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 » 北京市教育学课后答案

北京市教育学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 2020-11-25 09:29:56

❶ 求助“教育学”答案,谢谢各位大侠了

单项选择:CADBDB
多项选择:BDE,ABE,ABCDE,ACDE,——ABCD,BCE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一个真正的班级,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❷ 关于《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课后问题两则。 请比较系统、条理地回答(论述题)。谢谢!

说说回答思路,与提问者共同学习。
1.首先说明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然后说明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接着做一对比分析;最后的结论应该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应该都有所转变,家庭和学校应该及时沟通,形成合力。这个案例一方面涉及到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教育理念的差异问题,另一方面涉及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和合作问题。
其实在这个案例中学校教师的责任更大一些,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紧跟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但是要班主任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充分自由发展,的确也是很难办到的。
2.这不仅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公平包括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
本案例涉及的是机会的均等,理论上将是不同地区的孩子应该拥有同等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现实上来讲,由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分布也不均衡,所以导致了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均衡。这个问题是要长期存在的,也是需要逐步解决的。
谈到不公平举个例子,好比整个社会的优质教育是一块蛋糕,想吃的人很多,你吃了别人就吃不到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吃蛋糕的权利,你吃了别人应该吃的,这就是不公平了。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把蛋糕做大,办更多的优质教育,以满足所有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对此,教育主管部门的不表态,社会反响平淡是因为这个问题是在不好解决,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来调节这种不均衡。
但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是一个尝试,不管是高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积极的探索促进教育公平的办法。

最后,回答了这多,没有参考资料,全是依据自己理解,有不对的地方,还希望与各位商榷。

❸ 教育学 人教版 课后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现在找到了吗 我也很想要

❹ 有谁有教育学习题集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核心课程
2.“六学二馆”是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其中“二馆”是( )
A.教馆和学馆
B.书学馆和算学馆
C.崇文馆和弘文馆
D.文馆和武馆
3.德育原则是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 )
A.德育原理
B.德育规律
C.基本要求
D.具体途径
4.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活动的( )
A.方式
B.中介
C.过程
D.结果
5.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个体差异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阶段性与顺序性
6.从实质上说,教学过程是( )
A.一殷认识过程
B.感性认识过程
C.特殊认识过程
D.理性认识过程
7.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于( )
A.教材内容
B.学生学习目的
C.教师教学态度
D.教学组织形式
8.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校外教育主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 )
A.个性
B.思维
C.兴趣
D.品德
9.在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
A.王国维
B.席勒
C.蔡元培
D.斯宾塞
1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格言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社会主义___社会教育和___资本主义___社会教育,从本质上看,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生产上的教育。
12.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___生产斗争___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作为__阶级斗争_的工具。
13.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______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___性。
14.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__入学条件____、____修业年限__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5.教师在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中起___桥梁___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主导__作用。
16.运用教学方法要注意综合性、______性和______性。
17.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____笔试__;④____实践考核__。
18.考试的方式有口试、____灵活__和____创造__。
19.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内容称为____六艺__;欧洲封建社会骑士教育内容称为____骑士七技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22.德育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23.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对这之间的对立点试加以论述。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C 7.A 8.A 9.B 10.A
二、填空题
11.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12.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 13.生理 可能 14.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 15.桥梁 主导 16.灵活 创造 17.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法 18.笔试 实践考核
19.六艺 骑士七技
三、简答题
20.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0.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但是,这是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教育。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概括为五点:
(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教育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2)共产党统一领导。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5)实行民族平等教育,各族人民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
2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21.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的任务是: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它是组成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技巧是指一种操作或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智力一般指学生的认识能力,以思维能力为最主要。所谓能力,是保证人们顺利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卫生,关心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2.德育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22.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我国德育的根本原则。因为,这条原则要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对学生的德育同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这条原则体现了我国德育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区别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的根本标志。
贯彻这一原则,
首先要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其次,要培养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如价值观、人才观和效率观。最后,要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渗透到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一切领域中,教育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一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3.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2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学生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性措施。这种联系方式有:
(1)互相访问。这是最有效果的联系方式。
(2)建立通讯联系。通讯方式很多,可以通过书信、电话和口信等方式加强联系。
(3)举行家长会。这是短时间内与大多数家长取得联系的最佳途径。
(4)组织家长委员会。这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
(5)举办家长学校。这主要为了给家长传授教育科学知识以及好的家庭教育经验,从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

24.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对这之间的对立点试加以论述。

四、论述题
24.所谓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就是指分别受这两种对立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系统。其对立主要反映在五大方面:
(1)理论基础不同。启发式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注入式则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进行教学。
(2)教学目的不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意发展学生智力;注入式旨在培养唯书和唯上的人,教学主要是向学生灌输知识。
(3)学生观不同。启发式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注意维护学生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入式把学生则看成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培养适合教育的儿童。
(4)信息输送方式不同。启发式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教学实际上是双向或多向交流的反馈过程;注入式注意教师的活动,教学只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
(5)心理相融度不同。启发式能激发学生情感,课堂气氛融洽,教师和学生心灵易沟通;注入式偏于压抑学生,限制多,教师与学生心理难以交融

❺ 教育学课后答案 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的

去买资料啊

❻ 教育学答案

错误的是:1.3.5.12.13.14.15.16.18
其余正确
有错请指出 谢谢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