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课程评价
① 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强调学习与训练的重要性。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②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有哪些
我以前学的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工基础,中小企业网络构建,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管理,局域网技术、Autocad工程制图、ps,3dmax,典型楼宇网络系统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LINUX操作系统 等等课程
③ 网络管理课要交作业了,跪求答案啊
61.C 62 B 63 D 64C 65.C 66 A 67 B 68 .C 69 ABCD 70ABCD 71 BCD 72 .AC 73.ABCD 74.ABCD 75. ABCD 76.ABD 77 AB 78AD 79ABD 80. AC
........
④ 一个网络工程师,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Window Server 2008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活动目录、Photoshop网页效果图制作、HTML5+CSS3、动态网页设计、PHP+MYSQL、网络设备与网络设计CCNA、IPV6及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工程制图(CAD)、结构化综合布线、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查询、企业网安全与管理、通信网络基础、4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高级路由和交换技术CCNP、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等。
⑤ 为什么说网络管理是当今网络领域中的热门课题
不说热门没人去读
⑥ 网络管理员主要进修那些课程列个大纲给我看看。
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术证书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术证书教育考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能力考试.要求考生在较强的理论知识上,通过网络管理践的锻炼,熟练地使用网络管理工具和软件,具备网络管理的实践工作能力,达到网络管理工程师的水平.
二,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
1.考核方式
笔试,在规定的3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指定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考试题目.
2.考核目标
计算机网络管理实践课程要求考生熟悉《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教程》,《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三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实践考试内容
(以下出现的章节序号沿用原教材中的章节序号)
第1章 网络管理系统
1.1概述
1.3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1.4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
1.5故障管理功能
1.6配置管理功能
1.7性能管理功能
1.8安全管理功能
1.9计费管理功能
第2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1概述
2.2SNMP
2.3 SNMP版本1
2.4 SNMP版本2
2.5 SNMP版本3
2.6 SNMP版本2的实践
第3章 管理信息库
3.1概述
3.2管理信息库
3.3 Windows NT中的MIB
3.4 Windows NT中MIB变量的监视方法
3.5远程络监视RMON
第4章 网络管理平台与工具
4.1概述
4.2网络管理平台
4.3分布式网络管理平台
4.4网络管理平台实例
4.5主要网络管理工具
第5章网络测试
5.1 概述
5.2 延误时间的测量分析
5.3 吞吐量的测量分析
5.4 帧中继测试
5.5 ATM测试
5.6 基本的线缆测试
第6章 网络安全
6.1 概述
6.2 网络安全管理
6.3 加密技术
6.4 防御技术
6.5 审计
第7章 网络故障及其处理
7.1 概述
7.2 常见的网络系统故障
7.3 网络故障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7.4 排除网络故障中常用的工具
7.5 网络故障的解析举例
第8章 网络管理的实现
8.1 概述
8.2 网络管理系统平台简介
8.3 基于Windows2000实现网络管理
⑦ 通过本学期《网络客服管理》课程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00字)
通过甭雪球网络客户管理课程的心紧紧有什么收获可以收获很大,懂得了上网也能够削减很多知识。
⑧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新理念,正在创造着一种虚拟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也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对网络教育的要求也呈现出持续大幅度上升,这就为网络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对保证教育质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这也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网络教育质量观是对教育培养对象和教育教学工作应达到的标准、规格或状态、以及评价方式基本认识的综合。要不断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网络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以计算机网、卫星电视网、电信网三网合一的立体、开放的网络教育体系已经形成,然而,网络教育能否取得更大发展最终还将取决于其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从网络教育的发展来看,建立一整套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已经是当务之急。
网络教育是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来进行的。网络建设要克服“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误区,注重教育软件人才的培养、实用性教育软件的开发利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将分散、孤立的各类教育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的“孤岛式”教育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改变教育数据环境建设大大滞后网络环境建设的现状,使两个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真正解决网络教育数据处理危机问题,实现教育信息的快捷流通和共享。此外,还要建立教育网络的技术支持和安全维护体系(安全软件开发利用,网络动态防护系统,提供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开办信息技术专家网络教育论坛、进行信息专家、教育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共参课题实践、网络性能的评估(包括:传输效率、传输质量、响应与反馈的延迟;对不同学习策略的支持;师生间的同步、异步交互;在线答疑、学习资源丰富程度、系统使用指南、技术支持等)、加快教育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其中,教育信息数据库建设是实现网络教育的重要条件,充分利用信息组织技术,使数据管理标准化,数据结构规范化,它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教育的规模,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目前来说,各种教育模式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其最终落脚点都指向了教育质量问题,对于尚待发展的网络教育同样如此。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是网络教育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事情,对网络教育质量问题文章的理解如下:
一、课程规划是网络教育质量的核心
课程规划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两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内容上,目前网上教育内容多而杂,系统性极差,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用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充分考虑网络这一教育媒体的特殊性,加大网上教育内容规范、科学、合理、系统地开发,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同时,要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从而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网络教育内容的主流是面向大众的,其中面向生活、娱乐、休闲的内容占了较大比例,真正用于各类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专业研究人员,旨在提高专业素质、工作技能、工作效率的信息实在少得可怜,即便有少数为专业学习者提供内容的网站,质量也待提高。因此,要不断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专业化水平,使网络教学内容呈现出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适应初学者、专业人员、研究人员等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在教材建设上,目前虽然网络教育开发了一定量的教材,可电子搬家、简单翻版的居多,还没有能体现出网络教材应有的特色和优势。为了丰富网络教育的教材,网络教育要关注教学实践,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和研究第一线学员反映的问题及提出的教学需要。网络教材应提供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二、课件制作是网络教学质量的难点
国内目前在课件制作上的问题主要是实用效果差,这是受课件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更新慢的影响,国内外还没有一份人们公认的适合网上教育发展的好的课程材料。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电教教材。它不但必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还必须符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视听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多媒体课件是以声音、图像、字符等形式来表达教学内容的,也应该符合声学、美学的基本要求。最直接影响网络教育质量是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而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主要表现在课件的制作上。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开发课程材料,一改现在较为死板的课件模式,让其更具有互动性。具体措施有:
1、加速各学科的信息化整合
通过各学科的信息化整合,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力度,尽快形成适合网上教育的课程材料。
2、进行课件制作软件的开发
尽管课件制作软件很多,但存在交互性、实用性差等缺点,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发展。
3、多媒体课件制作观摩
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观摩网站,展示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其优越的教学功能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观摩,使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多媒体课件。
4、建立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站
主要讲解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总体思想、设计原则、设计思路、要重点具体考虑的方面等,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制作软件的选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制作过程中素材的处理、应用等各方面的技巧。
5、开设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
积极开展网上多媒体课件评选,增进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总结经验,使大量优秀多媒体课件脱颖而出。同时对优秀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还要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6、建立课件评估制度
对网络课件进行评价时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出发,即考察网络课件各个部分的关联情况和综合性能,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而以偏概全。同时网络课件的评价一定还要考虑网络本身的特性,应在如何挖掘网络的优势,弥补劣势上深入研究,才能发挥网络教学的特色,突出交互性,注重创设学习环境,使之更适合评价我们自己的网络课件。如:课件设计的目标、角度、内容、策略、媒体;课件导航、界面、帮助、提示信息、素材内容、视觉、听觉、个性化、反馈性、灵活性;教学资源流通、监控、组织等等。
三、教学管理是网络教育质量的保障
教学管理是网络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管理要贯穿于网络教学全过程。
网络教学管理要克服网络虚拟性的缺陷,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会产生很多反馈信息的失真,使测验、统计等教学反馈、评估结果不客观,给下一步管理决策、教学服务造成困难。除了要涉及到常规教学管理如学籍管理、成绩与学分管理、财务管理、课程计划管理、答疑管理等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发网上教学管理软件,对以上诸方面进行自动化管理,动态地检测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反馈信息,进一步为改进教学服务。
此外,还要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进行如下教学质量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对网络教学的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运用教育技术实施智能教学,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媒体(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学习支持和服务系统进行综合广泛的评价;实现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与网络教学支撑系统的无缝结合,利用支撑系统的教学活动记录功能搜集评价信息,实现对网络教学的动态评价和动态调控;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技术优势,缩短评价周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与学,降低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教师进行评价的技术要求和费用;除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外,还需对学习者进行诊断性评价;对教师从师生交互程度、作业与答疑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学生的考试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对学习者的态度、意义建构过程的评价,一方面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做出评价和反馈,提出提示和建议信息,具体包括交互程度、答疑情况、资源利用情况、作业、考试等。
网络教育最终的主体不是试点院校,不是各公司,也不是教师,而是选择网络教育的学生,一切工作应围绕如何引导和服务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做文章。网络教育做到质量有保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有来自试点院校体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经验、网络教育理论、甚至是工作人员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尚处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因素大多数来自网络教育试点院校本身,网络教育自身问题需要探索解决,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艰苦探索的过程。网络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监控机制,当然,这种监控机制可以来自教育部或者社会各界,甚至是网络教育内部自发的组织。网络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发展空间大但难以监控的教育模式,而且目前要借助各地校外学习中心这个夹在院校和学生之间的第三方力量,监控工作急迫且任重。在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教学教务管理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部分监控功能,还应存在正确的质量认识 ,包括网络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对目前网络教育质量问题及以后的发展道路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考虑到网络教育自身的定位及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
⑨ 想做网络管理员学什么课程好
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网络基础、组网、网络安全配置路由器交换机有虚拟的平台如routersim。如果你这边都能熟练的运用,做个网管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