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算师课程
1. 精算师所学课程
本科阶段建议学习如下课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证券市专场分析,投属资组合原理,寿险精算学,非寿险精算学。打好数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重点。
精算师考试,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北美SOA、中国精算师、英国精算师系列。
建议考北美系列,国内比较承认!中精含金量相对较低,而且通过人数太多,竞争优势太小。
考试内容,请网络 中国精算师协会网站 查看中精考试内容。
考试经验 去 人大经济论坛精算版~~
2. 考精算师需要什么学那些课程
报考精算师需要的条件:
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个人,包括大学本科在校生均可报名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但属于下述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1]
(一)曾受过刑事处罚;
(二)曾因违反金融法规而受过行政处罚;
(三)无国籍;
(四)中国保监会认定为不符合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条件的其他情形。
精算师课程: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精算师层次考试课程分为寿险和非寿险两个方向,所有课程均为4小时笔试。
1、寿险方向
精算师(寿险方向)的考试由七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具体课程名称如下:
FC1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
FC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FL1 《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
FL2 《资产负债管理》
FC3 * 《健康保险》
FC4 * 《投资学》
FL3 * 《员工福利计划》
注:FC3/FC4/FL3这三科是当前尚未开考的课程,具体的开考时间将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陆续公布。
2、非寿险方向
精算师(非寿险方向)的考试由七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具体课程名称如下:
FC1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
FC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FC3 * 《健康保险》
FC4 * 《投资学》
FG1 * 《非寿险精算实务》
FG2 * 《非寿险定价》
FG3 *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注:FC3/FC4/FG1/FG2/FG35门课程为当前尚未开考的课程,具体的开考时间将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陆续公布。
在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的前提下,只要满足以下其中一个系列的要求,即可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
系列一(寿险方向):通过FC1、FC2和FL1课程,并在FC3、FC4、FL2、和FL3这4门课程中至少通过2门课程。
系列二(非寿险方向):通过FC1、FG1、FG2和FG3课程,并在FC2、FC3和FC4这3门课程中至少通过1门课程。
在满足上述考试课程的要求后,还需参加为期一天的中国精算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培训,方可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
3. 备考精算师经验:如何准备中国精算师考试
【编者按】“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九门必考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一) 初读。我习惯第一遍先粗粗的浏览参考书,对全书的构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候你可能会对某些细节有疑问,不必身陷其中过于追究,只需标注出来,以备下次复习时重点研究。往往,这些疑问就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所在。(二) 复读。第二次读书的时候应该细致入微,已经明白了的,加深一下印象,有疑问的,查资料问老师解决掉,而且这时候要结合课后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应该全力以赴,自我激励,因为这实在是比较乏味的时刻,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你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些小小的目标,完成后自己奖励自己,比方打打牙祭放松一下。)(三) 总结。根据自己对全书的研究,总结出考试重点做出提纲,进行专门记忆。这里所说的重点完全是自己看书后对专业的理解所得,因为中国精算师考试才刚刚起步,据我所知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参考书可以借鉴。所以自己的归纳总结非常重要,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突出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性了。(四) 冲刺。考前一周,进入冲刺阶段。这时候有两件事要做:第一,再次重读全书,最后一次加深对细节的印象。从已有的两次考试可以看出,的确有一些选择和判断题都涉及到了细节。比如在今年的第九科综合考试中,就有一道选择题考了人民币的发行日期。第二,根据自己做出的提纲进行重点突破,包括重做难度较大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作到对重点问题了如指掌。整个过程仿佛是登山,经过艰苦跋涉方得片刻小憩,回味过程的曲折和体验阶段胜利的欣慰是对攀登者最大的鼓励。
4.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一共考几科,科目是什么
中国精算师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八门必考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准精算师部分由八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
具体课程名称和主要内容如下:
课程名称
考试内容
A1 数学
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35%)
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25%)
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0%)
D、随机过程(分数比例约为20%)
E、随机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10%)
A2金融数学
A、利息理论 (分数比例约为30%)
1. 利息的基本概念(分数比例约为4%)
2. 年金(分数比例约为6%)
3. 收益率(分数比例约为6%)
4. 债务偿还(分数比例约为4%)
5. 债券及其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
B、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 16%)
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
2. 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6%)
C、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6%)
1. 金融衍生工具介绍(分数比例约为10%)
2. 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
D、投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8%)
1. 投资组合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2%)
2. 资本资产定价(CAPM)与套利定价(APT)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
A3精算模型
A、基本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4.3%)
B、模型的估计和选择(分数比例约为28.6%)
C、模型的调整和随机模拟(分数比例约为37.1%)
A4经济学
A、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50%)
B、宏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30%)
C、金融学(分数比例约为20%)
A5 寿险精算
A、寿险精算数学(分数比例约为55%)
1. 生存分布与生命表(分数比例约为5%)
2. 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5%)
3. 生命年金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6%)
4. 均衡净保费(分数比例约为8%)
5. 责任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10%)
6. 毛保费与修正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8%)
7. 多元生命函数(分数比例约为5%)
8. 多元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5%)
9. 多种状态转换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
B、寿险精算实务(分数比例约为45%)
1. 寿险基础(分数比例约为9%)
2. 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
3. 准备金评估及偿付能力监管(分数比例约为18%)
4. 附录中国寿险业的精算规定(分数比例约为3%)
A6 非寿险精算
A、风险度量(分数比例约为10%)
B、非寿险精算中的统计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
C、非寿险费率厘定(分数比例约为20%)
D、非寿险费率校正(分数比例约为20%)
E、非寿险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30%)
F、再保险的精算问题(分数比例约为10%)
A7 会计与财务
A、财务会计(分数比例约为60%)
1.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系统(分数比例约为12%)。会计的涵义和作用;会计规范体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会计的关系。
2.会计基本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8%) 。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和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和作用。
3.会计循环基本原理及流程(分数比例约为5%)。企业价值循环;会计等式与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
4.资产负债表要素的核算与披露(分数比例约为10%)。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主要项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计算和列报。
5.利润表要素的核算与披露(分数比例约为10%)。收入、费用、利润主要项目的会计核算;利润表主要项目的计算和列报。
6.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分数比例约为5%)。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概念;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主要项目组成;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的分类。
B、保险会计(分数比例约为10%)
保险会计的特点和内容;非寿险合同、寿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主要业务的核算;保险公司主要财务报表的内容。
C、财务管理(分数比例约为30%)
1. 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方法(分数比例约为5%) 。营运资金管理有关概念;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管理;经营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考核;筹资组合和资产组合管理的基本方法。
2. 筹资与投资管理:长期资本决策、资本成本与项目投资(分数比例约为10%)。长期筹资方式及其特点;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决策;项目投资与现金流量估算;项目投资评价方法概述。
3. 企业财务分析:报表解读(分数比例约为15%)。财务分析方法概述;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投资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报表的解读;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A8 精算管理
A、精算师、精算职业及精算工作的环境(分数比例约为15%)
B、精算管理系统的环节(分数比例约为30%)
C、精算管理系统在精算实践中的应用(分数比例约为55%)
1. 产品开发与管理(分数比例约为20%)
2. 负债评估(分数比例约为20%)
3. 资产负债管理(分数比例约为10%)
4. 偿付能力(分数比例约为5%)
(注:1、课程A1-A8均为3小时笔试。2、考生在通过了A1-A8全部课程后,还需参加为期一天的中国准精算师《A9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培训,方可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
5. 考精算师要学哪些课程
中国精算师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01数学基础Ⅰ
参考书目
1. 《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 数学分析) 樊映川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线性代数》 胡显佑 四川人民出版社
3. 《运筹学》(修订版) 1990年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清华大学出版社
02数学基础Ⅱ
参考书目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茆诗松,周纪芗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年7月第1版。
2、《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易丹辉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03复利数学
参考书目
1. 《利息理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刘占国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04寿险精算数学
参考书目
《寿险精算数学》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05风险理论
参考书目
《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谢志刚、韩天雄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06生命表基础
参考书目
《生命表的构造理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周江雄、刘建华、黎颍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07寿险精算实务
参考书目:
《寿险精算实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李秀芳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08非寿险精算实务
参考书目:
《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谢志刚、韩天雄编著,第1-3章,第9-12章,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中国精算师考试课程学习资料) 谢志刚主编,2005年。
09综合经济基础
参考书目:
1.《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 魏埙 蔡继明 刘骏民 柳欣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第二版
2.《货币银行学》 易纲 吴有昌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第1章至第12章,第21、22章。
3.《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 弗兰克 J. 法伯兹 等原著(第二版) 康卫华 主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第一版
4.《财务会计》陈信元 主编 姚婕 陆正飞 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第一版
6. 中国精算师考什么,每年会不一样么
中国精算师考试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准精算师,第二阶段精算师,必须专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试属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
准精算师部分一共有8门,数学,金融数学,精算模型,经济学,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会计与财务,精算管理。这8门课程每次考试都考。
精算师部分每次开考的科目不一样,但一年内都会考到。
具体可以协会的网站。
7. 中国精算师考试的科目内容
新体系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个层次。
(一)准精算师部分
准精算师部分由八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
具体课程名称和主要内容如下: 课程名称 考试内容 A1 数学 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35%)
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25%)
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0%)
D、随机过程(分数比例约为20%)
E、随机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10%) A2 金融数学 A、利息理论 (分数比例约为30%)
1. 利息的基本概念(分数比例约为4%)
2. 年金(分数比例约为6%)
3. 收益率(分数比例约为6%)
4. 债务偿还(分数比例约为4%)
5. 债券及其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
B、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 16%)
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
2. 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6%)
C、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6%)
1. 金融衍生工具介绍(分数比例约为10%)
2. 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
D、投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8%)
1. 投资组合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2%)
2. 资本资产定价(CAPM)与套利定价(APT)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 A3 精算模型 A、基本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4.3%)
B、模型的估计和选择(分数比例约为28.6%)
C、模型的调整和随机模拟(分数比例约为37.1%) A4 经济学 A、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50%)
B、宏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30%)
C、金融学(分数比例约为20%) A5 寿险精算 A、寿险精算数学(分数比例约为55%)
1. 生存分布与生命表(分数比例约为5%)
2. 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5%)
3. 生命年金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6%)
4. 均衡净保费(分数比例约为8%)
5. 责任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10%)
6. 毛保费与修正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8%)
7. 多元生命函数(分数比例约为5%)
8. 多元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5%)
9. 多种状态转换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
B、寿险精算实务(分数比例约为45%)
1. 寿险基础(分数比例约为9%)
2. 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
3. 准备金评估及偿付能力监管(分数比例约为18%)
4. 附录中国寿险业的精算规定(分数比例约为3%) A6 非寿险精算 A、风险度量(分数比例约为10%)
B、非寿险精算中的统计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
C、非寿险费率厘定(分数比例约为20%)
D、非寿险费率校正(分数比例约为20%)
E、非寿险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30%)
F、再保险的精算问题(分数比例约为10%) A7 会计与财务 A、财务会计(分数比例约为60%)
1.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系统(分数比例约为12%)。会计的涵义和作用;会计规范体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会计的关系。
2.会计基本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8%) 。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和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和作用。
3.会计循环基本原理及流程(分数比例约为5%)。企业价值循环;会计等式与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
4.资产负债表要素的核算与披露(分数比例约为10%)。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主要项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计算和列报。
5.利润表要素的核算与披露(分数比例约为10%)。收入、费用、利润主要项目的会计核算;利润表主要项目的计算和列报。
6.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分数比例约为5%)。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概念;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主要项目组成;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的分类。
B、保险会计(分数比例约为10%)
保险会计的特点和内容;非寿险合同、寿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主要业务的核算;保险公司主要财务报表的内容。
C、财务管理(分数比例约为30%)
1. 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方法(分数比例约为5%) 。营运资金管理有关概念;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管理;经营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考核;筹资组合和资产组合管理的基本方法。
2. 筹资与投资管理:长期资本决策、资本成本与项目投资(分数比例约为10%)。长期筹资方式及其特点;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决策;项目投资与现金流量估算;项目投资评价方法概述。
3. 企业财务分析:报表解读(分数比例约为15%)。财务分析方法概述;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投资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报表的解读;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A8 精算管理 A、精算师、精算职业及精算工作的环境(分数比例约为15%)
B、精算管理系统的环节(分数比例约为30%)
C、精算管理系统在精算实践中的应用(分数比例约为55%)
1. 产品开发与管理(分数比例约为20%)
2. 负债评估(分数比例约为20%)
3. 资产负债管理(分数比例约为10%)
4. 偿付能力(分数比例约为5%) (注:1、课程A1-A8均为3小时笔试。2、考生在通过了A1-A8全部课程后,还需参加为期一天的中国准精算师《A9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培训,方可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
(二) 精算师部分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精算师层次考试课程分为寿险和非寿险两个方向,所有课程均为4小时笔试。
1、寿险方向
精算师(寿险方向)的考试由七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具体课程名称如下:
FC1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
FC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FC3 * 《健康保险》
FC4 * 《投资学》
FL1 《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
FL2 《资产负债管理》
FL3 * 《员工福利计划》
(注:*号的课程为当前尚未开考的课程,具体的开考时间将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陆续公布。)
2、非寿险方向
精算师(非寿险方向)的考试由七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具体课程名称如下:
FC1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
FC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FC3 * 《健康保险》
FC4 * 《投资学》
FG1 * 《非寿险精算实务》
FG2 * 《非寿险定价》
FG3 *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注:*号的课程为当前尚未开考的课程,具体的开考时间将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陆续公布。)
在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的前提下,只要满足以下其中一个系列的要求,即可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
系列一(寿险方向):通过FC1、FC2和FL1课程,并在FC3、FC4、FL2、和FL3这4门课程中至少通过2门课程。
系列二(非寿险方向):通过FC1、FG1、FG2和FG3课程,并在FC2、FC3和FC4这3门课程中至少通过1门课程。
在满足上述考试课程的要求后,还需参加为期一天的中国精算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培训,方可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
8. 中国的准精算师考试的9门课程必须要一次通过么
不用一次通过。
中国准精算师九门课程的成绩是永久有效的,也就是说,只要考版试者一门功课权过了,就永久过,不会有作废一说,只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完成其他课程的考试,就可以拿到证书。还是建议越早考完并门门合格,越早拿到证书的好,毕竟与个人职业前途有关。
9. 精算师主修什么课程
中国精算师资抄格考试分为两袭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第二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
准精算师考试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并涉及基本保险精算实务,考试课程共设9门,均为必考课程。
精算师考试课程共10门,其中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考生必须通过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的考试。3门必考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保险公司运营管理、财务、投资以及中国保险业法规、税收、财务制度等。2门选考课程则为保险业务的不同方向。
考题形式为标准试题和笔答题,考试采用学分制。考生通过全部基础课程考试,获得270学分,可以获得准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精算师高级课程考试共130学分,90学分必考学分,40学分选考学分。考生在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后,还需有专业训练要求,考生要请一名资深的中国精算师指导,在专业领域工作两年,并有一篇专业报告,经答辩合格后,方取得精算考试合格证书。
属于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