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课程表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CAD、建筑测量、建筑工程预算、建筑监理、建筑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法规等。
拓展资料
建筑工程技术为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土建施工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给排水工程五个方面,专业应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从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等等,发展方向为预算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等。
就业方向:
一、去施工单位:可以做的工作:测量、施工、造价、安全、资料、建筑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
二、去建设单位:可以做的工作:造价员、现场管理、招标;
三、去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做的工作:造价员、造价工程师;
四、去政府机关:毕业达到年限后考公务员。
五:去监理单位:做监理员、总监。
㈡ 建筑学有哪些课程设置
公共必修课来
画法几何、建筑制图、源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 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
专业基础课
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
专业必修课
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
专业选修课
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
㈢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安排顺序,包括大一到大四,就是大一学哪些,大二学哪些,等,求大神帮忙。
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Qbasic语言、C语言、电工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法律基础、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等等
主修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包括建筑制图和画法几何)、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施工组织、地基基础及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多高层结构、抗震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管理、CAD ,等
㈣ 建筑学大一主要课程
第一学期课来程有:
(非专业源课程)高等数学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与实验、体育、大学英语
(专业课程)工程图学基础、建筑设计基础(一)、素描
第二学期课程有:
(非专业课程)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刚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和一门选修课课程
(专业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建筑设计基础(二)、素描(二)、素描写生(一周)、建筑实习(三到五天)
应该就是这些了。大一都是基础课程,还好我成绩单在这边,不然真不记得哪些课程是大一的了、
㈤ 土木工程四年课程表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学期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考核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习题
上机
周学时
第
一
学
期
N1120011
工科数学分析II
√
5.5
90
75
15
N1120030
代数与几何II
√
3.5
60
50
10
C1150011
大学英语
C1150021
大学日语 (必选其一)
√
3.5
90
90
C1150031
大学俄语
C1240020
思想道德修养
1
30
12
18
T1080101
工程图学(CAD)II
√
3
50
44
6
T1330010
土木工程概论
1
16
16
C1170011
体育
1
30
30
N1070030
大学化学II
3
48
30
18
C1000010
军训及军理论
3
3周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C1032000
计算机实用基础II△
2.5
50
30
20
小计
25.5
434
3周
367
18
49
20
28.9
第
二
学
期
N1120012
工科数学分析II
√
5.5
90
75
15
N1110021
大学物理II
√
4.5
75
70
5
C1150012
大学英语
C1150022
大学日语 (必选其一)
√
3.5
90
90
C1150032
大学俄语
C1170012
体 育
1
30
30
C1240010
毛泽东思想概论
√
1
30
30
T1180010
理论力学I
√
5.5
90
78
12
T1080102
工程图学(CAD)II
3
50
36
6
8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5
475
429
26
20
26.3
第
三
学
期
C1170013
体 育
1
30
30
C1150013
大学英语
C1150023
大学日语 (必选其一)
√
2.5
60
60
C1150033
大学俄语
C1230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1
30
30
N112005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8
10
N1110022
大学物理II
√
4.5
75
70
5
N1110051
大学物理实验I
2
33
3
30
T1180050
材料力学I
√
5
80
72
8
T1032090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1.5
40
20
20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1.5
416
343
38
15
20
23.1
第
四
学
期
C1170014
体 育
1
30
30
C1240030
邓小平理论
√
1
30
30
N1110052
大学物理实验I
2
30
30
T1345010
房屋建筑学
√
4
68
68
T1330561
结构力学(I)
√
4
64
64
T1324060
测量学
√
3.5
54
36
18
E1324070
测量实习
2
2周
T1020900
流体力学
3
46
40
6
T1310030
土木工程材料
3.5
60
44
16
E134502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
1.5
1.5周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6.5
402
3.5周
332
70
22.3
第
五
学
期
C1160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5
36
36
T1330562
结构力学(II)
√
4
64
64
E1330600
结构力学电算实习
1.5
1.5周
T1330580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1.5
24
24
T133002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3.5
56
52
4
E133011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5
1.5周
T1330320
工程地质
2
30
24
6
E1330480
认识实习
1
1周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T1180590
弹性力学△
2
32
32
C3000140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1
24
24
小计
17.5
230
4周
220
10
12.7
第
六
学
期
C1240040
法律基础
1
30
30
T1330210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
4
64
64
E1330240
钢结构课程设计
1.5
1.5周
S1330022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
2.5
40
40
E1330112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5
1.5周
T1330310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
√
4.5
72
64
8
E133035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0.5
0.5周
S133046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3
48
48
S4132110
工程项目管理
√
3
48
48
E4132100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1
1周
E1132090
生产实习
3
3周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6.5
322
7.5周
314
8
17.8
第
七
学
期
S1330040
高层建筑与抗震设计
√
4
64
64
S4330710
建筑结构试验
√
2.5
40
32
8
E1330130
毕业设计
6
6周
E1330760
CAD绘图
0.5
0.5周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T5330080
结构概念与体系△
1.5
24
24
S5330340
地下建筑与结构△
2.5
40
40
S5330220
钢结构稳定理论△
1.5
24
24
T5330230
组合结构△
1.5
24
24
S5330240
大跨房屋钢结构△
1.5
24
24
S5330250
轻钢结构△
1.5
24
24
小计
14
124
6.5周
116
8
6.8
第
八
学
期
E1330130
毕业设计
8
8周
E1330490
毕业实习
2
2周
T5322160
桥梁概论△
1.5
24
24
S533010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5
24
24
S5330090
工程鉴定与加固△
1.5
24
24
S5330330
地基处理/土坡稳定与支护△
1
16
16
S5330470
高层建筑施工△
1.5
24
24
S5330480
大跨建筑施工△
1.5
24
24
T5330110
混凝土耐久性△
1.5
24
24
S5330070
特种结构△
1.5
24
24
T5330120
混凝土学△
1.5
24
24
小计
10
10周
注:1、△号为院内任选课;
2、院内任选课至少选8学分。
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类 别
学 分
实践训练
上机
军训及军事理论
3
3周
社会实践、公益劳动
2
2周
第二课堂训练
3
3周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6次)
3
课程设计
7.5
7.5周
认识实习
1
1周
生产实习
3
3周
毕业实习
2
2周
毕业设计
14
14周
测量实习
2
2周
电算实习
2
2周
总计
42.5
39.5周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比例表
类别
学分
%
学时
%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学时)
公共课C
21
15
570
22.4
20
18
自然科学基础N
33.5
23.9
549
21.7
78
60
技术科学基础T
61.5
44
1008
39.7
40
54
12
专业课S
17
12.1
272
10.7
20
全校性任选课
7
5
140
5.5
总计
140
100
2539
100
60
152
90
㈥ 谁有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表,
从建筑设计院工作的角度需要如下内容:理论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就可以回提供自己的工作答技能。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
1、设计软件熟练,其中包括:cad、天正、PKPM节能、清华日照、草图大师、目前流行的revit软件。
2、需要掌握的常用设计规范: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当地政府颁发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新版)、住宅建筑规范、住宅设计规范(2011新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办公设计规范、汽车库设计规范(2014版)、汽车库防火规范(2014版)、工业设计规范等。
3、建筑规划方案和建筑单体方案的创作能力。其中包括住宅、公建、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的项目。
4、总平面施工图、建筑单体施工图的设计能力,包括住宅、公建、商业综合体、工业建筑的总平面和单体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5、与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暖通专业、动力专业的协同工作意识和能力。
㈦ 建筑与土木工程的课程设置
基础课:复自然辩证法、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三门因研究方向不同而设置的基础课程。对于土木工程领域,设数值分析、工程设计原理、工程测试技术等;对于建筑学领域,设现代建筑引论、现代建筑评论、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等。
技术基础课:对于土木工程领域,设工程弹塑性力学、高等土力学、建筑经济与管理、C++与数据结构、基础工程、优化原理与方法等;对于建筑学领域,设环境心理学、现代建筑物理、绿色建筑导论、古城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社会学等。
专业课:根据联合培养单位的行业发展需求,由双方按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
定课程。
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㈧ 求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课程表,详细的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所有课程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构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CAD,3dmax,专业外语,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设备,园林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主课.
二,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TJ030010
课程名称:素描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学习形体透视、基本构图、比例的协调、体积感的把握、表达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素描》,周若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素描基础》,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20
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掌握色调变化规律,增强色彩感觉,提高色彩搭配能力,表达色彩的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练习,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水粉》,漆得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静物写生》,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60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学分:1 学时:16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通过训练可以充分启迪学者的思维力、想象力和组织形态,获得新的感性知识和创作领域的开拓,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为后面学习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法则;材料的要素;技术要素;练习的程序;场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年9月。
参考书目:1.《平面构成设计》,李槐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2.《平面构成》,夏镜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70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课程学分: 2.5 学时:40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二维构成的基础上提升为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培养他们对立体形态的设计,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构成形式,对立体材料的学习,线材、面材、块材的加工方法和设计技巧、设计思路及设计创意。
主要内容:色彩构成部分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的搭配交变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和形态的学科。色彩构成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构成、色彩三属性、色彩补性特性、色彩混合、色彩心理 、结构色彩、色彩的节奏和色彩的调和;立体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立体构成观、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和练习程序(点五维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线、面、块综合构成)。
使用教材:1.《色彩构成》,钟蜀珩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立体构成》 卢少夫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1.《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2.《色彩构成》,李莉婷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3.《立体构成》,辛华泉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4.《立体构成》,金剑平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50
课程名称:建筑CAD
课程学分:1.5 学时:24 开课学期:4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应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将来进行建筑设计绘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AUTO CAD R2002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术,达到可画三维建模程度,得心应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主要内容: AUTOCAD R2002的安装和配置及操作基础;绘图前的准备、基本绘图方法;基本编辑方法、视窗的放大与移动;使用图块、高级编辑技巧;文本标注与编辑;尺寸标注;查询图形属性、三维画图。
使用教材:《AutoCAD R2002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AutoCAD R2000辅助设计与绘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AutoCAD R14高级编辑技巧》,人民邮电出版社 。
课程编号:TJ030170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A1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5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应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大量性民用建筑设计的原理及构造设计的方法,并进一步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结构的运用;使学生了解构造、材料的进步与更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主要内容:本课程采用原理讲授与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参观实际建筑做法及课程设计的学习和训练, 讲解如何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提高处理构造设计的能力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本书在编排上,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大量性民用建筑构造为主,内容包括概论、墙体、楼板、装修、楼梯、屋顶、门窗、基础等八部分;第二部分以大型性民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装修等四部分;
使用教材:《建筑构造》上、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房屋建筑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3.《建筑构造》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构造》 东南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设计构造图集》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18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与选型
课程学分: 2.5 学时: 40 开课学期: 4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了解一般性房屋的结构设计方法,建立结构的概念,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增强建筑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与设计,以求得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结构形式,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
使用教材:1.《装饰结构》,刘殿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建筑结构选型》,陈眼云、谢兆鉴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5年。
参考书目:1.《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宋占海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建筑结构设计》,宋占海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3.《中大跨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虞季森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4.《建筑师结构学》,慎铁刚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课程编号:TJ030200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
课程学分:4.5 学时:72 开课学期:3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力系平衡规律,能进行杆系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掌握力学基本概念,为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提供力学指导。
主要内容:本课程基本内容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合成,物体的平衡条件与静力平衡方程;杆件轴向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的变形与内力,以及杆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应用;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变形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力法、位移法。
使用教材:《建筑力学》,李前程编,中国工业出版社, 2000年4月。
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孙训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2.《结构力学》,龙驭球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课程编号:TJ030100-TJ03011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A1-A2
课程学分:4、5 学时:64、80 开课学期:2、3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以下知识和能力:(1)正确的建筑观;2)科学的工作方法: 对设计体系的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对中外建筑名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评价;(3)循序渐进的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等)、相关的基础知识、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4)一定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的概念;中外建筑基本知识;造型与空间基本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建筑设计基本组成方法;建筑方案设计等。其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对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设计体系、设计过程有初步认识,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做好准备。
使用教材:1.《建筑初步》,田学哲编,清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天津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参考书目: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2.《建筑的涵义》,刘育东编,天津大学出社。
3.《漫画建筑学》,荆其敏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50260-TJ05029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A1-A4
课程学分:5、5、5、5 学时:80、80、80、80 开课学期:4、5、6、7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以下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逐步提高把握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合理关系的能力。在已掌握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建筑学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本掌握空间组合与技术要求均较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2).培养学生进一步确立地区建筑观念,训练学生在城市整体环境中分析、把握和体现建筑文脉的能力;(3).使学生了解技术、工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更新对建筑空间灵活性的要求,同时培养如何处理复杂流线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采用原理讲授与课题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一系列建筑类型方案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讲解住宅建筑的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空间组合与技术要求均较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建筑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的原则布置每学期的设计课题。设计课题包括住宅、幼儿园、中小学校,旅馆、影剧院,综合楼等常见的主要建筑类型:通过一系列建筑类型方案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逐步提高把握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合理关系的能力和建筑创作的能力。
使用教材: 1.《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2.《设计与分析》,伯纳德.卢本等编绘,天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设计原理》,郝曼.郝次伯格编绘, 天津大学出版社。
2.《空间与建筑师》,郝曼.郝次伯格编绘, 天津大学出版社。
3.《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60310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设计原理与设计
课程学分:2.5 学时:40 开课学期: 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规划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及有关的法规、政策等相关问题,培养其规划思路及方法,使其能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空间等设计。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原理及方法,为人们需要的城市空间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完整的理论依据,包含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等。
使用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场地设计》,姚宏韬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2.《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 王仲谷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居住区规划图集》,宋培抗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TJ060300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原理
课程学分:2.5 学时:40 开课学期: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理论课,其目的是为设计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完整的理论依据,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思想性。该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和理论知识及专业素养,使他们能熟练运用室内设计理论知识来进行专业室内设计。
主要内容: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室内家具与陈设;室内绿化与庭院;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使用教材:《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来增祥、陆震纬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参考书目:1.《室内设计经典集》, 张绮曼、郑曙旸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室内环境设计》,林保良、朱钟炎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4。
3.《美国当代环境艺术》,薛光弼编著,天津科技出版社,1994。
4.《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
5.《环境空间》,(英)罗伯特·霍尔登编著 ,百通出版集团,1999 。
6.《日本室内设计与装修》,内田繁、冲健次编著(日), 株式会社六耀社,1995。
7.《城市元素》,(西班牙)约瑟夫·马·萨拉编著 ,辽宁科技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 TJ060350
课程名称:建筑设备
课程学分:3 学时: 48 开课学期: 7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从而做出适用、经济的建筑设计,并掌握一般建筑的水电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对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电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的排水、给水、热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煤气、供电等各种设备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建筑物内装置这些设备工程如何与建筑、结构及生产工艺设备等相协调,如何才能使建筑物达到适用、经济、卫生及舒适的要求等内容。
使用教材:《建筑设备工程》,高明远、杜一民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建筑设备工程》,太原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建筑设备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编合组,哈尔滨 。
㈨ 建筑学本科有些什么课程设置
大一:建筑初步,建筑制图,建筑阴影和透视,CAD,三大构成,素描,水粉,建筑速写 大二: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水彩,建筑画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专业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 建筑制图 阴影透视 工程测量 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专业必修课: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专业选修课: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实践教学环节: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业务实习,建筑设计课程:周(一)建筑设计课程周(二)建筑设计课程周(三)建筑设计课程周(四)毕业实习(建筑)毕业设计(建筑)
㈩ 求建筑学课程表
建筑制图 必修 阴影透视 必修 认识实习 必修 素描实习 必修 建筑设计初步2 必修大学体育(一) 必修 建筑设计初步1 必修 大学英语(2) 必修 画法几何 必修 高等数学(一) 必修 设计素描1 必修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修 政治经济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 必修大学体育(2) 必修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必修 建筑概论 必修 素描2 必修 平面构成 必修大学英语一 必修 高等数学(2)必修
立体构成 必修 建筑构造(一) 必修 建筑设计2 必修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必修 中国建筑史 必修 建筑材料 测量实习 必修色彩实习 必修 构造实习 必修
哲学原理 必修 大学英语(3) 必修 测量 必修 法律基础 必修 大学体育(4) 必修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必修人因工学 必修 色彩2 必修 大学体育(3) 必修 建筑设计1 必修大学英语(4) 必修 色彩1 必修 建筑设计原理1 必修
建筑力学 必修 建筑物理 必修 建筑设计3 必修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必修 建筑画技法 必修 外国建筑史 必修 建筑结构选型 必修 建筑设计4 必修 建筑结构 必修 建筑构造(2) 必修 电脑表现技法 必修 城市规划原理1 建筑调研实习 必修 建筑节能 必修 专业外语1 必修 建筑摄影 必修 建筑设计5 必修建筑设备 必修 场地设计 必修 室内设计原理 必修 城市设计原理 必修 专业外语2 必修 建筑设计6 必修 建筑设计方法 必修 施工组织管理 必修 建筑技术经济 必修 园林景观设计 必修 专业法规概论 限选 厅堂声学 必修 建筑法规 限选
建筑师实习 规划设计4 建筑形态语言 环境心理学
毕业设计
这是从大一到大五的课程
最好有人指导,否则自学较难。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的书,推荐中建工出版社的书,还有“建筑设计指导丛书“,是一系列丛书,包括好多本,看一本跟着自己做一个或几个相关方案,然后找专业人士给你看,指出错误!
这一套丛书很不错,听我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