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控制工程、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了解自然界的比较完整的物理图像,对物理学的近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数据处理、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实作风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本课程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影响深远,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也为学生 将来接受、应用和管理高新技术提供初浅的基础。
工程制图基础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制图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掌握作图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帜CAXA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制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立体、组合体、轴测投影图、螺纹、机械图、计算机绘图。
机械工程制图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制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画读立体、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轴测投影图;机件的图样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计算机绘图。
应用力学
本课程4.5学分,课内学时8l学时,开设一学期。
应用力学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也为培养分析和解决基本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本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力学中的 基本概念和静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空间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识,弹性杆内力分析,弹性杆横截面上应力分析,应力状态分析,强度分析,刚度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压杆稳定,能量法,疲劳强度问题,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其应用,动静法及其应用等。
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实验学时8,开设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掌 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机器的组成;机器的设计过程及设计原则;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它传动机构的方案设计与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概述;带传动、齿轮传动工作能力的分析与设计;轴的设计与校核;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计算和选用;螺纹联接设计与选用;键、销、过盈配合联接的设计与选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弹簧的选 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实验1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多用机床架台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讲自动控制的任务、组成、控制方式的分类等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机电专业的特点;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传递函数及其求取及动态结构图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讲系统的时域性能描述,一阶系统的动态分析,二阶系统的动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讲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频域稳定性分析和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稳态误差,对数频率特性与阶 跃响应的关系;串联校正的基本规律,串联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等控制系统的校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Z变换,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等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造学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的金属切削原理、刀具、金属加工机床和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提高工业产品性能价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业生产环境的基本思路,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经济建设做必要的知识、能力储备。
课程的主要内容: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属切削的基本定义、刀具材料、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提高金属切削效益的对策等;金属切削机床部分包括金属切削机床概述、车床、齿轮机床等;机械制造工艺部分包括工艺规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典型工艺实例、装配工艺及机械制造设备技术新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 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科目是什么
高等数学、复机械制图、机械工制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与气动、数控加工编程等,这是我们学校要学习的课程!!!
⑶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主修课程是什么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主修课程为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AutoCAD、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ug软件、Cimatron软件、机加工实训、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实训、数控铣床实训、金工实训等。
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在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产品设计、制造、快速成型及质量控制方法。
(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扩展阅读: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可以在各类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机械设计及产品设计;也可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工业、轻工业、电子等行业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工作。
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英文缩写)设计、制造,设备管理工作。也可在机电部门从事高级职业技术工作。
⑷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课程有哪些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主干学科: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气压与液压传动、数控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测量与测试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内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所在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首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点,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攀登计划项目、“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多年建设,在6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了以国内知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实力强大的学术梯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⑸ 本科专业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学习那些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CAD/CAM、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设计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5)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扩展阅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 具有该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5.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机械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诸多的方向,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具体研究的内容有,开发低公害汽车发动机、提供机械性能的铝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的新材料。
研究提高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与开发减震降噪的机械等许多课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航天、造船、采矿等工业领域的发展,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更加需要长足的发展,并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⑹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是干什么的
这个专业就业面是非常广,但不要去什么机床厂之类,多学习控制类和单片机联系机械,出来比IT 的工资高多了。 你认为要多学控制类和单片机,然后联系机械,呵呵~~~~,你把机械想得太简单了,机械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过是机械专业知识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而已,而且学习机械不在实践中学习简直就是水中捞月,而且还要有机遇,比如很多东西没机会用过,见过,永远搞不清楚里面的门道.搞机械的能把机械搞好了就很不错了,材料\工艺\设计,哪一样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底才能掌握比较透彻? 而且这个专业,你可以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然后运用到这个专业中,前途很广的,实在不想搞机械,就转到网络,比那种单纯学计算机的牛多了。 学机械的转到计算机\网络,说句老实话,我看不到这样做的优势,只能看到劣势,如果能把机械和电\电机结合起来,还有点前途,如果转到纯计算机,就等于把自己专业完全放弃了,要和人家比计算机怎么可能比得过计算机专业的呢?毕竟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上得比人家少,理论没人家强啊
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干什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解释: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生学科。该学科融合了各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目标很明确,就是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C(柔性制造系统)等等,最终形成大规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得到质的飞跃。具体在工业中的应用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方向:本专业下设计算机控制、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汽车运用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在修完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可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方向。
——计算机控制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将自控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学相结合,可提高机电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习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训练进行机电设备控制、运行管理的能力。主要课程有:控制工程基础、机电控制技术、单片机接口技术、流体控制技术等。
——数控技术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掌握数控技术,熟悉数控设备和系统,可从事数控设备技术管理、工艺编程、设备调试维护及故障诊断维修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习数控设备及系统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训练数控设备及系统的控制、运行管理、编程、维护与维修、操作的能力。主要课程有:数控技术、数控机床驱动与控制、数控加工工艺、CAD/CAM工程软件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将机械学、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可从事光机电一体化、微电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生产设备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习机电一体化、数控的相关知识,训练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研究、运行管理能力。主要课程有: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将现代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产品、生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习现代制造工程的相关知识,训练使用大型高档工程软件进行产品、生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的能力。主要课程有: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制造过程信息管理等。
——汽车运用工程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机械、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和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汽车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管理、营销能力,能在与汽车相关的单位或部门从事现代汽车技术服务、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现代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汽车维修工程、市场营销学、汽车运输企业管理。
毕业生可在汽车生产厂的制造、营销等部门以及汽车运输、修理、检测、配件营销及交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或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维修、运用管理、经营销售、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
就业前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多年来供不应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据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场调查显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据了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区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就业。加入WTO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良好。
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哪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答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数控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生录取时要求考生无色盲。
本专业是安徽省本科教改示范专业。
⑼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要学哪些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现代控制理论、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测试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经营与管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9)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扩展阅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