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艺术美学课程复习资料

艺术美学课程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2021-02-05 05:29:03

1. 谁能提供我一下美学原理的期末复习重点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指导思想及原则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 是否初步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否提高,能否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二、考试范围及重点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法则,美的产生和发展,美的本质与特征,优美与崇高,喜剧性和悲剧性,美感的本质和特征,审美心理因素,美感的个性、共性及客观标准,美育等。其中美学的研究对象,美的形态,形式美法则,美的本质与特征,优美与崇高,喜剧性和悲剧性,美感的本质和特征是考试重点。三、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四、考试题型本课程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与论述题。其中填空题 10 个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论述题一题,20 分;卷面满分 100 分。五、复习要点及参考资料(一) 、简答1、美育的特征是什么?2、试述美感的差异性 3、什么叫悲剧性美感?4、悲剧对人生的启迪作用 5、 崇高的本质特征是什么?6、 为什么说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7、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是什么?8、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9、简述悲剧的几种类型10、为什么说人的美重在内容 11、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是什么?12、什么叫喜剧性?13、美育的性质是什么?14、简述美的主要特征 15、形式美的主要法则16、简述悲剧的几种类型 17、社会美的审美意义的表现是什么?(二) 、选择1“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 )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 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C.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创造 D.作家的创造不及观众的创造2、美是: ( )A、一种自然现象 B、一种社会现象 C、一种个人现象 D、人类现象3、“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亚里斯多德4、本质特征是和谐的审美范畴是( )A.优美 B.悲剧性 C.喜剧性 D.崇高5、作为美学正式宣告成立的著作是( )A.《美学》 B.《美学原理》 C.《美学概论》 D.《美学通论》6、欧洲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形式是: ( )A、罗马式 B、哥特式 C、巴洛克式 D、园林7、本质特征是和谐的审美范畴是( )A.优美 B.悲剧性 C.喜剧性 D.崇高8、“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毁给人看”指出者是: ( )A、亚里斯多德 B、鲁迅 C、别林斯基 D、休莫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描绘的事( )A.优美景象 B.崇高景象 C.悲剧景象 D.喜剧景象10、最早对悲剧进行系统研究的是( )A.奥古斯丁 B 亚里士多德. C.朗吉诺斯 D.毕达哥拉斯11、作为喜剧美感特征的笑不同于纯粹生理反应的笑, 因为喜剧美感的笑声中包含着 ( )A.深刻的含义 B. 嘲讽的意义 C.讽刺的意味 D.理性的顿悟12、我们欣赏文艺作品,是在作家想象创造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行( )A.欣赏 B.再创造 C.理解 D.认识13、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的基本类型除了浮雕以外,还有( )A.石雕 B.木雕 C.圆雕 D.玉雕14、以下哪一个不是电影的基本特征( )A.真实性 B.自由性 C.再现性 D.运动性15、在审美情感中,人的理智、意志和( )处在和谐统一中。A.感觉 B.想象 C.潜意识 D.情感16、合乎规律性是真,合乎( )是善A.功利性 B.目的性 C.社会性 D.人性17、下列事物属于自然美的是: ( )A、自然山水 B、山水画 C、山水诗 D、风景图18、“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提出者是: ( )A、柏拉图 B、黑格尔 C、莱辛 D、休莫19、提出美的本质和源泉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的是( )A、博克 B 、康德 C、弗洛伊德 D、汉斯立克20 人类的美感( )A.是人的自然禀赋 B 是个性心理的自然流露.C.是在人的自然禀赋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 D.是社会心理的个性化21、崇高的核心在于 ( )A.和谐 B.抗争 C.冲突 D.奋斗22、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 )的体验。A.激动 B.认知 C.态度 D.意识23 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 )A.虚幻 B.虚构 C. 娱乐 D. 游戏24、艺术美较之现实美是( )A. 更为高级的美的形态 B.更为一般的美的形态C.更为通俗的美的形态 D. 更为抽象的美的形态25、摹仿说最早是( )提出来的A.王维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26、工艺是一种( )的艺术。A.感知 B.动态 C.时间 D.静态 、27、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宗白华 D.朱光潜28、“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A.狄德罗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黑格尔 D.席勒29、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 B. “虚静”说 C.“移情”说 D. “感物”说30、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斯多德(三)、填空:1、美学史上第一部以“美学”命名的美学专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 价值先于审美价值。3、关于审美发生的起源,席勒是“_________”说的代表人物。4、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的崇高,二是____________的崇高。5、在中国艺术中把 、 作为衡量艺术美的重要标志。6、关于美育蔡元培曾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7、丑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的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 意义的东西。8、悲剧是崇高的 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9、审美心理结构中基本的心理要素有_________、想象、_________和_________。10、“移情说”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_________ ,他的代表著作有《论移情作用》 。11、在社会生活里,崇高主要是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要 ______和______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12、喜剧的特征是____________。13、后现代主义文化有许多重要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解和“_________” 。14、美学史被称为“美学之父”的人是___________。15、所谓“____________”,就是指通过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使原来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自然,终于变成了人化的自然。16、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____________学的创始人。悲剧的本质在于悲剧的矛盾冲突, 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悲剧艺术可分为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在私有制条件下 的不幸和苦难和旧事物、 旧制度的悲剧。17、 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心理过程。18、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__教育。19、美感的差异性包括时代差异性、 和 。20、自然美是一定 的产物。(四)、论述1、试述形式美的主要法则2、为什么说自然美与人的生活发生关系3、试述美感的本质特征4、论述优美与崇高的区别5、举例论述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6、试述审美理解在美感中的作用7、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因素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8、简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审美心理研究的启示?

2. 自考美学的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13e390100jbrs.html

希望对你专有帮助。属

3. 谁有美学的复习题呀

一. 填空题 1.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 。 2.《诗学》一书的作者是 ,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名为 。 3.提出了“美与善相统一”论断的人是 。 4.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 。 5.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是 。 6.“美本身”这一概念是柏拉图在 中提出来的。 7.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人是 。 8.德国古典美学最著名的两个代表人物是 、 。 9..心理学美学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说,如立普斯(Lipps)的 ,克罗齐(B·Croce)的 ,谷鲁斯(K.Groos)的 等等。 10.自然美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 、 、 、 等形态。 11.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家是 ,他的代表作是 。 12.“艺术符号”说的代表理论家是 。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有( )。 A.美的本质的理论 B.艺术本质理论 C.美的规律理论 D.美和美感起源的理论 E.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2.“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一观念,包括( ) A美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 B.美在主客体交互作用中 C.美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中 D.美是诸多规定的综合 E.美是多样性的统一 3.在审美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有( )。 A.社会性 B.精神性 C.自然性 D.物质性 E.历史性 4.美感的深层心理特征包括( )。 A. 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 B. 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C. 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D. 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 E. 想象与情感的矛盾统一 5.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 ) A.科学美 B.艺术美 C.自然美 D.社会美 E.技术美 三、名词解释 1.心理距离说 2.丑 3.崇高 四、简答题 1.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 3.美育如何改变人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 五、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一般理解与审美活动中的理解的区别。 2.请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分析艺术意象的审美特征 附:《月下独酌》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填空题 1、 鲍姆加登 2.亚里士多德 文心雕龙 3.苏格拉底 4.伍举 5.丹纳 6.《大希庇阿斯篇》 7.威廉荷加斯 8.康德 黑格尔 9.移情说 直觉说 距离说 10.奇险美 壮丽美 幽静美 秀丽美 11.克来夫贝尔 《艺术》 12.恩斯特卡西尔 苏珊朗格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E 4、ABCD 5、BCD 三、名词解释 1、 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上世纪提出的,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距离 2、 否定性的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人生;形式凌乱,不能怡人。 3、崇高的对象通过感性形态体现出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等;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四、简答题 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2、(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A. 人生的意识。人的生存和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 B. 人生的反思和反悔。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 C. 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 (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这是因为: A. 美学研究的根本使命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 B. 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 C. 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3、(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 (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五、论述题 1、(1)审美中的理解,有助于领悟作品中的深层文化意蕴; (2)审美中的理解,与情感交融在一起; (3)审美中的理解,对对象进行抽象地处理,又作具体地呈现,是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每点4分)。 2、(1)虚拟性:艺术意象的虚拟性即非现实性,指采取非现实形态表现现实事物,可以虚构、编造,甚至违背常情常理; (2)感性:指意象可为感官直接感知,体验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无需借助自觉理性的反思; (3)想象性:指借助想象把一般表象拓展、上升为审美意象的特征,这是艺术意象最重要的特征; (4)情感性:指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情感因素而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不知道可以帮助你吗

4. 有谁能提供美学(本科)的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美学: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

2、 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 Aesthetie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4、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5、 美学思想: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三种满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7、 审美态度: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8、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向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9、 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作。

10、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简答题、论述题

1、美学研究的对象?21-24

2、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为什么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86-88

3、美和美感的关系?111-112

4、美和美的东西的关系?38-40

5、为什么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时间的产物?112-113

6、怎样理解人生相与创造相?92

7、欣赏者如何实现艺术重建?264-265

8、举例说明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联系?219

9、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237

串讲美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2。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他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3。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学原则被抛弃,艺术品变成投资商品和收藏品,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区别混乱。这一切使得给艺术和美下定义很困难。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

3、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映,受对象审美潜能制约。2美感又受到人的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社会意义。3美感离不开美,但比美的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美感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4美感与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4、(1).任何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 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

5、人的美感与动物的快感有本质区别,动物的快感是本能性的,无意识,无自由,是它的种族属性,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且有个性,是不同的人面队不同的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满足和享受,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但不只是自然的禀赋,而是在社会历史的过程中,经世代积累,所诞生和形成起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本质力量构成了人的爱美的天性。因此,人的美感不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实践的产物。

6、1、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揭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联。 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2 审美人生观三个方面:一是人生的意识;二是人生的反思与反悔;三是人生的价值。3美和艺术第二相——创造相。一方面人类的生命实践活动或人生境遇,是美和美的创造得实践以明显的重要根基。另一方面,处于审美关系中的美的创造是否充满生机,是否真正发挥,提高和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人生的境况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规定力量。4在美的问题上以人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是具有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7、艺术接受的核心 是意象生成,即重建。1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通过意象欣赏,接受者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再生成,而非直接传递的它需要接受主体意思所生成的,艺术品本身并非直接的艺术意象,它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化很物态化。接受者要获得意象仍然要*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2接受者意象生成来源于艺术品。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导致了一个对符号的读解过程,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当然接受者重建的意象不能完全脱离原有意象的基础二者之间基本是相通的。因此,意象的重建的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

8、(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为艺术品。如一朵怒放的花,一派秀丽的自然风光,可赞美它“风光如”,但它们只是“自然,而不是艺术品 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是精神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如哲学、道德、法律、政治、宗教、艺术都称为精神产品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 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 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联系)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很审美意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界限日益模糊。如说“这个杯子是件漂亮的工艺品”。表明这个杯子至少有艺术品的某些要素。说“某人做的这块蛋糕简直是件工艺品”。意味着这块蛋糕与某一规范艺术品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

9、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两种类型。
最初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
·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背后有我之境中的我这一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的渗透于艺术意向中,在艺术品中,有我与无我常常以各处独立与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

5. 美学课讲什么

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观念和基本思想,理解和思考美的理论难点,学会运用美学知识、美学观念、美学思想于艺术欣赏和日常的审美活动,从美学理论与中西方美学史的角度,将自然美学、人生美学、哲学美学、社会美学、艺术美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意美学的生动殿堂,学会用诗意的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用诗意的审美的态度看人生,用诗意的审美的思维去写作和思考,引入中西方杰出美学家的个案,引发精神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在浪漫的大学时代培养起美学的修养和审美的情怀。

将美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典型图片资料分专题进行讲授,课堂讲授与自然和艺术欣赏相结合,理论美学与实践美学相结合,艺术美学与人生美学相结合,有些重点章节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和平时积累写成的专题美学资料进行补充型讲授客观存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美学讲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环节中留出专门时间安排美学问题的学习论坛,集中对有关美学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思考和讨论,并布置有掌握美学课程必读的课外读书计划,便于学生多途径多方式掌握和消化课程内容。《美学》课程一共有十讲,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讲:美学导论:第二讲:美从何处世哲学寻:第三讲:我见青山妩媚;第四讲:美学散步;第五讲:怎样获得美;第六讲:美的基本审美类型;第七讲:美的文化模式;第八讲:人生美学;第九讲:美的人类学起源;第十讲:美的宇宙学根据。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