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02 18:15:32

❶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图书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述
一、早期干预的概念
二、早期干预的对象
第二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一、早期干预可以促进特殊儿童健康发展
二、早期干预使特殊儿童家庭拥有希望
三、早期干预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发展趋势
一、突出“早”的倾向
二、融合教育
三、家长参与
四、各部门合作
五、医教结合
六、多重干预
第二章 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一、器官用进废退说与功能代偿说
二、盖塞尔的成熟理论
三、关键期理论
四、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
第二节 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三、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
第三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二、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 相互作用理论
一、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第一节 国外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一、美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二、英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三、日本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一、特殊教育法
二、身心障碍教育报告书
三、地方规章
第三节 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三、残疾人教育条例
四、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五、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
六、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
七、地方性法规、条例与规章
第四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内容、模式和效果评价
第一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内容
一、特殊儿童早期预防、发现与诊断
二、特殊儿童早期缺陷矫正与补偿
三、特殊儿童早期智力开发与人格培养
四、特殊儿童家长指导
第二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模式
一、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
二、以家庭为依托的早期干预模式
三、以康复中心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模式
第三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价
一、早期干预效果评价的基本概念
二、早期干预效果评价的资料收集方法
三、早期干预效果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第一节 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
一、个体出生前的预防
二、出生过程中不利因素的预防
三、对出生后诸多不利因素的预防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
一、家长在早期发现特殊儿童中的职责
二、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在特殊儿童早期发现中的职责
三、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的职责
第三节 特殊儿童的早期诊断
一、医学诊断
二、心理诊断
三、教育诊断
第六章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
第一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意义及
一 条件
一、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意义
二、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
一、促进特殊儿童身体机能的康复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促进特殊儿童生活自理和独立技能的发展
三、促进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四、促进特殊儿童前学业学习和认知能力_的发展
第三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干预原则
二、注意事项
第四节 家庭早期干预计划介绍
一、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
二、波特奇计划
三、其他早期干预大纲
下篇
第七章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
第一节 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临床特征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评估
一、评估内容及方法
二、评估工具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内容和方法
一、运动领域
二、认知领域
三、语言领域
四、社会行为领域
五、生活自理领域
第四节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案例
第八章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_
第一节 听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临床特征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听力障碍儿童评估
一、诊断标准
二、评估方法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内容和方法
一、听觉能力训练
二、言语能力训练
三、训练注意事项
第四节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案例
第九章 视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
第一节 视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临床特征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视力障碍儿童评估
一、诊断标准
二、评估方法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视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能力训练
二、定向行走能力训练
三、针对残余视力的训练
四、生活技能训练
第四节 视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案例
第十章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
第一节 自闭症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临床特征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自闭症儿童评估
一、诊断标准
二、评估工具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方法
一、行为分析法
二、结构化教育法
三、地板时光法
四、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
五、其他方法
第四节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案例
第十一章 多动症儿童早期干预
第一节 多动症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临床特征
四、成因分析J
第二节 多动症儿童评估
一、诊断标准
二、评估工具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多动症儿童早期干预方法
一、药物治疗法
二、行为训练法
三、自我指示训练法
四、饮食辅助疗法l
五、综合干预法
第四节 多动症儿童早期干预案例
第十二章 脑瘫儿童早期干预
第一节 脑瘫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临床特征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脑瘫儿童评估
一、诊断标准
二、评估内容及工具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脑瘫儿童早期干预方法
一、医学治疗与康复
二、运动疗法
三、物理治疗
四、职业疗法
五、引导式教育
六、音乐治疗
第四节 脑瘫儿童早期干预案例
第十三章 其他障碍类型儿童早期干预
第一节 恐惧及焦虑障碍儿童早期干预
一、恐惧及焦虑障碍儿童概述
二、恐惧及焦虑障碍儿童评估
三、恐惧及焦虑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方法
第二节 肢体残疾与病弱儿童早期干预
一、肢体残疾和病弱概述
二、肢体残疾和病弱儿童的早期干预方法
第三节 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早期干预
一、言语语言障碍概述
二、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早期干预内容和方法

❷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图书背景

早期干预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 其服务对象为学前特殊儿童,包括身心障回碍、发育迟缓儿童、高答危儿童等。早期干预不仅是特殊儿童本身发展的需要,对家庭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随着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书的编写有以下几方面的目的:首先,可以完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可以为特殊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学习的素材;再次,可以为基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早期干预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最后,各类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典型案例的分析也可以为家长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❸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内容简介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由六章组成。主要叙述特殊儿童早内期干预的基本理论容,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及意义,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与途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原则与注意事项等,可以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下篇由七章组成,涉及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脑瘫儿童、肢体残疾和病弱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等的早期干预内容、途径与方法等。
·查看全部>>

❹ 简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邻域。

早期干预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 其服务对象为学前特殊儿童,包括身心障碍、发育迟缓儿童内、高容危儿童等。早期干预不仅是特殊儿童本身发展的需要,对家庭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随着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书的编写有以下几方面的目的:首先,可以完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可以为特殊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学习的素材;再次,可以为基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早期干预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最后,各类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典型案例的分析也可以为家长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❺ 特殊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病理学、教育听力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学校教材教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心理测量及特殊学校实践等。

❻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介绍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是2011年5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张福娟,杨福义。

❼ 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与预防的三级体系包括哪些

您说的哪种特殊儿童,我查了一下,也不知道对不对,你看看吧。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是发生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量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 1.初级预防 包括以下内容:①卫生教育和营养指导;②产前和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劝阻孕妇饮酒吸烟、避免或停用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药物);③传染病(病毒、细菌、原虫)的免疫接种;④遗传代谢检查及咨询(避免近亲婚姻、发现携带者);⑤环境保护(防止理化污染、中毒及噪音损害);⑥减少颅脑外伤及意外事故,正确治疗脑部疾病、控制癫痫发作;⑦加强学前教育和早期训练;⑧禁止对小儿忽视和虐待。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MR的发生。

2.二级预防 措施包括:①对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疾病,给予治疗,尤其应该注意,早期营养(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和适当的环境刺激对智力发育有良好作用;②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格、营养、精神心理发育、视觉和听觉);③新生儿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④产前诊断、羊水检查(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代谢疾病)。二级预防主要在于早期诊断并给予特殊处理。

3.三级预防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有面协作进行综合预防。早期发现MR,早期干预和刺激;对家庭给以有效的帮助,保持家庭结构完整,使MR儿童的功能有所改进。

❽ 学前教育专科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00874,只买到教材,找不到重点,不知道

教材在哪买的呢,我现在连教材都找不到,上次还买错了

❾ 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干预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是

早期干预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使特殊儿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是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
对学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通常进行早期干预,是要在新生儿期对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给予早期刺激,如听觉刺激,与婴儿对话、唱歌、放音乐、听母亲声音的录音;如视觉刺激,移动具有鲜亮色彩的东西给婴儿看;又如,触觉刺激,抚摸、按摩、更换婴儿姿势等,通过刺激使小儿变得敏捷,从而发展小儿知觉辨别能力、交流能力等。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脑的可塑性最强,婴幼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仍可在功能上形成通路。早期干预包括哪些方面呢?对于不同的特殊儿童,可采用的措施有所不同,
但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从最简单的自我料理开始,如吃、坐、穿衣、洗漱等。
2、运动领域。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按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大到小的顺序,逐步训练身体姿势、手和手指以及手眼协调动作等。
3、听觉能力。包括听觉唤醒、噪音刺激、乐音刺激、以及辨音训练等。
4、语言能力。包括发音、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
5、认知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推理等方面。在训练中应尽量调动孩子的视、听、触、味、嗅多种感觉通道的应用,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6、社会行为领域,家庭中训练儿童行为的最好场所,父母应当在生活中教会孩子礼貌行为和与人交往的技巧。
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家长特别的包容心与耐性。为了宝宝能健康地成长,请一定要抓住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早期干预和训练,以便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康复。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