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组织行为学课程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大纲

发布时间: 2021-02-05 07:10:45

A.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版、社会学及人种学等学科。它权研究并回答工作组织中的个体、群体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它们之间如何互动、个性如何影响工作绩效、如何激励员工、如何适应和把握环境变化等等。
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导论;个体差异和激励;群体行为和领导;权力与政治;职业经历和职业变换;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发展与组织改革;国际影响因素等九个部分。

B. 曾仕强的《组织行为学》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一: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 第一集 组织是三个阶内层的配容合 第二集 组织三阶层的主要特性 第三集 变与不变的配合 第四集 明言与不明言的拿控 第五集 情理法的重点运用 第六集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分寸 第七集 肚量、本事、能力的表现 第八集 三阶层配合的预期效果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二:优秀的基层干部 第一集 基层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基层主管的要领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三:出色的中层主管 第一集 中层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中层主管的承上启下 第三集 中层主管的枢纽作用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四:卓越的高层经理 第一集 高层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高层主管的要领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曾仕强讲师的课程,可以到必达管理培训网,或直接拨打电话,号码是回答者的账号。

C. 组织行为学的内容简介

此书本着“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体现特色”的方针,融入作者多版年教学实权践的积累和研究成果,并吸收了近几年国内外出版的相关教科书、专著以及最新研究成果中的精华,在近几年的教学讲稿基础上编写而成。力图在保持组织行为学的整体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结合我国管理实践,体现时代特点和学科发展动态,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和中国国情的需要。本书既可以作为管理类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供各类组织管理者自学之用。

D. 2008年4月 安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

1.命题标准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并有适当的时间对答案进行检查。

2.考试依据和范围

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1999年9月颁布的《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组织行为学》(孙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教材为命题范围。试题的参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关提法来编制。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学好组织行为学,需要有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如管理学原理、组织学原理,以及一定的哲学、领导科学、决策学知识等。学习组织行为学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将识记、理解、领会与分析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题中要体现既测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分析能力的原则。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卷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大一些,次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节的分数为适中。单章考核分数不超过20%。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以第1、3、6、7、9、11、13、14、17章为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不低于60%。第5、8、10、15、16、18章为次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约为30%,其它章节均为一般考核考内容,分值比例不超过10%。《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已明确不列为考核内容的不作试卷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能力考核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考核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左右、“理解”占30%左右、“简单应用”占30%左右、“综合应用”占20%左右。

4.试卷的难度结构

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四个层次,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容易”占20%左右,“中等偏易”占30%左右,“中等偏难”占30%左右,“难”占20%左右。

5.试卷的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五种。

E. 《组织行为学》课程讲什么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一门专业课程,它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领导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了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有助于各级管理者对人的行为进行正确地预测、引导和控制,从而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系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的管理中,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具备初步开展组织行为学相关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F. 2010广东专插本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 考试对象

工商专业本科学生

二、 考试内容与要求

1、本课程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与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个体心理对组织中行为的影响;

2、掌握群体动力理论与群体行为;群体交流与沟通;人际关系;领导的有效性;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等理论。

3、通过闭卷考试、实验及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行考核。

三、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试题结构

内容比例:客观题:48%;主观题:52%

题型比例:单选题20% 多选题10% 判断改错题10%

名词解释题12% 简答题18% 案例分析题30%

第一章 绪论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的四个基本含义

(二)组织和环境的关系

(三)组织的演变

(四)组织和管理的关系

(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一)多学科的交叉性。

(二)多层次性。

(三)情景性

(四)系统性

(五)实用性

(六)科学性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管理学的发展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二)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四)心理测试法
(五)个案分析法
二、考试要求

识记: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形成、发展;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分析法;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领会: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观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一、心理学理论中的人性观

(一)生物动力论

(二)积极向善论

(三)机械运作论

(四)交互决定论

二、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一)对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

(二)对研究方法的影响

第二节 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关于经济人假设

二、关于社会人性的假设

三、关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四、关于复杂人性的假设

第三节 人性假设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了解员工的工作特点、恰当使用人性假设

(二)营造自我实现的环境

(三)倡导人性化管理

二、考试要求

识记: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的评价;社会人假设的评价;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评价;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掌握: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领会:几种理论的比较

第三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认知

二、社会认知(也称为社会知觉)

三、社会认知的特征

四、社会认知的分类

(一)对他人的认知。

(二)自我认知。

(三)人际认知。

(四)角色认知。

五、认知偏差

(一)第一印象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四)刻板效应(定型效应)。

第二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一、认知者的因素

二、认知对象的因素

三、认知情境的因素

第三节 社会认知中的归因问题

(一)归因理论

(二)归因偏差

二、考试要求

识记:认知、社会认知、第一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归因

掌握:社会认知的概念、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领会:归因理论及其运用

第四章 需要、动机和激励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二、动机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激励

二、几种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目标设置理论

(四)强化型激励理论

识记:需要、动机、需要层次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

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领会:强化型激励理论

第五章 个性与行为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的行为

一、个性的定义

二、个性的特点

三、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气质与行为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性格与行为

一、性格的概念

二、性格的类型

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四、性格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第三节 能力与行为

(一)能力及其差异

(二)能力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识记:个性、气质、性格、能力

掌握:个性心理与管理

领会:气质类型与特征

第六章 态度、价值观与行为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概述

二、态度的形成阶段

三、态度测量

四、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五、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概念及特征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二、考试要求

识记:态度的概念;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分类、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掌握: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形成的阶段;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

领会:态度的特征、功能;

第七章 群体的心理和群体行为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的特征

三、群体的作用

四、群体的类型

五、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

一、群体动力理论

二、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群体内聚力

第三节 群体冲突及解决

(一)群体冲突

(二)冲突的解决

二、考试要求

识记:群体的概念、分类、群体动力理论、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非正式群体;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从众行为及其作用;群体冲突、冲突的解决

掌握: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领会: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际沟通

一、概念和功能;

二、人际沟通的形式

三、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疏导

第二节 人际关系

(一)概念、类型、构成要素;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三)人际关系的改善

二、考试要求

识记:人际沟通的概念、功能和形式、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疏导、包容需求、控制需求、情感需求、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

掌握:人际沟通的概念和功能;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领会:人际沟通的形式、障碍和疏导

第九章 领导行为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二、领导的权力及影响力

第二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性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

四、领导的有效评价

第三节 领导及其影响过程

(一)领导的权威性和凝聚力

(二)领导个人影响力及其运用

(三)领导群体的合理结构

(四)领导群体影响力及其应用

二、考试要求

掌握:领导的概述;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领导权力

领会:领导理论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一、考试内容

第一节 组织变革概述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

(三)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系统模式

第三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征

二、影响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条件

三、我国组织发展的过程

第四节 组织发展的内容

一、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

二、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发展

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发展

第五节 组织发展与效能

一、巴斯模型

二、本尼斯模型

三、贝克哈特的组织健康模型

第六节 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一)工作生活质量

(二)Z型组织

(三)学习型组织

二、考试要求

识记:组织变革的动力分析;组织变革的阻力分析;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诊断;组织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征、影响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条件、我国组织发展的过程;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发展、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发展;巴斯模型、本尼斯模型、贝克哈特的组织健康模型;工作生活质量、Z型组织;学习型组织

掌握:组织变革的基本对策;组织发展的内容、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领会:组织变革的基本模式;组织发展与效能

G. 曾仕强的《组织行为学》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一: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
第一集 组织是版三个阶层的配合
第二集权 组织三阶层的主要特性
第三集 变与不变的配合
第四集 明言与不明言的拿控
第五集 情理法的重点运用
第六集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分寸
第七集 肚量、本事、能力的表现
第八集 三阶层配合的预期效果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二:优秀的基层干部
第一集 基层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基层主管的要领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三:出色的中层主管
第一集 中层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中层主管的承上启下
第三集 中层主管的枢纽作用
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系列之四:卓越的高层经理
第一集 高层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高层主管的要领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曾仕强讲师的课程,可以到必达管理培训网,或直接拨打电话,号码是回答者的账号。

H.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是以企业中的“人—人”系统为重点的。在一个企业中,涉及的管理内容五花八门、千头万绪,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对物的管理,称之为“人—物”系统;对人的管理,称之为“人—人”系统。

在“人—物”系统中,涉及许多学科,如会计学、财务学、工程学、物资管理学、信息管理系统、统计运筹学、生产管理学、工程心理学及各种技术学科;

在“人—人”系统中,也涉及许多学科,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学、企业文化、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心理学、领导科学、人事心理学、沟通学等等。其中,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8)组织行为学课程大纲扩展阅读:

一、学科特点

1、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

2、两重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3、应用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二、应用性表现

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性科学不同,它属于应用性科学。它在应用理论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

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它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三、学说原理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便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内容。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组织行为学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