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化教育
A. 说说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讲授应该注意些什么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或网络上运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每一位教师信息素养的集中体现。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库等。
B. 数字化教学有哪些优势
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环境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学习的重大变革。数字化教学的加入有助于改变现行课堂教学的缺憾,丰富学习资源,创设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充分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C. PBS高端访谈:为什么说数字化教育是一把双刃剑
(检索原文 不代表个人观察)
GWEN IFILL:But, first, school districts across the country are going high-tech, incorporating ecational apps and digital programs into the classroom.
But fears about the privacy and security of students' personal information are on the rise.
Special correspondent John Tulenko of Ecation Week reports as a part of our Tuesday night series, Making the Grade.
JOHN TULENKO:Miami, Florida, is taking on one of public ecation's oldest problems: With so many students, how do you personalize instruction? One answer is with computers.
At Miami's iPrep Academy, one-size-fits-all lessons are a thing of the past.
NICOLE RASMUSON, iPrep Academy:We all start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and then some just took off.
JOHN TULENKO:Nicole Rasmuson teaches math, using innovative software.
NICOLE RASMUSON:It's about 70 percent online. And it's a smart program, and so it checks, are they understanding, are they answering questions correctly right away? Are they struggling? Is it taking them a long time to answer questions? Do they keep making mistakes?
JOHN TULENKO:All the while, the computer is crunching and storing data about the students and sending back customized lessons.
NICOLE RASMUSON:It'll ask them, what are your interests? And so, in the word problems, it'll — if one kid's really interested in food, it'll talk about cookies and that kind of stuff. It'll even ask them, what are your friends' names? And then it'll put their friends' names in the problems, too.
JOHN TULENKO:All that gets uploaded, along with student scheles, grades, discipline records, homework and even e-mails, the makings of what some have called a digital profile, that privacy expert Joel Reidenberg fears could someday be used in unauthorized ways.
JOEL REIDENBERG, Fordham University:We're going to have a lot of data floating around, with a lot of very detailed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quite surprising.
One example:What a child eats in the school cafeteria is collected, using a student I.D. card. We can envision a day, for example, that a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wants to see what they ate when they were third-graders to decide how they were going to underwrite insurance. Is it farfetched? Could be. We don't know.
JOHN TULENKO:Already, students' data has been misused. Google was recently sued for scanning students' e-mail accounts in order to build advertising profiles. The tech giant has since stopped and pledged, along with 214 other companies, not to use student data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But there are a whole lot more companies out there.
SUZETTE LOPEZ, Parent:I'm trying to protect my kids, and there's so much data collection that's going on right now that we we're not even aware of.
JOHN TULENKO:Suzette Lopez is a graphic designer who sends her children to Miami public schools.
SUZETTE LOPEZ:It's these third-party vendors that are what we're partnering with, that we're bringing them in. But then, how much oversight really is there with these partners? Who's keeping an eye on that data?
ALBERTO CARVALHO, Superintendent, Miami-Dade County Public Schools:I think that's absolutely a legitimate concern. But I think responsible school systems that have the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safeguards, quite frankly, rece that threat.
JOHN TULENKO:To protect personal data, Miami Superintendent Alberto Carvalho require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e a web portal. All the apps and software inside have been vetted, and the companies must sign contracts that prohibit any unauthorized or commercial use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These rules are strictly enforced.
ALBERTO CARVALHO:I can tell you, the penalties that we apply in Miami when private companies default on their contractual obligation, which is we bar them from future business with the school system.
D. 除了数字化教育还有什么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
E. 数字化对幼儿园的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随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为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指以幼儿园教师、儿童以及家长为使用对象,具有可重用性,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平台上运行的教育信息资料。当前,人们对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1)仅仅从教的角度出发,将资源理解为直接辅助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教学资源,如数字化教案、课件等。(2)仅仅从学的角度出发,将资源理解为直接为儿童所用的学习或娱乐软件。(3)从管理的角度,将资源当成教师教育行为的替代品。为此,本文尝试从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的角度以及当前的政策背景出发,对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进行梳理。
一、从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的角度解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
无论是将资源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资源还是儿童的学习资源,都只从改善教学效果,增进儿童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资源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儿童。而事实上,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其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受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数字化教育资源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儿童、家长及教师之间均存在双向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资源不仅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发展,包括教师与家长。而这种作用又将积极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如图)。其中,幼儿园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应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以支持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儿童、有效设计活动、加强对课程的反思以及增进家园联系,这最终将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及整个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内涵的理解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它基于我国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科学、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反映了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的颁布为我们深入理解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更多样化地理解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
随着《指南》的颁布,将《指南》中提出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高质量教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幼儿园教师新的工作重点。它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能够正确理解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有效观察、记录与评价儿童的学习,并结合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开展家园互动。(2)能够结合《纲要》中的教育理念与《指南》中各年龄段儿童具体的发展目标设计、实施课程。(3)能够结合儿童评价结果与课程内容反思结果,努力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教师以上几方面的专业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支持。因此,对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理解不仅应包括传统的教与学资源,还应包括:(1)与《指南》配套的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资源,让幼儿的学习行为“看得见”。(2)在《纲要》和《指南》指导下,体现过程与内容有效结合的资源,包括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参考性资源。(3)便于教师交流和反思的反映现场教学过程的可视化资源。(4)用于分析幼儿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效能,有助于评价和反思课程有效性的资源。(5)支持幼儿园文化积淀,反映园本特色的课程资源等。这些有关课程构建、教与学、师幼互动、家园互动、儿童发展评价等与幼儿园教育实际密切关联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幼儿园落实《指南》,促进幼儿园质量提升的有效资源。
(二)幼儿园应作为主体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一般人们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很难在幼儿园层面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大家把数字化教育资源狭隘地等同于那些用于教与学的视听动画等。事实上不尽然,尤其是《指南》颁布后,幼儿园教师能否科学有效地观察与评价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成为能否有效落实《指南》的关键。为提升教师有效观察与评价儿童的能力,把评价与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幼儿园可以作为主体建设一系列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比如,教师应依据《指南》指出的各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目标来观察与评价儿童的发展,并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课程的设置。幼儿园可以借助园本教研,通过让教师撰写并交流儿童的学习故事来分享观察心得,在提高教师观察与评价儿童能力的同时,积累与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关幼儿学习故事的资源。幼儿的学习故事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生了什么”,可借助文字、图片或视频对儿童的自发游戏、学习活动情景进行真实描述。第二部分是“学习了什么”,即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包括儿童对各领域内容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品质)进行解读、评价和回应。第三部分是“接下来的教育策略”,这是对教师接下来该如何进行指导的计划与思考。通过不断的积累、筛选、完善与整理,学习故事的第一部分内容就可以成为生动、直观呈现儿童在五大领域中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第二部分内容则可以成为体现教师如何看待儿童的学习行为、如何适宜地评价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第三部分内容则能成为体现教师如何结合儿童的表现反思当前教育行为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考与调整的资源。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积淀与进一步的合理运用既可以成为园本教研的主题或培养新教师的途径,又可以成为幼儿园文化积淀中很有意义的一个部分。
由此可见,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形式非常丰富,幼儿园完全可以自行建设,而且这样的资源建设对于幼儿园的意义与价值更大。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幼儿园可以巩固园本教研的效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园所整体教育质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少提炼、整理与结构化的过程,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可能会迷失在资源的海洋里。将资源的积累变成了资料的堆积,这是幼儿园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该避免的误区。那么,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三、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
(一)系统性
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管理的角度将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工程,这首先需要园长具有相应的领导
力,要在宏观把握幼儿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明确资源建设发展的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应该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对资源的类型、资源建设的途径、资源的收集时间、资源的编辑与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形成明确的规则和程序,并确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
(二)有意性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有意性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建设资源。一方面,每一次资源收集之后就应该根据系统设计的框架给予一定的编码,即给资源贴上相应的标签,明确资源所反映的内容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应该依据形象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原则对每一个资源进行及时的剪辑与整理。比如,传统的教育案例通常只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教师只能大概了解活动的计划与思路。教学过程录像则可能因为时间过长、无用信息过多等原因,教师不愿意从头到尾细看,而且由于容量较大,在储存和传输方面也存在较多不便。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完整教学过程的可视化教案,既能使教师快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过程的脉络,又能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关键性的师幼互动过程加以聚焦,还可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以及完成的作品,这样的可视化教案资源建设既反映了资源建设的有意性,又体现了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性
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指幼儿园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某些方面不仅优于其他方面,也优于其他幼儿园的独特品质。个性与特色是一所幼儿园的竞争力之所在,它赋予幼儿园发展以强劲的生命力。幼儿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该积累传承本园最具特色的教育资源,这也是积淀园所文化的有效方式。事实上,幼儿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特色教育资源的建设可以成为幼儿园办园特色建设的一部分,长期的资源建设将会成为一所幼儿园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特征。这样的特色创建能够拓展和丰富幼儿园教育的内涵,有效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四)持久性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人们的坚持不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意义也体现在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结合上。一方面,教师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得以更有效地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内化对儿童成长的理解,以及对课程设置适宜性与有效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持久地、来自不同角度的资源积累与建设,能更好地体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价值。比如,通过对大班幼儿运用户外综合性攀爬设施开展活动所进行的观察积累起来的数字化资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安全、有效、符合户外活动的组织特点等是设计、添置户外综合性攀爬设施的原则。这些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案例凸显出更全面、更智慧的信息。
总的来说,在信息化发展和《指南》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拓宽对于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认识,以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理解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以园本教研为切入口有意识、有目的地建设能够促进教师、家长与儿童共同发展的有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凝炼幼儿园文化,最终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F. 什么是职能教育
应该是智能教育。
“智能教育”工程—873计划
以"促进均衡和公平、提升效益"为导向,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深层次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整体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与效益。以建设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为抓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科学发展观、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完善佛山市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并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全面、完整、系统规划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公用服务平台——"数码学习港",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具体落实:"一个目标,两个基本点,三个数字化,四个要素有机结合,五个原则,六个创新点,七项工作和八个数字化中心"。
一个目标:
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与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智慧人"的发展,逐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两个基本点:
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个数字化——3e时代:
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建成“天—地网合一”的教育城域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群”,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教学、学习与管理中,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的基本教育技术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技能,并为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充分的支持。)
四个要素:
“路、车、货和驾驶员” (四个要素有机融合,推进佛山地区教育快速进入“3e时代”。)
五个原则:
整体推进原则——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向纵深高效发展,对佛山教育信息化的第三阶段作统一部署,全面推进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
分步实施原则——第三阶段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内容多、层次高、投入大,需要分步建设与实施,边建设边应用;
资源共建共享原则——继续发展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与措施,大力推进“区域教学资源超市”的建设,促进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发展,创新数字化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
全程管理原则——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建立统一的平台,多种应用业务并列发展和全程计算机管理,使教育管理、教学管理与应用实现有序发展。
标准统一原则——系统开发、数字采集等标准采用国家规范。
六个创新点:
实现“平台结构创新、服务体系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应用实践创新、网络环境创新、应用理论创新”。
七项工作:
启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计划、信息化教学提升计划、教育品牌创建计划、教学资源引进计划、绿色健康上网计划”,快速提升教育信息化的绩效与品位,促进
师生信息素养的创新发展。同时,建议启动“政府公职人员提升计划、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计划”,全面提升佛山市公职人员的综合水平,逐步构建学习型社会,探索终身教育体系的机制,促进发展。
八个数字化中心:
建立“学习中心、教与学资源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心、家校互联中心、教育教学决策支持中心、远程教育考核中心、教育信息中心和教育信息化服务中心”
等八大教育信息化虚拟中心,促进教育信息化业务的条理化和结构化发展,使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得到不断完善,体现数字化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G.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义与挑战是什么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数字时代年轻一代所具有的优势通常超过年长者,这种并非个体性因素造成的优越,已越来越得到认同,这也是人类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数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学习理念已成为一种网络的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理念培养的往往是一种互动精神,而互动能协助孩子成长,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判断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及时地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根据学业的需要,自行斟选、组织相关教学资料和学术信息,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首要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的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而成为主动学习,由教师传播知识而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和信息社会,学生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前提还取决于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无疑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之一。
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
(1)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也称广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的目的和诉求。
(2)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3)教学内容重点还应确定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必须向深度开掘。在教学中加强内容的深度性不仅是信息时代使然,更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能地提供有见地的,有科研含量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常欢迎的和希望听到的。这无疑会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
H. 什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
1、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可分为:
教学素材和辅助程序两种。教学素材是指在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文字、图片、动画以及数字化视频和音频等资源,辅助程序则用于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学习问题,如学习时碰到一个英语单词不了解含义,就可以在网络英汉双解程序中查找有关的信息。
基于校园网的教育辅助程序的一个优势是程序更新方便,不用每台计算机都重新安装,只需在服务器上进行设置即可。
2、按资源的组织方式可分为:
教学素材(资料)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论文库、数字图书库等。
3、按资源的检索方式可分为:
目录检索、关键词检索和全文检索。
4、按资源的使用对象可分为:
教师专用资源和共用资源。教师专用资源包括教案、论文、试题等,共用资源则包括教学素材、数字图书和辅助程序等。
(8)什么是数字化教育扩展阅读:
有了数字化资源跟着就会出现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I. 尚禅教育的全数字化学习平台有什么用
配合以各个训练产生的数据,尚禅教育的专属顾问就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学员进行引导式的学习或者理顺思路。对一些疑难点,可以做出诊断,一针见血的给出针对性的各种指导意见。
J. 名词解释:数字化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有两个要素构成: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软、硬件教育资源。
这样解释可以吗??能够理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