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设置学时
A. 几学时为一学分
学分和学时不固定,没有一定的比例。
学分: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课程学分的规定由相关的学校规定,不同大学里课程学分基本相同,比如高数在不同大学中的学分一样。
学时:
一节课的时间称一学时,学时是该课程完结的课程时间,假如高数一在第一学期有50节课,那就是50学时。
(1)高校课程设置学时扩展阅读
大学中学分相关规定: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
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B. 大学课程里的多少学时是什么意思如图
学时指教学时间,一节课为一学时,中小学一般45分钟一节课,高等院校50分钟一节课。
C. 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怎样安排(每学期怎样学、每周几个学时)
微积分就是做题和看书,吉米多维奇5000题什么的做一遍基本就可以了。线性代数其实比较简单,看书稍微做做题就可以了,概率论和离散数学都在于理解,只要想明白了做题其实很容易,另外公式什么的还是要背熟的。
D. 大学每门课程的学时一般是多少啊
学时指的就是这门课一共要上多少个小时。
比如,有一门课一学期上完,学时是50个小时,一般的大学一节大课是将近两小时的,这就是说,这门课从开始到学完一共有25节课。
E. 大学是怎么算学分的学时是怎么计算的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一节课等于一学时吗
1学分=18课时。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回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答。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
(5)高校课程设置学时扩展阅读:
学分计算要求规定:
1、实习学分制后,对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高校给予一次免费补考和重修的机会;补考不及格的学生重新学习该课程,学校可以收取学分学费;学生在专业之外加修的课程(如辅修、双学位、重修等),按实际学分收取学分学费。
2、申请免听课程的学生,须按要求完成该课程作业和考试,并缴纳该课程1/4的学分学费;申请免修课程或是参加旁听的学生,不需缴纳该课程学分学费。
3、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
F.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G. 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分中,所有课程都是16学时为1学分对吗
是的。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所有理论课、实验课每16学时回1学分,课程学分数即为答周学时数,总学时为学分数×16;体育课每32学时为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每2周(或累计2周)为1学分。
全校所有经法管及人文、工程、艺术类专业的总学分为170学分,弹性幅度控制在±5学分以内。通识教育、专项教育、专业教育三个环节学分比例,经管类、理工类专业为29:22:49,文法类、艺术类专业为25:22:53。
(7)高校课程设置学时扩展阅读:
本科专业全程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规定:
1、《大学英语》调整为10学分,安排在第1—3学期,各学期学分分别为3、4、3。同时,开设多种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英语选修课2—3学分。
2、课外学分,10学分。包含新生入学教育(必选)、学科竞赛、科研活动、创业实践、社会实践、技能等级水平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由各学院和专业自主认定和管理。
H. 谁有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3 3
品德 2 2 2
语文 8 8 7 7 7 7 6 5 6
数学 4 5 5 5 5 5 5 5 5
外语 2 2 2 2 4 5 5
历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学 2 2 2 2
物理 2 2
化学 2
生物 2 2
体育 4 4 3 3 3 3 3 3 3
音乐 2 2 2 2 1 1 1 1 1
美术 2 2 2 2 1 1 1 1 1
综合实践 3 3 3 3 3 2 2
信息技术 1 1 1 1 (各校自定)
(地方与
学校课程) 8 7 2 2 3 2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