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民间文学概论课程
⑴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七章 史诗的知识点有哪些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第七章 史诗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史诗概说,第二节 史诗的类型与代表作品。
⑵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十章 民间说唱的知识点有哪些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第十章 民间说唱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民间说唱概说,第二节 评书,第三节 快书与快板,第四节 相声。
⑶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 民间歌谣的知识点有哪些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第六章 民间歌谣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民间歌谣界说,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类别、内容与形式,第三节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功能,第四节 歌俗、歌节与歌手,民歌欣赏。
⑷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的知识点有哪些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⑸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绪论 民间文学的概念、范围、性质与价值的知识点有哪些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绪论 民间文学的概念、范围、性质与价值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内容介绍。
⑹ 如何自学《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是最古老的文学,又是群众性最大的文学。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形式几乎都起源于民间文学之中,历代的文学高潮都同民间文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卓有成就的伟大作家都受过民间文学的哺育。因此,我们不可小看中国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考试的科目之一,但由于该课程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院校被忽视而未列入教学科目,或有不少考生以前既没有接触过该课程,现又难以找到相关复习资料,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谈谈该课程的自学重点、自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等。
要学好、考好该课程,当然首先要具备一本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即由段宝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一书。同时,最好参看由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民间文学概论》一书。另,南昌大学高等教育中文辅导中心出有考试辅导书《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应试能力训练》,该书完全配合指定教材而编写,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出发,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其中的知识点和要点,便于考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系统讲授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代表作品,其自学重点有:(一)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区别,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的分类,民间文学的价值,民间故事的特点与分类,神话的定义,神话与宗教的区别,神话与传说的区别,寓言的定义,寓言的哲理性,童话的特点,童话的拟人化手法,笑话的阶级性,“歌”与“谣”的区别,民歌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谚语的特点,谜语的制作方法及其发展衍变史,歇后语的艺术特色,民间长诗的分类,民间曲艺的分类,曲艺与戏剧的区别,评书的特点,相声的特点,所谓“贯口”、“花韵”、“咕白”与“噱头”,民间戏曲与民间小戏各自的内容与特色,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原则与历史概况,研究民间文学的各种方法。
(二)主要作品: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如:女娲捏土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即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阿诗玛》,《格萨尔王传》,《流沙河之歌》,《傣家人之歌》,《召树屯》,《娥并与桑洛》,《铁牛》,《玛纳斯》、《嗄这梅林》、山东快书《武松传》、扬州评话《武松》。
(三)重要人物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鲁迅的民间文学观,高尔基与民间文学,康朗英、康朗甩与民间抒情长诗,王少堂与评书,屈原创作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从总体上来讲,要学好该课程,首先要端正对民间文学的态度,有人以它带有“民间”二字便视之为下里巴人、土老冒,无所可取的东西,就不知它是所有文学的源头,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源头地位和作用。其次,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理解作品。如:在梁祝传说中,不同地方的传说有不同的结尾,江浙一带说梁祝两人化成了一对美丽的蝴蝶,四川人又说梁祝两人化成了比翼双飞之鸟,广东人则说梁祝两人化成了天边的一道彩虹。如何看待这同一故事的不同结局,这就需要应用民间文学知识,民间文学在流传方式上具有流传变异性,从而造成同一“母题”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不同的“异文”。同一梁祝故事在不同地域便有了不同的“说法”。再次,要善于用比较和举例的方法来区分概念、研究作品。如:比较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比较中外创世神话,比较神话与宗教,比较民歌与民谣,等等。而举例方法最适于用来理解抽象理论。如举例说明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或实用价值。
平时学好了,考试时还善于发挥。考试前要熟悉教材,多做应试能力训练题。考试时先浏览一遍试卷,容易的先做难题后做。答题要条理清楚,思路开阔,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将它们融汇贯通。如,有一次考到分析《格萨尔王传》一作,有人只说明格萨尔王做了什么事,而忽略了该作作为一首典型的英雄史诗有何特色,它在民间长诗发展中有何作用。另,对答不出的题要冷静思考;不要想当然下笔。比如,有一次考到分析《铁牛》的思想内容,这是蒙古族老艺人毛一罕用“好力宝”赞歌形式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歌唱解放后火车初到草原时引起的巨大反响。不少考生平时不注意复习,到考试时想当然“铁牛”理解为“拖拉机”,说该诗是歌唱拖拉机用于农村耕地的好处。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自考中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平时的“磨刀”“擦枪”,如能做到熟悉教材、掌握重点,以点带面、理论联系实际,定将顺利通过考试。
⑺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一共有多少章节
这门课一共有12个章节。包括:绪论 民间文学的概念、范围、性质与价值,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第三章 神话,第四章 传说,第五章 民间故事,第六章 民间歌谣,第七章 史诗,第八章 民间长诗,第九章 谚语、谜语、歇后语,第十章 民间说唱,第十一章 民间小戏。
⑻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文艺学包括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民间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民间创作的特征、性质、流传、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口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与社会功能等。
其次,从学科体系来说,民间口头创作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份,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民间文学既是文艺现象,又不同于作家文艺,它本身是一种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研究民间文学,不能脱离民众的活动与民间文学产生的环境,要把民间文学作品放到民俗文化情境中、联系民众的生活进行立体性的考察。
⑼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五章 民间故事的知识点有哪些
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第五章 民间故事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民间故事概说,第二节 童话,第三节 生活故事,第四节 寓言和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