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习的相关课程
① 4.[简答题] 所学的相关课程,可以给你哪些“经营技巧”
所所学的相关课程可以给哪些经营技巧看一下你经营是哪一方面的,再按照专业的来学习。
② 学软件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有哪些
专业培养目标:
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基础扎实(面向系统),知识面宽(软硬兼施),适应发展
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共同提高
"通才"(可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
专业培养方案
加强理论,增强和增加数学类课程
面向系统,软硬并重
兼顾应用,增加设计类课程
根据特色,加强网络类课程
根据发展,增强前沿类课程
知识,能力与素质
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
知识,能力与素质
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
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科技文献资料
知识,能力与素质
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信息获取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能力与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面向系统,兼顾应用
加强"计算机科学"基础
硬件,软件,理论,实践四条线贯彻始终
本硕课程体系贯通与共享
具有适应性
课程体系结构
电路与信号处理基础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基础
离散数学基础
大类学科主干
微机与接口技术
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网络
专业主干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政治德育文化素质课
大学英语课
数学类课
物理<>课
通识基础
软件工程
编译原理
数学类和物理<>课程
作用
提供科学思维训练
作为计算机学科基础
数学---计算的本质与数学相关
物理<>---电子线路技术
数学类课程
高等数学(数学分析) 几何与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专业课程群
八个课程群
计算机科学理论
计算机硬件
软件基础
软件技术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
人工智能
图形图像处理
计算机科学理论课程群
离散数学
可计算性理论
组合数学
运筹学
模糊数学
计算机硬件课程群
模拟与数字逻辑电路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硬件相关实验,实践
数字电路实验 ,硬件实验
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软件基础课程群
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
数据结构
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原理
高级数据结构
软件基础相关课程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软件技术课程群
软件工程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测试
软件技术相关课程设计
软件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群
计算机网络概论
信息及网络安全
TCP/IP协议
分布式系统设计
数据库课程群
数据库系统原理
MIS与数据库设计
Web技术及其应用
人工智能课程群
人工智能
Agent技术及其应用
模式识别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群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跨学科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通信原理
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衔接模式
高年级专业课,特别是专业选修课与研究生课程贯通,知识点协调
相似课程,本科偏重基本概念,研究生课程偏重原理方法与最新发展前沿
高级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与分布式处理,网络安全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开发技术
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鼓励高年级学生,特别是优秀生,选修研究生课程
双语教学
通过软件学院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推动计算机系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计划:
数据结构:已通过调整任课教师落实重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课件<>计划
操作系统:已使用原版教材
软件工程:已使用原版教材
编译原理:已做计划
Java程序设计:一直使用原版教材
人工智能:已使用原版教材,编写了相应英文课件<>
实践教学环节
语言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软件实践(Java)
编译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实验
毕业设计
数据库课程实验
科研实践
实践教学环节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硬件实验
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微型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
科研实践
③ 大学专业相关课程
大学的课程主要分两类,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主要有两课 思想道德修养版和马列主权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计算机基础课程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最近又添加了历史类方面的课程
专业课程有有基础的和核心的课程,个专业不同,比如说我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 专业核心课程有电视摄像,编辑等课程,具体的各个专业不同.
其余的就是公共选修课程, 凭借个人的爱好不同进行选择,具体的各个学校又有区别...
楼主具体要问的专业课程可以看各个院校的招生简章
各大院校性质不同开办的课程不同,文科,工科 综合性
以及专业性院校又有所不同
④ 研究性学习中主导课程,相关课程是什么意思
前者是作抄为一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一种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学科学习;研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善于在生活与学习的实际中提出问题,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课题或项目活动设计进行研究探索,力求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后者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上类似。
⑤ 在哪里能找到某个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相关课程呢
1、先查询你所要学习专业的学校排名
2、挑一所学校进入他们的官方网站
3、找到相关学院相关专业就会有他们的课程设置
⑥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是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
不同:①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既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科际的联系点,如理化学科教学所需数学知识,需事先在数学课中进行教学。 ②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③广域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⑦ 关于报关以及相关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哪些哦还有报关员的资格证的确认环节是在那里的海关确认
职业介绍: 报关员是指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登记,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我国海关规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的报关人员不是自由职业者,报关员必须受雇于某一个企业。根据海关规定,只有向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才可以向海关办理报关纳税业务,因此,报关员只能受雇于一个从事进出口业务、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或者报关企业,并代表该企业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报关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必须熟悉与货物进出口业务有关的法律和对外贸易知识,必须精通海关法规、规章并具备办理海关手续的技能。为此,我国《海关法》第十一条规定:“未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报关业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从事报关员工作的资格制度。考试方式:我国的报关员是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统一考试的形式进行的。海关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考试,并遵循全国统一考试,实行公开、平等、竞争、诚信的原则,采取全国统一报名日期、统一命题、统一时间闭卷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和统一合格标准方式进行。考试时间:2008年12月14日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1.未取得报关员资格,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在报关活动中发生走私或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被海关依法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3.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构成犯罪,被海关依法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4.在考试中发生作弊行为,被海关取消考试成绩,或者有其他违规行为,被海关以作弊论处,不满3年的; 5.已经取得有效报关员资格的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规定,报关员考试的报考条件由高中学历提高到大专及以上学历。另外, 今年考试将不限考生户籍、居住、学习及工作所在地,考生可以按照各考区的报考点设置,自主选择报考点。考生可登录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www.customs.gov.cn/default.aspx?tabid=5393),提交报名信息后自行打印准考证主证。 报考方式考试实行网上预报名与现场确认报名相结合(一)网上预报名 1.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自2008年7月18日至8月6日接受考生网上预报名。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网址: http://bgy.customs.gov.cn 2.考生报名前应先行登陆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进行用户注册。用户注册信息将自动转入报名信息中,有关信息一经提交,即不得再行更改,因此要求考生务必准确、如实填写,虚假或者失实信息将导致报名失败。 3.考生应当在规定的预报名时间内,登录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选定考区和报考点海关,输入个人报名信息,上传个人照片,打印“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表”(彩色打印)并签署本人承诺。考生报名前,应当仔细阅读报名表填写说明,确保知悉各栏目的指标含义,完整、准确地填写个人报名信息,并按照规定格式上传电子照片。报名表一经提交,任何虚假或者失实信息,均有可能导致考生报名无效或者考试成绩无效。注册和报名信息中的中文信息,均应使用简体中文字输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下称港澳居民)以及台湾居民,如使用非简体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网上注册、预报名的,应当在注册前对操作系统作如下设置: ◆安装简体中文(GB2312)字库; ◆打开Internet Explorer“查看”下拉菜单,“编码”项选择“简体中文(GB2312)”。 4.考生上传的电子照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考生本人近3个月内的彩色证件照,淡蓝色或者白色背景,无边框;正面照,免冠,无头饰。勿着制式服装,常戴眼镜的应佩戴眼镜。 (2)JPEG格式,567×390像素,100KB以下,分辨率300dpi。 5.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即可自行打印准考证主证,并在准考证主证贴照片处加贴本人小二寸证件照片1张,供报名确认时向海关提交。加贴的照片应当以报名时上传的电子照片同底版冲印,不得使用翻拍或者打印机打印的照片。 6.考生注册后,遗忘本人注册名称、密码的,可按以下两种方式查询: (1)回答密码提示问题; (2)以姓名、身份证件号码和联系电话为密码查询必要条件,3项缺一不可,其中联系电话是考生在注册时填写的;如果注册时填写了两个联系电话,则输入任意一个即可。(二)现场确认报名 1.现场确认报名期限为2008年9月1日至15日。各直属海关可以根据本考区或者所辖报考点报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具体的现场确认报名时间。各直属海关应当将本考区及所辖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的具体时间、地点、程序、要求等,予以公告。 2.考生本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持下列材料、证件,到选定的报名地海关现场办理确认报名手续: (1)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表; (2)准考证主证; (3)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原件及复印件;港澳居民报考报关员资格的,应当向报考点海关提交“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原件及复印件。台湾居民报考报关员资格的,应当向报考点海关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即台胞证,5年期并具有效签注)原件及复印件。 (4)本人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考生另行提交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学历学位认证单位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者由专业性涉外翻译机构出具的学历证书翻译件原件。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毕业生凭所在学校学生(教务)处或者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和本人签署的承诺书,办理确认报名手续。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提供应届毕业生证明和承诺书格式文本下载。按照本公告规定参加考试的2009年应届毕业生,考试成绩合格后仍须凭毕业证书申请报关员资格;在规定的申请期限内未能交验毕业证书的,海关不予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 3.按照本公告上述规定提交复印件的,考生应当在复印件上签署复印件与原件相符的声明,并签注日期。复印件均须使用A4纸张,并保证复印效果清晰,供海关留存;原件经现场审验后即行退回。 4.考生办理确认报名手续时,应当交纳报关员资格考试费人民币90元。海关签发准考证主证后,无论何种情况,考生所交考试费均不予退还。 5.考生通过确认报名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上网打印准考证副证。考试起讫时间,以及考生所在的考点、考场和座位号,均以准考证副证为准,不再另行通知。 6.以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个人信息,办理确认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
⑧ 计算机网络学习相关课程
1. 计算机数学基础
本课程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课程的主要内容:线性代数、概率基础、数理统计基础等。
2. 计算机电路基础 (1)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路与电路模 型、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基本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简单的电阻电路),半导体基本器件 ;开关理论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随机读写存贮 器、只读存贮器、可编程逻辑阵列、通用逻辑阵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系统(ISP)编 程技术),数字系统的组成。
本课程后续课程:计算机电路基础(2)等。
3. 计算机电路基础(2)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基本 概念,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功率放大及稳压电路;测试技术概述,机电系统运动参 数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应变及应力等)的测试,过程系统参数(压力、温 度、 流量等),测试数据处理。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电路基础(1)等。
本课程后续课程: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4. 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开设一学期。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算术、逻辑、 比较、位、条件、逗号、赋值、输入、输出等运算符和表达式,分支和循环控制结构,模块 化程序设计(函数定义、函数调用、函数重载、库函数、变量作用域和存贮类),数据类 型 (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数组、结构、指针、类等),动态存储空间的分配与释 放, C++操作环境、编译预处理、文件链接和工程文件的使用,类与对象的概念,操作符重 载与 函数模板,C++标准输入输出流、文件流和串流,等等。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在集中实践环节中)、计算机组成原理 与汇编语言等。
5.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中数 据的表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指令系统,控制器,存贮器组织,输入输出系统;汇编语 言 ,汇编语言基本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举例(输入输出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系统调 用及 程序设计)。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电路基础(1)等。
本课程后续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6. 数据结构
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实验占27学时,大作业占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线性表、栈、队列的定 义、顺序存贮和链接存贮结构,进行插入和删除等运算的算法;树、二叉树、二叉排序树 、 哈夫曼树的定义、性质、存贮结构及建立过程,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算法, 二叉 排序树的查找、插入和生成算法,图的定义,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和边集数组存贮 结构, 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求图的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拓扑排序 算法,数 据查找和排序的各种算法,文件的概念和组织方法等。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等。
7. 微机接口技术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实验27学时,大作业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微机接口技术 概述,模拟量输出输入通道(A/D、D/A变换及其接口电路),数字量输出输入通道,常用 可编程并、串行接口电路,工业控制计算机总线技术,人机界面接口技术。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电路基础(2)等。
本课程后续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等。
8.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开设一学期。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其它方向的选修课。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主要功能,数据库保护和数据模型,关系 模 型和各种关系运算,利用SQL进行数据库的定义、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数据,关系规 范 化和函数依赖,第一、二、三范式和BCNF范式,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 和物 理结构设计,FoxPro数据库的建立、显示、修改、查询、统计、复制、索引、排序、 更新、 关联等,Foxpro应用程序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先修课程: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在集中实践环节中)、离散数学等。
9. 操作系统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 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 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操作系统引论;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 管理;中断和信号机构;死锁;微内核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展望与中文操 作系统。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基础等。
本课程后续课程:网络操作系统等。
10. 计算机控制技术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5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的基 本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计算机控制 系统的控制算法,控制用计算机系统的配制,实时控制软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 扰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分散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与调试举例。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等。
本课程后续课程:单片机技术等。
11. 单片机技术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芯片结构,单片机指令系统,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扩展,单片机开发系统 及应用,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数字电压表,机械手控制系统 等) 。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等。
12. 计算机网络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 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软件、互连网络标准体系、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 模型、计算机网络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 子网 (概述、数字通信基础知识、局域计算机网络、城域计算机网络、广域计算机网络、 网际互 连技术);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服务(概述、局域网络服务/广域网络服务、电子邮 政服务 、WWW多媒体信息发布服务、文件传输与终端仿真服务、其他网络高层应用);计算 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使用计算机网络的道德和法律法规。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等。
本课程后续课程:组网与网络管理技术、Internet与Intranet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计 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等。
13. 多媒体技术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24学时,开设一学期。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掌握多媒体软硬件的配置及使用,为今后更 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论;视频与音频信息获取与存储技术;多媒体计算 机硬件结构;压缩技术;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动画制作工具和创 作技术;编辑多媒体软件。
本课程先修课程:Windows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
14. 软件工程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的必修 课。本课程阐述了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以及典型的技术 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软件工程的科学思想,能自觉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学 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并掌握与此相应的方便的工具,形成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
课程主要内容: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 测试;维护;原型法。
本课程先修课程: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
15.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实验32学时,开设一学期。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VB这一集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编辑、编译和调试为一体 的集成化开发环境,掌握VB的基本语言和语法,培养学生使用VB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VB集成化开发环境;VB 窗体;VB控件;VB模块;VB类;VB输出;VB创 建并使用菜单和工具;VB使用数组、变量和常量;VB存储和获取数据;VB创建和使用帮助文 件;VB使用对话框;VB使用鼠标;VB使用Dll和API;VB使用ActiveX;VB面向对象的编程方 法。
本课程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
16. 软件工具与环境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实验34学时,开设一学期。
软件工具与环境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在软件 开发活动中,采用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平台和环境,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生产率,也是保 证软件产品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软件开发人员掌握有关概念,熟悉常用软件开发 工具、平台和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主要内容:软件开发环境概论;人机界面;程序设计环境;系统集成环境;维护环 境;速成原型环境;程序自动生成环境。
本课程先修课程:软件工程等。
17. 信息管理系统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大作业占18学时,开设一学期。
信息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它综合利用了先前学过的 知识,解决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主要内容有: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与结构,信息管理 系统的开发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信息管理 系统的开发实例等。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基础与 应用、管理学基础等。
18. 组网与网络管理技术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组网用的物理 信道,组网实践,计算机网络互连(交换网络的概念、局域网络互连、局域网与广域网的 互连),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全面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测试与维护)。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等。
19. 网络操作系统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操作系统 概论(网络操作系统概念、功能描述),网络操作系统比较(UNIX、Windows NT和Netware 网络操作系统性能价格比较),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预测,UNIX操作系统及使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及使用,Netware网络操作及使用。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
20. Internet与Intranet应用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 Internet和 Intranet应用及互连网络应用概貌,域名服务(DNS),电子邮政服务(E-mail),文件 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Web服务,代理(Proxy)服务,其他互连网 络服务,新的应用,ISP的实施例子。
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等。
21.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息的收 集与组织,网络信息制作工具介绍( Word、Front Page),网络信息的制作(预备知识: 色彩、构图与网页设计;利用Word制作简单网页,利用Front Page制作网页;视觉与创意 ),网络信息的发布,网络信息的维护。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等。
22. 英语Ⅰ(1) (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 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若干相关的常用词组及基础语法知识;能够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 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够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 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条等;能够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
统设服务课程:
1. 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
本实践环节4学分,实验36学时(2学分),开设一学期。
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键盘和鼠标使用, 中英文输入,外设与主机的连接、配置与使用,计算机常规维护),操作系统使用(Window s95以上),字处理软件使用(Word 97以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Internet实用(浏览 器IE5.0、电子邮件Email使用)。
2. OFFICE办公软件
本实践环节4学分,实验45学时(2.5学分),开设一学期。
主要内容:字处理软件Word (97以上)深入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97以上)使 用,电子演示软件Power Point (97以上)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综合使用训练。
⑨ 教育背景及所学习的相关课程
教育背景中需要包括的信息:
1、学校/院系/专业/学位,原则:匹配;重点突出;简洁。
2、成绩GPA的多种算法。
3、课程,选课程的主要原则:所学课程与申请岗位对应,很高分数的专业课程写明。
4、其他亮点,个人成绩,取得的成就等。
一般来说,如果专业符合职位要求,可以不列出课程,如果是的话,只列出与职位相关的三到四门专业课程。
如果你的专业不符合你申请的工作的要求,但你有双学位或已修过相关课程,你可以列出相关的三到四门课程。如果你的成绩很好,你也可以标注相应的分数。不需要列出更多的课程,你可以选择相关的核心课程。
(9)所学习的相关课程扩展阅读:
1、时间:
时间是由近而远书写的,也就是从自己的最高学历开始写作。
此外,有些同学还会写“2009-present”,因为毕业日期还没到。但是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他们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毕业日期,所以直接写下毕业日期就可以了,这会帮助HR确定你是哪一年毕业的。
2、教育:
本科生一般只写他们所获得的最高学位,但如果他们是博士或硕士,他们可以从头到尾写。另外,不要把你所有的学习背景都写进去。也曾见过一个小伙子会被写进高中,这实在是没有必要。
此外,学校和时间应该写在一行,这样HR就能第一眼了解教育背景。
3、专业:
如果是与专业对应的职位或与专业相关的,可以将专业列出来并加粗;如果专业不合适,建议如果你想写专业,你必须写关于课程相关的职位,以加强自己的优势。
⑩ 教学背景,所学习的相关课程
一般来说,不同科目有不同的格式:一般通用最基本的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课题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2、新课学习3、课堂总结应用或练习4、拓展延伸五、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