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安徽师范大学课程时间

安徽师范大学课程时间

发布时间: 2020-11-19 04:41:39

1. 陶行知思想教育课程在安徽师范大学属于什么模块

陶行智思想教育课程在安徽师范大学属于什么模块?教育模块

2. 我于09年1月份考结束了所有课程,安师大的。如何申请毕业,何时申请谢谢

毕业条件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参加毕业审查,办理自学考试毕业证书。
①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
②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
③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
④办理本科毕业证书者,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

毕业手续

考生根据专业考试计划自己判断并申请毕业,市自考办不负责通知考生办理毕业手续。 凡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半年6月上旬,下半年12月上旬,具体时间以当地自考办安排为准)持“准考证”、“身份证”、全部“课程合格证”,办理本科毕业证者还须持有专科及以上毕业证原件,到所在市自考办申请办理毕业证书,经市自考办初审符合条件者,打印考生基本信息单,交考生核对签字,并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思想品德鉴定表》。
在职人员由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劳资)部门的负责人写出评语,加盖单位公章;非在职人员由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并写出评语,加盖公章。 经市自考办、主考院校、省自考委三级审核后,符合条件者,发给毕业证书及毕业生档案。

具体程序

考生将本人准考证、身份证以及全部单科合格证书交当地自考办初审,经初审合格后发给《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由考生本人填写,所在单位(非在职人员由街道办事处或乡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于规定日期送交当地自学考试办公室报所在市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和省考委审核。
考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不得隐瞒和造假,不得擅自涂改,违者将予以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毕业资格;审核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委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副署。
毕业生的有关档案材料由省自学考试办公室送毕业生所在单位组织、人事或劳动部门存入本人档案。

领取程序

领取凭证:准考证、身份证
1、出示准考证、身份证,告知自考专业及层次。
2、在领取毕业生档案登记簿上签名,如系受人委托代领,应同时出示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并在签名栏内签"***代" ;
3、领取档案袋和证书夹,仔细检查,有无错装或缺漏(档案袋内装自考毕业证书、自考课程合格证、自考毕业生登记表及毕业成绩单);
4、将毕业证书、自考课程合格证取出,由本人妥善保管。将自考毕业生登记表及成绩单(各1份)密封在袋内交本人所在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建议考生在密封档案前将自己的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一份留存备查)。

3. 安徽师范大学课程表

首先说一下 我不是安师大的学生,我只是在安师大的宿舍住了一个多月(待在我同学那里看书的) 安师大的环境还不错,校园气氛也还行,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伙食费,女生来说,除了正常的在食堂吃饭打开水一个月大概400快足以,当然如果你要

4. 安徽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跨校修读课程,及要求。

凡在校二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通识通修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平均学分绩达3.0以上者均可申请修副修专业。取得副修结业资格的学生,可以申请修读双学位课程。往届生不能参加副修及双学位学习。
学生申请修读副修或双学位,必须跨院系修读。
在第四学期办理手续。
需要填表审核,一般不需考试。
副修专业或双学位的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及第六学期后的暑假,双学位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双休日。

5. 安徽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有什么具体要求

安徽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均可接受相应的学位申请,并可授予所在门类的学位。

第三条 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全校的学位工作。下设博士、硕士学位办公室和学士学位办公室,分别设在研究生学院和教务处。各有关学院成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委员会在学位评定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章 学士学位

第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二)业务上必须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修满所学专业的学分,经审核准予毕业。

各门课程、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考核结果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担负本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政治上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为者。
(二)未取得毕业资格者。
(三)因违反校规校纪,学习期间受记过处分且无明显进步或突出表现者;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者。
(四)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1.5者。

第六条 学生在弹性学制年限内,未被授予学士学位者,毕业后不再补授学士学位。
第七条 受记过处分后未再受任何处分,且成绩有明显进步或有其它突出表现者(如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者),在毕业当年的五月份由个人提出学位申请,学生所在学院审核并提出初步意见报教务处,教务处会同相关部门审核,提交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八条 跨类辅修另一专业的学生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符合授予第二学士学位条件者,可授予相应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
第九条 学士学位的授予程序及办法
(一)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本院本科毕业生应逐个审核其政治思想表现、学业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拟授予学士学位的初步名单并编制登记表,由学位分会主席签字后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审核后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对于符合第七条规定者,学位分会应逐一审核申请者提出的理由,上报登记表时要附报成绩进步、突出表现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对拟不授予学士学位者,由学位分会填写《安徽师范大学不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登记表》并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审核后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三)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须有三分之二及以上委员参加会议且有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委员同意,结果方为有效。
第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2003级秋季及以后入学的普通本科生。

第三章 硕士学位

第十一条 基本要求
(一)学术水平的基本要求
学位申请人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环节及任务,获得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学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能比较熟练地运用1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写出论文摘要。
5.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拟录用)1篇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特殊情况者, 在读期间应至少有1篇专业学术论文投稿(提供相关证明),并由相关专家鉴定认为其已达到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水平,同时必须在申请学位当年的四月上旬将学位论文送交研究生学院,由学校统一外送盲审,成绩合格方可。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二)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要求
学位申请人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的科目是: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外国语1门。
3.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一般4至6门。
学位课程必须采取考试的方法进行,考试的科目应在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学位课程考试及成绩管理必须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合格,1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合格者允许在半年内申请补考1次,经补考仍不合格者不能授予学位。
(三)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论文开题报告通过以后,用于论文研究和撰写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
2.论文的基本观点、结论和建议,应对社会发展或本门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论文申请人应能掌握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硕士论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目录、论文摘要、序言、综述、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总结、参考文献及附录等。论文要文字简练、通顺、论据充分,资料和数据正确可靠。论文一般应有3万字左右,中文摘要1500字左右,并写出相应的外文摘要。论文和论文摘要应打印并按校研究生学院的统一要求装帧。
5.学位论文应是1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读书报告、资料汇编及翻译资料等均不能作为学位论文。
第十二条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
(一)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3个月交出论文,指导教师应参照本细则规定,在1个月内审毕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并在导师组内作介绍,征求意见后付印。
(二)答辩前2个月,应先聘请不少于2位与论文内容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评阅,均应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申请人的导师不得作为论文评阅人。
(三)学位论文的评阅时间不得少于半个月。评阅人应写出详细的评语,填写《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书》,供答辩委员会参考,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论文选题:先进性、前沿性、理论性、应用性;
2.文献综述:阅读量、了解本学科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程度、综合分析能力;
3.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掌握基础理论的扎实宽广性,专门知识的系统性;
4.写作能力与科学态度:论据的充分可靠性、数据与结论的准确性、写作的逻辑性、条理性、文笔的流畅性;书写格式、图表的规范性;
5.研究方法和技能水平:研究或设计方法的科学合理性,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6.创新与成果: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7.工作量:工作量及难度;
8.指出论文的优缺点,并对论文是否达到申请硕士学位相应的学术水平和是否能提交答辩提出意见。
2位评阅人中有1位持否定意见,应另增聘1名评阅人。3位评阅人中如有2位的意见是否定的,则本次不能参加论文答辩,可在下一年度再申请答辩。
(四)注意评阅工作的保密性,评阅人名单及评阅意见对学位申请人保密。
(五)对需保密的论文,由导师提出报告,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校学位办公室审核,可在一定范围内评阅。
(六)论文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评阅(不能参加答辩):
1.论文观点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论文观点不明确或缺乏理论和实际意义。
3.论文论证不充分,论据不成立,实验或设计方法有错误。
4.实验或设计粗糙,所引用的数据不能论证其课题的基本观点。
5.论文仅综合他人的成果,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6.由于本人的原因,没有完成选题的全部工作。
第十三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一)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及其职责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由导师组和所在学院协商提出,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报校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主席一般由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专家担任,并应有1—2名校外专家参加。指导教师不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委员会设秘书1人。
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预先了解论文的文本或内容提要,作好提问的准备。
答辩会要以公开方式举行,并做到学术民主,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对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以不记名投票表决,经2/3以上(含2/3)与会委员的赞成,方可通过。决议书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答辩工作最迟在申请人交出论文后3个月内进行,一般安排在每年5月下旬到6月初。如遇一名答辩委员会委员因特殊情况缺席,应改期举行答辩。
(二)论文答辩程序
①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
②指导教师介绍答辩人情况;
③答辩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约30分钟);
④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答辩人答辩;
⑤休会,答辩委员举行会议,宣读导师、论文评阅人对论文的学术评语,对论文答辩情况、论文学术水平进行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论文是否通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
⑥复会,答辩委员会宣布表决结果和决议。
(三)论文答辩规则
对于答辩未通过,且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过半数委员认为应进一步修改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可作出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重新答辩仍不通过者,不再受理学位申请。
答辩委员会决议一经宣布,任何个人无权修改。
答辩会结束后,各学院研究生工作秘书将学位申请者的有关学位申请和答辩等材料,按人整理立卷送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审批。
第十四条 学位申请手续和资格审查
(一)应届毕业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环节及任务,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六学期开学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硕士学位申请书。院硕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对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教学实践情况、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和论文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签署是否同意学位申请和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的意见。并于每年4月下旬到学位办公室办理论文答辩手续。
(二)学位论文答辩后,每年6月上旬,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统一办理学位申请人向校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学位的手续,一般应向学位办主动提交下列学位申请材料:
1.《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申请书》一式两份;
2.学位论文答辩会议材料(包括论文评阅书、答辩的决议及表决结果等)及会议记录;
3.《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习成绩表》一式二份;
4.《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一份;
5.学位论文全文和摘要(中英文)各一式三份;
6.已发表的学术著作、论文;
7.《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考核表》。
未通过授予学位人员需交的材料和已获得学位人员相同。
凡经审查同意申请人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的有关各种材料,由学院保存,留作以后答辩时参考。
第十五条 学位申请人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
(一)受“记过”及以上处分。
(二)未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环节及任务。
(三)在学位论文中有舞弊行为且情节严重。
(四)由于本人原因,只完成了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的部分工作,或论文有明显错误。
(五)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合格,且补考后仍不合格。
(六)论文的发表未达到规定要求。
第十六条 学位的审定和授予
(一)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并建议授予学位的申请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根据本细则的规定,逐个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所修学分和论文答辩情况全面审核,对学位申请者是否同意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定,并由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后连同其他材料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学位申请人的全部材料,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学位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须有三分之二及以上委员参加会议且有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委员同意,并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经校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后生效。签字日期即为授予学位、签发证书的日期。
校学位办公室发文公布硕士学位获得者名单,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第四章 博士学位

第十七条 基本要求
(一)学术水平的基本要求
学位申请人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环节及任务,获得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5.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有运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6. 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必须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含2篇)以上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二)博士学位课程考试要求
学位申请人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的科目是:
1.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
博士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必须完成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2门公共学位课程的学习,并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
2.专业基础学位课和专业方向学位课
一般均应按一级学科各开设2门。
3.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成绩为75分。
4.博士学位课程不得补考。
(三)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是本人系统而完整的科研成果的表述和总结。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创造性的见解,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已经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论文开题报告通过以后,用于论文研究和撰写的时间不能少于2年。
2.学位论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目录、论文摘要、序言、综述、理论分析、实验计算、总结、参考文献及附录等。论文要文字简练、通顺、论据充分,资料和数据正确可靠。论文一般应有5万字左右,中文摘要要2000字左右,并要写出相应的外文摘要。论文和论文摘要应打印并按校研究生学院的统一要求装帧。
第十八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
(一)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在答辩前3个月交出论文,指导教师应参照本细则规定,在1个月内审毕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并在导师组内作介绍,征求意见后付印。
(二)答辩前2个月,应先聘请不少于5位与论文内容相关学科的专家(校外专家不少于3人)进行评阅。名单由导师建议,学院负责人签字后报校研究生学院学位办公室批准,校学位办公室有权调整评阅人名单。
(三)学位论文的评阅时间不得少于半个月,评阅人应对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造性写出详细的评语,填写《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书》供答辩委员会参考,评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无创新;
2.理论分析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充分,计算及实验是否可靠无误;
3.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水平如何;
4.文字是否流畅,写作的逻辑性和技能如何,有无明显的文字错误;
5.指出论文的优缺点,并对论文是否达到申请博士学位相应的学术水平和是否能提交答辩提出意见。如果博士论文未征求同行评议或同行评议意见有1/3认为未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要求的,则不得组织答辩;
6.注意评阅工作的保密性,评阅人名单及评阅意见对学位申请人保密。
第十九条 论文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评阅(不能参加答辩):
(一)论文观点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论文观点不明确或缺乏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论文论证不充分,论据不成立,实验或设计方法有错误。
(四)实验或设计粗糙,所引用的数据不能论证其课题的基本观点。
(五)论文仅综合他人的成果,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六)由于本人的原因,没有完成选题的全部工作。
第二十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一)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及其职责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技术职务的专家5-7人组成,应尽可能聘请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教授或相当技术职务的专家参加。指导教师不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设秘书(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人。
答辩委员会名单由有关教研(研究)室与导师共同协商提出,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校内委员由学院聘请,校外委员由学校聘请。
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包括审阅论文、商定评价论文标准,评定论文,提出学术评语,对论文是否通过、是否建议授予学位或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1次无记名投票,须经全体委员2/3以上(含2/3)同意,方可通过。
论文答辩工作最迟应在申请人交出论文后半年内进行完毕。答辩时,如有一名答辩委员因故缺席时,应将他的评语及表决意见在答辩会上宣读,其意见应作为有效票计算,如有2名以上委员缺席时,不能组织答辩。
(二)论文答辩程序
①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
②指导教师介绍答辩人情况;
③答辩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不超过1小时);
④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答辩人答辩;
⑤休会,答辩委员举行会议,宣读导师、论文评阅人对论文的学术评语,对论文答辩情况、论文学术水平进行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论文是否通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表决。
⑥复会,答辩委员会宣布表决结果和决议。
(三)论文答辩规则
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应由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答辩人不得参与组织接待工作,更不得探询与答辩有关的问题。答辩委员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答辩前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答辩人,否则答辩无效。
对于答辩未通过,且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过半数委员认为应进一步修改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可作出1年内或2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如果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任何个人事后无权同意。
如果答辩人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而答辩人又未获得该学科硕士学位的,答辩委员会可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但不能同时作出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答辩表决票由校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盖章有效。
答辩会结束后,各学院研究生工作秘书将学位申请者的有关学位申请和答辩等材料,按人整理立卷送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审批。
第二十一条 学位申请手续和资格审查
(一)应届毕业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环节及任务,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六学期开学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博士学位申请书。院博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教学实践情况、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和论文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签署是否同意学位申请和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的意见。并于每年4月下旬到学位办公室办理论文答辩手续。
(二)学位论文答辩后,每年6月上旬,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统一办理学位申请人向校博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学位的手续,一般应向学位办主动提交下列学位申请材料:
1.《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书》一式两份;
2.学位论文答辩会议材料(包括论文评阅书、答辩的决议及表决结果等)及会议记录;
3.《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习成绩表》一式二份;
4.《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一份;
5.学位论文全文和摘要(中英文)各一式三份;
6.已发表的学术著作、论文;
7.《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考核表》。
未通过授予学位人员需交的材料和已获得学位人员相同。
凡经审查同意申请人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的有关各种材料,由学院保存,留作以后答辩时参考。
第二十二条 学位的审定和授予
(一)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并建议授予学位的申请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根据本细则的规定,逐个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所修学分和论文答辩情况全面审核,对学位申请者是否同意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定,并由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后连同其它材料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各学院张榜公布,征求意见。
(二)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学位申请人的全部材料,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学位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须有三分之二及以上委员参加会议且有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委员同意,并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经校博士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后生效。签字日期即为授予学位、签发证书的日期。
校学位办公室发文公布博士学位获得者名单,由研究生学院向全校公示3个月后,对确认符合条件者,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三)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或确认学位错授可以撤销学位,撤销学位程序与授予学位程序相同。但必要时,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也可以直接据情审定撤销学位。
(四)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博士学位:
1、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2、未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环节及任务。
3、在课程考试和论文工作中舞弊作伪情节严重者。
4、业务上有不符合本细则有关规定和要求者。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职责详见《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条例》(校学位字[2003]1号)。
第二十四条 在我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申请硕士学位,参照本细则和国家关于外国留学生申请我国学位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另见《安徽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暂行实施细则》及补充意见。
第二十六条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申请参照本细则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2005级硕士研究生、2004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研究生学院和教务处负责解释。

6.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的科室人员

童 静 秘书
谭志安 秘书 吕 军 科长
陈琪 副主任科员 汪文文 科长
刘四红 主任科员 宋 波 科长
温建萍 主任科员 曹 军 科长
董书宝 主任科员 20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推荐单位 所属学校 课程负责人 课程
层次 课程类型 所属
一级学科 所属
二级学科
姓名 职称 电话 E-mail
心理学
(公共课)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师范大学
(省属) 姚本先 教授
本科 理论课
(含实践) 心理学 心理学
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型 所属
一级学科 所属
二级学科
1
化学教学论
江家发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
2
中国古代史
裘士京
本科 历史学 历史学类
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钱广荣
2
文学理论
陈文忠
3
公共教育学
周兴国
2010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大学语文
俞晓红
2
教育学原理
阮成武 2007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批准时间:2007][批准文号:教秘高[2007]49号]
序号 课程名称 申报学院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型
(本/专) 所属一级
学科门类 所属二级
学科门类
1 概率论 数计学院 祝东进
2 有机化学 化材学院 商永嘉 本科 理学 化学类
3 物理化学 化材学院 吴华强 本科 理学 化学类
4 地质学基础 国旅学院 王心源 本科 理学 地理学类
5 秘书学概论 文学院 杨树森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6 毛泽东思想概论 政法学院 张奇才 本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7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政法学院 钱广荣 本科 法学
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型 所在学院
1
大学英语
詹蓓
本科 外国语学院
2
大学体育
雷震
本科 体育学院
3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
许勇
本科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4
现代教育技术学
张新明
本科 教育科学学院
5
环境土壤学
戴万宏
本科 环境科学学院
6
原子物理学
凤尔银
本科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7
中国近代经济史
马陵合
本科 经济管理学院
8
作曲
张建华
本科 音乐学院
9
古代汉语
储泰松
本科 文学院
10
刑法学
彭凤莲
本科 政法学院
11
外国美术史
陈琳
本科 美术学院
12
脊椎动物学
吴孝兵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一下学期课程安排

科大下学期通修课很多
数学有线性代数 多变量微积分 数
物理:电磁学 热学 《力学与热学》
英语你看哪个好玩随便选吧
计算机下学期有《数据结构》不过C语言如果没学的话还是不要选了
上面都是全校通修课,生院还有分析化学……建议先打好数学和物理基础……保送生可以直接来科大上课吧,老师会给安排好

8. 想问一下安徽师范大学自考怎么申请毕业,谢谢啦。课程都通过了

安徽自考毕业向所在地自考办申请毕业:
申请毕业时间:每年5月、内11月底,各市时间不同,请咨容询当地自考办
毕业所需资料携带:
⑴毕业论文和实践环节考核的合格证、
⑵准考证、
⑶身份证、
⑷转考证明。
(本科毕业需提供专科原件)经审核后领取《毕业生登记表》。
申请毕业必须持有新的准考证(照片是计算机打印上去的)。

9. 安徽师范大学有多少国家精品课程

楼上说的“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化学”这些都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而不是她的精品课,精品课是具体的课程名称,属于某专业下的某个分支科目;

安徽师范大学现有18个省重点学科, 9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只能说明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说明所在专业实力一定很高;真正有含金量的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或者“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 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属于教学质量较好的

安徽师范大学较好学科都集中在师范类学科,非师范的专业师资和实力、办学经验、就业都非常差

安师大相对较好和较强的专业:

中文、化学、生物、历史、生态学 --- 这五个学科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地理、政治、英语,数学也马马虎虎,有两个省重点学科,物理有一个省重点学科,不是很差;

安师大能拿出手的就以上这几个专业,不过都集中在师范,如不能做教师的话,基本上一无是处了;都是没用的专业,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创造价值;远不如机械、建筑、通信、船舶、土木、地质等就业钱景好

安徽师范大学在安徽省内招生的名为一名,就业不如二本中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建筑、土木、城市规划等,也不如安徽工程大学的机械、自动化、测控等

最近几年师范就业较困难,安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基本只能去一些培训机构和私立学校,很少能进公办初中和高中的;如有一本分数,不妨关注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的优势学科,就业上好不少;也可以关注外省同类院校的特色、优势专业

10. 安徽师范大转专业课程算进综测吗

关于做好2009级普通本科生校内转专业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校教字(2003)39号文)要求,结合本学期实际教学情况,现将2009级普通本科生校内转专业考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为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转专业考核有关工作,各学院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全面安排,确保给学生提供一个严肃、公平、公正的考核环境。二、报名工作(一)报名时间2010年3月25日至4月2日。(二)报名要求1、第一学期所有必修课程都合格且没有违纪记录的2009级普通本科生均可报名。2、报名的学生须如实填写《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校内转专业申请表》。各学院务必于4月2日前将申请表集中交至学籍学位科。三、命题工作(一)命题范围转入专业第一学年有关的专业知识。(二)命题要求 标准化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难易适中、并且有一定的区分度。四、考核及阅卷工作(一)考核工作考核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笔试,第二阶段面(口)试。1、第一阶段的笔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定于4月10日上午在赭山校区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本阶段以其他方式进行考核的均在4月10日上午进行。2、第二阶段的面(口)试名单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照计划人数的150%确定。面(口)试由各学院具体组织,时间定于 4月11日上午,本阶段以其他方式进行考核的均在4月11日上午进行。(二)阅卷工作4月10日下午进行笔试阅卷。每个专业2名阅卷教师。个别专业报考人数较多的可适当增加人数。五、录取工作(一)成绩计算笔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80%,面(口)试(或其它考核方式)成绩占考核成绩的20%。无面(口)试(或其它考核方式)的按笔试卷面成绩计算考核成绩。(二)录取原则1、考核成绩达到60分。2、按照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3、最后的名次若有并列,一并录取。特此通知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