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是
① 教育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分别是什么
条例,办法,规定。
参考来自书本。
② 教育行政法规的立法主体是什么
B,国务院
我国立法法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可见,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教育部可以根据行政法规再制定相关的规章。
③ 教育行政法规的适用地区
不对。教育法属于法律,不是行政法法规。从名称上能够区别,只有法律才能称为“xx法”。其次,制定者是人大,而不是国务院。不可能是行政法规。【依据】《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9年8月27日,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15年12月27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④ .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D) A.《学位条例》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下列复不属于教育行政法制规的文件是( )。
A.《学位条例》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D.《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答案】B。
解析: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规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和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形式和结构上必须比较规范.在时效上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公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B项属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⑤ 教育行政法规名称是什么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版行政权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由于法律关于行政权力的规定常常比较原则、抽象,因而还需要由行政机关进一步具体化。行政法规就是对法律内容具体化的一种主要形式。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一部教育行政法规对吗为什么
不对。教育法属于法律,不是行政法法规。从名称上能够区别,只有法律才能称为“xx法”。
其次,制定者是人大,而不是国务院。不可能是行政法规。
【依据】
《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9年8月27日,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15年12月27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⑦ 教育行政法规有哪些
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回法律制定的答规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规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和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形式和结构上必须比较规范,在时效上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发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只能了解这个。。
⑧ 教育行政法规的规定发布机关是
教育行政法规的规定发布机关是国务院。
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教育行政法律吗
不是。
因为它不符合行政法规的特点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由于法律关于行政权力的规定常常比较原则、抽象,因而还需要由行政机关进一步具体化。行政法规就是对法律内容具体化的一种主要形式。
⑩ 下列法律法规 各项属于行政法的是( ).
2、3、4、5是行政法。
区分是否是行政法可以从4个方面来判断(个人总结):
1、看回它答的名称。行政法行政法是指由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规范,一般多以“条例、规定、办法”等字样作为名字。
2、看它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行政法规定的都是某一具体行政主体的内部关系,不涉及此行政范围,不受法规约束,也就是说它的管辖是单一的、有局限的。
3、看它法律关系是否平等。在行政法规定的范围内,行政主管部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违法者有行政处罚权,而公民处于被管辖地位,相互法律关系不是平等的。
4、看违法处理的结果。违反行政法规,由行政法赋予执法权的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认定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吊销资质、罚款、行政拘留等。违反其他法律,处理结果由仲裁或法院作出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