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1-24 03:26:50

❶ 2012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

教育学部分

1、 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2、 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 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部分
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事实。
2、 理解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
3、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你可以找一下《教育学与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看一下。。再决定(如果能帮到你,就请选为最佳答案吧。)

❷ 《教育心理学》中容易混淆的几个知识点

一、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在屋内感觉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
二、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
(1)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例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
(2)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
例如,青少年看了枪战暴力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学校、社会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3)创造性观察: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三、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表征学习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例如,将“鸟”这一个符号和鸟这种动物关联。
(2)概念学习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
(3)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例如,对“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就属于命题学习。
四、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
理性知识:所谓理性知识是指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五、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六、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
(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例如,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例如,掌握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再学习“蔬菜”这个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3)并列组合学习(又称为并列结合学习):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
七、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例如,吹拉弹唱。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例如,计算、阅读与记忆。
八、从众--服从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九、思维定势--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十、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

❸ 求一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用于自考,来不及看书了

考前去下载历年试卷刷题

❹ 教育心理学除了课本知识点还有什么有趣的知识吗

我认为教育心理学除了课本知识点,还有非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你可以通过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有趣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❺ 谁知道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押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13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14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 二、填空题: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___的接受学习。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____________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___。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__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7.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___________迁移。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______。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概括。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___________复习。1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________。1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记忆术。1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1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1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__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6.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_________性。1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_________。1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_________。1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从一名新生成长为一名称职者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____________。20.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____________. 三、 名词解释:1、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2、 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3、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4、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5、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其特点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四、简答题:1.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2.何谓心理发展?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是时间各是多少?4.学生的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五、论述题1.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B5.A6.C7.D8.C9.D10.C11.B12.A13.C14.B15.A16.B17.A18.A19.B20.B二、填空1.心理变化2.有意义3.编码4.认知结构5.认知6.趋向或接近7.正8.自我监控9.感性10.及时11.积极性与主动性12.编歌诀13.发现问题14.功能固着15.有社会价值16.自律17.心理状态与过程18.寻求与发展19.关注学生阶段20.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1.(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于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包括四方面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5.(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❻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基本不会出现大题,考的都是一些细碎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的总结,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五要素、三过程
五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内容
三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布鲁纳1960年提出“课程改革论”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其中实验室试验对条件控制最严格
(2)观察法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3)调查法
(4)个案研究法
(5)测验法
(6)教育经验总结法
(7)产品分析法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基本就这么多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要是考招教可以买山香的试卷做做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❼ 教师招聘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考核范围及知识点需以报考省份教师招聘版考试大纲为权准。

  2. 以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为例:

    1)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德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个别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❽ 教育心理学的考点重点有哪些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绪论
考试内容:
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主要的研究教育方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著名哲学家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被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教育学”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美国哲学家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在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观点;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956年,美国教育家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1975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
(2)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