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考试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考试

发布时间: 2020-11-18 00:55:29

⑴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有什么区别!

一、意义不同

1、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环境质量现状定量判定和预测某项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控制环境污染、制定环境规划、促进国土整治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质量评价:建立在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其功能包括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内容不同

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建设地点的环境本底状况,项目建成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损害,防止这些影响和损害的对策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2、环境质量评价:比较全面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1)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考试扩展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

1、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2、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3、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

4、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5、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6、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7、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⑵ 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分类可分为哪三类

环境质量抄评价是对某一指定区域的环境要素和环境整体的优劣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和评定。根据需要评价的时间段不同,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三种。回顾评价可以分析当地环境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找出对环境影响的因素;现状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现实状况,评定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范围;预测评价可以了解环境状况的发展趋势,环境容量的情况,为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⑶ 环境质量的质量评价

环境是由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所构成,因此环境质量包括环境综合质量和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文化环境质量等。而各种环境要素的优劣,都是根据前述的人类各种要求而进行评价的。所以环境质量又是同环境质量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即确定具体的环境质量要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而评价的结果就表征了环境质量。所以环境质量评价是确定环境质量的手段、方法,环境质量则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在环境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中,人类要确定环境质量就必须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要进行评价就必须有标准,这样就产生了环境质量标准的体系。由于环境质量是依据人类的各种要求来评价的,所以环境质量标准也依不同的要求而有许多种。可见,环境质量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不能分开的。
社会环境质量包括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美学等状况。由于各地发展的程度不同,社会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地改变着周 围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变化又不断地反馈用于人,人和环境的关系犹如鱼和水、子与母,我们要善代环境,尊重自然环境,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⑷ 环境工程专升本考试科目

环境工程专升本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主要专业课程有:

普通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系统监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等。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环境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⑸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比较全面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⑹ 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比较全面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环境质量变异过程是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如下三个阶段: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污染物进入大气、水体、土壤,使其中的物质组分发生变化;②环境条件发生一系列链式变化。如污染物在各介质中迁移、转化,变成直接危害生命有机体的物质;③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综合性的不良影响,如污染物作用于人体或其他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的危害。因此,环境质量评价是以环境物质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变化的生态学效应为理论基础的

⑺ 考“环境质量评价师”证要考几科最好具体些

环评师 全称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将于2006年5月13-14日举行。根据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关于做好2006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05〕244号)要求,各地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05年12月起陆续开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考试机构和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共同负责。报考人可及时关注当地媒体上的考试通告或登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考试中心(院)网站进行查询。

考试科目及管理模式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设《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4个科目。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获得职业资格的条件是: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符合免试条件只参加2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报考条件

(一)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1、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见附件3,下同)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

2、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

3、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3年。

4、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

(二)免试部分科目条件:

截止于2003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个科目,只参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个科目的考试。

1、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累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满15年。

2、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环保总局核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

(三)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年度当年年底。

复习资料可以到www.eiaclub.com

⑻ 环境质量评价的评价方法

最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数理统计法和环境质量指数法。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基本原理是选择一定数量的评价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后,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或转换成在综合加权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1.监测数据采用任何一种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都必须具备准确、足够而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这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资料。
2.评价参数即监测指标。实际工作中可选最常见、有代表性、常规监测的污染物项目作为评价参数。此外,针对评价区域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实际情况,增加某些污染物项目作为环境质量的评价参数。
3.评价标准通常采用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4.评价权重在评价中需要对各评价参数或环境要素给予不同的权重以体现其在环境质量中的重要性。
5.环境质量的分级根据环境质量的数值及其对应的效应作质量等级划分,以此赋于每个环境质量数值的含义。 大量监测数据蕴藏着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资料。数理统计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有代表性的统计值,然后对照卫生标准,作出环境质量评价。数理统计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方法,其得出的统计值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基础数据资料,因此,一般来讲其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出的统计值可以反映各污染物的平均水平及其离散程度、超标倍数和频率、浓度的时空变化等。
数理统计法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方法,其得到的统计值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基础资料。 环境质量指数(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这种数量指标就叫环境质量指数,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可分为单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单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有大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水质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等;它们或是由若干个用单独某一个污染物或参数反映环境质量的分指数,或是用该要素若干污染物或参数按一定原理合并构成反映几个污染物共同存在下的综合质量指数。若干个单要素环境质量指数按一定原理综合成总环境质量指数用于评价这几个主要环境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总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指数法的特点,是能适应综合评价某个环境因素乃至几个环境因素的总环境质量的需要。此外,大量监测数据经过综合计算成几个环境质量指数后,可提纲挚领地表达环境质量,既综合概括,又简明扼要。环境质量指数可用于评价某地环境质量各年(或月、日)的变化情况,或比较环境治理前后环境质量的改变即考核治理效果,以及比较同时期各城市(或各监测点)的环境质量。它也适用于向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关于环境质量状况的信息。
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有比值法和评分法两种。比值法是以Ci/Si的形式作为各污染物的分指数。评分法是将各污染物参数按其监测值大小定出评分,应用时根据污染物实测的数据就可求得其评分。从几个分指数可以构成一个综合质量指数,常用的方法有简单叠加、算术均数和加权平均等。
一些较常见和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的环境质量指数该类指数在计算大气综合质量时,不仅考虑平均分指数,而且适当兼顾最高分指数,因为当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出现高浓度污染时,就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引起某方面的较大危害。
这种大气质量指数的特点是除了简单、便于计算外,它适当兼顾了最高分指数的影响,且保持一定的含义:当各分指数都等于1时,I1等于1;当各分指数都等于2时,I1=等于2,余类推。根据大气质量指数I1的值,一般可将大气质量分为5级(表9-2)。 污染超标指数由若干个超标分指数综合而成。其超标分指数反映历次超标浓度总和的数量,并以末完成监测数据计划次数的相对比例作为权重。
此类指数中有代表性的是大气污染超标指数(I2)。 这类指数的各分指数与其实测浓度呈分段线性函数关系,指数的表示也以各分指数分别表示或选择最高的表示,并赋于其健康效应含义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使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也是按照该原理建立的每天向社会上报告的空气质量指数。该指数所选用的参数为PM10、SO2、NO2、CO、O3,其中PM10、SO2、NO2为必测参数。指数的分级及浓度限值见表(9-4)。表9-4中各参数的浓度限值为:必测参数的日均值是日报报告周期内各小时浓度的平均值;CO、O3的小时均值是指日报报告周期内小时浓度最大值。
APl各分指数(Ii)的计算方法是:将污染物的实测浓度代入分段线形方程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小数点后数值全部进位。取各种污染物污染分指数中的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该项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⑼ 请问有谁知道”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内涵“请速告知!!谢谢!!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环境工程

学时数:36 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学会应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的概念2、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对象、环境质量评价的本质和基本特点3、环境质量评价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要求深刻理解的内容有:4、环境在哲学、工作、科学三个层次上的不同定义5、环境的基本特性6、环境质量价值的实质和主要特点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7、环境系统的涵义8、环境结构与状态9、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10、价值与评价的科学内涵11、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和地位

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2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的发展价值和生态价值2、环境质量的生存价值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人类社会行为与需要的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2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2、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型和级别3、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依据和步骤

要求深刻理解的内容有:4、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质量基准的区别及其联系5、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6、国内外主要的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识别(6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检测的目的、检测方案的制定2、环境质量预测的线性外推预测法、三角函数外推预测法、指数函数外推预测法、对数函数外推预测法和生长曲线外推预测法3、污染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运动规律4、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模型、常用的水环境质量模型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5、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方案、地面水环境质量检测方案、地下水环境质量检测方案、土壤背景值调查方案

难点:生长曲线外推预测法、常用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模型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5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专家评价法(特尔斐法)2、效益—费用分析法3、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费用—效果分析法5、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模糊集合理论6、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难点:特尔斐法、效益—费用分析法、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概念、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2、大气污染指数评价法、大气污染生物评价法、大气污染经济学评价法3、水污染指数评价法、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法4、土壤资源评价的类型及评价程序5、农业土壤资源评价、林业土壤资源评价、牧业土壤资源评价的方法和过程6、土壤污染评价、农作物污染评价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7、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视角8、土壤资源评价的意义9、土壤污染源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难点:大气污染生物评价法、大气污染经济学评价法、水污染指数评价法、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法、土壤污染评价及农作物污染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8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其类型2、环境影响识别的核查表法和矩阵法、环境影响信息的解释和传播方法3、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4、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及其类别的筛选、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估5、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特点6、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8、环境影响预测法9、区域的概念、区域开发的概念及其特点、区域开发的类型、露天煤矿矿区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10、公共政策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意义、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视角

难点:环境影响识别的核查表法和矩阵法、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露天煤矿矿区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及环境风险评价的步骤2、环境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3、风险度的定义、环境风险的估计4、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内容、范围及其管理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风险的概念

难点: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的估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学会应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本课程课堂讲授(包括自学和习题讨论)36学时,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苏文才等,《环境质量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 郦桂芬,《环境质量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3] 王华东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4] 奚旦立等,《环境检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