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不同国家大学教育

不同国家大学教育

发布时间: 2020-11-23 03:30:47

㈠ 欧洲各个国家的教育强项

对于这个问题,三言两语是不能说清楚的,我这里说一下法国的教育模式是什么样的:
一、法国国家学位
综合大学按照法国国民教育、研究与技术部的标准和规定的资格颁发国家文凭。所颁发的国家文凭需由国民教育部所署官员的签名。国家文凭上,应该有学院院长或大学校长和大学所在大区的教育部负责官员的签名,二者缺一不可。获取国家学位需要攻读学员有全日制留学经历(正常攻读学制的50%时间需是留学经历,且需要出证明)
二、法国大学文凭(DU)
法国的综合类(公立大学)本身就获得国家授权,可以用不同的名称-例如:“大学文凭(DU)”或“大学高等学业文凭(DESU)”等-颁发各种水平层次和学习年限不尽相同的校颁文凭,(但是文凭的颁发必须经过学校证书评估委员会严格的审定和批准,否则是无效文凭或项目);这类校颁文凭由各综合大学或为反映学校的特殊专业定向,或为满足某一地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特定需求而设立。尽管它们不属于国家统一文凭,但同样得到法国教育法相关条款的保护和认可,并不影响实际社会使用。校颁文凭上,应该有学院院长和大学校长签名
三、法国综合大学的工程师文凭
工程师文凭为国家统一文凭,它相当于新制硕士学位(Master)。文凭颁发需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的监督检查,以保证这一文凭的质量。
法国的工程师文凭课程原来通常是由高等专业工程师学院承担的。为了把这一高层次的职业化教学纳入综合大学,某些大学也设立了工程师培养课程。课程教学由大学所设的完全符合高等工程师专业学院资格标准的内部机构来承担。例如:巴黎十三大的大学工程师学院,颁发电讯、材料、软件工程和运用数学和科学计算这4个专业的工程师文凭。
四、法国商学院文凭
在法国,硕士学位不是什么学校都能颁发,只有公立大学才能颁发国家硕士学位,而另外的高等教育机构,如高等商学院和工程师都有自己的等效硕士的文凭,这类学位在社会范畴使用中因为商学院与所在国商会和工商局的紧密关系,反而更受用人企业的认可和欢迎,欧美教育体系的多样性使得国家学位与校颁学位的区别更多的只是体现在学员需求,就读方式及学习预算的差异上,而不是学位本身的优劣性。
法国商学院如果要颁发有效力的学位证书,需要得到法国国家商业管理文凭认证委员会的评估(La Commission d’évaluation des formations et diplômes de gestion 缩写CEFDG),只有达到其审核标准的学校才有资格颁发此类文凭。因为进入CEFDG需要严格的选拔,所以CEFDG学位在法国的就业市场相对其他学位有更多的优势,但是如果CEFDG学位学生想继续攻读博士,那么他还是需要一个硕士的毕业证才行。
同样的,获得CEFDG认证的商学院项目跟我国教育部涉外信息监管网认可的法国商学院信息基本是完全一致的,监管网还特意提到了有很多商学院私自开设BBA或DBA项目,这些一般都是绕开了CEFDG(也就是这学校本身就在CEFDG查不到),当然也得不到监管网名单的保护。
注:大概只有220所工程师学院和40所法国最好的高商学院能够有资格颁发得到CEFDG认可的学位。

㈡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不同点有哪些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首先教育目标不同:高中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属于专才教育,职业教育,阅历越高,越发明显。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差异大,因此教育方式差异很大。中学教育管束较为严格,被动学习为主;大学生寻求自主空间,思想活跃独立,管理较为宽松和自由,学习方式主要以独立自主学习为主

㈢ 比较美国大学教育和英国大学教育的不同之处

美国大学和英国大学有哪些不同----教育 在教育层面上,英国大学和美国也有很大不同。
以对待教授的态度为例,英国学生在跟教授说话的时候,语气非常正式。英国学生跟教授之间也会有私交,但在“工作时间”,他们的交流还是会保持严肃正式。美国学生跟教授之间就没有这么多拘束,双方更像朋友聊天。
英国大学的老师不常呆在办公室里,因为在欧洲老师的基本工资是比较低的,所以他们得去赚外快补贴家用。老师和学生通常通过邮件进行交流。
英国大学一般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美国大学一般会在学期中间安排很多额外的作业和随堂测验,对学生的出勤要求更高。
美国大学和英国大学有哪些不同----住宿
美国大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宿舍生活。几乎每部美国校园题材电影的开篇,都是新生们带着大包小包正在为搬进宿舍而忙碌。不管是哪所大学的学生,都一定有类似的经历。
但欧洲不同。在欧洲大学里,住宿舍的大多是留学生。很多欧洲学生倾向于在校外自己住。无论是法国、比利时、匈牙利、奥地利都是如此,大学只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不是住宿的地方。
欧洲学生宁愿在学校周围自己租个公寓,也不想进入宿舍半步。欧洲各地交通便利,所以住在校外也挺方便的。这也帮助欧洲的大学免去了在校内为学生提供住宿的麻烦。
美国的大学在宿舍上跟欧洲截然不同。美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城市相对分散,这些特点使得宿舍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大学和英国大学有哪些不同----社交 英国大学校园里的酒文化和美国的也有很大分别。美剧里大学生的酒精总离不开兄弟会和姐妹会。现实中也确实如此。
而英国大学的饮酒文化则根植于欧洲宽松的饮酒法律。美国的法定最低饮酒年龄为21岁,是西方国家中相对比较高的。而欧洲国家的青少年大多从16岁就可以开始喝酒。
英国人喜欢在酒吧喝酒,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喜欢在咖啡店喝酒。美国人就算在所谓的酒吧喝酒跟欧洲人的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美国人喝了酒就是开
Party,各种狂欢。欧洲人则更倾向于跟朋友泡吧,而不是大范围的狂欢。 美国大学和英国大学有哪些不同----体育
大学对体育的热衷程度可能是欧洲大学和美国大学最大的不同。相比较美国学生对体育的狂热,欧洲学生仅仅把体育看成一件普通的业余爱好。
美国大学的体育项目往往能达到世界级水平,欧洲大学虽然也会出一些天才选手,但很少。美国大学有很多基于体育的奖学金项目,但欧洲大学在这方面很抠门。
实话说,这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大学体育组织能比得上美国的
NCAA,除了体育在欧洲大学校园不够普遍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欧洲的足球俱乐部如切尔西,巴塞罗那,皇马等俱乐部很少会从大学里挑选队员。而美国的NFL(橄榄球联赛)和NBA却常常从大学里挑选队员,他们常常对有潜力的选手从大学期间就开始观察。

㈣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有何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把控主要通过计划招生、计划培养、计划管理实内现,一直实行国家授予文容凭制度,所有按国家规定招生、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这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不同的。

因此,我国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就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释放学校的办学活力。在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后,怎样让学校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显得极为重要。随着新的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我国可以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甚至可以尝试推进部分大学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授文凭。

㈤ 为什么我国大学教育和国外大学差别那么大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机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里打扫一遍,我们就可以在给你一些零用钱。”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就自己到抽屉里去拿。”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朋友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女朋友。”
中国学生面对着自己已经被撬开的日记,看着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的说:“我没有早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是我自己组装的新车。”
中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车。”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意见。”
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到:“放肆!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胡子,还是我们儿子,还得听我们的。”

㈥ 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异同

这个话题太大了。
首先是形式上面的:
中国大学还是有班级的概念的,分学院,学员下面有系,专业,班。我当时所在的学校每个班有一个班主任,有两个班助(一个大三一个大四)。基本上班级是一个集体概念,比如参加运动会或者系里面有什么活动,大家会以班级出动。
在美国大学是没有班级的概念,有分专业,系,学院,但和国内不同的是,不会有系与系之间的联谊赛之类的。举个例子,国内可能会颁奖XX系,最佳学生会组织奖,但美国是不会有这种概念的。专业,系,学院都只是学术上的划分,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你有归属感的集体。
其次是专业方面:
在国内选专业是高考之后报志愿时候你就要做的选择。有些大学应该是可以录取了之后再转专业的,但转专业应该比较难(我有个朋友在国内大学有转专业的经验,他是托了关系才转专业成功,我不知道是特例还是普遍情况)。
在国外,很多学生申请的时候会申请GeneralStudy(综合性学习),在大学上一年以后再决定专业。你决定专业以后,要向该专业所属院系提出申请。
再者排名问题:(学生成绩的排名,不是学校排名,国外的学校排名比国内学校排名要更为清楚)
感觉国内大学还是有排名的概念的,而国外是完全没有排名的概念的。
最后课程的评分
我的个人感觉是,国内大学的课程大部分是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为最后总的课程成绩。但国外大学不同的课程评分的方式不同。举个例子,某课要完成3个Project,三个考试,3篇Paper。这节课的期末成绩的组成为,project10%each,exam1&220%exam325%,paper1&25%,paper310%,attendence5%.除此之外还有extracredit的机会。
美国大学上课时候学生比较自由,除了个别老师特殊要求以外,学生是可以用Ipad,手提电脑做笔记的。可以吃东西,坐姿也是只要自己舒服就好。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大部分的课是至少每周都有一个新的作业要交,每次上课前要有一定的阅读要读。美国的初高中教育是非常轻松的,大学时非常紧张和有压力的(因为上大学就意味着成年了)。
国内大学的话,就不评价了。

㈦ 中国与外国的高等教育有何差别

我觉得西方的教育比较“填鸭式”教育,就拿数学理工科课程来说吧,外国教师不断进行知识点(通信原理、数字电路等)的灌输,让我们认真听讲,还不让我们私下议论,强调期末考试,但是老师的计算能力又让人十分着急(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计算了10分钟)。而我国的教育偏重“启发式教育”,比如让我们明白这个函数在随机信号分析里的作用,或者是使用生动的有趣的比喻,而不死磕于反复灌输,因此产生了不少想要研究的ideas。在做题方面,外国教育(比如美国,英国等)是要求课后题几十道全部做完的,而我国的教师会选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我们作为作业去做,让我们对这个性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达到目的即可,不让我们盲目刷题。但不知为什么,我国的教育容易让我们陷入技巧的死磕,而不是想法上的建树,而优秀的学术成果并不需要特别擅长数字的计算。或许,这就是外国学术成果多的原因吧。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因人而异,千万不要留下刻板印象,觉得外国重视想象力重视启发,而我国都是应试教育。暑假进行了短期交流,感觉外国的教学比较轻松,但是让我们做很多幼稚而无用的事情,不利于思想上的培养。相较而言,国内的大学课业比较繁重,还有各种deadline,但是能给我们思想,学习方法上的启发。

㈧ 中国和外国的教育方式有何不一样

外国教育比较注重能力,而中国教育最注重的是分数.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教育归根到底是一个体制化的过程,当然与国情密切相关。外国教育也分很多种,可以说,有多少国情,就有多少种教育。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很值得提倡,他们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而且,西方国家的教育对学生是一视同仁的,他们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法,但是人人都有机会上学,只要你是美国公民,你就可以在美国的任何学校上学,因为法律规定教育机会是属于全体纳税人的。

在中国,情况大不一样了。我们国家似乎把教育完全等同于教学。我们没有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也几乎没有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教学大纲上面洋洋洒洒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几乎一直不打算落到实处。我们国家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平等的,我们有九年义务教育法,但是这个义务是给受教育者的;而且,如果你是一个刚出生的无辜的婴儿,你很可能会由于政府不给你一个叫做户口的东西而无法上学,尽管你的父母是纳税人,尽管他们也投了主席的选票,尽管你是合法的中国公民。

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容易被人过分夸大,但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国情不同。美国人少、钱多,他们有的是办法用更科学的方案选拔人才;中国人太多了,又没钱,用分数来衡量学生是最经济的办法。因为不管国家多穷,政府大楼还是得盖,公车还是得买,公款吃喝还是不能停,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分到的羹就更少了。但不能不办教育阿,人总是还要上学的,所以只能牺牲教育质量了。没办法的事情。

㈨ 美国大学VS国内大学教育 究竟有什么区别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选择去美国就读大学本科,而一提到中国和美国的大学教育,很多人也马上会想到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造性等词眼。但长久以来,普通民众了解到关于美国教育的情况往往是支离破碎的、模糊的,而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模棱两可甚至是前后不一致的。今天就给大家阐述一下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究竟有何区别
例如,我们知道,美国中学生的课程很简单,大学入学测试的难度和水平更是只及中国的初中水平。但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美国高中生写出了足以抗衡微软IE的浏览器Firefox。我们只知道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创造性教育,却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更重视培养基本的学术思考能力。同时我们也很困惑,为什么美国的大学教育如此自由轻松,却培养了众多各行各业的天才级大师,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要解释这些问题,必须要彻底了解美国大学教育理念以及实践。
美国的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在美国被称作为liberal arts ecation。字面意思为自由教育,但其涵义却非常丰富。liberal e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腊时期,给自由男人的教育。这里的自由男人指的是相对于奴隶、工匠等那些听从他人命令进行工作的人。而自由的男人则往往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现代,liberal arts ecation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代名词,相对于具体的职业教育,liberal ecation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Liberal ecation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一般来说,在liberal arts ecation系统下,学生需要学习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内的课程。在接受了足够广泛的学习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因此,虽然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学科、新问题层出不穷,但美国的大学教育依然是紧抱传统。
与中国的大学教育一样,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一般需要四年时间,也要求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专业。但除此之外,中美大学教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双方对大学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样
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达的一样,美国人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还被定位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双方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之目标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个体,使其成为一个称职的文明社会公民;而后者之目标在于培养工具式的人才。由于两者在目标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中美大学教育在其他诸多方面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他们又可以集中地体现在专业选择和课程设置上。
中国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确定了某一专业
并且,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并且,中国的大学课程中,专业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至少占到总课程数的60%以上。而美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这些科目一般要涵盖一些几各大系: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几大领域。学生在经过比较广泛的教育后,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以及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
因此只有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并且一般会有一个学术顾问给学生指导。
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但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所有课程的1/3。因此,可以想象,美国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宽度、平衡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基本的历史、人文和哲学教育能够保证毕业生至少具备基本的现代公民素质。而对不同领域的广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够让毕业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从而为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