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教育
⑴ 什么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有哪些
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除了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引领国家健康持续发展。
天津职业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属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1)全国职业教育扩展阅读
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⑵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的
去年国家职业教育扩招了100万,
其实国家是想学德国这种学术 技术双轨发展模式,但我觉得行不通,因为中国人太清楚什么学历之前,有能力也不愿去职业教育里
⑶ 国家为什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高等院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因为我国的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还没有做大做强,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有一定技术知识的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职业教育一举两得,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绝佳途径,所以,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是英明的.
现如今,许多国家都存在青年高失业率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各国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难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多方面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智造”,同样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⑷ 全国职业院校有哪些 职业院校又有哪些区别
湖南(株洲)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高铁职业学院、信阳高铁职业学院、回衡阳高铁职院、南京高铁职答业技术学院、郑州高铁职业技术学院、长沙高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高铁职业学院、江西高铁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高铁乘务学校、四川铁路技术学校、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铁学院、延边航空高铁影视学院、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兰州高新科技学院、甘肃轨道高铁技工学校等等,有许多的。
⑸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意义何在呢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失业率,缩小收入差距。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还可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生力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职业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职业教育量大面广,专业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社会实际需要而设立,目标明确,专业对口,量体裁衣,学以致用,大量发展短年制的职业教育对普遍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用显著,职业教育对发展本地区特色的经济和文化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成为可能,它的入学门槛低。职业教育把教育送到家门口,职业教育大众化就是使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和超过15%。
高等教育只有在考虑到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同时,也考虑到最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教育需求,能够吸引他们进入高等学校,才能真正走向大众化,职业教育正是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它是国家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促使高等教育加速进入大众化的重要因素。
(5)全国职业教育扩展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使命。
职校具有针对性,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学员技术的提高。国家技术人才比较稀缺,国家很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学校毕业的技工称为蓝领,工资待遇一般较高,特别技术经验比较丰富的技师,我们成为高级蓝领,企业一般都比较紧缺这样的人才。
参考资料央视网--李克强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作出重要批示
⑹ 哪些国家中职业教育采用的是学校职业教育体系
中职教育也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学的不同的内容而已,他也是一个学校,都是以学校的教育体系。
⑺ 你对国家职业教育有什么理解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管是高职还是中职,我们社会需要有一定理论准备,而且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重在教育,缺少了职业,职业教育的发前途就在与校企合作,深入的校企合作!
⑻ 国家如何提倡职业教育的
国家现在提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对公办的职业教育,大规模的进行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对民办企业进行大力支持,鼓励民办企业。国家现在需要这个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技能型人才。
望采纳谢谢。
⑼ 国家对职业教育是怎么定义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投人政策。2005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⑽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产教融合发展的症结,近两年笔者和行业专家一同通过座谈、网聊、讲课、考察等方式与上百职业所院校的领导、教师交流,介绍产业背景,推介行业课程,讨论课程体系改革,结果很不理想。行业专家戏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院校教师的交流,即“鸡同鸭讲”,双方背景不同,语境不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相悖。对于行业提出的课程设计,教师们首先考虑的是,“这样的课程设计学校同意吗?专家那里通的过吗?”“如果这样改,教师的工作量怎么计算?”不少教师表示对此“不了解”“听不懂。”有位师资科长直截了当地表示了担忧:“按这个做法,会有一半老师没有课上,一半课程没有老师上。”有位系主任的回复是:“行业课程设计颠覆了我对专业的认识,但教师们不支持,我也没办法。”
现代职业教育就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具体的职场,对接职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才有社会价值。全国职业院校每年花费巨资产生出数以千计的各类“精品课程”,可是扪心自问,有多少门“精品课程”是坚持能力本位对接职业标准的?有多少门“精品课程”是得到行业、企业、学生(服务对象)认可的?又有多少门“精品课程”能得到经常性的维护、及时更新的?这些“精品课程”的受惠面有多大、点击率有多少?这些“精品课程”对于“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又有何益?
一位行业专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四问:
既然是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学中为什么不见产业研究课程?企业永远身处于复合性(跨界)的产业之中,比如体育用品的跨境电商、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企业、快速消费品的广告营销服务机构等等。每个学期,如果都有一个产业研究课程,三年就会有六个产业的配对深入,三年后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是不是会更好?
既然是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专业考核为什么不请企业HR或部门主管参加考评?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完了,学完了,能不能请企业人员来考评?能否给刚入门的学生一个持续学习的书单,并增加自学成效的考评?企业都有读书会、内部分享研讨会,为什么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却鲜有见到?
既然是职业教育,为什么不能主动地提供动态的行业发展指导?毕竟,“现代职业教育,就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三年在校学习不就是专注地做就业准备么?为什么要到临门一脚的时候,才开始关心产业分布变化、产业企业状态、岗位薪资待遇变化、劳动福利政策变化等关键信息呢?这些信息其实网上都有啊!这些信息为什么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呢?为什么不能成为自主性学习的课业呢?
既然是职业教育,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强调生源质量?能通过招考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其学业基础会比传统企业中的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员工更差吗?招收这些同学入校不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么?既然选择了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