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导读
A. 建筑设计技术主修哪些课程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在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主干课差不多,举例来说: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外语、计算机、体育、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
(2)素质拓展课程:即将素质教育课纳入公共基础课程中。
2.专业主干课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室内设计、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材料。
细分的话有:
1)专业基础课程: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设备与选型、建筑安全与建筑防火、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建筑施工、建筑材料。
2)专业课程:
(1)专业课程:建筑CAD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和设计、住宅建筑原理与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原理与设计、建筑物理与建筑节能。
(2)专业选修课程(4选3):建筑法规、建筑师修养、中国古典园林史、现当代建筑赏析。
各个学校不同,但大同小异,此外还有众多的实习(专业实践)。
大致这些吧,抛砖引玉。
B. 建筑设计所学课程
建筑系在分析借鉴了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筑学办学总的指导思想,即:“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基础,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与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建筑环境意识教育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
1、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
根据建筑学的特点,我们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融入建筑设计课主线中。将建筑设计专业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①初级设计阶段:安排在1、2学期。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建筑设计基础”(192学时)、“建筑概论”(16学时)等,主要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打好基础,培养设计意识。
②基础训练阶段:安排在3、4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Ⅰ)(Ⅱ)”(共192学时)、“建筑设计原理”( 64学时)。是建筑设计的入门阶段,将建筑设计过程分解进行,再进行组合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建筑环境意识。
③技能提高阶段:安排在5、6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Ⅲ)(Ⅳ)”(共168学时)、“建筑法规”、“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建筑史”等。培养学生处理单体和群体设计的能力,提高复杂建筑和建筑群体设计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环境设计的意识,熟悉相关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整体设计的能力。
④综合拓宽阶段:安排在7、8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Ⅴ)”(96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城市设计”(32学时)、毕业设计、建筑实践实习等。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设计从立项到完成的全过程,熟悉建筑师的职业特点,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强化CAD能力,进一步将专业技能的深化、拓宽。
2、突出环境意识的培养
结合建筑设计主线,从建筑设计入门阶段开始培养环境意识;进入空间组合设计阶段后,通过真实、熟悉的地段,训练环境设计意识;通过特殊的群体空间设计进一步培养整体设计能力。
3、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社会对建筑师计算机水平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CAAD已成为建筑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48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Ⅰ)”(48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Ⅱ)”(32学时)等。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训练,使学生在“建筑设计(Ⅴ)”、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中应用CAAD知识,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应用计算机绘图,从而保证毕业生的竞争力。
4、办学目标问题
为了办好建筑学专业,我们制定了建筑学专业的办学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
4.1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4.2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并能在实际设计中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建筑设计能力,并初步培养施工图设计能力。
4.3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表达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3.1 绘图能力 通过开设建筑绘画、画法几何即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表现技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4.3.2 模型制作能力 在1、2学期,通过“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抽象空间模型制作的能力;3、4学期,安排工作模型的制作;5、6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制作建筑模型。
4.3.3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低年级课程设计要求简单的构思说明,三年级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数据分析、说明书的编制。毕业设计要求有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答辩,以增强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
4.3.4 CAAD能力 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从5、6学期开始接触CAAD结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最终掌握CAAD技术。
4.4综合技能
要求学生应将相关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较好的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理论,了解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了解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人的行为和心理知识,掌握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法规。
5、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建筑学专业课程分为以下几类:
5.1 建筑设计课
包括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设计方法
5.1.1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建筑学专业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单独开设原理课,如一年级开设的建筑概论;二是结合各种建筑设计课讲授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评析等。
5.2 建筑设计过程与方法
建筑设计过程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重要前提,每个设计的过程分析、草图构成、多方案比较,占了相当大的学时。在3、4学期设计的入门阶段,将建筑进行分解,然后进行组合设计;在5、6学期,以空间组合特点分类进行;7学期,进行建筑设计综合训练,以及集中性的实践环节;8学期进行毕业设计。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Ⅰ)(Ⅱ)(Ⅲ)(Ⅳ)(Ⅴ)、建筑师实践实习、工地实习等。
5.3 相关理论知识
5.3.1建筑历史与理论
以讲授建筑理论为主,以史带论,同时学习并掌握相关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评析等。
5.3.2 建筑与行为
为了建筑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求,学生还必须掌握人类行为与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从多方面强化人的行为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主要课程:环境心理学概论、建筑与行为、审美心理学等。
5.3.5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从5、6学期的组团组合设计开始,设计课的安排重视建筑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通过设计实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城市景观之间紧密的关系。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城市生态学概论等。
5.3.4 建筑经济与建筑法规
在建筑设计课进行的同时,安排建筑有关的规范、标准和有关的规定,通过设计实习熟悉他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课程:建筑法规、建筑经济概论等。
5.4 建筑技术知识
5.4.1 建筑结构
从二年级开始,设置建筑结构课程,了解建筑的受力体系和特征,熟悉结构设置。高年级设置“建筑结构选型”,进一步熟悉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在毕业设计中,通过结构教师的配合指导,对方案的结构形式和选择进行较多的分析和讨论。
主要课程: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等。
5.4.2建筑物理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要应用一些建筑物理知识,所以我们开设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应的试验、测试内容。并结合地域特点,在5学期开设了建筑节能方面的课程,强调了建筑节能这一前沿课题。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水、电、暖、讯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课程:建筑物理、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设备等。
5.4.3 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造
除了开设相应的材料、构造课程以外,我们还通过工地构造实习使学生对建筑材料和构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主要课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造(Ⅰ)(Ⅱ)、建筑装饰构造与应用、构造与工地实习等。
5.4.4 建筑的安全性
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建筑的安全性要求应有基本的了解,并结合建筑设计课的讲授,掌握建筑的有关规定、标准以及防火、疏散设计、无障碍设计等知识。
主要课程:建筑安全性、建筑法规等。
5.5 实践环节
集中性的实践环节是学生曾强感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设计中应用的重要一环。
主要课程:建筑绘画实习、建筑表现技能训练、建筑测绘实习、构造与工地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等。
5.6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计算机辅助设计(Ⅱ)等课程。
C. 建筑学专业主修哪些课程
1、专业基础课
建筑概论、建筑美术(素描)、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成、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制图与表达、建筑美术(水彩)、建筑设计基础(二)、风景园林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一)、建筑美术(素描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一);
建筑构造(一)、建筑美术(马克笔)、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二)、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原理(一)、室内设计、建筑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三)、建筑项目管理、环境心理学、地基基础
2、专业课
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史(外建史部分)、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建筑史(中建史部分)、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建筑设计(七)、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八)、建筑设计(九)、建筑设计(十)
(3)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导读扩展阅读
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建筑学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建筑学专业就业率≥90%;毕业生规模约在1万人次至2万人次。
建筑学是目前就业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在中国这种大兴土木的年代,建筑设计不可能是冷门专业。市场规律和市场价值往往反映到高考的录取上,建筑学是目前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
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D. 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主要学什么
从基础的抄 素描 色彩 形体
到稍微涉及专业的 设计基础 建筑材料 建筑力学等等 另外辅以计算机制图等
再到高年级点 接触景观小品设计 建筑结构 结构选型 建筑物理等等
再是接触公建 住房建筑等等
最后毕设 交出你最后的答案
E. 建筑设计主要学什么课程
建筑设计专业主要学习课程有设计初步、建筑制图与模型基础、形态与空间、建筑典例分析与解读、建筑技术基础、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策划、营建与构造、经验与空间、地域性建筑研究等。
F. 建筑学本科5年都学习了哪些专业课程
建筑学专业课程复有:
1、专制业公共必修课: 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
2、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 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 、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 、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
3、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 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
4、专业必修课: 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
5、专业选修课: 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
G. 建筑设计主要学什么课程
专业理论知识方面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通过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系列课和建筑设计原理及相应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及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历史与理论:掌握中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掌握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了解当代主要建筑学派的理论主张。
建筑技术理论:了解结构体系,能初步合理的进行选型和布置。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做法。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一般性能。了解建筑物理中声、光、热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了解建筑设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了解建筑施工有关知识。
相关知识方面
了解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了解社会条件与建筑的关系。了解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法律、法规与标准。了解建筑与人文科学、边缘科学与其它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实践技能方面
掌握建筑设计制图的方法。掌握建筑画的基本技法。掌握初步的建筑模型制作技能。了解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要求和方法。掌握运用一定计算机手段进行建筑设计及建筑表现。
能力结构方面
在专业能力方面,有能力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有能力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不同的设计条件,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并能快速完成。有能力根据建筑设计的不同设计阶段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
在自学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查阅文献、获得信息、了解本专业科技动态与不断扩充知识领域和提高业务水平能力。初步掌握建筑社会调查和研究分析方法。
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建筑设计与相关专业关系的能力。具有积极负责的团队精神,并且具备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及施工组织知识。
在表达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绘制建筑设计图的能力;具有以书面及口头方式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技术观点及进行科技报告的能力。
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系列课(包括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规划设计原理
我就是建筑设计的研究生。
这是我们学校建筑学本科的培养计划“以建筑设计为主干课程,此外学生还要学习公共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建筑师应有的素质和修养。主干课程有: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经济、园林规划、城市设计、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毕业时可获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各设计院、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艺术素养、空间理解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希望能够帮助你
H. 建筑设计专业包括哪些课程
建筑设计的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设计初步、建筑制图与模型基础、形态与版空间、建筑典权例分析与解读、建筑技术基础,
2.专业课: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策划、营建与构造、经验与空间、地域性建筑研究、建筑经济与法规、概念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建筑更新与改造、设计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
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对美学的培养和熏陶,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建筑艺术。所以建筑设计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不光要学习现代建筑的发展,还要将它同其他许多学科互相渗透,这样才能成为大师。只有在这方面了解的多了,掌握的专业知识多了,才能在建筑行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涉及到建筑力学,空间学等专业学科,强调以实践的精神展开对建筑现象的深度思考与设计创新实践。
I. 想自学建筑设计要看哪些书籍怎么去一步一步来学啊
查一下建筑设计专业或者房屋建筑专业的课程,按部就班地学会比较系统。来不及的话,就先挑你已经碰到的问题相关的课本先看起来。再找些手册和规范,学会CAD就可以工作了。
J. 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
同济的 仅供参考
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试学期 学分 学时 上机时数 实验时数
A1 021151 形势任务(1) 1 0 1 0 0
A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 0 0
A1 072148 大学语文 1 2 2 0 0
A1 100096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2.5 2 0 0
A1 112001 大学英语(A)1 1 4 4 0 0
A1 112144 大学英语(三级) 1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1 4 4 0 0
A1 122006 高等数学(C)上 1 3 3 0 0
A1 320001 体育(一) 1 1 2 0 0
B1 023173 美术(1) 1 2 2 0 0
B1 031162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 1 3 3 0 0
C1 021180 设计概论 1 2 2 0 0
C1 021182 设计基础 1 3 3 0 0
A1 021152 形势任务(2) 2 0 1 0 0
A1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 2 0 0
A1 101096 VB 2 2.5 2 0 0
A1 112002 大学英语(A)2 2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2 4 4 0 0
A1 112146 大学英语(五级) 2 4 4 0 0
A1 122007 高等数学(C)下 2 3 3 0 0
A1 320002 体育(二) 2 1 2 0 0
A1 360011 军事理论 2 1 1 0 0
B1 023174 美术(2) 2 2 2 0 0
C1 021003 建筑史 2 3 3 0 0
C1 021085 建筑概论 2 2 2 0 0
C1 021183 建筑设计基础 2 3 3 0 0
A1 021153 形势任务(3) 3 0 1 0 0
A1 07805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6 3 0 0
A1 112003 大学英语(A)3 3 4 4 0 0
A1 112147 中级口语 3 3 3 0 0
A1 112148 英语报刊选读 3 3 3 0 0
A1 112149 商务英语 3 3 3 0 0
A1 112154 综合翻译 3 3 3 0 0
A1 112155 实用写作 3 3 3 0 0
A1 320003 体育(三) 3 1 2 0 0
B1 021144 建筑构造 3 2 2 0 0
B1 023175 美术(3) 3 2 2 0 0
C1 021181 建筑构成原理 3 1 1 0 0
C1 021184 建筑构成 3 3 3 0 0
C1 125141 建筑力学(1) 3 3 3 0 0
F1 021179 构造技术运用 3 1 1 0 0
A1 021154 形势任务(4) 4 0 1 0 0
A1 112067 大学英语(A)4 4 2 2 0 0
A1 112147 中级口语 4 3 3 0 0
A1 112148 英语报刊选读 4 3 3 0 0
A1 112149 商务英语 4 3 3 0 0
A1 112154 综合翻译 4 3 3 0 0
A1 112155 实用写作 4 3 3 0 0
A1 320004 体育(四) 4 1 2 0 0
B1 023050 建筑物理(声光热) 4 3 3 0 0
B1 023176 美术(4) 4 2 2 0 0
C1 021051 建筑设计原理 4 1 1 0 0
C1 021185 建筑设计 4 3 3 0 0
C3 020113 当代视觉艺术分析 4 2 2 0 0
E1 031160 建筑力学(2) 4 3 3 0 0
A1 020005 电脑应用基础(1) 5 1 1 0 0
A1 021155 形势任务(5) 5 0 1 0 0
A1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3 2 0 0
A1 320005 体育(五) 5 0.5 1 0 0
B1 031158 建筑结构(1) 5 3 3 0 0
C1 022109 城市规划原理 5 2 2 0 0
E1 02013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5 1 1 0 0
E1 021173 专业英语(1)(建筑学) 5 2 2 0 0
F1 020119 公共建筑设计 5 2 2 0 0
F1 020131 人文环境与建筑设计 5 2 2 0 0
F3 024200 中外园林史 5 2 2 0 0
A1 020006 电脑应用基础(2) 6 1 1 0 0
A1 021156 形势任务(6) 6 0 1 0 0
A1 320006 体育(六) 6 0.5 1 0 0
A2 100117 Web技术与应用 6 2.5 2 0 0
B1 031159 建筑结构(2) 6 3 3 0 0
E1 020136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6 1 1 0 0
E1 021174 专业英语(2)(建筑学) 6 2 2 0 0
E2 022103 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 6 2 2 0 0
E2 022104 室内照明艺术 6 2 2 0 0
F1 020120 群体建筑设计 6 2 2 0 0
F1 020132 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 6 2 2 0 0
F1 021145 建筑特殊构造 6 1 1 0 0
F2 020121 中外建筑交流 6 2 2 0 0
F2 020133 材料病理学 6 2 2 0 0
F2 020134 国际保护文献导读 6 2 2 0 0
F2 020140 建筑材料与部品 6 2 2 0 0
F2 022033 城市设计原理 6 2 2 0 0
F3 022294 城市建设史 6 2 2 0 0
A1 021157 形势任务(7) 7 0 1 0 0
A2 10011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7 2.5 2 0 0
B1 023052 建筑法规 7 1 1 0 0
B1 023165 建筑设备(水暖电) 7 2 2 0 0
E1 023051 建筑防灾 7 1 1 0 0
E2 021013 室内设计原理 7 2 2 0 0
E2 021074 建筑装饰艺术 7 2 2 0 0
E2 021300 家具与陈设 7 2 2 0 0
E2 021323 建筑结构造型 7 2 2 0 0
E2 021324 室内环境表现 7 2 2 0 0
F1 020137 高层建筑设计 7 2 2 0 0
F1 022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1) 7 2 2 0 0
F1 022343 住区规划设计 7 2 2 0 0
A1 021158 形势任务(8) 8 0 1 0 0
B2 021115 人体工程学 8 2 2 0 0
B2 021303 环境控制学 8 2 2 0 0
E1 021030 建筑评论 8 2 2 0 0
E1 021297 建筑师职业教育 8 2 2 0 0
E2 022034 园林设计原理 8 2 2 0 0
F1 020138 专题建筑设计 8 2 2 0 0
F1 020139 多元化课题设计 8 2 2 0 0
F1 021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 8 3 3 0 0
A1 021159 形势任务(9) 9 0 1 0 0
A1 021160 形势任务(10) 10 0 1 0 0
附件二:实践环节安排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阶段 时间长度 地点 上机时数 备注
1 021996 毕业设计(建筑) 17 10 教学周阶段 17周 0
2 021169 美术实习1 2 2 实践周阶段 2周 0
3 021033 建筑认识实习 1 2 实践周阶段 1周 0
4 360002 军训 2 2 实践周阶段 3周 0
5 021304 设计周(1) 1 4 教学周阶段 1周 0
6 021170 美术实习2 2 4 教学周阶段 2周 0
7 021149 历史环境实录 3 6 教学周阶段 3周 0
8 021305 设计周(2) 1 6 教学周阶段 1周 0
9 021329 建筑快题设计 3 8 教学周阶段 3周 0
10 021171 建筑设计院实习 17 9 教学周阶段 17周 0
附件三:课外安排
序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期 要求
1 设计基础 2 1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外上机 1 1
3 美术课外 1 1-4
4 建筑设计基础 2 2
5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1 2
6 军事理论课外 1 2
7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外上机 1 2
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2 3
9 建筑构成 3 3
10 建筑设计 3 4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5
12 公共建筑设计 2 5
13 人文环境与建筑设计 2 5
14 电脑应用基础(1) 1 5
15 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 2 6
16 电脑应用基础(2) 1 6
17 Web技术与应用课外上机 1 6
18 群体建筑设计 2 6
19 居住区规划设计 2 7
20 高层建筑设计 2 7
21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外上机 1 7
22 多元化课题设计 2 8
23 专题建筑设计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