《莫奈》、《雷诺阿》同为介绍19世纪印象派人物的绘画大师。他使用多种方法做画,尤其是擅长色彩画。本书图文并茂,琳琅满目,展现了他60年的创作生涯中,对技法无尽的好奇,对新的表达方式的不断追求,就像一首一目了然的锦延旋律。德加说:“我想要光芒四射又保持神秘。”他的确光芒四射,但通过他画中的芭蕾舞女演员,赛马骑士,以及女人的各种生活方式与动态又保持神秘。如浏览完全书,此感觉会油然而生。

目录:
第一章 “德加咕哝,埃德加埋怨”
第二章 “他脑中酝酿的念头,令人恐惧”
第三章 “我可能太把女人当作动物了”
第四章 “孤单第一人”
第五章 “梦里,人也有记忆”
见证与文献
图片目录与出处
索引

书名:德加-[法国]
图书编号:2471603
出版社:吉林美术(图书经理部
定价:49.0
ISBN:753862263
作者:德加
出版日期:
版次:
开本:16开
简介:
爱德加·德加是19世纪末兴起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十分特殊的一位成员,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绘画题材的选择、观察的视角以及在丰富的表现技法上,德加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的尝试,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的影响,是一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强大影响力的伟大画家。本书收录了德加的自画像,贝利尼一家,歌剧院的排练大厅,赛马场上的马车,错误的开始,花瓶旁的女人,两个舞者,舞台上的排演,拿着望远镜看歌剧的女人,咖啡馆中的音乐会,比赛中的马等多幅油彩画作品。并且每幅作品附名称,尺寸,年代等,供读者赏析!

书名:德加
图书编号:1211267
出版社:人民美术
定价:48.0
ISBN:710202684
作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
出版日期:2003-01-01
版次:
开本:大16开
简介:
《外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套书24册。每册集中介绍一位名家及其代表作品。选用进口铜板纸,正度8开,认真编撰,全彩精印,图文并茂。在经济一体化、文明全球化、艺术多样化的今天,这套精粹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解读近现代西方绘画艺术的窗口,是画家和美术学子及艺术爱好者学习、借鉴、欣赏和收藏的最佳范本。
在经济一体化、文明全球化、艺术多样化的今天,这套选粹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解读近现代西方绘画艺术的窗口,是画家和美术学子及艺术爱好者学习、借鉴、欣赏和收藏的最佳范本。

目录:
自画像
莫尔比利公爵夫人泰蕾丝·德加
伊莱尔——勒内·德加
少女肖像
贝勒里一家
在画室里的雅姆·蒂索
莱昂·博纳
菲奥克里夫人演出芭蕾舞剧《泉》
女人与菊花
女人与菊花(局部)
弹纲琴的迪约夫人
两个强盗之间的受难耶稣
奥尔堂丝·瓦尔潘松
抢跑
外省的赛马场
手的习作
伦向赛马场
梳头少女
乐队席上的乐师
帕冈与德加的父亲
新奥尔良的棉花公司
舞蹈课
勒内·德加夫人
忧郁
扶杠练功
休息室
亨利·儒瓦尔在自己的工厂前
舞蹈 课
彩排
大使们聚会的咖啡馆
赌气
两名洗衣女工
卡尔罗·佩尔格里尼
戴手套的歌女
化妆室里的女舞蹈演员
“苦艾洒”
化妆室里的女舞蹈演员
舞蹈课上的卡洛蒂娜夫人
谢幕
舞蹈学校
拿扇子的女舞蹈演员
出场
女演员
马洛夫人
交易所里
逆光下的熨衣女工
在后台的女舞蹈演员
逆光下的熨衣女工
费尔南马戏团的拉拉姑娘
穿舞台装的小演员
舞蹈考试
新歌手
熨衣女工
女子帽店
梳洗
晨浴
俄罗斯舞蹈演员组画之一
杜伊勒利花园中打阳伞的女人
俄罗斯舞蹈演员组画之二
入浴
浴后
晨浴
作扶扛练习的女舞蹈演员

F. 学得佳教育的优盘里的课程能相信吗

学在家教育的优盘里的教程都是非常不错的,你可以学习一下。

G.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中国的教育技术最早主要是音频和视频技术,及其它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化教育手段。以广播电视和卫星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形式,促使了教学的组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一些变革。

8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使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中国继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之后,1999年6月13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为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任务: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3、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升级为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这对新时代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

(7)德加教育扩展阅读

教育技术的特征:

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包含了三种概念(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调、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都产生直接影响。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教育技术重视所有学习资源或称为人类的学习媒体的开发、应用、管理,设计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强调用科学的系统方法来分析和整合“教、学”过程。例如,利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过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制订出可以操作的逐次递进的学习目标;

并根据这些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策略(过程、方式、媒体),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设计方案,并在方案的试行中,进行评价总结,依据需要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这样的系统过程为实现优化教学活动(或学习经验)提供了途径。

H. 深圳市德加艺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抄深圳市德加艺术有限公司为一袭个极专业,高品质的美术培训中心,提倡师徒式的技艺传承,反对大班的流水线的模式化教学,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获得最多的教育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注重审美的启迪,德行的提升。使“美育”能够真正焕发光彩。
法定代表人:欧阳斌
成立时间:2014-07-15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986400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学府路愉康花园18栋102室

I. 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的老师是谁

1854-1859年 德加在意大利的美术学校学习意大利的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同时,他又在安格尔的一位得意门生路易·拉莫特(LouisLamott)的画室里学画。1859年 德加回到了巴黎,那时的德加已经是一个学到一手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S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画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这种素描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素描。1859年前 德加经常画一些人物肖像,如: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以及一些历史主题的人物。1860年代 德加结识了爱德华·马奈(EdouardManet,1832-1883),并成为盖尔布来咖啡馆的常客。1862年 德加开始对赛马产生了兴趣。1869年 德加画了大量色粉习作,主要画的是海滨浴场。1870年代初期 芭蕾舞女是德加非常喜欢的主题。1870年之后 德加创作风格开始转向了现实主义。这种理论主张放弃古代希腊的美的理想,而代之以朴实、真挚地表现所见的事物。1872年末德加为了寻找开心,到了美国的新奥尔良。1874-1886年 德加虽然反对印象主义,但是他还是积极参加了历届印象派画展,除了1882年的那一届。与此同时,德加的作品也被官方沙龙所采纳,并且作品可以悬挂在相当显目的地方,但他却脱离了官方沙龙。1893年 德加感到他有失明的危险,因此他急不可待、狂热的画起画来,这时的德加对人对已都很严厉、苛刻,性情变得十分古怪。1886-1917年 德加的作品已经不再展出。1917年9月27日 德加逝世于巴黎,享年83岁。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