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表达培训课程介绍
❶ 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
一、制定完整培训体系
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这三类。
二、选择培训讲师
讲师是整个培训流程的源头,讲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培训质量的好坏。培训讲师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讲师。讲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课、教材开发和参与培训课程的设置。为保证讲师队伍的高素质,企业内部应制订《讲师资格认证制度》,可以从专业知识、专业经验、成就及表达能力四方面进行认证。对讲师的工作绩效可每半年或一年考核一次,优胜劣汰。同时为支持和鼓励讲师主动积极地开展培训工作,给讲师一定的时间从事教材的开发和一定的讲课费和教材开发费。最后企业应帮助讲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
三、如何了解每次的培训效果
第一,反应层面上评估。这类评估主要是考核学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这是一种浅层评估,通常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
第二,学习层面上评估。主要是检查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
第三,行为层面上评估。该层关心的是学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此类评估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
第四,结果层面评估。这类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层的评估内容是一个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结果。
❷ 高效演讲与沟通技巧培训班
沟通与表达的技巧
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一个想法、一个信息,在传递、解释、理解中,往往通过你自己的习惯方式表现出来,如何让对方与你互相接受,真实反映各自的感受,达到妥协或一致的目的,这就是沟通的艺术。
有效沟通的技巧就是十六个字:以善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动人。
很多时客人并未有喜悦的购买心境,但导购人员生理形成模式甚得人欢心,如亲切的笑容,殷勤细心的推介等,把客人的心境转移为欢乐,增加了客人的购买欲。
有效的沟通完全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或不随意的动作,切切实实地影响导购的业绩。
2001年在济南一家杀菌防臭保健鞋正在专营店搞促销活动,消费者问:“你们的产品真的像广告上说的那样好吗?”一位导购人员立即答道:“您试过之后的感觉会比广告上说得好。”消费者又问:“如果买回去,用过以后感觉不那么好怎么办?”另一位导购人员笑着说:“不,我们相信您的感觉。”这次促销活动获得很大成功,不仅产品销量超过往次,更重要的是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人们正是通过语言进行感情和思想交流,才保持了和谐的关系。对于导购人员来说,语言是与客户沟通的媒介,一切营销活动首先是通过语言建立起最初的联系,从而使营销活动不断进展,最终达到购买目的。所以,语言交流是导购活动的开端,这个头开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导购的成败。一般说来,话说得恰到好处,就会把与客户的距离拉近,生意就可能做成。一家开在武汉的皮鞋专营店一次接待一位北京来的顾客,对方一开口,这位导购人员马上说:“听口音您是北京人。”客人点点头,问道:“您也是北京人?”这位导购人员笑着回答:“不,但我对北京很有感情,一听到北京口音就感到非常亲切。”客人非常开心,一次购买了10双皮鞋。如果话说得不得体,甚至让人不好接受,刚一接触印象就不好, 自然也谈不到洽谈生意了。作为一名导购人员,由于职业的关系,说话要注意掌握好分寸,说什么话,什么时间说,怎么说,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要有职业特点。
语言交际是一种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所以,心理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也最关键。导购人员在与客户交谈时,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语言贴近对方的心理,尽可能地消除由于心理障碍造成的隔阂。这是因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接受,首先表现在心理上接受,因此把话说到人的心里,事情才好办。
导购人员在运用语言上还应注意简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把尽可能多的信息传递给客户。突出要点,让对方能够听懂记住。如果说话颠三倒四,反反复复,哕里哕嗦,言之无物,不仅抓不住重点,还会占用更多的时间,引起对方反感。简洁的语言,不但是交际的需要,也从客观上反映出导购人员业务熟练,作风扎实,诚实可信。
当然,导购人员的语言交际要注意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说话要文明,不用粗言秽语,要客观真实等等。归结到一点,导购营销语言一定要有艺术性,必要时不妨“花言巧语”一番,只是要掌握好分寸。特别强调的在沟通的同时,随时随地想到把“微笑”作为礼物送给每一个光临的客人。
导购接待艺术与说话技巧
导购人员接待顾客,主要是靠语言这种工具与顾客沟通和交流,导购人员的语言是否热情、礼貌、得体,直接影响着自身和企业的形象,影响顾客对商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既可以顾客心情舒畅,慷慨解囊,也可以让顾客分文不出,拂袖而去,关键就在于说话技巧了。导购文明规范用语和说话技巧是不同的,文明规范用语以选择词语为主,说话技巧则侧重在如何灵活委婉地使用词语,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顾客听起来自然、舒服、愉快,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导购语言艺术技巧之所在。因此,导购人员在接待顾客时,必须注意讲究文明规范用语和说话的技巧。
(一)进门的接待技巧
言为心声。当顾客进门,我们应说些什么?怎么说?这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美国的售货员对挑选商品的顾客,通常是礼貌地说一声,“我能帮您做些什么?”顾客既没有立即要答复你“买什么”的压力,也没有被冷落和感觉。
有的专营店,顾客一进门便被导购人员盯住,追问“要什么?要知道,不一定每位到专营店的顾客都是来买鞋的,而导购人员“要什么?”,的潜台词则是“不买东西来干什么?”“要什么?”这类生硬的问话往往一下子就把交际的双方的置于单纯购买卖关系之中,似乎只有买才到专营店里来,来就一定要买鞋,这样就会使那些想先看看再决定买与不买的顾客,一下子难以回答导购人员的问话。不回答显然不礼貌,回答说‘‘什么也不买”似乎不是自己的意愿,因为有时买什么东西自己也说不准。
顾客进专营店,导购人员应点头微笑,问一声“你好!”这是接待顾客的第一礼物。眼睛注视顾客,使他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眼光顺从他的目光一起移动,当他的目光落在某款鞋上超过5秒种并且眼睛发亮时,可及时地问一句:‘‘喜欢这种款式吗?”同时介绍性能、特点、价格等,还可与其他同类鞋进行比较。如果他的目光落在某款鞋上不足5秒,说明他对这款鞋尚未“一见钟情”。
(二)询问的技巧
顾客走近专营店,导购人员应首先与顾客打招呼,这是礼貌待客的具体表现,应大力提倡。往往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主动问话反而引起顾客的反感。如顾客走进专买店,导购人员问一声“您买什么?”顾客听到这句问话不仅不接受,反而质问导购人员:“不买还不兴我看哪”,结果双方弄得都很尴尬:第:种情况是由于营业繁忙或受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有时导购人员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位顾客都主动问话;第三种情况是有的顾客从只顾看鞋,导购人员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在这几种情况下,导购人员正确运用掌握主动问话的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1、 握好询问时机,恰当地使用文明用语。
当顾客在展示架前停留时,当顾客在专营店里漫步注视鞋或寻找鞋时,当顾客手摸皮鞋或与其他顾客商量议论时,都是导购员向顾客询问的好时机。语言一定要文明、礼貌、诚恳、亲切,用恰当地称呼说好第一句诂。如:先生、小姐、老大爷、小朋友,您需要什么?
2、 巧妙地使用转化语,变被动为主动。
顾客冲导购人员喊:“小姐,把这双鞋拿过来我看看。”导购人员应问:“您穿还是别人穿?”这句问话就属于转化语,由被动答话转为主动问话,可为整个服务过程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 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导购人员向顾客问话不能死盯住“先生,您买那款?”“师傅,您要什么?’,不放。问话的内容要随机应变,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求导购人员针对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来灵活地决定问话的内容。这种主动性问话,能消除顾客的疑虑,18时也能迅速地了解顾客的来意,为下一步的服务提供依据。其次要求导购人员要根据顾客的动作和姿态来灵活地掌握问话的方式和内容。比如,当顾客在用手摸皮料,导购人员便可主动答:“这是柔软羊皮”“很养脚”等,掌握服务的主动叔。
(三)回答的技巧
回答的技巧,主要是指针对顾客对某一商品提出的疑问,导购人员所做的解释说明的技巧,其主要目的是说服顾客买,却又不能露出“说服”’的痕迹,这就要求导购人员以语言提高顾客兴趣,化解其疑虑,使顾客最终购买。
l、掌握好迂回的技巧。对顾客提出的疑问,有时不便直接回答,特别是顾客对购买产生“异议”时,更不宜“针锋相对”。此时采取迂回曲折的方法从侧面进攻,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变换句式的技巧。当顾客选择某款鞋认为价格太高时,导购人员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回答方法一种是“这款鞋虽然价格稍高了一点,但质量很好”,另一种是“这款鞋虽然质量奸,但价格太高了。”这两句话虽然只是前后顺序颠倒了一下,但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前一种说法会使顾客感到这款鞋质量好,即使价格高也值得买。而后一种说法,则会使顾客感到这件款鞋不值那么多钱,买了不合算,因而会大大减弱购买欲望。根据上述两种表述形式,可归纳成这样两个公式:a、缺点一优点:优点,b、优点一缺点:缺点。这是向顾客推荐价钱高的鞋时,一般应利用公式。
3、用“两多”、“两少”的技巧。这种技巧是指回答顾客的询问时,多用请求式,少用命令式;多用肯定式,少用否定式。请求式的语言是以尊重顾客为前提的,是将自己的意志以征求对方意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顾客感到亲切,从而乐意接受;而命令式语言是以顾客必须服从为前提的,是强迫对方的一种行为。当顾客提出导购人员无法答应的要求时, 比如顾客要求退换时,如果导购人员直截了当地说‘‘不行”,就会使顾客不愉快。但如果说:“请您原谅……”用和蔼的请求口吻既拒绝了顾客的不适当的要求,又不至于使顾客感到不愉快。肯定式是在肯定顾客陈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容易被顾客接受;否定式是在否定顾客陈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会使顾客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从而不愿意接受。例如,顾客问:“这款鞋太贵了?”导购人员回答:“是贵了一些,但与其它同类鞋相比,它多了一项功能,是值得购买的。”这就是肯定式的回答。如果导购人员对顾客的这一问题这样回答:“一点也不贵,您就买双吧。”这就是否定式的回答,这两种不同回答方式会对顾客购买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又如当顾客问:“这款有棕色的吗?”导购人员回答道:“没有”。这就是否定式。如果导购人员换句话是:“是的,眼下只剩黑色,黑色稳重,您穿起来一定很帅。”这就换成了肯定式。艺术地使用肯定句式的回答方法,可给顾客以亲切、可信的感觉。
(1)多用请求式,避免使用命令式
命令式的语句是说者单方面的意思,他没有征求别人的意见,就强迫别人
照着做;而请求式的语句,则是尊重对方的态度,请求别人去做.
请求式语句可以分成三种说法:
肯定句:“请您稍微等一等”
疑问句:“您能稍微等一等吗?”
否定疑问句:“这双皮鞋马上就要找到了,您能等一下吗?”
一般说来,疑问句比肯定句更有打动人心,尤其是否定的疑问句,更能体现出导购人员对顾客的尊重。
(2)多用肯定句,少用否问句
肯定句与否定句意义恰好相反,不能随便乱用。但是,运用得巧妙,肯定句却能代替肯定句,而且效果要比否定句好得多。 例如,当顾客问:“这种款式的鞋没有红色的吗?”导购人员回答:““没有”。这就是肯定句,顾客听了这句话后,一定会说:“既然没有红色的,那我就不买了,”于是会掉头走掉。
但是,如果导购人员换个方式来回答,顾客的反映可能就不同了。顾客问:“这种款式的鞋没有红色的吗?”导购人员回答:“是的, 目前只剩下黑色和白色的,但是这两种颜色都很好看,你穿上效果一定会不错的。”这就是一种肯定的回答。
(3)要采用先贬后褒法, 请看下面这两句话:
A、价钱虽然稍微高了一点,但质量很好:
B、质量虽然很好,但价钱稍微高了一点;
这两句话除了前后顺序颠倒以外,字数、措词没有丝毫的变化,但却让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
先看第二句.它的重点是放在“价钱高”上,因此,顾客可能会产生两种感觉:其一,这商品尽管质量很好,但也不值那么多钱;其二,这位导购人员可能小看我,觉得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东西。
再分析第一句:
第一句的重点是放在“质量好”上,所以,顾客就会觉得,正因为这款鞋质量很好,所以才会这么贵。总结上面的两句话,就形成了下面的公式:
A、 价钱虽然高了一点,但是质量很好。
缺点一优点:优点
B、质量虽然很好,但价钱稍高了点。
优点一缺点:缺点
因此,在向顾客推荐、介绍商品时,应该采用A公式,先提
商品的缺点,然后再详细介绍商品的优点,也就是先贬后褒,此
方法效果非常好。
(4)言词要生动、语气要委婉
向顾客推荐和介绍皮鞋时,一定要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顾客听起来既容易产生联
想,又容易产生购买欲望。
请看下面三个句子:
“这双鞋您穿上很好看。”
“这双鞋您穿上显得很高雅,像贵夫人一样。”
“这双鞋您穿上显得很年轻,至少年轻十来岁。” 第一句话
说得不够生动。第二、第三句比较生动、形象、顾客听了即便知道你是在恭维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除了语言生动以外,委婉陈词也很重要。对一些特殊顾客,要把顾客忌讳的话说得很中听,让顾客觉得你是尊重和理解他的。比如,对身材较胖的顾客,不说“胖”而说“丰满”,对肤色较黑的顾客,不说“黑”而说“肤色较深”,对想买低档品的顾客,不要说“这个便宜”,而要说“这个价钱比较适中”。
(5)要配合适合的表情和动作
说话措词和语气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说话时表情冷漠,动作呆板,则再生动的语言也起不到好效果。因此,导购人员讲话时,一定要配以自然的动作、亲切的表情,使顾客心情愉快,但要注意表情和动作不可夸张矫揉造作, 以免顾客反感。
(6)不断言,让顾客自己决定
如果说“我想这可能比较适合您”,然后让顾客自己说“我决定买这个”这种情形,容易让顾客有“自己选购”的满足感。如果断言说“这个比较好”,则会使顾客有压迫感。因此,导购不要断言,要以暗示或建议为原则。
(7)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说话
当顾客有错误等情况出现时,导购人员要以“是我确认不够”等话语来主动承担责任。
(8)以语尾表示尊重
以“您很”来做例子,“您很适合”,并不算不尊重,但语尾仍感觉很粗糙,要是反过来说“很适合您,不是吗?”语气很谦逊、强烈地表现对顾客的尊重,会产生较大的效果。
4、根据顾客的表情回答顾客的询问。这是指导购人员一边观察顾客的反应,一边回答顾客的询问,从而了解顾客对商品的态度,以便确定自己的回答方式。如一位顾客向导购人员征询说:“我穿哪款好?”导购人员手指一种对顾客说:“我觉得这款非常好,您认为呢?”若顾客说:“不错,的确很好看”,导购人员就可以继续介绍。
❸ 学之源的课程介绍
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所适合接受的教育,将课程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核心课程、辅助课程、进阶课程。
(一)核心课程之超级全脑全能课程
适合对象:3-6岁孩子
超级全脑全能课程引进哈佛先进的教学理念,是经学之源数名专家共同努力,研发出的适合中国儿童大脑开发的课程。以互动体验式学习形式,通过联想思维训练、物像观察训练、物像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ESP超感官、a音乐训练、色卡训练等训练方式,有效地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记忆能力,在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同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的情绪自控及管理能力。
超级全脑全能课程将提高孩子的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生活习惯、求知欲与探索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大运动与精细动作、触觉感知、情绪控制能力、良好个性与人格魅力、审美能力,学之源致力于孩子全面素质与完善人格的培养,使孩子获得全面系统的学习,让他们成为未来领导者,迎接未来卓越人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天才”的种子!我们就是要引导他发现并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特殊天赋!让这颗天才的潜能种子开花结果,让每个孩子拥有天才的“超能力” !
“超能力”都蕴藏在无限可能的大脑中,超级全脑全能课程帮助孩子激发大脑潜能,使孩子拥有十大能力:
1、右脑的五种感觉能力
2、超清晰想象视觉能力
3、超能记忆能力
4、瞬间解答复杂问题能力
5、反向思维能力
6、轻松掌握空间感知能力
7、灵感独创能力
8、快速阅读能力
9、信息快速处理能力
10、心灵感应预知能力
(二)核心课程之右脑创意绘画课程
适合对象:3-6岁孩子
绘画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呢?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学之源右脑创意绘画更多的是让孩子画出自己的感觉,画出脑子中出现的影像。或许他的画看起来颜色搭配乱七八糟,但那是孩子心灵的表现。或许您感觉他的画形状不准确,但那是只有孩子才会具有的对艺术的感知。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没有知识不能走出愚昧,没有想象不能走出平庸。因此我们更不能让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在我们的无知中。
右脑创意绘画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与创新能力,让孩子学会运用右脑的各项能力,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儿童快乐学画的过程中,通过对孩子进行右脑创意绘画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儿童右脑的潜能。
在学之源右脑创意绘画课堂上,孩子们用耳听故事、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手动笔画、用口去表达,眼、耳、口、手、脑五维协调发展,加上每节课特有的成功孩子激励语言,造就成功自信、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超凡的聪明儿童!
右脑创意绘画的好处:
1、提高记忆能力
2、提高观察能力
3、提高想象能力
4、及时宣泄情绪
5、使左右大脑一起“开工”
6、绘画过程锻炼孩子的种种能力
7、绘画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形式
(三)核心课程之右脑物象识字课程
适合对象:3-6岁孩子
右脑物像识字课程,依据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左右脑分工理论”,独创了“右脑海马照相记忆法”识字,利用右脑海马照相记忆的工作原理,瞬间将大量汉字转换成影像,充分发挥右脑潜能的强大优势,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识记大量的汉字。研究证明,根据右脑潜能中海马区强大的图像记忆功能,瞬间能将大量汉字转换成影像。用每秒一张的速度闪示卡片,卡片上的图像会迅速的储存在孩子的右脑记忆库中。利用幼儿大脑图像记忆的特点,将汉字符号变成视觉语言,并使用图、字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孩子看到图片和文字,孩子就会把自然地、无意识地、毫无负担地把它们相结合并储存于脑海中。于是,记识文字就像拍照一样,记得又快又多又牢。在利用右脑识字开发孩子右脑记忆潜能的同时,孩子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并能很好地刺激大脑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右脑物像识字课程重要的不是在于让孩子认识多少字,而是给孩子创造接受文字刺激的机会,以丰富的视觉刺激提高智力,提高孩子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诱发孩子对文字和阅读的兴趣。通过孩子上台自我介绍、演讲及主持人表演环节,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孩子沟通技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培养孩子卓越的领导才能,让孩子成为未来领导者。
右脑物像识字课程让您的孩子 ——
1、不仅识字,更能激发智力潜能
2、快乐识字,培养学习兴趣
3、快速识字,记得多、记得牢
4、自主阅读,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
(四)辅助课程之幼小衔接课程
适合对象:5-6岁孩子
幼小衔接课程针对幼儿园大班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以互动式游戏为主,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脑科学为核心,心理学为辅助,以创新独特有效的教学具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科学、先进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他们的读、听、看、拼、组、说、写、思等能力。
幼小衔接课程上课时教孩子们获得知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会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孩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时,善于启发诱导,多提几个为什么,让孩子做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悟出“为什么”的,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方位顺序或时间顺序去观察。
幼小衔接课程加强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孩子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之源幼小衔接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
幼小衔接课程培养的能力:
1、培养课堂学习的能力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拼写能力
5、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6、培养写作能力
7、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8、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9、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11、培养积极思考能力
(五)辅助课程之注意力训练课程
适合对象:3-12岁孩子
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能力,都是由一组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网络链接控制的。学生在成长中没有得到专业的训练,这些神经元网络链接没有得到强化而固定下来,注意力表现就不稳定。所以大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抗干扰能力差、注意力转移能力不够、注意力持久度不够、注意力不稳定等注意力能力不足,从而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作业速度慢、不细心、会的题目也容易出错、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等外在表现。
注意力训练课程吸收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研究成果,针对儿童走神、分心、坐不住等注意力问题,采用飞行员宇航员注意力高度集中训练方法,从注意指向性、注意集中度、听觉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到综合注意力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翻倍,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让孩子学习成绩节节攀升!
注意力训练课程,帮您解决以下困扰:
1、孩子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总是东张西望、坐不住。您不在旁边陪着、监督着,作业似乎永远做不完。
2、孩子经常有小动作(如咬指甲、玩铅笔、撕衣角等),上课坐立不安,扭动不止,无法集中精力听讲。
3、检查孩子作业和试卷时,您发现,有些题目孩子不是不会,大部分的错误是粗心造成的。
4、孩子记忆力差,经常丢三落四。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
5、让孩子做作业时,要叫上好几遍,十几遍,他还慢慢腾腾,甚至无动于衷。
6、孩子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易走神,耐心不足,常常一件事还没完成,又想另一件事。
7、孩子智力没有问题,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
8、 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差,父母心力交瘁、却苦无对策。
(六)辅助课程之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课程
适合对象:4-12岁孩子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课程采用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独创的儿童英语教学方法----三文治故事教学法,打破我国传统幼儿英语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采用“三文治”过渡,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可爱的儿歌,在母语中巧妙的插入英文,突出兴趣培养、重视双向交流。打开孩子的“潜能之门”,激活“语言中枢” ,流利英语脱口而出,同时大幅度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沟通能力。为孩子奠定坚实的英语学习、健康的身心素质基石,彻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该课程神奇地把英语词句巧妙地“镶”在人物对话、故事情节和童话悬念中,使汉语英语“化敌为友、和平共处”。让孩子在母语思维不被切断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吸收、消化英语词句。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既感到挑战、刺激,又感到轻松、快乐,在学到英语的同时又巩固了母语,自然而然地实现由1%向100%全英语自然过渡。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课程六大优势:
1、权威出品、专家全力打造
2、母语与外语的最完美结合、开启“语言天赋”
3、巧用英汉相似度,轻松过渡全英语
4、精彩的动画形象,愉快的学习体验
5、巧妙的故事内容编排,让孩子学到的不仅是英语
6、优美乐曲、真正互动,就是在这么充满欢乐的语境中学习
(七)进阶课程之右脑速记单词课程
适合对象:9-15岁孩子
记不住单词对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感觉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通过各种考试,还是提高语言能力,一定的词汇量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英语学习中,许多的学习者在单词的记忆上倾注了大量时间,却总是走不出今天记,明天忘的怪圈,单词的记忆就成了英语学习的杀手,使许多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右脑速记单词课程,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和麦伊尔斯提出的“左右脑机能分担理论” ,采用七田真博士的方法, 结合中国人学习汉字的特点,结合小学、初中的英语教材,借助形象感知、奇特联想等手段,将大量的字母压缩成几个准确的短信息。它遵循五个步骤,从记忆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及在句式中的应用,实现单词的音、形、义的完美结合,教授学生运用分解法、字母换位法、形近增减法、形近替换法、字母编码法、拼音法、构词法等7大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最后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对单词的快速、准确、持久的记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英语单词。当然,背单词只是其中一个收获,练就了这种过目不忘的记忆绝技,在其它学习当中会有如虎添翼的感觉,甚至背本字典对你来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同时还能开发学生的右脑,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均有积极效果。
(八)进阶课程之右脑高效学习课程
适合对象:7-18岁孩子
右脑高效学习课程采用神奇的右脑超级记忆方法与思维脑图学习法,帮助学生2分钟记住30个词语、3分钟记住50个数字、10分钟记住化学元素周期表、4天背完整本《道德经》、4周提升成绩50%!右脑高效学习课程独创的训练技巧,令孩子们一扫背书、考试恐惧症,克服畏难、拖延、厌学的坏毛病,让孩子的学习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
右脑高效学习课程结合大量课本实例,系统教授右脑学习的八大方法,包括联想法、谐音法、代码法、锁链串联法、缩字法、画图法、口诀法、定位法等方法,这些方法转变了以前传统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记得牢,考得好!
参加右脑高效学习课程的六大收获:
1、全面掌握右脑高效学习的秘诀,右脑超级记忆法和超级思维脑图;
2、激励式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大脑潜能,释放学习热情;
3、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克服拖延的习惯;
4、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学会坚持与努力;
5、 扩大孩子的理想,找到一群充满梦想的伙伴一起学习;
6、 这里有着动人的感恩教育,使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付出!
❹ 有效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辨析[*]
孙亚玲¹, 傅 淳²
(1.2.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层次; 教学理念的表达
【摘 要】理念是学术界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本文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了理念的含义,并进而揭示教学理念的内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A Discrimin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SUN Yaling¹ FU Chun²
(1.2.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 China)
Key words: teaching philosophy; the level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he statement of teaching philosophy
Abstract: Idea is a concept that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academe. The paper analyzes its meaning from the angle of etymology, and then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philosophy is an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the law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y. It is people’s point of view or basic attitude to teaching.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three levels: theoretical level, operational level, and subject level. It is important that a teaching philosophy is clearly stated.
要弄清楚教学理念这个概念,先得从理念开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理念”这个概念在大陆的教育文献中使用并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在此之前,“理念”一词是一个哲学术语,而且只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哲学体系里的一个哲学用语而已。在柏拉图那里,“理念”是指“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辞海》第1367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大陆与港台学者间接触的增多,大陆学者从港台借用了这个概念。考察港台学术界使用这个概念的历史,最早在1987至1988年间,因为1987年以前的港台教育著作中还没有见到这个术语的使用,当然,也可能因为作者考察的范围还不够广泛。总之,根据现有的考察,我们可以暂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理念”一词的使用港台先与大陆,而港台最早使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陆最早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在使用“理念”一词以前,教育界使用那个概念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思想呢?现在我们说教育理念,以前我们则说教育观念,以前我们强调观念要新,而现在我们说理念要新。
一、 理念的词源学分析
《辞海》(1989)对“观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辞海》第1367页)通过对英文idea的考察发现,-ide有时用作后缀,表示“……化合物”或“合成物”。而idea一词的英文含义却有10条之多,这里仅列出其中的4条用法。(1)主意、念头、思想、计划、打算、意见(A picture in the mind);(2)想象,模糊想法(a guess, feeling of probability); (3)理念,理性概念,观念(a philosophical use, means a perfect and eternal archetype of which reality is an imperfect .);(4)理解(understanding)。
这些用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或观点,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有一个想法、看法、意见、念头”或“我的观点、想法、意见是……”;二是哲学意义上的观念,或学说。而我们所使用的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观点或观念,也就是我们对教育、对教学等的看法,所持有的信念。
为了更好的理解“理念”一词的含义,我们从英文中寻找其对等词,或者说我们都把那些英语词汇翻译成“理念”。实际上,我们经常把idea一词译为“观点、看法、主意、想法”,而很少把它译为“观念”。“观念”一词的英文对等词有这样一些: concept、conception、 idea、 notion、 thought、和 impression。在这几个词里面,Concept和 conception用于大范围内的成形的思想,意思是“在脑海中形成的公式化想法;系统而确切的思想或观念”,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其实我们也可译成“新理念英语”,只不过在1980年代时我们不用“理念”这个词表达一种新思想、新思维。idea是综合性最强,应用最广的一个,有时候,它可以表示一种“映像”(image),或者是一种从一点点信息中设想的,而从未觉察的东西。Thought一词是指明显的智力活动,特别是指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与单纯的观察、感觉或愿望不同。Notion一般指模糊的、笼统的甚至是荒谬的想法。Impression则指外界刺激物在头脑中留下的模糊的观念、记忆或者信念。在英语里,用来表达教育教学观念或理念的除了上面的词以外,用得最多的是philosophy、perspective和creed这几个词,在一些场合也用rationale。比如 teaching perspectives, teaching philosophy, 或者my philosophy of teaching, pers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最为典型的是杜威(1897)的“My pedagogic creed”(我的教育信条)。[①] Philosophy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哲学”的意思,而是对某人或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持有的观点。Perspective在此种情况下的含义除了“观点、观念、看法、想法”之外,还有“视野、图景”的意思。
综上,无论是汉语的用法,还是英语的用法,“理念”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在很多情况下,理念和观念都是可以互用的。比如:“一是认为新的教育理念是外在于信息技术的,因此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对象:教育观念和信息技术,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有一种支配作用,教育信息化就变成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含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而不是教育理念提供了信息技术发挥的方向。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转型’;二是恐惧技术对人的控制,……。”[②] 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将“理念”与“观念”相互借用的。这也说明“理念”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念”。
由此我们可以类推,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很重要,因为它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二、教学理念的层次
顾明远(2001)在《国际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将教育理念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教与学的理念。宏观教育理念从理论上论述当今教育领域的两大宏观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对其他教育理念居于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介绍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教育理念,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有关教与学的理念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③] 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使人们既能从宏观上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又能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同时,这也表明教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并不是一回事。相对于教育理念而言,教学理念是一个下位概念,教育理念包涵了教学理念。此外,这种层次划分方法还说明教学理念是处于最低层次的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理念。这种层次划分对人们更好的理解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些绝对化,因为即使是处在最低层次的教学理念,其原理性、指导性和理论性也是很强的,而且我们有时很难将一个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严格区分开来,他们在很多情境下就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很难将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区别开来。所以,本文试图依据教学理念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科的不同将教学理念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等三个层次的教学理念。
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
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学习和学生的总的、一般的看法,它摆脱了具体的一时、一事、个别情景、具体学科的复杂性,达到对教学、学习、学生等的理性的理解与解释。这种理念对教学、学习、学生、知识的理解更综合。有人可能不知道怎样去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但他可以谈他对教学的看法、观点。也就是说他有理论。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当我开始思考教学的时候,我想起了马克▪土温的一句格言:‘不要让学校妨碍教育’。我认为,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不能仅仅靠说教、死记硬背、简单的直线式计划来得到的(即,传统的学校教育)。一句话,教育者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向学生有效学习的模式。帮助学生学会成为具有批判能力的思想者,有效的问题解决者,这样他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成为有效的竞争者。[④] 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或理论层面上的教学理念,反映出这位教师对学习的看法。理论或观念层面的教学理念对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具有方向性。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不迷失方向。现在,大多数的教师都能非常容易地说出很多时尚的新词,比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主、探究、研究、问题解决式地学习”、“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等,但是当他面对学生的时候仍然是控制学生、讲授式教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所拥有的这些新理念仍然是片断的、凌乱的、浅层次的。一方面,没有上升到观念、信念的层次,另一方面,又缺乏操作性,不足以指导他们的教学活动。
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
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的、心理学的或者学科的理论,把某种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前面所说的那位教师为了能够把教学“转向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将其理论层面的理念转向操作层面的理念,即怎样具体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
精心准备教学;
熟悉我所教的学科;
了解我的学生;
必要时进行个别化指导;
鼓励学生参与;
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
使用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使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内容的有用性;
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得最好;
经常变换教学方法;
创造一个公正但有严格要求的学习环境;
做与教学有关的研究;
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⑤]
再比如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⑥] 这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理念,而要把它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要使其能够操作。怎么实践呢?珀金斯和萨洛蒙(Perkins and Salomon,1988)指出,迁移首先要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将要迁移的情境相似,换句话说,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态度情感的情境要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的情境相似,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将会用到这些知识,就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⑦] 其次,为了能够顺利地实现迁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好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本身进行反思,使所学内容能够在真实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得到应用,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记住所学内容。
学科教学理念
学科教学理念既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等总的看法,也包含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因为对学科的看法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经常看到的学科教师间互不相让或互不往来的现象就是由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理念不同而造成的。毫无疑问,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夸大学科的作用、知识的作用,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科理念,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就能达到的理念。同时,还要明确学科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下面是一位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一般而言,学生从生物课上必须获得三方面的收获,他们应该获得(1)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2)一些科学研究的新发现;(3)如何将科学信息进行交流。”[⑧] 这位生物老师将他对学科和学生发展的理解融合在了他的教学理念中,他没有将教学的目标确定在知识的掌握上,而是定位在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学生本身的发展上,可以想象他的生物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总而言之,任何教师都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可以是不同层次的,有时候,教师的教学理念是综合在一起的,既可以是观念性的,又可以是操作性的。学科教学理念在表达对学科认识的同时,必须有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观点。
三、教学理念的表达
教学理念能否指导教学实践,能否成为教师的教学行动指南,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表达得越简洁、越有条理,就越能对行为起到向导作用。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和他对学生需要的考虑,实际上,一个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就是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
学习是怎样发生的?最好用隠喻表示,比如“学习就像……。”
什么是教学?
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达到这个目标?
实现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为什么是这样的目标、用这种方法、达到这种程度?
每个人表达的教育教学理念都不相同,教学理念应该是个性化的,有些比较笼统,有些比较具体。一般来说,都使用第一人称、陈述句。教学理念的表述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迄今为止,最长的明确表达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要数杜威(1897)的《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在阐述他的教育理念时在每一段的开始都用了“我相信……”这样的句式。
另外,每一个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要包罗万象,下面的提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为什么我用这种方法教学?
为什么我要当一名教师?
什么动机驱使我选择教书这个职业生涯?
我怎样定义一个好的教师?什么样的经验形成这样的定义?
我对学习和教学的信念是什么?
我希望学生从我的课堂上获得什么?
为什么我选择这样或那样的教学策略、方法?
为什么我要选择特定的作业要学生完成?
我用什么样的隠喻表达学习和教学?为什么?
总之,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而言,教学理念就是他们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知识价值、学生本性的最根本的理性的认识和看法。教学理念有层次之分,观念层面上的教学理念虽然较为笼统、一般,但却更能达到本质,更具全面性、原则性;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更具指导意义,但却比较零碎、片面;学科层面的教学理念不仅是对学科作用的认识,更要包含对学生、学习的认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实际上是对“知识是什么、学习是什么、学生是什么”这几个根本问题的回答。
我的教学理念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工作经验上可以说是不太熟悉的。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应该不
断的求学,不断的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来 。我认为:
课堂教学必须树立起这样的理念:
1. 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灵魂的意识。
2. 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本素养。
3.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4. 必须结合学科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制高点。
5. 必须把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
6. 必须强化应用意识,把学科教学置身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科技生活的广阔背景之中。
7. 必须强化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在前瞻性理念的导引下,我们应注意:
1. 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的统一。
2.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
3. 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统一。
4. 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与其它学科知识沟通的统一。
5. 传统的媒体教学与现代技术整合的统一。
6. 研究性问题设计与学生民主参与的统一。
7. 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8. 个体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统一。
教师是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研
究者几实践者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教学的新思路,深入研究怎样实施新课程标准。
1. 课标解读、把握理念
2. 备课指导、解剖教材
3. 课堂教学
4. 确立标准
5. 典型示范
6. 观摩研讨
7. 课题研究、敲定方案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程教学必将使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诸方面带来一次深刻的变革。作为教研工作者,一定要站在改革的潮头,跟上课程改革的 发展形式,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培训者。
❺ 昨天我们培训老师培训了《有效的语言表达》最后送了我们一句话,闭上眼我是谁,睁开眼谁是我,有何含义
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是:闭上眼的你是你自己心中的你,睁开眼的你是别人眼中的你。自己心中的你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别人眼中的你是表达出来的。
❻ 有效沟通技巧都有哪些有效沟通技巧培训课程有吗个人想参加
陈馨娴老师讲有效沟通技巧培训课程,下面是陈馨娴老师的课程大纲,你可以参考下,陈老师的课讲的挺不错的。
高效沟通技巧
沟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际关系,尤其是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训讲师:陈馨娴
课程对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课程背景:
沟通是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管理人员在作出正确的决策之前,必须向他的上司、协作部门、下属及同事全面准确地了解有关的一些信息。根据对有关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分布的研究表明,在管理人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里,有80%的时间用于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有45%的时间在倾听,30%的时间在讲话,16%的时间在阅读文件,9%的时间在书写报告,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讲,沟通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要做好沟通工作,管理人员应能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手段与沟通形式,克服沟通中的各种障碍,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沟通技能。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沟通的概述
案例分析:小孙为什么能够获得车间主任们的支持?
一、沟通的定义
二、沟通的意义
三、有效的信息发送
四:沟通的四大秘诀
第二部分:高效沟通的步骤
步骤一:事前准备
步骤二:确认需求
1、问题的类型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2、问题举例
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苏格拉底
步骤三:阐述观点
步骤四:处理异议
步骤五:达成协议
步骤六:共同实施
第三部分:影响沟通的障碍
一、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1、来自信息发送者的障碍
案例分析:秀才买柴
表达能力不佳
形象因素不良
从个人利益出发
2、来自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
案例分析:谁把货弄错了
没有利用恰当的沟通渠道
传递环节过多
外界环境的干扰
3、来自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选择性知觉
解码和理解偏差
拒绝倾听
信息过量
案例分析:乔.吉拉德的一次经历
二、信息沟通环境方面的障碍
案例分析:副总笑了
第四部分:沟通能力的培养
案例:病人面前头别摇
一、有效沟通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
清晰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反馈性原则
二、口头语言沟通的技巧
1、倾听的技巧
案例分析:把手机关掉
2、说话的技巧
案例分析:孔子授徒
提问的技巧
案例分析:加鸡蛋
三、书面语言沟通的技巧
书面沟通的原则
信函的写作技巧
报告的写作技巧
四、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1、身体语言沟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着装坏了大事
副语言沟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表演
第五部分:情商与人际沟通
一、情商概述
二、自我认识与人际沟通
三、管理自我与人际沟通
四、自我激励与人际沟通
五、识别他人情绪与人际沟通
六、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与能力
第六部分:高效沟通技巧培训总结
❼ 关于沟通的培训有哪些
职场的还是人际方面的啊?这两个还有一定的区别的。职场沟通的话侧重在上下级、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如果是人际沟通则侧重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陈馨娴老师主讲沟通方面的培训课程,刚上个月我们领导请的陈馨娴老师给我们员工讲课,收获挺多的,现学现卖,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