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克服害羞课程

克服害羞课程

发布时间: 2020-11-18 05:17:25

⑴ 怎样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必须加以克服。如何克服害羞的心理呢? (1) 要正确估计自己,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多考虑我要怎么做,要如何进取;在各种场合,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老是考虑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或自己怎样迎合别人;相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差,而别人也不是十全十美,自己是一个同别人一样有思想、有性格、有自尊的独立、完整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强于他人。 (2) 要勇于同别人交往,可以进行一些社交技巧的训练。不要惧怕他人,勇敢地用眼睛看别人,并且表现得很专心。一定要克服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只是盯着一个地方或是自己脚尖的习惯。你和对方同处一个地位,为什么不拿出点自尊心来,大胆而自信的与之交往呢? (3) 在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凡事尽可能往好的地方想,多看积极方面,少考虑不利的方面。对自己的弱点不要过分注意,要多想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增加信心,就不会畏首畏尾了。有些场合,要主动发言,多谈些自己的意见,为什么把自己的看法埋在肚子里呢?说出来,可以受检验,或许受到肯定,也许就一鸣惊人。为啥不可以这样想呢? (4) 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正式或非正式的聚会,应该记得手上握住一件东西,如一本书、一块手帕或其它琐碎的小东西。这样可产生一种比较舒服和安全的心理效应,从而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羞怯感。 (5) 容易害羞的人往往心理自卫意识比较强,应经常做一些松弛锻炼,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平衡功能。可练习做些克服羞怯的运动,可将两脚平稳地立在地上,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再放下,每天这样做2~3次,每次做10~20下,就可消除心情不定的感觉,给你以充分自信和一种新颖的情绪。害羞也会使呼吸不完全,不防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种运动也能给自己以莫大的自信感,使你获得克服羞怯的力量。
记得采纳啊

⑵ 怎么克服害羞脸红呀

楼主您好: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年龄的人。不过可以给你一个建议,我以前在表演系的同学(已经是成人的年龄了),他们上表演课就要克服害羞脸红的这些缺点(对他们来讲是缺点)。于是老师给他们的课程叫作“当众孤独”,让每个人一个人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大哭大闹。其实就和3楼讲的一样,强迫自己撕破脸皮去面对陌生,效果非常好。
当然如果是孩子的话,没有办法让他作这样过激的表演,可以先鼓励他与邻居进行沟通交流(当然事先要联系好邻居),让他感受人的和善和友好,再进一步鼓励他,让他带学校里的好朋友来家里玩,总之就是想办法扩大他的社交,但是不要代替他:比如你自己去找一个小朋友来和他玩,这样的办法就不行,要让他自己愿意。

⑶ 怎样克服害羞心理 详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害羞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不喜欢公开亮相,遇到事情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消极保守,沉溺在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里,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成功发展,那么怎样有效克服呢?

多与他人交流,想办法成为一个健谈的人,要喜欢说话,恰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沉默寡言,退避三舍;

⑷ 怎样才可以克服害羞的心理

异性敏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言行举止过分敏感。他们常会把异性对自己的好感当作对自己的“倾心”,而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当作“爱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恼。 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有36%的年轻人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在人格上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异性相处甚至可能产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这是成长中的烦恼,没什么,相信自己!会随着成熟而克服不必要的害羞心理的.男孩喜欢女孩,喜欢漂亮女孩没有错,问题是要靠自己的优秀去争取对方的心. 如果有人请你参加聚会,你有些害羞,不敢去,你可以这样自我鼓励: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不能成为一生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害羞的人可以尝试着融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伯纳德-卡尔杜奇( Bernardo Carcci)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其实,害羞完全可以克服。这是因为害羞心理的形成需要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他们面前。” 基因似乎也是害羞的原因之一。在新生儿中,有15%天生具有一种“抑制性性格”,也就是说,对于新事物,或者新体验,他们在作出反应时会有一种压力感。比如,气球的爆炸声就可能让他们感到害怕。 美国韦尔兹利大学麻省分校的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Jonathan Cheek)说:“如果一对双胞胎兄弟中的一个有害羞心理,另一个可能也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是否害羞由遗传因素决定,或者说害羞不可克服。只是有些人可能比其他更容易感到害羞而已。” 卡尔杜奇说:“害羞的人有时也想走出去,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但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做。在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他们交朋友时并不顺利,因为害羞的人太忸怩了。如果感到不舒服,他们很快就会‘逃跑’。” 最终,害羞的人倾向于在一个有限的社交范围内活动,他们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小圈子内交往,反复做一些同样的事,而不是去扩展新的社交领域。卡尔杜奇指出,害羞与自尊无关,一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很自信,甚至可以在数百人面前演讲,但一旦与陌生人面对面谈话,他们就会感到焦急不安。 克服害羞心理的方法有几种。首先是放松训练。可以想象自己处于不同的社交环境中,同时以较慢的速率讲话,深呼吸保持镇静。另外,还可以逐渐扩大的自己的社交范围。卡尔杜奇说:“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害羞。在这种时候,你可以放开自我,去与别人交往。” 卡尔杜奇和奇克看来,阶段式的克服害羞心理非常重要。比如,如果一个害羞的人想与一个女同事约会,他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与这位女同事搭上话,聊一些工作上的事。” 在与女同事搭话之前,他应该先找一个朋友,练习一下谈话。当他遇见女同事的时候,谈起话来可能就要自然一些。慢慢地,与同事的谈话就会越来越畅快。 奇克说:“人们应该明白,要有勇气面对所有失败。有些时候,你的谈话对象没有理睬你其实不是因为他不想和你说话。” 如果有人请你参加聚会,你有些害羞,不敢去,你可以这样自我鼓励: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不能成为一生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害羞的人可以尝试着融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⑸ 怎样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各有不同, 成长环境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每个孩子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特别开朗,有的孩子却异常的害羞,看见陌生人就往大人的身后躲,不敢与他人说话,或呆呆地站在一角落,不说一句话,他们在学校里也不爱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或者玩耍,很多家长都为此感到担心。那么家长有什么方法能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呢?这里有几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不要过分保护和溺爱
很多父母常常过于溺爱孩子,孩子稍微面临点困难,便越主代庖,急急忙忙跑过去帮他们解决问题,抚平他们的每一点创伤。实际这很不利于孩子成长,难道你能一辈子都这样帮他做这做那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孩子总要独立,总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所以你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多给他们一些间接的支持,如一起讨论存在的问题、给予鼓励、提供信息等。并让孩子经受适当的焦虑和挑战,这样他才能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由此学会适当的应付技巧,并建立自尊和自信。
2、增加孩子的社交机会
如果孩子害羞是因为从小没有社交机会,那么父母就应当特别关注他们在这方面的需要。比如有时间可以领孩子到亲友家中,或者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为孩子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织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其他人,主要是让他们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你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参加一些社会团体活动,为孩子拓展人际关系及社交天地,增加孩子的交往机会。
当然,开始的时候最好选择比较安全的环境锻炼他,不要让孩子马上处于一种高度竞争的环境里,这样会打击他的自信,使孩子更没有信心和勇气与人交往了。等到孩子逐渐熟悉的时候,再创造一些比较有挑战的活动,这将有助他们在社交上继续往前进步。
3、表示尊重和理解
孩子害羞时,最怕的就是父母对他们的批评和指责,本来对于自己羞于见人就觉得很自卑了,如果再被父母指责,他们会觉得更难受。因此,当孩子出现害羞、怕生情结时,父母要对孩子表示理解和尊重,让孩子知道你能理解和同情他的害羞,使他感到温暖和支持,不要过于勉强孩子。
有些孩子会因自身的沟通能力或社交技巧不佳,对某些事情采取逃避的方式。此时,你于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对家人和朋友解释说你的孩子是害差的,这更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自我定义:我是一个害羞的人。这也会成为他将来更加害羞的理由。即使面对孩子的害羞感到很焦急,也不要勉强孩子,更不要采取惩罚或指责,这些只会更加打击他社交的信心。
最好的方法是当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后,或者只有自己的家人时,多与孩子谈谈心,与他谈论一下如何才能不怕害羞,并让孩子尝试新的经历以获得成功。这样的谈话可以以自然的方式进行,比如展示自己儿时相关的经历等、给孩子以鼓励。
4、通过游戏启发孩子
玩是孩子的天性,害羞的孩子也爱玩,所以为帮助孩子摆脱害羞的心理,父母应该多注意孩子平时更喜欢玩什么游戏,然后试着让孩子参与角色游戏,从游戏中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最好不要用枯燥乏味的说教。同时,父母也可以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建立其自信心。
此外,多让孩子在户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让孩子融入到群体中,通过群体的活动增加孩子们间的交流,使孩子们内心不到致于孤独。对害羞的孩子来说,尝试玩沙子、抓虫子、拍皮球等“脏脏”的游戏,在台阶上跳上跳下、相互追逐等“危险”的游戏,看似非常的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实院上都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当然,孩子在户外活动难免会被磕磕碰碰,相互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时的小伤害,这时你也不要大惊小怪,这些“勇敢者”的游戏可是帮孩子练胆量的最好好办法。以上就是如何克服害羞心理的方法,相信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一定能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

⑹ 怎样克服害羞

作者:惊云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484186/answer/369404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克服害羞心理,首先要改变错误的想法。害羞的人通常会有一些不现实的自我挫败信念,比如这样的主观想法,如果你(曾经)害羞,对这些想法应该很熟悉:
1、在社交聚会中,如果我多等一会儿,应该有人来主动找我说话。
评:这显然是替自己不敢主动与人交谈找借口。如果两个人要交谈,总要有一个人表现得更主动一些。为什么你不能当这个主动者呢?
2、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更多地被邀请参加社交聚会活动,只是因为他们的运气好。
评:这是错误的观念,有时,一个人能否被正式介绍给一些重要人物,确实要看机遇,但是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在社交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机会的,他们总是更为积极的认识新朋友,花更多的时间与人相处,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邀请别人或主动与人交谈,因此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并不是靠运气。
3、不管到什么地方,我该认识的人就会和我交往,不该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
评:这是对自己不主动去与人接触交谈的另一个借口。事实上,如果你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参加各种俱乐部或团体的活动,你会得到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
4、一些人看上去对我没有好感,他们肯定是不喜欢我,即使我努力接触他们,他们还是不喜欢我。
评:这种想法使你感到害羞,但这完全没有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立即表示出对你的好感,并不代表一定不喜欢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有时需要一定时间,并需要一定机会发展这种感情。
不合理的想法观念不只这四种,还有很多类似的导致害羞的错误信念。现在,我们需要用下面的信念来取代它们。
1、通过社交活动,我会渐渐变得积极主动。
2、不能等到自己完全放松和有把握时才主动与人交往,有时需要冒一定的危险。
3、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假装绅士或淑女只能让我感动更焦虑。
4、只要自己别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就不怕别人对自己评头论足。
5、我可以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逐步掌握社交经验,提高社交技巧。
6、即使极富社交经验的人也不会每次成功,因此,我如果在社交中遇到不顺利的情况,不必过分自责。(Antony&swinson)
社交技能的培养和练习
学习社交技能需要不断练习,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或主动与人谈话。我们看到的社交达人都是不断地在各种社交场合锻炼出来的,所谓的天生好手只是一直比较主动跟人打交道。
你可以这样自我练习,比如准备一个录音机或者录音笔,录下你和他人的谈话,时候反复听谈话录音。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听录音可以使你了解到自己打断了别人的话、停顿、忽略了谈话中的线索以及表现出不感兴趣等问题,便于今后改进。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着镜子练习与人交谈,通过夸大自己的表情,了解自己在表现惊讶、愉快、感兴趣或不喜欢时的样子。通过这些练习,许多人都学会了如何在交往中变得更积极主动。
社交中如何与人交谈
学会提问是促进交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可以将焦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并且表现出你的关注,不需要绞尽脑汁想问题,你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在哪里工作(学习、生活)?”“你喜欢跳舞(旅游、音乐)吗?”“你在这儿工作(学习、生活)多久了?”
用这样的问题破冰之后,接下来你应该问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你都到过什么地方?(而不是‘你去过丽江吗’)”
“北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你喜欢北京吗’)”
“你喜欢吃什么?(而不是‘你喜欢西餐吗’)”
你会很快发现,对这种开放式的问题,人们通常会给出关于自己更多的信息,在丰富的信息中,你很容易找到下一个话题,这样,交谈就很自然地继续下去了。
当然,以上关于交往技巧的简单例子并不能代表亲身实践。要想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不但需要在实践中学会更多的技巧,还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观念和态度是否正确。在必要时,你可以请一位咨询专家或者心理医生对你进行指导。害羞的人要想战胜自己的害羞特质,必须要做好冒一点风险的准备,因为任何人在与人交往当中都避免不了遇到尴尬或失败的情况。但要记住,只要你有决心去做,就一定能得到回报:在交往中赢得友谊,并战胜自己的害羞心理。

⑺ 克服害羞心理有哪些锻炼技巧

①加强预备训练:即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反复进行社交登场前的预备练习。达到内专容熟悉、语言流畅,最属后开会发言就心中有底、胆大不慌了。

②暗示性训练法:有时面临一种场合来不及先做准备,又自感心情紧张时,可采取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醒自己“镇静、不慌、什么都不去想”,用意念控制自己的恐慌紧张心理。

③模仿性训练:即经常观察和模仿一些活跃、开朗、善于交往、泰然自若的人的言谈举止,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怕羞的弱点。

⑻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公开演讲!!!!

1、做个有心人,记下令你感到不安的事情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实际上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 当你记下你的所思所想, 以及你的害怕与担心,常常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却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它让你更直观更全面地看到及承认自己的一切。

2、创造一个“角色”,尝试扮演一个不害羞的你
害羞的人们常常过于关心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反应真实的自己, 而心情不易放松, 相反作为“演员”只需正确表达出角色的任务,而不必过多地考虑自己。所以当你在向老板提出加薪或是会见孩子的老师时,把你想成扮演的角色,按你事先练习的演出来,你会显得更自信,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

3、参加社交活动时,最好有备而来
卡迪西医生建议害羞的人在每一次社交活动之前,最好做一做“社会侦察”。如果你准备参加一个 Party,最好事先了解一下会有些什么人参加,他们将做什么,他们的兴趣在哪一方面? 如果是一些你从来没见过的人, 最好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背景, 那么在和他们交谈时就不会不知所云了。 另一种“社交热身”就是,参加一个和你有共同兴趣的团体,这对于那些羞于和陌生人交往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他们会在交往中寻找快乐,在其他场合也不再容易感到那么害羞。

4、改变你的身体语言
害羞的人往往给人们孤僻、冷傲的表象特征,他们本人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而实际上, 他们真正想告诉人们,他们害怕、胆小、孤独。不幸的是人们无法了解这些信息,反而回应以远离和同样的不屑,这令害羞的人越发觉得不安。

5、主动把你的不安告诉别人,了解害羞可能带来的最坏后果
当害羞者意识到不和人们交谈与来往比被人嘲笑更可怕时, 他将不再为了避免露怯而封闭自己。 事实上那些害羞的表现,如声音发颤、脸红、出汗等等令害羞者感到不安和尴尬的举止 在别人眼里其实并不如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受注目。

⑼ 怎么才能克服害羞的习惯啊

怎样才能改变设防心理和害羞心理呢?下面给你提几点建议:
1、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多考虑我要怎么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人家是否注意你。当你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你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自己的注意。
2、寻找机会,锻炼自己。不放过任何发言的机会,比如向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的人如邮递员、售货员等问好;与陌生人交往,感觉到有你感兴趣的话题时,就大胆而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去考虑别人怎么看。见到外人。
3、经常与你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并讲究谈话的技巧。除了工作、生活之外,你还可以和她聊有趣的见闻、笑话、幽默,长期坚持下去不仅会使你改变自我意象及对自己看法,当然也会增强你的人交往能力。
4、心态好,热爱生活,培养多方面的情趣。如果你想唱歌,就放开嗓子唱,如果你想说笑,就敞开心扉说笑。在业余时间,你还可以与朋友在一起参加体育娱乐活动,比如打球、做游戏等等,这是你锻炼自己活力与交往的绝佳手段。在连续讲话中不要担忧中间会有停顿,因为停顿一会儿是谈话中的正常现象。在谈话中,当你感觉脸红时,不要试图用某种动作掩饰它,这样反而会使你的脸更红,进一步增加了你的羞怯心理。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这只是由于精神紧张,并非是不能应付社交活动。
5、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6、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感,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们可以通过意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许多东西,克服诸如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胆怯等不良心理。一些知名演员、演说家、教师,在青年时代曾是胆怯害羞的人,但是后来他们却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口若悬河,就是他们意识到非克服害羞心理不可所取得的成效,而非佼佼者的得天独厚。事先作好准备,答题时就会庆对自如;熟记演讲内容,演讲时便会口若悬河;发言开口时声音宏亮,结束时也会掷地有声。除了这些“策略”与“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
7、在工作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无所顾忌张口直言自己认为必要的言语。
你说“我对门有一个妹妹,我很想和她认识,我们已经是邻居10年了,但是我从没和她说过话,我每次见她都很紧张,我很想认识她,能不能告诉我要怎么办呀?更奇怪的是,我现在见她妈也紧张这是为什么呀?”既然是老邻居了,你想认识她其实有许多非常便利的条件,比如找一个借东西口到她家坐一坐,这样一来二往,一旦熟悉了,你紧张羞怯的心理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平息下去。

⑽ 怎么克服害羞,十个小技巧克服害羞

害羞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必须加以克服。如何克服害羞的心理呢?
(1) 要正确估计自己,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多考虑我要怎么做,要如何进取;在各种场合,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老是考虑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或自己怎样迎合别人;相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差,而别人也不是十全十美,自己是一个同别人一样有思想、有性格、有自尊的、完整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强于他人。
(2) 要勇于同别人交往,可以进行一些社交技巧的训练。不要惧怕他人,勇敢地用眼睛看别人,并且表现得很专心。一定要克服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只是盯着一个地方或是自己脚尖的习惯。你和对方同处一个地位,为什么不拿出点自尊心来,大胆而自信的与之交往呢?
(3) 在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凡事尽可能往好的地方想,多看积极方面,少考虑不利的方面。对自己的弱点不要过分注意,要多想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增加信心,就不会畏首畏尾了。有些场合,要主动发言,多谈些自己的意见,为什么把自己的看法埋在肚子里呢?说出来,可以受检验,或许受到肯定,也许就一鸣惊人。为啥不可以这样想呢?
(4) 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正式或非正式的聚会,应该记得手上握住一件东西,如一本书、一块手帕或其它琐碎的小东西。这样可产生一种比较舒服和安全的心理效应,从而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羞怯感。
(5) 容易害羞的人往往心理自卫意识比较强,应经常做一些松弛锻炼,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平衡功能。可练习做些克服羞怯的运动,可将两脚平稳地立在地上,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再放下,每天这样做2~3次,每次做10~20下,就可消除心情不定的感觉,给你以充分自信和一种新颖的情绪。害羞也会使呼吸不完全,不防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种运动也能给自己以莫大的自信感,使你获得克服羞怯的力量。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