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自考课程
❶ 工商管理学自考本科需要哪些课程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
③数学三
④管理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
120202 企业管理(内含:人力资源管理)容
初试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复试参考书目
《企业战略管理 — 理论与案例》(第二版),杨锡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加试参考书目
《人力资源管理》,陈维政、余凯成、陈文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张德,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推荐一些视频给你,老师会指导你选择专业和院校,还会对考研的流程、怎么备考等相关信息给你指导,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2010年考研入门指导》
《2010年考研初期三大选择》
不方便粘网址,怕说是广告,呵呵,你自己搜一下就可以!
这也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听过之后启发很大,和你分享
❷ 自考工商管理的科目是什么
公共课: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袭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
专业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一)、企业管理咨询
❸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有哪些科目需要考
课程设置:Ⅰ:英语(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原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学。
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咨询、商品流通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经济合同运行概论、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国家税收、社会保障概论、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3)工商管理本科自考课程扩展阅读: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小、费用低,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
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
目前社会助学的主体主要有: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
❹ 工商管理自考(本科)考哪些科目
工商管理自考(本科)考以下科目:
毛泽东思想概论
企业经营战略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有实践考核环节)
管理学原理
金融理论与实务
英语(二)
质量管理(一)
组织行为学
高等数学(二)
财务管理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企业管理咨询
共计12门,毕业论文再通过就OK了.
我刚刚考完,有什么问题可能还能帮忙,希望你早日成功。
❺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有哪些科目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营管理、创业学、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工商管理本科自考课程扩展阅读
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中的一个大类。这个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很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
工商管理以前的名称是企业管理。这个专业的知识范围较广,学生所学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计算机等,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各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
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❻ 自考本科工商企业管理有哪些科目
课程设置:Ⅰ:英语(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原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学。
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咨询、商品流通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经济合同运行概论、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国家税收、社会保障概论、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6)工商管理本科自考课程扩展阅读:
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小、费用低,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自考各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专科(基础科)一般为三至四年,本科一般为四至五年。
一般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
❼ 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自考要考哪些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 、财务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 、质量管理(一)、企业管理咨询、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毕业论文。
拓展资料:
自考每年开设3次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和10月,考试时间都是在周末。自考的含金量都是一样,全中国大学的自考文凭都一样,全国都承认,一律平等对待,在加薪、考编制、评职称、留学、考研、考证都都可以。
❽ 工商管理自学考试有哪些科目要考
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
专业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一)、企业管理咨询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
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
(8)工商管理本科自考课程扩展阅读: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报考(可不考虑户口在异地报名)。
2、不用经过入学考试。在报名期间直接在网上或到各地自考办报名。
3、经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在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考试后,即可取得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申请成人学士学位。
4、报考人员可在本地区的开考专业范围内,自愿选择考试专业,但报考对象有职业上限制的专业只接受部门委培统一招生(如公安系统、医疗机构等)。
❾ 自考本科的工商管理专业需要考哪些课程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021 高等数学(二)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1 企业经营战略
00154 企业管理咨询
27092 财务管理学
27094 管理科学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27332 当代中国经济运行
00152 组织行为学
06999 毕业论文
我也在考呢,一起加油吧!
❿ 工商管理自学考试要考哪几门
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
专业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一)、企业管理咨询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
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
(10)工商管理本科自考课程扩展阅读:
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中的一个大类。这个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很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流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
工商管理以前的名称是企业管理。这个专业的知识范围较广,学生所学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计算机等,
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各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